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塑史-第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川荣县),距灭法不过二年,亦为罕事(第一四七、一四八图)。
铜像瓦像亦夥。然铜像多极小,其最大者不过尺余,如日本志田氏所藏
菩萨。数寸小匋佛,市面散见极多,然太小不足以见其艺。
美国彭省大学美术馆(Pennsylvania)藏罗汉为琉璃瓦塑。大如生人。
神容毕真,唐代真容,于此像可见之。像共四尊,一在纽约市州立博物馆,
其二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四尊之中,以彭省者为最精。实唐代作品之最上乘
也(第一四九图)。
哈佛大学Fogg 美术馆藏敦煌佛像为泥塑佛像之普通作品。虽非艺术精
品,然可为普通标准。此像原有彩色,今尚隐约可见。原在敦煌石窟,为哈
佛教授Warner 所得。经其精心研究后,认为第八世纪中叶以前(初唐盛唐)
物。实为难得可贵(第一五○图)。
唐代陵墓雕刻,尤有足述者,则昭陵六骏是也(第一五一至一五六图)。
昭陵为太宗陵,文德皇后葬后,太宗御制碑文,并作六骏像列于北阙下,并
有赞。像为高浮雕。其二已流落海外,在彭省大学博物馆。其余四骏尚得保
存于西安博物馆。按之宋元祐四年游师雄六骏碑,得知各骏之名,何时何战
乘用,并受伤情形。其中飒露紫,有人为拔箭。按《唐书》太宗讨王世充,
欲知敌情,率数十骑入敌,诸骑相失,丘行恭独从。已而劲敌数人追及太宗,
矢中御马。行恭亟回骑射敌,余贼不敢复前。然后下马,拔箭,以所乘马进
帝。行恭立御马前,执马刀,巨跃大呼,斩数人,突阵而出。贞观中,诏石
刻人马于陵前以旌武功。六骏而外,又立石人石马,作贞观中擒归诸番君长
十四人石像列神道两旁,以“阐扬先帝徽烈”,今多已毁矣。
昭陵而外,各陵石像甚多,然于美术史上无大价值。至于宋元以后,陵
墓石像,则又更逊矣。
唐代陶俑近年出土者尤夥。国外各博物馆多有之。其中最普通者则为兇
狞之“天王”(第一六○图),拱手之文臣,驼,马,及高约七八寸之小瓦
俑。又如牛车,阴宅,亦殉葬之常用品也(第一五七、一五八、一五九、一
六二图)。
俑之较精者多著黄绿色釉,较次者则画以彩色。武装有胡服者,高鼻大
目,为西域人,东西交通史中有趣之资料也(第一六一图)。
宋
自唐末兵燹之后,继以五代,中国不宁者百年,文物日下。赵宋一统,
元气稍复,艺术亦渐有生气。此时代造像,就形制言,或仿隋唐,或自寻新
路,其年代颇难鉴别,学者研究尚未有绝对区分之特征。要之大体似唐像,
面容多呆板无灵性之表现,衣褶则流畅,乃至飞舞。身杆亦死板,少解剖之
观察。就材料言,除少数之窟崖外,其他单像多用泥塑木雕,金像则铜像以
外尚有铁像铸造,而唐代盛行之塑壁至此犹盛。普通石像亦有,然不如李唐
之多矣。
近来木像之运于欧美者甚多,然在美术上殆不得称品。其中有特殊一种,
最堪注意。此种为数甚多,皆观音像,一足下垂,一足上踞,一臂下垂,一
臂倚踞足膝上,称Maharajalina 姿势(第一六三、一六四图)。其中最大者
在费城彭省大学美术馆,其形态最庄严(第一六五图)。波士顿美术馆所藏
者则较迟。其姿势较活动,首稍偏转,左肩微耸,上身微弯,衣饰华美。与
费城像比较,则可见其区别矣(第一六六图)。其中一尊有金大定年号,而
此诸像,形制多类似;亦俱得自燕冀北部,殆皆此时代之物欤。至于菩萨木
立像,率多呆板,不足引起兴趣,亦缺美术价值,不足为宋代雕刻之上品也。
然就偶像学论,则宋代最受信仰者观音,其姿态益活动秀丽;竟由象征
之偶像,变为和蔼可亲之人类。且性别亦变为女,女性美遂成观音特征之一
矣。
