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第2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当时有不少下层民众为生活所迫,不得不铤而走险,被称为“叛乱的歹徒”,
但群众并不把他们看作是真正的盗匪。《福音书》的这段记述很可能反映的是犹
太战争前后犹太社会对罗马统治的态度,他们宁可选择代表武装反抗的巴拉巴,
而放弃了主张和平的救世主——耶稣。
众犹太人却大声乱喊:“把他钉十字架!把他钉十字架!”
“我可以把你们的王钉十字架吗?”彼拉多轻蔑地挖苦他们说。
这句话像针一样刺伤了犹太人的民族自尊心,乱嚷的犹太人竟一下子哑了下
来。
该亚法急得满头大汗,他不顾一切地赤膊上阵了,用嘶哑的声音喊着说:
“除了凯撒,我们没有王!自称为王就是反叛凯撒。你如果放掉这个人,就是对
凯撒的不忠!”
这简直是政治讹诈!彼拉多明白这话的分量。如果他真的释放了耶稣,该亚
法就会用这个理由到罗马去向凯撒控告他,那时他就有口难辩、自身难保了。
一阵沉默之后,彼拉多终于在该亚法的政治讹诈面前退缩了。他吩咐人取一
盆水来,在众人面前洗了手,宣布说:“使这个无辜的人流血的责任与我无关,
你们自己承担吧!”
“让他流血的责任由我们和我们的子孙来承担!”众犹太人又乱嚷。
于是,彼拉多吩咐释放巴拉巴,并按照罗马法律把耶稣鞭打了,交给士兵去
钉十字架。
自从耶稣在客西马尼园里被捕以后,加略人犹大一直混在人群中等候耶稣行
神迹来自救,但是,耶稣却一直逆来顺受,任人摆布,一点反抗自救的意思也没
有;更让他失望的是大祭司该亚法不但不遵守保证耶稣人身安全的诺言,反而亲
自出马要挟彼拉多置耶稣于死地。这时犹大才发现自己上了当,但是已经晚了,
彼拉多已经向该亚法让步下令把耶稣钉十字架了。犹大悔恨已极,他出卖了耶稣,
也出卖了自己。
该亚法见目的已经达到,就高兴地带着手下人回圣殿去准备主持献祭礼仪。
当他走到殿门口时,忽然从人群中冲出一个披头散发两眼发直的人来,一把揪住
该亚法的领口,连哭带喊地说:“你这个骗子,把我的老师还给我!我上了你的
当,出卖了无辜的人,我有罪了!”
该亚法认出他就是加略人犹大,就冷冷地说:“你干的事你自己负责,与我
有什么相干!”
人们七手八脚地把犹大推开,让该亚法进圣殿去了。
犹大一边哭一边把大祭司给他的那三十块银币摔在圣殿的台阶上,踉踉跄跄
地跑出城去上吊死了。
公元30年4 月7 日上午巳初时分,耶稣被带到耶路撒冷城西北的刑场去钉死
在十字架上。十字架的顶端有一块木牌,上面用拉丁文、希腊文、希伯来文写着
他的罪名:“这就是犹太人的王耶稣”
耶稣在十字架上还替那些置他于死地的人祷告说:“父啊,饶恕他们吧!因
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干了些什么。”
耶稣完全相信,作为受难的弥赛亚,他已经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的
牺牲肯定会唤醒亿万颗悔改的心,一个新时代——《新约》时代开始了,天国在
地上诞生了。想到这里,耶稣欣慰地说:“成了!”
