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毛泽东的语言技巧 >

第19节

毛泽东的语言技巧-第19节

小说: 毛泽东的语言技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接式。第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只有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
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才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第二个自然段却说:认
识过程到这里并没有完结。于是就讲,理性认识还应该回到实践中去,一是
为了改造世界,一是为了接受检验,继续加以完善。说完这样的内容,我们
读者以为,认识过程可以结束了,可是第三个自然段却又转而提个问题:“说
到这里,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吗?”接着通过列举实例加以回答,既完成,
又没有完成:那些被实践大体证实了的认识算是完成了,那些被实践证明不
完善、具有某种程度的失误需要补充、完善和完全失误需要纠正的认识,就
没有完成。对某一阶段某一事物的认识,只有经过反复实践证明,这一阶段
的认识运动才告结束。可是,第四个自然段又说,“然而对于过程的推移而


言,人们的认识运动是没有完成的。”——你看,还是没有完成!毛泽东又
把认识运动放置到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范围中考察。他说,对事物的
认识,某一阶段可以结束,但它仍是发展的,人们的认识“仍然需要跟着推
移转变”,所以上述的认识运动仍然不算结束,人们的认识只有随着事物的
变化而变化,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到这里,对认识全过程的阐述算是结
束了。可是,还有更具体的认识问题需要说明,于是,第五个自然段又说:
“然而思想落后于实际的事情是常有的。。”这是又一转,转而讲人们要想
跟上事物的发展是不容易的,原因是“受了许多社会条件的限制”。总之,
这四个自然段的内容,由于层层递进而一转再转,所以显得步步深入,使事
理曲尽无遗。

另一种情况是横接式的具体安排。毛泽东在运用横接式时,虽然把某些
层次或段落看作是并列性的内容,但在安排它们的时候,也很注意其先后顺
序。例如《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文,形式上完全属于条项
贯通式(即属于并列式):一,(坚决抵抗的和妥协退让的)两种方针;二,
两套办法;三,两个前途;四,结论。表面上看,这四项内容均由数码标列,
属于并列式,可以不分先后。然而,前三项内容,首先确定方针,才能确定
办法,确定办法之后,才能看到前途,可见三者具有层递关系。因此,当他
阐述完方针问题之后,在阐述办法问题时说:“在坚决抗战的方针之下,必
须有一整套的办法,才能达到目的。”然后转入具体的办法问题的阐述。这
显然是转接式。阐述完办法问题后,在阐述前途问题时说:“前途怎样呢?
这是大家所担心的。”这一设问,又是一振,因而也是转接。它们三者一环
扣一环,其顺序不可调换。至于把“结论”放在最后,当然也是合理的。由
此可知,各个层次或段落即使在形式上是并列式的,毛泽东也要对它们作精
心的衔接处理。

关于层次或段落间的形式过渡。毛泽东的文章和讲话,各个层次或段落
之间不但在内容上具有内在联系,而且在形式上也经常运用承上启下的各种
关联词语、语句,甚至自然段,使之紧密勾连。这就是所谓的过渡问题。无
论上述哪一种内容衔接的方式,只要其内容间隔的跨度较大,他都要尽量运
用最合式的过渡技巧。

例如,在1920 年12 月1 日《致蔡和森等》,全信内容是谈确定新民学
会“计划”(即章程)的意见。其中第二条是阐述实现社会主义目的的方法
——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由。他共谈了四“层”理由。由于各“层”
理由的内容虽然属于横接式,但都有一定的间隔跨度,所以他都作了过渡。
具体情况是: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过渡是,“以上是第一层理由。第二
层,。。”;第二层和第三层的过渡是,“以上从。。是第二层理由。再说
第三层理由”;第三层和第四层的过渡是,“以上是第三层理由。再有一层,
是。。”以上这些,都是过渡性词语,它们每把两个层次都紧密地联系了起
来。

