看鞋识女人-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节:译者序(1)
译 者 序
于本书中文版付梓之际,译者可以坦承:对于《看鞋识女人》(Change Your Shoes,change Your
Life)一书,译者开初的种种印象与想法;的确是非常、非常地想当然!
这情形,颇有点类似书中描述的,男士见到女性所穿的各种鞋子,通常会作出种种〃不可思议〃的联想貌似言之有理,然而太过主观,想当然,故西谚有云〃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感兴趣的读者,不论男女,可以先跳读一下,先看本书第二章开始部分,男士们对女性鞋子所做的主观臆断,的确会让你忍俊不禁!
译者略微展开,谈谈开始对《看鞋识女人》一书似是而〃未必是〃的一些印象与想法。一则权当翻译心得,向译界方家讨教;二则算是同样以读者而非译者的身份,对本书未来的男女读者朋友,先期传递的一些观感。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贯穿于本书的〃灰姑娘童话〃。对于这一虽由西方舶来,然而与东方文明主旨既相契、内容又有趣的古代童话,我想我们大家都已耳熟能详。灰姑娘的故事本身歌颂的是人类古老的真、善、美,还有美好的爱情,其实,这些好东西,是不分地域与文明的。一直以来,译者当然也用这样的视角看待那位童话中的〃女主角〃及其先苦后甜的人生故事,尽管那只是一个童话。
随着翻译的深入进行,我惊异于本书原作者苏珊·雷诺兹(Susan Reynolds)对于灰姑娘故事所阐发的种种深度〃发掘〃,那就是
一、〃……其实我们人人都是〃灰姑娘〃……〃,这是原作者深入研究该童话后所下的论断。同时,通过贯穿始终对灰姑娘故事的步步深入的解析,雷诺兹告诉了女性朋友们关于成功的一些简单道理,其中着重指出,其实灰姑娘的成功,除了来自外力的帮助外,最重要的是,灰姑娘自身要〃……认清并抓牢机遇,让自己的双脚甩开木鞋,换上金鞋……〃。
依译者来看,其实男同胞们同样也能于此得到教益,至少这种〃命自我立、福自我求〃的生存哲学或生活态度,是现代人从这一古老童话中能获得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启发。
二、贯穿〃鞋子时尚之旅〃,雷诺兹帮助每位女性朋友,借力于时尚鞋子,展现〃个性自我〃的独特风采,追求成功人生。
第2节:译者序(2)
从灰姑娘童话中的〃金鞋〃展开,围绕着引领每一位女性找寻自己〃金鞋〃而开始的〃鞋子时尚之旅〃,作为一名鞋子时尚专业人士,更作为一名成熟、知性的现代女性,雷诺兹一步步地向女性揭示并演示了一部实用、有趣的〃时尚扮靓〃完美教程。
作者幽默风趣,娓娓道来,与读者分享自己及其他来自公司职场、演艺圈、体育界等各行各业的优秀成功女性的人生经历与故事,从而有破有立,帮助现代女性确立了整体个性化扮装观念,这贯穿本书各个章节。
同时,根据女性各种风格类型、个性化特点与需求,有针对性地对于女性活动的各种场合,从具体内容上,包括但不局限于鞋子时尚,帮助女性朋友设计并建立起切实可行的〃扮靓攻略〃;尤其在第九章中,事无巨细,大到整体风格,小到服装配饰,可以说让每位爱美女子都能根据自身状况,得到具体的扮装指导与参考。
上述虽属略举,但足以改变译者当初对〃灰姑娘之鞋〃的成见,让译者惊异于作者拿〃金鞋〃说事儿的功力与功底,直到末尾,才找到答案〃苏珊·雷诺兹在鞋业界历经14载,其中逾7年专事媒体及出版工作,先后供职于数家鞋子与服饰权威媒体,包括《鞋履报导》(Footware
News)及其姐妹刊物《女性服饰日报》(Women〃s Wear Daily)、《W》等〃。原来如此!
