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毛泽东的语言技巧 >

第3节

毛泽东的语言技巧-第3节

小说: 毛泽东的语言技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要的)加以补充,这样看待这个成语,就更全面,因而也更新颖了。

毛泽东扩用成语,最典型的例子,是对”对牛弹琴”这个成语的运用。
“对牛弹琴”是典故兼成语,原典或传统的用法,都是讥笑“牛”太愚蠢,
听不懂弹琴人(古代一个音乐家公明仪)为它所弹奏的“清角之操”,仍然
“伏食如故”(典出南朝梁代僧祐编《弘明集》)。就是说,这个成语仅仅
用来讽刺听不懂他人道理的愚蠢之人。可是,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竟
是这样运用的:

许多人常常以为自己写的讲的人家都看得很懂,听得很懂,其实完全不
是那么一回事,因为他写的和讲的是党八股,人家哪里会懂呢?“对牛弹琴”
这句话,含有讥笑对象的意思。如果我们除去这个意思,放进尊重对象的
意思去,那就只剩下讥笑弹琴者这个意思了。为什么不看对象乱弹一顿呢?


毛泽东在运用这个成语时,把讥笑“牛”(“对象”)这个内容“除去”了,
而加入了讥刺弹琴者、弹琴者应该“尊重对象”的内容,即讽刺那些写文章
和做演说不看对象、脱离群众、空发议论的人,希望他们尊重读者和听众,
这就对这个成语的运用,开创了一个新的侧面。

反用。所谓反用,即反其义而用之。例如,“矫在过正”这个成语的意
思,是纠正过错超过限度,而这个意思历来被一概否定,在《汉书·诸侯王
表序》和《后汉书·仲长统传》等史籍中就都是在这个意思的基础上运用这
个成语的。可是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运用这个成语时,一
反其本义。他认为,在湖南农民运动的第二时期(革命时期),为了“建立
农民的绝对权力”、”不准人恶意地批评农会”、“把一切绅权都打倒”、
“造成一个短时期的恐怖现象”,农民们所做出的那些“所谓‘过分’的举
动”,都有“革命的意义”,因为“非如此决不能镇压农村反革命派的活动,
决不能打倒绅权。矫在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这里,毛泽东不但完
全否定了“矫枉过正”这个成语的传统用法,而且在新的与其完全相反的意
义上加以运用,具有极强的创造性。

毛泽东反用成语的又一种情况是改变某些成语的感情色彩(即易色),
使原来具有贬义色彩的变成褒义的,或者相反。例如,“无法无天”,这是
一个贬义性的成语,但毛泽东在说共产党不受国民党一党专政的限制和束缚
时,却也说成是“无法无天”(《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这时“无法无天”就变成褒义的成语了,这是属于临时性成语的反用;还有
些成语,如“明哲保身”,本义是既明且哲之人,善于按察事理,择安去危,
善于自处(语出《诗经·大雅·蒸民》),显然属于褒义,而一经毛泽东在
《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用它批评只顾个人安危、放弃原则的自由主义思想
作风之后,它就变成贬义的成语,直到如今;又如“一团和气”,这个成语
出于《程子全书》,说一个叫程明道的人对待人的态度和蔼可亲,完全是褒
义的,可是经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中使用过后,就具有了对待熟人抱
老好人态度,不讲原则的贬义色彩(关于易色法更具体的内容,请参阅本书
第四章有关的内容)。