自唐以后,铸铁像之风渐盛。铁像率多大于铜像,其铸法亦较粗陋;其
宗教思想之表现亦较少,与自然及日常生活较近。此点可与木像相符。不幸
此种铁像多经熔毁,唯头遗下者颇多。然在山西晋祠及河南登封尚存数尊。
皆为雄赳武夫。晋祠像为绍圣四年作(公元1097 年)(第一六七图)。
宋塑壁遗物以正定龙兴寺为重要,甪直杨惠之壁已毁,幸得大村摄影以
存。正定壁由美术及历史上观之,其价值皆远在杨壁之下,固无待赘言。
隆兴寺大佛殿为宋开宝间物(公元968~976 年),其建筑已破毁过半,
然在斗栱及柱尚得见宋代形迹。摩尼殿内东壁阳刻塑壁像,则犹得见宋时手
法。壁分三区,第一区为普贤菩萨骑象,多数天部眷属随从。其背影则大海
之上飞云摇曳,天盖,佛阁,宝塔飞天,龙等等皆驾云相随,最远处则远山
突兀。其姿势样式,犹有唐风,然而就每像各个言,颇缺灵性,盖宋物而与
大佛同时所造也(第一六八图)。现存色彩,当属补修时所涂。第二区为文
殊,殆清初改修,技工颇下。第三区及西壁亦似清初物。
隆兴寺本尊为观音铜像,为开宝间物。《金石萃编》载高七十三尺,四
十二臂,宝相穹窿,瞻之弥高,仰之益躬? 。实高不过五十尺以下。为我国
现存最大铜像(第一六九图)。面相虽善,然衣褶线路颇不调和,殆宋物而
后世大加修改者也。
宋代石像亦有唐风,其像略如前述,但其布局,率多加以山水树木鸟兽,
加以画风,是前代所少。然以画风加诸雕塑,以材料论似不相宜也。
房山云居寺雕刻为辽天庆七年物,(公元1116 年)其特征亦略如是。
江南雕刻,于五代吴越王钱弘俶时颇盛,南京栖霞寺,杭州灵隐寺,烟
霞洞遗物尚多。栖霞寺舍利塔八相图,手法精详,为此期江南最要作品。八
相为(1)托胎,(2)诞生,(3)出游,(4)逾城,(5)降魔,(6)成
道,(7)说法,(8)入灭。塔身高约五十尺,雕饰至美,堪称杰作。其八
相特征在富于画风,《摄山志》称有顾恺之笔法焉(第一七○至一七三图)。
总之宋代雕塑之风尚盛,然不如唐代之春潮澎湃,且失去宗教信仰,亦
社会情形使然也。
元、明、清
元入中国,中国美术界颇受影响。蒙古民族对于中国美术上并无若何新
贡献,而行军所至蹂躏破坏尤多。其取于美术者,为其足以光大发扬帝国及
可汗之武功。其于宗教,墓上之建筑创作甚少,故雕塑发展之机会亦受限制。
当时元代诸帝,皆慕中国文化,然而社会对于佛教之信仰日微,佛寺财富日
绌,寺院已入破坏时代矣。考之记载,明永乐间之重修寺院,甚形发达,益
可证明元代寺院之颓废。故黄河以北诸寺,大多立于隋唐,重修于永乐,再
修于乾隆。鉴于元代创立并修葺寺院之少,可推定其佛教雕塑之不多。然新
像之创造,概多用泥,木,漆一类较不耐久之材料,而金石之用为像者,殆
已极少。
元史中塑家之最著者有阿尼哥及刘元。阿尼哥为尼波罗国人(Nepal),
专善画塑及铸金为像? 。两京寺观之像,多出其手。刘元尝从阿尼哥学西天
梵相,称绝艺。两都名刹,塑土范金,搏捖为佛像,出元手者,神思妙合,
天下称之。相传北平朝阳门外东岳庙有元塑像,至今尚存。中国艺术至元代
而大受喇嘛式影响者,盖阿尼哥之故也。
居庸关门洞壁上四天王像可称元代雕塑之代表(第一七四至一七五图)。
天王皆在极剧烈之动作中。其雕出不高,光影之反衬不甚强,然其路线则为
绝对的动的。四天王之外,尚有各种雕饰,如人物,天王,飞天,龙,狮,
花草,念珠等物,虽各皆雕刻精美,然大都散杂,于建筑之机能,无所表现
也。此外山东龙洞寺延祐五年(公元1318 年)造窟像,佛体颇欠庄严,而似
俗骨人相,盖精神已去,物质及肉体之表现乃出也,此种写实作风,明代并
无继续。永乐,乾隆,为明、清最有功于艺术之帝王,然于雕塑一道,或仿
古而不得其道,或写实而不了解自然,四百年间,殆无足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