其实对于这样一本融合了古代童话与现代励志,经典与流行时尚的指南书,从译者的角度,还可以发现诸多有趣而又具翻译挑战性的〃知识点〃。
比如,读者可以发现,很显然,原作者对于中国古代乃至现代时尚,颇有兴趣甚至有所研究:从〃灰姑娘故事〃在中国到叙述中国古代的鞋子风俗等。当然,书中对中国文化的所作的观察与表述,表明的仅是域外对中国的一种视角,不能作为正确与否的判断,但最起码揭示出文明间的相互了解与借鉴。
再比如,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对于〃鞋子〃的一些基本看法,如〃履〃历(鞋子经历往往与人生重要经历有关)、〃婚姻如鞋子〃(看看合脚不合脚),甚至还有类似于〃人靠衣服马靠鞍〃这样的观点,与我们中国长久以来的观念确实相当吻合。译者愚钝,做不出严肃的学术考据,只能斗胆试着反用圣人之言〃东方西方,芸芸众生,虽〃习相远〃,但〃性相近〃也。〃
第3节:情有独钟爱鞋子(1)
本书精彩章节
情有独钟爱鞋子
鞋子给人以支撑,鞋子给人以助力……穿上鞋子,好比穿上梦想出发,去实现梦想!
法国鞋子设计师 罗杰·维威尔
在法兰西,亦即那诸多时尚发源之地,法语单词〃Chaussures〃意为鞋子,亦可解释为〃香饽饽〃。可是,罗杰·维威尔,这位极富传奇色彩的法国鞋子设计大师,对鞋子是如此钟爱,实在想让女性穿上各色鞋子之时,去细细品味〃梦想〃,因为他用〃梦想〃来指代鞋子鞋子即梦想。
数以百万计的女性,钟爱形形色色的鞋子,并完全以诸如时尚、风格、外形,甚至〃纯粹快感〃这样的字眼,去界定它们的价值。但是,我与她们理论相左。本人认为,说到鞋子的话,大多数女性会陷入一种情形,被称为〃心理鸿沟〃某种程度上带着欠缺,即这些女性少了点能让鞋子更多地诠释自己的品位或风格的东西,这超出她们所能领悟的范围。这些运气稍逊的女子,没能领悟到:看鞋识女人,换鞋焕人生!而这一点,与你的〃焕魅绚丽〃息息相关。
〃焕魅绚丽〃的女性明白,较之于其他的平凡女子,在买到一件新奇物品时不论是衣服啦、手袋啦还是鞋子啦所能体验到的那种瞬间兴奋劲儿,那种欣喜,更为深切。与买到一双靓鞋相关的,是那种让你重新焕发活力的感觉,诸如重新认清自我、以何相示于人、自我评价如何,等等,甚至于,你当时有几分乐子。
〃焕魅绚丽〃的女性,选定衣服之前先挑好鞋子。她们,以鞋子作为自己举止之基础;她们,购买能够真正为自己代言的鞋子,不管是时尚宣言、形象代言也好,抑或是性爱宣言也好,统统包括。
〃焕魅绚丽〃的女性,以时尚宣言的方式,告诉自己,告诉世界:我们是这样的女性注重仪表,关心品质,并且,与时俱进。另外,还拥有一些〃妙不可言〃的体验你是否穿过优雅的香奈儿品牌露跟凉鞋?那可真的能让你精神焕然一新;你的女性骨架儿会漫过一阵麻飕飕的感觉,而且,如果你穿这样的鞋子走动,你将体会到一种文雅。无须超支,就能让自己得到这种雅致。让我们感谢〃鞋子女神〃吧,是她赐予我们这些可人但不贵的物品,是她赐予我们〃鞋品〃。
第4节:情有独钟爱鞋子(2)
鞋子事大
足非足……鞋非鞋?