随后耶稣就断了气。
犹太人公议会中有两位正直的人,一个是亚利马太人约瑟,一个是法利赛人
尼哥底母,他们一直在暗中同情并支持耶稣,这时见耶稣已死,就去取得彼拉多
的允许,把耶稣的尸体从十字架上取下来葬在离刑场不远的墓地里。
第六章新时代的开始你们寻找那钉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稣。他已经复活了。
(《马可福音》十六6 )
耶稣从来没有自称是弥赛亚,即使在门徒们承认他是弥赛亚时,他也禁戒他
们不要告诉别人(《马太福音》十六13~20)。因为他知道大多数犹太人期望的
是一位国王式的弥赛亚,是犹太人的民族英雄、复国救主。他不是这样的弥赛亚,
不但一般犹太人认识不到这一点,连他的门徒,甚至首先承认他是弥赛亚的彼得
也不能理解这一点(《马太福音》十六21~23)。所以,耶稣只当众默认自己是
大卫的子孙,这是传统的弥赛亚的基本条件之一。当他最后一次进入耶路撒冷时,
他允许人们像欢迎弥赛亚那样欢迎他,但也只是称他为大卫的子孙。在与法利赛
人辩论时,耶稣宣称真正的弥赛亚要比大卫伟大得多(《马太福音》二十二 41
~46)。这就暗示了他不是人们期望的那位国王式的弥赛亚。耶稣被捕后在犹太
人公会议受审,大祭司该亚法问他是不是弥赛亚,耶稣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公开承认自己就是弥赛亚,不过他立即补充说:“……然而,我告诉你们,后来
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这就等于否认自己是
传统的国王式的弥赛亚,从而使该亚法抓不到控告他的把柄。
那么,上帝恩许的弥赛亚在哪里呢?
耶稣用自己的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
耶稣的牺牲正像他所预期的那样,产生了震撼人心的作用。
耶稣被捕时,门徒们四散逃走了。耶稣遇害以后,门徒们痛定思痛,对耶稣
生前教导他们的话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过去似懂非懂的话现在在耶稣受难的前提
下竟融会贯通了。他们相信耶稣受难并不是他生命的终结,而是另一个升华阶段
的开始,因此,他们相信耶稣复活了。这一信念使他们获得了无穷的勇气,不再
害怕犹太当局的迫害,也不害怕任何艰难困苦。他们重新在耶路撒冷聚集,同心
协力继承耶稣的遗志,开展天国运动。不过,他们的天国运动却是以宣传耶稣的
生平为中心:耶稣就是上帝恩许给犹太人的弥赛亚,他为拯救世人而生,为拯救
世人而死,更为拯救世人而复活,并经常与信他的人同在;信他的人都能凭借他
的救赎与上帝和好,得享永生。
耶稣没有建立一个宗教组织,他只是发起了一场运动。这场运动的最奇妙的
事就是他的追随者所体验到的那种上帝通过耶稣赋予他们力量的连续性。这种连
续性没有因为耶稣被钉十字架而削弱,却相反地得到加强并跨越时空限制而迅速
发展。所有信仰者都体验到他的具体存在与不可取代性。如果这场运动消失了,
他就是死了;如果这场运动持续存在并不断发展,这就等于他仍然活着,继续领
导、指引、启发和保护他们。
耶稣是一位虔诚的犹太教徒。他所倡导的天国运动是以犹太教教义为根本的,
他致力于改革犹太教当时存在的弊端,如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等,目的是要完善
与发展犹太教,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你们不要以为我来是要废除律法和先知,
我来不是要废除,而是要完成。”(《马太福音》五17)
可见他似乎并没有创立一个新宗教的意图。他的门徒们似乎也是这样,但他
们对耶稣的信仰却构成了这个小小的拿撒勒派与犹太教不同的鲜明特征。这
些拿撒勒派犹太教徒称耶稣为基督“①,他们自称为”基督的门徒“(简称”
基督徒“)②。他们遵守摩西律法,全盘接受犹太教的教义和礼仪,只是在犹太
教规定的宗教生活内容以外又加上了自己特有的宗教内容:他们把”七日的第一
日“作为耶稣复活的纪念日,称之为”主日“,与安息日具有同等的重要地位,
在信徒家中聚会祷告,互相勉励,为耶稣作见证并一起”掰饼“。
“掰饼”既是纪念耶稣受难前夕与门徒共进的晚餐,也是为贫穷信徒提供免
费晚餐的一种形式。这批自称为“基督徒”的犹太教徒很快就形成了一个具有强
烈排他性的原始基督徒社团,并把这种社团称为“教会”③,以与犹太教的“会
堂”相区别。
最早的基督徒社团由使徒们直接管理,社团成员一律平等,都是上帝的儿女,
在一起过集体生活,财物公有,废除债务,反对高利贷,反对蓄奴,共同劳动,
不做工就不可吃饭。这种组织形式极受下层社会人民欢迎,因此发展很快,逐渐
由耶路撒冷向巴勒斯坦各地发展。
公元44年,犹太统治者希律。亚基帕一世(Herod AgrippaI)对耶路撒冷的
基督徒发动了一次大迫害,杀了他们的领袖十二门徒之一的大雅各,于是,使徒
们离开耶路撒冷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布道活动,将基督的福音传出巴勒斯坦,先
