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丛林战争 >

第7节

丛林战争-第7节

小说: 丛林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南越政府的悲哀!”威斯特莫兰苦笑了一下,声调突然变得凄凉起来,
“我们只是想拯救越南,使它不能像多米诺骨牌那样倒向共产主义,我们并不想卷
入越南战争,……可是,我们别无选择!……即使打个朝鲜战争的结局,保住南越
政权,我们勉强完成我们的战略目标。因此,我们必须找到通向光荣胜利的道路,
坚守住东南亚的这个桥头堡!”
    “也许只有三个办法:一,继续增兵;二,卡断胡志明小道;三,像朝鲜战争
仁川登陆一样,来个海防登陆或是鸿基登陆,进军北越。……当然,这将冒着与红
色中国对抗的风险。……”
    “第三种可能性,可以不作考虑,风险太大,我们不只考虑到中国,还要考虑
到苏联。卡断胡志明小道是比较现实的想法,可是,三年前,我们就对这条运输线
进行过多次军事行动和地毯式轰炸,却仍然切不断它,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和智慧,
找到切断越共这条大动脉的有效之法。所以,我想给你一个任务。你可以到去过胡
志明小道的部队作些调查,研究一下共产党的战略战术,解开‘胡志明小道’这个
战场之谜。……”
    我表示愿意接受这个任务。
    史坦利少尉给我们送来了香蕉、菠萝和冰淇淋。
    这时电话铃响了。在威斯特莫兰接电话时,我这才得以站起来,舒展一下筋骨
和过分紧张的神经。
    在威斯特莫兰的宽大的写字台上,摆着他妻子和女儿的七寸彩照,彩照旁边花
瓶里的桃金娘散发着诱人的淡淡清香。这是从夏威夷寄来的近影,她们的背后是波
涛翻涌的大海、鼓风摇曳的白帆、喁喁鸣叫的鸥鸟和拂着飒飒天风的棕桐。她们的
头上是飘荡着白云的浩渺蓝天。……她们母女二人的金色秀发在海风中飘动,那两
双温存的目光凝视着空茫的前方:期盼着丈夫和父亲快些归来。
    威斯特莫兰接完电话,一向沉毅的脸上流露出某种兴奋,他看到我在欣赏那张
照片,欢快地说:
    “安德森,今年,我可以安排你到夏威夷去度假,还可以把你的康妮请来,那
可是个四季如春风光迷人的胜境啊!”
    “司令官,夏威夷当然美丽无比,可是,它总是使我想到珍珠港的悲剧,进而
又想到了美国的孤立主义。现在国内不是也有人希望美国再回到孤立主义吗?……”
    “时代不可能再走回头路,如果我们再回到孤立主义,我们就无法拯救世界,
也就无法拯救自己。日军偷袭珍珠港打破了美国的孤立主义,这是日本战略的严重
失策,严重到自取灭亡的程度。……”
    “如果日军不偷袭珍珠港而对太平洋地区采取守势呢?”
    “美国很可能还是日本战略物资的供应国。如果我们隔岸观火,德国很可能控
制欧洲,日本则控制亚太地区,而后他们就会从太平洋和大西洋夹击我们。……所
以孤立主义是不可取的,我们必须承担起卫护自由世界不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历史使
命。刚才是侦察处打来的电话,有一个重要的情况很值得我们重视,你可以记一下,……”
    在我拿出笔记本时,威斯特莫兰已经调理了他的思路:
    “据确切情报和多方侦察,认为在昆嵩省邦喝与老挝阿速坡省的巴卡之间,有
一座驼峰山,在山下的丛林里有越共的一个军事物资储备库,它隐藏在原始丛林中,
它的附近有一个小小的勺子湖,有一条掩护在树丛中的小溪流通到丛林之外,……
每当深夜,各地游击队便用轻便的平底小船把军用物资运到各游击队的营地去;有
时,则把胡志明小道上输送来的物资和弹药用同样方法运进去储藏。……”
    “我们曾派空军进行过多次地毯式轰炸,因为无法得知它的确切地点,未能把
它摧毁,同时,我也想,那里很可能也是越共的一个基地,他们的师团指挥所也在
那里。……鉴于大兵团围剿无效……”
    威斯特莫兰说了半句话停下来,点了雪茄烟,猛吸了几口,站起来,踱了几步,
好像盯视着那片幽深而又诡秘的丛林:
    “我想派你带一支别动队进入密林弄清这个基地的确切方位,为我们的战略轰
炸机指示目标,彻底把它摧毁。”
    “我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
    “完成这个任务后,继续深入到驼峰山,不是去搏杀,而是去观察研究胡志明
小道的运输情况,找到阻断这条运输线的切实可行之法。
    “我命令昆嵩省克莱基地司令部为你准备一支精干的别动队,给你配一个熟悉
丛林战的副手……你需要多少人?……”
    “我想30名士兵就够了!”