鞋子究竟有什么玄机?没错,鞋子本身就美轮美奂,可这不只是虚饰那么简单。举个例子,在古代中国,衣服上印上脚印,代表穿衣的人必须三思而后行,并明智行事。其实,中文里〃足〃和〃德〃字的表意符号是相同的,由此可以看得出中国人十分喜欢把脚与更高的精神层次联系起来。脚不但使我们可以稳稳立足或行走自如,也象征着精神的升华!要是这还不能让你信服,那就考虑一下这件事:在一些古老的文化中,埋葬挚爱的亡者时,要给亡者穿上华丽精美的鞋子,或者把这双鞋子放在其手臂旁。要是让我们来猜,这多半是因为这些人相信华美的鞋子能帮助亡者升入天堂。我们也许不像他们那样寄厚望于来生,但对鞋子的喜爱是一样的。
爱鞋的作家米拉·莱斯特曾说,鞋子时常出现在她梦中。〃我有一本梦境日记,每次梦见鞋子,都好像带来强烈的信息。很多时候梦见鞋子意味着我需要进行一次重大的改变。在我心灵空虚或觉得生活失去重心(立足不稳)的时候,也会梦见鞋子。有时候它们引领我离开糟糕的局势,有时候则鼓励我直面困境,处理棘手的局面。有些鞋子的梦也会告诉我,我需要抛弃旧的信念,或者尽情享乐。要是我梦见自己穿着高跟鞋,那么在这些梦里,无一例外会有个帅得要命的男人出现。〃
玛丽-路易斯·冯·弗朗茨是当代杰出的心理学家,亦写过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书中探讨的是神话分析;她把鞋子看做是力量的象征,亦即某种选择,能够直接反映我们如何审视当下的种种处境,以及我们怎样改善处境的能力。各种各样的鞋子,展现着我们所立足的自身信念是否坚定。反之,我们所能感觉到获得支持的坚实程度,也在衡量我们的能力。她注意到,那些广为人知的短语,比如〃紧随某人之后〃或〃步其后尘〃等,都反映并强调了附在鞋子上的一些本义。
其他一些现代成语也证实了这样一点:我们常常忠告自己的朋友,比如在你着手作出重大尝试的时候,包括一些成长导向、精神方面的追求等的时候,会说〃你要脚踏实地,要自力更生〃。一旦我们开始做某事,最起码,在自己的谋划中,正是双脚让我们就位。请想象一下希腊神话中的赫米斯神,他穿着带翅膀的鞋子接引灵魂升上天堂;再想想一双考究的克里斯琴·罗伯汀设计的、饰以羽毛的浅口女式便鞋,或是装饰着蜂鸟羽毛的古典型罗杰·维威尔品牌鞋子吧,道理一样。
第5节:情有独钟爱鞋子(3)
另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布鲁诺·贝托海姆认为,神话与童话起源于种种宗教性的入会仪式或其他人生大事,比如隐喻长者之死、自我缺失,及以象征揭示自我的重新调整与新生。换句话说,正如在灰姑娘童话中〃鞋子成为改变命运〃的隐喻类似,当你穿上一双新鞋之时,你自己得到了新生。
姑娘们,明白了吗?鞋非鞋哦。我们给自己的双脚穿上各式各样、精美华丽的鞋子,这是因为明里也好,暗里也好,鞋子本身就是我们立足之本啊!没错,鞋子让我们稳稳立足,感到舒坦,呵护着我们,但是,它们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手段,即向世人表达自我。甚至,更为重要的是,各式各样的鞋子,给我们带来超越自我的神奇灵感,甚至能超越你目前所能梦想到的任何状态。所以,当你自己下回被问及,为何会对孩提时的鞋子如此着迷之时,你尽可以坦坦荡荡解释说那是深入骨髓的神话情结与刻骨铭心的心理需求,让女同胞们培养起对鞋子的终生情缘情有独钟爱鞋子!真的,要是苛刻、带功利性质地把各种鞋子看做是生活必需品的话,那才真的是需要喊人来救命啊!
鞋子能言
鞋子为你说什么?
鞋子常常是我们个人种种经历之源。马乔里·麦尔斯是从事鞋子批发的商务代表。她爱意浓浓地回忆起自己在1969年买的一双鞋子,〃那时我刚刚大学毕业,与许许多多同龄人一样,我男朋友和我着手准备一趟经济型的夏日之旅,即〃每日五美元游欧洲〃。做这样的选择,原因很多啦,一是我们欠缺足够的物质条件来负担旅行开支;二是我们又做苦力又节衣缩食,为这趟旅行攒了一年的银子才够。还有个原因是,当时的美元兑换欧洲各种货币,数额坚挺无比,让人不敢相信。因此,我们最后决定,还是省下钞票来,等到了第一站伦敦,就去买鞋。一到那地方,我们好开心,找见了各种各样的鞋子:那橡胶底儿的皮鞋,又棒又花哨,适合我;还有皮制、高帮短马靴,适合我男朋友。
〃留着长长的头发,身穿时髦的喇叭筒牛仔裤和便宜店铺买来的工装衬衫,以及军队富余的夹克,我们就立在路边,等着便车,看上去可真国际化那片大陆上满地跑着20出头的小年轻们,他们有来自澳洲的,英国的,丹麦的,法国的,还有来自意大利的,我们就跟他们所有人没什么两样。事实上,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没一个驾车人看出我们是美国人!他们会这样解释:你的鞋子不像!美国人穿的鞋子总是跟厚纸板儿似的。〃那年月,美国人运气不错,还保持着曾经把这些欧洲人的祖国从二战的浩劫拯救出来的英雄形象。所以,他们经常捎我们一程,甚至还给个地儿,免费歇几天脚!我们不光是爱上了英式鞋子,甚至拿它们当〃带来好运的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