后在叙利亚、小亚细亚、埃及、希腊、罗马等地建立教会,同时大量接受非犹太
人为信徒。公元132 —135 年,犹太人进行了反抗罗马统治的最后一场民族解放
战争。在这次战争中,非犹太籍基督徒自然是袖手旁观,一些犹太籍基督徒也因
信仰关系而态度消极。因此,当这次犹太民族起义被罗马人镇压下去后,其后果
之一,就是犹太人把基督徒视为异己分子,不再允许他们进入犹太人会堂参加宗
教生活,于是拿撒勒派(即基督徒社团)就从犹太教中分裂出来正式成为一个独
立的宗教——基督教,耶稣也正式成为基督教的崇拜对象,进入了“至圣所”,
成为三位一体上帝的一位。
从公元1 世纪中叶到公元4 世纪初,罗马帝国政府对基督教一直是按照当时
当地的政治需要及罗马最高统治者的爱憎而采取怀柔与镇压两手政策。
基督教史家一般称罗马政府在这段时期中曾对基督教进行过十次大迫害。但
是,不管罗马当局对基督教进行如何残酷的迫害,基督徒的人数却越来越多,其
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并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到公元311 年,罗马
统治者君士坦丁不得不完全放弃了对基督教的镇压而代之以控制与利用。于是,
基督教由一个下层平民的宗教,逐渐登上了政治舞台,到公元392 年,正式成为
罗马帝国的国教。
耶稣,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为了自己的宗教理想而牺牲在十字架上,但他的
生命却活在信徒们的心里,代代相传,使基督教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宗教。
信仰耶稣就是相信善必将最终战胜恶。耶稣“死了”,但这“死”不是失败
而是胜利,不是结束而是开端。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一切反对他①基督:
希腊文的音译,意为“救世主”,即希伯来文的“弥赛亚”。
②按《使徒行传》十一26记载:“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开始。”据推
算,这个时间应在公元43年左右。不过从发展情况来看,门徒们似乎从耶稣受难
后就开始自称“基督徒”,后来这一称谓在安提阿开始被公认。
③见 Williston Walker :A Histo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P。21。
的人却都相继失败了。难怪那位极端残酷地迫害基督教的罗马皇帝戴克里先
临死时无可奈何地叹息道:“加利利人啊,你胜利了!”参考书目《圣经》(和
合译本)
《圣经》(新译本,向导版)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
《耶稣传》:赵紫宸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基督》:《示》
编辑委员会编,香港,1988。 《死海古卷与圣经》:查理。斐华著,袁戎玉琴译,
香港种籽出版社,1978。 《耶稣的奥迹》:张春申著,台北光启出版社,1991。
《认识对观福音》:孙静潜著,台南闻道出版社,1979。 《基督教之前的耶稣》
:阿尔伯特。诺兰著,宋兰友译,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耶稣传》:约翰。
多米尼克。克罗桑著,高师宁、段琦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中文圣
经注释——马可福音》:钟志邦著,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1。 Jesus and
the Dead Sea Scrolls: James H。Charlesworth ,Doubleday ,1993。 Jesus
: A Gospel Portrait: Donald Senior, Paulist Press,New York, 1992。
Talking About Jesus Toda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oryBehind Our Faith
:William Reiser,Paulist Press ,New York,Jesus Today :Gerald O‘Collins,
Paulist Press ,New York,1986。 A Histo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 Williston
Walker,Charies Seribner’s Sons,New York,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