    “你还有什么要求吗?”
    “这是我求之不得的一项任务,我早就思考过,我想寻找到以别动队对越共游
击队的作战之法,完成大部队无法完成的任务,以分散对分散,以游击对游击。……”
    “很好,你可以制订一个详细计划,由我亲自签署,你可以配上上尉的肩章去
执行这次任务。……”
    “司令,我想新的肩章还是完成任务之后再戴。……”我想了想说,“我希望
克莱基地派出两个连队作我的策应,归我调遣,并且希望他们不干涉我的指挥。……”
    “可以!你可以直接向我报告!希望你能创造奇迹!”
    我觉得威斯特莫兰比我更具信心,他要史坦利少尉给我们端两杯冰淇淋来。
                             (四)潜心研究
                       ——安德森《战地手记》之六
    史坦利少尉退出之后,我们吃着水果和冰淇淋,谈到了各自的家庭和国内的情
况,还问到了我的妻子康妮的情况以及她对越南战争的观点,我说,我们的观点基
本一致,都是主战派。……但我又赘了一句:“她是《基督教箴言报》的一个普通
编辑,箴言报的言论并不代表她的观点。后来我发现威斯特莫兰跟我漫谈这些家常
话,并不是出自闲情逸致,而是在排遣内心的一种深沉的潜忧。
    在我心目中,威斯特莫兰是个有作为的精明的指挥官,他的沉潜刚毅的性格能
鼓舞起下属的胜利信心,给人一种任何困难都挡不住、难不倒的印象。可是,这天
晚上,在他强打精神之后,时时出现一种疲惫感,他似乎被一种不能言明的忧虑压
迫着。我适时地告辞,他亲切地把我送到门口,那神情好像我负有解脱他走出困境
的重任似的。
    威廉·查尔兹·威斯特莫兰是西点军校1936届的高材生,被誉为第一流的战略
家,在那一届的276名毕业生中,他的战略战术成绩名列前茅,军界人士认为他是
“天生的将军”!
    在二次大战期间,他在北非战场指挥过炮兵,在西西里和诺曼底战役中,他是
步兵师的上校参谋长,1952年,他在朝鲜战场指挥187轰炸团,升任为准将。在51岁
时已经是四星将军,他的作战经验是多方面的,所以在1964年约翰逊总统派他到越
南来接替美军驻越司令官哈金斯将军,这是名副其实的临危受命。约翰逊总统把他
的使命称之谓“全部美国历史上最为复杂的战争。”威斯特莫兰有信心打赢这场战
争。
    哈金斯将军从上任到离任,经过了由乐观主义到悲观主义的蜕变过程。我发现,
威斯特莫兰将军的情绪也在起着微妙的变化。在我初到司令部时,他曾对我们说:
“在整个这场战争中,我们从来没有输掉过一次战斗!”他也曾带领我们一群参谋
们乘坐他的“白鲸”号座机,在五千米高空到前线一次又一次的视察。
    那时,我第一次看到长山山脉连绵起伏的峰峦。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胡志明小
道”,越共部队和补给品就是沿着这条一千多公里的山间小道渗透到南方。
    那时候,我们在威斯特莫兰指挥机上的参谋们,都认为这条小道不难切断。威
斯特莫兰没有明确表态,只是说:“胡志明小道实际上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西线,
只不过更长一些,对付它的办法也同那次大战一样:进行消耗战。”
    当时,我弄不清这种决策是否高明。但是,我同司令官一样,相信我们的军事
优势,我们的尖端技术和威猛的火力,可以造成越共巨大的伤亡,使他们无法忍受
这种消耗。从具体的作战方式和战术原则中,我了解到司令官所说的“消耗战”的
精髓;
    一种计划叫作“雏菊切割者”,这是威斯特莫兰钦定的富有诗意的名称。就像
一位戴着草帽的牧场工人,在铺满鲜花的草原上刈割芳草。其实,却是用一万五千
磅的重型炸弹,将山头炸开一个直径三百英尺的大洞,平整之后,立即成为一个火