如果说,毛泽东所使用的这些过渡性词语为人们所常见,不足为奇,那
么经常使用独立的过渡句或过渡段,则可以说是他的语言中的一个特色了。

首先,在他的文章或讲话中,大层次由总到分时,一般都要使用独立的
过渡句或过渡段。例如,《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反对自由主义》等
文章中,其开头层次都是总提,或者提出要对中国各个阶级进行分析,或者
提出要反对党内各种自由主义的问题,在下面具体分析各阶级的状况,或者


罗列自由主义的各种表现时,作者都使用了一个简洁的过渡句进行过渡。前
者用的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后者是:“自由主义有
各种表现。”这简洁而独立的过渡句兼过渡段的使用,既使上下两个层次的
内容联系紧密(承上启下),又使上下两个层次内容的界限显得清晰。

有时,毛泽东在安排过渡时,常常习惯于运用独立的设问句,并使之成
为一个独特的自然段,如同上面提到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总提与
分述之间那样的设问句一样;有时,过渡中还对设问简要作答,即前一个过
渡句属于设问,后一个过渡句属于简答,并分别使它们各自戍为一个自然段。
例如《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第一节是“目前政治形势的特
点”,这属于总提,下文在将要转入对这个“特点”进行分述之前,作者就
连用了两个这样的过渡句:

目前的形势是怎样的呢?

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

前一个过渡句属于设问,后一个过渡句属”于简答。这两个过渡句(也是两
个自然段)的一问一答,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过渡层次,达到了极理想的承上
启下的作用。

其次,在两个内容较复杂的较大的层次转换时,毛泽东也经常使用过渡
句或过渡段。例如《矛盾论》中“矛盾的普遍性”一节,有两个内容较为复
杂的大层次,前面一个层次讲,各种运动的形式中均存在着矛盾,篇幅较长;
后面一个层次讲,在事物运动的开始乃至整个过程中也都存在着矛盾,内容
也比较复杂,文字量也比较大。于是作者在二者之间用了一个较长的过渡段:

由此看来,不论是简单的运动形式,或复杂的运动形式,不论是客观现
象,或思想现象,矛盾是普遍地存在着,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这一点已
经弄清楚了。但是每一过程的开始阶段,是否也有矛盾存在呢?是否每一事
物的发展过程具有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呢?

这个过渡段中,在句号以前的文字,用以“结其上”(当然也是承其上),
即是对前一个层次复杂内容的小结;在句号以后的文字,则是用以“开其下”,
即是对后一个层次进行分述的总提。无疑,这个过渡段,无论对于及时清理
作者自己的思路,还是清理读者的思路,抑或是使两个内容复杂、篇幅较长
的层次紧密勾连成为一体,效果都是十分理想的。

在一些条项式结构的文章或讲话中,那些序码和小标题,原本也属于过
渡的好形式,但是,为了更好地使各大层次间的内容显得更加清晰,更具有
内在的逻辑性,毛泽东仍然往往在其间安排一些必要的过渡语句。例如,《论
持久战》是一篇典型的条项式论文,其“能动性在战争中”一节的开头,是
全文的第59 条,这一条原文的开头部分是这样的:

(五九)以上说的,都是说明为什么是持久战和为什么最后胜利是中国
的,大体上都是说的“是什么”和“不是什么”。以下,将转到研究“怎样
做”和“不怎样做”的问题上。怎样进行持久战和怎样争取最后胜利?这就
是以下要答复的问题。为了这个,我们将依次说明下列的问题:能动性在战