仿用。毛泽东仿用成语的数量很大。这是不改变原来成语的结构形式,
而仿化出新词的一种方法,也具有明显的创造性。例如,“一触即发”这个
成语,本指箭在弦上,手指稍一触动,箭即射出,比喻事态发展到十分紧张
的时刻,只要有一点偶然因素,事件就会发生。可是毛泽东却把勇敢但却遇
事不够冷静、乱碰乱撞的鲁莽家称为“一触即跳”的人们(《论持久战》)。
“一触即跳”就是根据“一触即发”仿化出来的。又如,毛泽东说日寇“差
不多不费一点气力”占领了“东四省”,说成是“垂手而得”(《和英国记
者贝特兰的谈话》)。“垂手而得”脱影于成语“唾手可得”。“唾手可得”
是说得到某种东西很容易,但也得付出一些“气力”,因为还得“唾”,而
“垂手而得”呢,手垂下去不动即可,一点气力都不必用。这是说日寇占领
“东四省”容易到了极点(据马国凡《成语概论》,第98 页)。在毛泽东的
语言中,像这样仅仅通过一两个字词的改动而仿化出新词语的情况很多。其
他诸如,根据“前仆后继”而仿化出“前赴后继”(《支持刚果〈利〉)人
民反对美国侵略者的声明》),根据“前功尽弃”而仿化出“全功尽弃”(《中
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根据“置之不理”而仿化出“置之不答”(《赫
尔利和蒋介石的双簧已经破产》),根据“取而代之”而仿化出“起而代之”


(《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根据“忍辱求全”而仿化
出“忍让求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根据“赶尽杀绝”而仿化出
“剿尽杀绝”(《新民主主义论》),根据“有的放矢”而仿化出“无的放
失”(《整顿党的作风》),根据“一哄而散”而仿化出“一哄而集”(《井
冈山的斗争》),等等,都属于这类情况。这些被仿化出的新词语,较之原
来的成语,都产生或增加了新的意义。其中“无的放矢”对于“有的放失”,
“一哄而集”对于“一哄而散”,不但属于成语的仿用,而民同时也属于成
语的反用。这种兼具仿用和反用性质运用语言的情况,可以将其称为“反仿”。

对有些成语,毛泽东往往作连续性仿用,这种性质的语言仿用也可以称
为“连仿”。例如,毛泽东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中,着重阐述
在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产党不应该“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内容时说:

(共产党)在现时,有些应该先得国民党同意,例如将三个师的番号扩
编为三个军的番号,这叫做先奏后斩。有些则造成既成事实再告诉它,例如
发展二十余万军队,这叫做先斩后奏。有些则暂时斩而不奏,估计它现时
不会同意,例如召集边区议会之类。有些则暂时不斩不奏,例如那些如果做
了就要妨碍大局的事情。

成语中有“先斩后奏”,并无“先奏后斩”、“斩而不奏”、“不斩不奏”,
它们都是根据“先斩后奏”这个成语先后连续仿化出来的。毛泽东对“莫名
其妙”这个成语的仿用,也属于这种情况:

。。对于蒋介石及其一群的军事政治发生“纷纷议论”的人们,究竟是
“莫明其妙”呢,还是己明其妙呢?(《评蒋介石在双十节的演说》)

这句话里的“莫明其妙”和“已明其妙”都是从成语“莫名其妙”连续仿化
而来的。与上一则例子不同的是,上一则例子中出现了被仿化的成语(“先
斩后奏”),那可以称为“明仿”;而这一则例子中被仿他的成语并没有出
现,这可以称为“暗仿”。关于仿化法的其他具体情况,请参阅本书第四章
中有关内容。

新创。毛泽东运用的成语中,有一些完全是属于他本人创造的,有的则
是依据以往已有的成语,特别是通过仿用的形式创造出来的。让我们再看一
看“下马看花”和“后发制人”这两个新的成语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下马看花”是毛泽东新创的一个成语(见《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
它是根据“走马观花”仿化出来的。“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
毛泽东把“走”换成“下”,则造出一个与原来成语相对立的新的成语。又
如,“后发制人”,这个成语是凭借“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史记·项
羽本记》、《汉书·项籍传》)二语改造而来。“先发”能够主动压制或控
制对手,“后发”往往被动,被人所制,亦即“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之义。这是旧成语的意思,但它不全面;毛泽东根据大量事实,总结出另一
方面的经验,即后发者如果有准备地“先让一步”,也能化被动为主动,最
后控制对手,于是翻造出“后发制人”这个新的成语(参见《中国革命战争
的战略问题》)。