力基地;再用直升飞机将10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的部件运上这个基地,进行组装,数
门巨炮在山顶上呈星状配置,可以轰击各个方向的目标,这似乎是斩断“胡志明小
道”的有效之法,后来却又因种种弊端没有付诸实施。
    还有一种战略,那就是“搜索和消灭”。因为越共游击队在袭击城镇和交通要
道的选择中,拥有完全的主动权,所以我们也派出小股部队,或连或排,甚至更小
的巡逻队,到丛林中进行搜索作战,以游击对游击,一旦发生战斗,我们就会随时
呼叫战斗机、直升机、火炮或是由直升机运来新的援军投入战斗。优势自然转到我
们一边,只要搜索到越共游击队,就能消灭它。……
    这两种战法结合运用,在理论上可以说无懈可击,实际运用起来,却大相径庭。
最初,自然给越共游击队造成很大伤亡,而我军也蒙受很大损失。可是,越共受到
当地居民的支持,在丛林中如鱼得水,这些战法很快就失去了效力。
    这里的丛林,可以说处处都隐藏着危险,我们的巡逻队无法跟这些对丛林了如
指掌的游击队周旋。你到丛林里搜索他们,他们却化装成居民出现在你的基地周围,
这种捉迷藏式的战斗,对人生地不熟的美军来说,防不胜防。这种称不上战斗的战
斗,却造成我军的大量伤亡。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只好大量增兵。这的确是一种越
陷越深的状况,这种状况梦魔似地缠绕着威斯特莫兰将军。
    在我看来,威斯特莫兰上任之后的第一个严重挫折是他的“油渍”战略的破产。
所谓的“油渍”战略,是利用南越政府军从西贡向外作环状推进,就像一滴油渍落
在纸上向四周洇涣扩散开去。在美军的帮助下肃清一圈巩固一圈,用逐步推开的办
法消灭越共力量。可是,南越政府军却士气低落,大量逃亡,几近土崩瓦解,各训
练中心的新兵,逃亡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我们对北越的猛烈轰炸,并没有使南越
政府军的士气有所好转,而且越来越糟。1965年的3月29日,越共地下游击队在美国
西贡使馆附近引爆了一颗重磅炸弹,使我军伤亡54人。这件事有力地证明南越政府
军已经无力保护美国的设施。……威斯特莫兰愤慨之余,坚定地相信,要打赢战争,
只能靠美国军队,那自然意味着大量地增兵,更深地卷入,这就必须准备打一场持
久战争。……无疑,这对威斯特莫兰是一种说不出口的折磨。
    “搜索和消灭”战略的失败,对威斯特莫兰是第二次打击。战斗规模越来越大,
也越来越残酷。以超乎我的想象的速度向越南增兵:我记得1966年的夏天,国防部
长麦克纳马拉同意威斯特莫兰的要求,将驻越美军增加到七十一个营,这就超过了
约翰逊总统宣布的派遣军队数字的两倍,威斯特莫兰仍然感到不够,提出1966年将
军事力量增加到一百零两个营,其中有二十三个营来自南韩、泰国、菲律宾、澳大
利亚和新西兰……结果到目前为止,美军驻越人数已经增加到450000人!与此同时,
北越对南方的渗透也越来越严重。威斯特莫兰曾经多次向我们说:“北越人准备和
我们打一场常规战争,他们渗透过来的不仅有营、团,甚至有师级规模的部队。”
    为了取得胜利,威斯特莫兰不惜对越南军民实施“焦土作战”,不惜违反“日
内瓦公约”大量使用凝固汽油弹、毒气弹和脱叶剂等生物化学武器!
    我的妻子康妮已经沉不住气了,她的来信表现出她的难以忍受的焦虑:
    “天啊!你们是怎么搞的?增兵增兵增兵,战争还要打到什么时候?越南战争
怎么会变成了美国人的战争?我们在为谁打仗?你们这些第一流的战略家们是怎样
判断战争的形势的?国内的反战运动越来越激烈,许多著名的学者、政论家都在抨
击政府的战争政策,《纽约时报》不断地发表社论和文章,警告说:你们在15000公
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