争中,战争和政治。。

这一条文字,都是过渡,并且过渡得很巧妙。它分两部分:“不是什么”以
前是一部分,其后是一部分。前半部分也是对以上一个大层次的归纳、概括,
属于“结其上”。实际上,在第59 条以前,作者共阐述了“问题的依据”、
“驳亡国论”等九项50 条(从第9 条至58 条)具体内容,这些内容“大体
上”均属于“是什么”(包括为什么“是”)、“不是什么”(包括为什么
“不是”),它阐述的是全文中主要内容的前半部分,属于一个相当大的层
次。过渡段的后一部分是“开其下”,这“下”的内容,也是一个相当大的
一个层次,其内容在过渡段中交代得清清楚楚,共包括18 项(在下文具体的
阐述中,作者把某些相近的内容作了合并,故形式上成了11 项),实际上这
是对全文主要内容后半部分(除了“结论”一项以外)这18 项内容所作的总
提。就是说,过渡段是对全文上半部分所作的小结和对下半部分所作的总提,
并且把它作为一条放在下半部分内容开头的位置上。毛泽东为什么要这样
做?首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全文是由纯粹条项式安排的结构,条项又很多,
每一个大层次中的条项也较多,如果不在较大的两个层次之间及时作一下小
结和总提,而只使用序码作为标志,就会造成仅从形式上罗列现象的偏向,
显得零散;而有了这样的小结和总提,则在整体上会显得系统化,也便于读
者理解和把握。显然,作者这样做,已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关于相关内容或层次间的照应。所谓照应,是指文章和讲话中前后相距
较远的层次与层次,或同一较大层次中,后文对前文回首相顾的一种章法。
上面我们评述的关于层次或段落间顺序的衔接和过渡的情况,都属于相邻衔
接的方式和技巧,属于近接,照应也属于衔接技巧问题,但属于远接。毛泽
东在安排文章和讲话的章法时,不但重视近接,而且也很讲究远接。

毛泽东在章法逻辑上运用的照应,除了内容与标题照应(包括结尾与标
题照应)以外,主要有两种具体情况:一种是全篇中首尾两大层次的照应,
一种是同一内容复杂的较大层次结束与开始的照应。

篇首与篇尾的照应。这种照应也称首尾照应法、首尾圆合法。毛泽东有
不少运用这种照应技巧的文章和讲话,其中最多的是:开头一个层次提出具
体问题,结尾时根据中间层次的具体分析或论证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诸如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等许
多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就都属于这种情况。另外,还有些篇幅较长的文章和
讲话,他常把结尾这个层次称为“结论”,如果该文章或讲话在开头提出了
问题,那么“结论”这个层次一般都是对那个问题的回答。例如《矛盾论》、
《论持久战》等文章就都是这样。

首尾照应法的好处是使全篇文章首尾相衔,产生一种圆合美,从而使全
篇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故常为文学家所崇尚。由于这种照应法为大家所熟
悉,所以评述从略。

较大层次结束与开始的照应。这种照应,一般被应用在内容较为复杂、
篇幅较长,同时又属于总分总式的较大的层次中。例如,在《反对自由主义》
中,关于自由主义11 种表现形式的那个层次,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
具体阐述“三个法宝”的那个层次,《反对党八股》中关于对“党八股”流
毒及对其逐条批判的那个层次,等等,就都属于这样的层次,其开头皆属于
总提,中间是分述,末尾是总收,同时也是对开头的照应。现在以《〈共产


党人〉发刊词》中关于“三个法宝”的阐述为例来说明这种照应。这个层次
开头说:

在这里,让我们对于这三个法宝,三个问题,分别地大略地说一下吧。

这句话属于总提。文章接下去便一个一个地去“说”,这属于分述。“说”
完之后,在这个层次结束时说。

这就是我们党在十八个年头中的主要的经历和主要的问题。

这句话属于总收,但同时又是对开头总提的照应。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个层
次的内容太复杂,篇幅也太长了。“三个法宝”,就是三大部分内容,且各
占一个很长的自然段,共计约用4500 余字,如果不用总提,特别是如果不用
总收来照应总提,就会使这部分内容(甚至其前后各层次的内容)眉目不清,
今读者如坠五里雾中。因此,毛泽东这样做,十分得体。


三分析方法的运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