以上我们评述的是毛泽东借用、扩用、反用、仿用、新创等五种在内容


方面灵活运用成语的具体情况。下面再就易位、意用、缩用等三种在形式方
面灵活运用成语的具体情况进行评述。

易位。一般情况下,成语的字词结构顺序,在运用的时候是不允许轻易
变动的。可是,在必要的情况下,毛泽东往往也能改变原来某些成语的固定
的结构顺序。例如,对于“轻重缓急”、“精兵减政”这两个成语,人们一
般都是原型照用,不去变动它们,可是毛泽东在《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
和拥政爱民运动》中却把“轻重缓急”改变为“缓急轻重”,在《一个极其
重要的政策》中,有时说:“精兵减政”,有时说“兵精政简”。与原来的
成语比较,“缓急轻重”属于单纯的位置变动;“兵精政简”则使其中联合
的两个小的词组的动宾关系部分别改变为主谓关系。

意用。就是不直接运用成语的原型,而是用普通的语言来运用成语的原
义。例如,毛泽东把成语“高枕无忧”说成“把枕头塞得高高地睡觉”(《关
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把“有恃无恐”说成“有所恃而不恐”(《井
冈山的斗争》),把“大同小异”说成“大同中的小异”(《新民主主义论》)
等等。其中“有所恃而不恐”和“大同中的小异”,是在原来成语中增加了
一些解说性的辅助成分。这样的成语意用,都比原来的成语更灵活,更通俗
了。其他诸如“引玉之砖”、“千虑之一得”(《新民主主义论》)、“胜
利之券,必操我手”(《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也都是成语“抛砖
引玉”、“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必操胜券”(或“稳操胜券”)的意用,
与上述成语意用不同的是,它们较之原来成语概念的范围缩小了,但其针对
性却得到了明显的加强。

缩用。所谓缩用,就是减少原来成语中的字数而后运用,但其意义不变。
例如,毛泽东把“越俎代庖”仅仅说成“代庖”(《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就是缩用。不过,毛泽东这样运用成语的情况不是很多。

另外,他还有时把联合式结构的成语拆开运用:

二十年前的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在过去历史上是空前的,但还不是绝
后的战争。(《论持久战》)

“空前绝后”本是一个成语,毛泽东却把它拆开运用,虽然意义上有些改变,
但仍可视为对“空前绝后”的意用。

毛泽东灵活地运用成语,虽然在形式上不及在内容上灵活运用的创造性
强,但也令人感到十分新颖、活泼,具有一定程度的创造性,因而同样值得
重视和学习。

毛泽东为什么能够如此灵活地运用成语呢?除了其他原因之外,主要是
由于他既能对成语理解得深刻,又能密切地联系实际。比如,他对“运用之
妙,存乎一心”这个成语的运用就是这样。首先是他对这个成语理解得好,
他说,“这个‘妙’,我们叫做灵活性”,这个理解完全抓住了“妙”的本
质;然后是联系具体内容,他说,“妙”是“聪明的指挥员的出产品”(《论
持久战》)。这样的理解,真是深刻极了,这样的联系实际真是紧密极了。
其他诸如对“实事求是”中的“实事”、“求”、“是”,对“有的放矢”
中的“的”、“矢”的理解和联系实际,都与“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情
况相近。大家知道,成语运用得准确灵活,仅仅对成语理解深刻而不联系实
际不行,仅仅联系实际而对成语理解得不深刻也不行。由于毛泽东能够同时


兼及二者,所以他运用成语才能够灵活自如而又恰当得体。

2。典故的运用
周恩来在1949 年5 月7 日作的《全国青年团结起来,在毛泽东的旗帜下
前进》的报告中说,“现在毛主席作文章,讲话,常常运用历史经验教训,
运用的最熟练。读古书使他的知识更广,更博,更增加了他的伟大”。这里
所说的毛泽东运用的“历史经验教训”,基本上指的就是他所运用的典故。
这段话,对毛泽东语言中善于运用典故这个特点作了极准确的说明和概括。
连《毛泽东》一书的作者施拉姆也说,毛泽东“阐述共产主义的著作,善于
运用中国历史上的典故,富于文采,从而使共产主义非常通俗易懂而易于为
他的同胞们所接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