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大话中国人 >

第10节

大话中国人-第10节

小说: 大话中国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文艺作品里拿沉默不语、表情冷酷冒充坚强,生活中又有多少自诩为能“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男人,拿金钱美色一试,原来是一触即溃的银样蜡枪头,足见保持坚强之不易。

  坚强需要信念,需要知识,需要磨难,需要平静。光是坚强这一项有多少男人敢把胸脯拍得“啪啪”响?不好说,然而它的高淘汰率是无疑的。在雌雄两性构成的世界里,男人没有资格和权力要求女人坚强,女人勉励自己要坚强是她们的高境界,是她们自己的事。而男人要坚强则是无赋责任,否则便不配做男人。

  (二)

  选中它我们毫不犹豫,因为在“优秀男人”的字典里,“自信”是不可或缺的字词。

  可惜,有太多的男人误读了“自信”这个词条。他们把偏执当自信,不谙“兼听则明”的道理;把狂傲当自信,一叶障目,看不见“山外青山楼外楼”,看不见“遍地英雄下夕烟”;把鲁莽当自信,把拍板、决断作为心理满足,信手丢弃了冷静、缜密、周延这件护身金甲;把炫耀当自信,心甘情愿地陶醉在那些言不由衷的阿谀和别有他图的掌声之中;把幻想当自信,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忘记了“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古训。

  不管有多少男人能安全泅渡过“自信”这道不算湍急的河流,我们依然一刻不能停止对自信的追求。自信是对自身价值的评估,是对自身能量的检测,是对前程的肯定,是对成功的把握。然而怪得很,这把打开辉煌的钥匙从不摆在明处,只有优秀的男人才找得到。

  (三)

  深刻是对事实的穿透,是对本质的凝视,是对表层和伪装的剥离,是对树根的挖掘,是对果核的解剖。深刻多是深沉而平静的,从不大吵大闹;深刻又往往朴素而直白,不喜欢浓妆艳抹和华丽的外表;深刻崇尚简洁而锋利,不愿意拖泥带水,也不肯模棱两可。

  所以如此推崇深刻,是因为深刻意味着突破,推动着文明,改写着历史。对自然观察深刻的,便是科学巨匠;对社会人生研究深刻的,便是哲人圣贤。要不得的是拿深刻做装饰、当摆设,诸如艰涩而苍白的格言、俗气而无聊的抒情,这些媚俗的“玩深沉”,是对深刻最粗暴的误导和亵渎,在优秀的男人身上不应找到一丝一缕它们的影子。

  (四)

  豁达对一个男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风度、胸怀、气质,意味着亲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力。豁达叫人彼此认同和理解,甚至化干戈为玉帛;豁达会使人安全感油然而生,心甘情愿解除心理武装,不再层层设防;豁达也会使人自责和忏悔,检讨反省自己哪一步出错了脚。

  豁达是斤斤计较、心胸狭窄的天敌。对来自无意间的伤害它是宽厚;对窃窃私语它是漠视;对敌意的攻击它是忍让;对相左的见解它是理解;对前辈它是尊敬;对后生它是呵护;对弱者它是爱心;对幼稚它是宽容。在这个世界上久演不衰的男女双人舞中,男人的豁达是女人心中最动听的华尔兹,只要这个旋律一直演奏下去,女人就不会脱掉那双红舞鞋,而终生成为你的红粉知己。 
 


 
第24节 中国人眼中的机会
 
  中国人眼中的机会:重新洗牌就是机会

  一位作者讲:机会这个词,在这两年已成了报刊杂志上出现最频繁和谈论最多的词了。本文不想对“机会”再作什么新的阐述,把各家的“机会”找到一起,也就在这里给你开一个实话实说的小型笔谈会。

  “机会就是牌桌上的重新洗牌。上盘你输了,拿了一手臭牌。这没有关系。打牌,总是会拿臭牌的,但重要的是在拿臭牌时,不要臭了心情,而是等待出完这手牌,然后洗牌。洗牌就是机会,4个人重新抓,就看谁抓住它了。”说这话的看来是个赌客,他的那个“机会”等于赌客们的“运气”,也叫手气,如果机会就是这样的,那么这个世界上最能抓住机会的人就是牌桌上的人了。

  “机会是一只在山林里乱窜的精灵,人们像猎人一样,在山林里寻找它,但多数人只看到过它的足迹,望到过它的影子,却永远与它失之交臂。只有一个猎人,他跑累了,靠着大树睡了一觉,一醒来,发现机会这小精灵也一头撞合在这棵大树上了。”这是个老故事,但很多人说这就是“机会”的“正式版本”。也许你和我一样,也曾收藏过这个版本,当我们钻进被窝时,对自己说,明天有个好运气,当我们一觉醒来,心里说今天会有好事等着我吧……

  “机会是在竞选中你可以听到的各种许诺。你可以为你的希望投下一票,但得你一票的人会不会实现你的希望——这个难题的名字就叫机会。”我和你都知道这是一个误读,但我和你都认为:机会等于不负责任的决策者无需兑现的许诺。这个定义虽是错误的,却是常见的事实。

  “机会是在上帝见我们之前,于艰难的人生旅途中和我们日夜相伴的牧师。”说这话的人是一个虔诚的教徒。我不是一个宗教信徒,但他给“机会”安排的职务我认为非常合适。

  “机会是开给无能者的一张药方,这药方不能让他们变得能干,但会让他们活得快乐而且充满信心。”说这话的不是医生,但我觉得他好像也给我开过这么一张处方。

  机会是中大奖的彩票,但你能否中彩,那是另一回事。“机会是一个穷光蛋突然得到了一笔遗产!”我听了这话后,认定我是一个穷光蛋,不过我坚信没有哪位好心的亲戚会为我准备好那遗产,所以我决定不考虑这个定义。

  “机会是一份早已写好的聘书,只是你总是忘了去领取。”我知道在领取时,不光需要我的身份证,还要我的学位证书、职称证书、论文、获奖证书……所以我不知道这份聘书是“机会”,还是“陷阱”。

  “机会是自以为天才的人没有收到的汇单,他把已失去的时间折成金钱,又把金钱换算成社会对他的欠款,而偿还欠款的汇款人的名字就是机会。”这话说得绕口,但真有这样的人,你见过,我也见过。这种人言必称“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种人周围的人对其评价,一般是两个字:有病。 
 


 
第25节 中国富人
 
  中国富人:六类危险、三大危机和九大成因

  (一)六类危险因素

  有专家指出,我国目前有六类“最危险的富人”,他们的财富与荣誉转瞬即逝。

  第一类:“赖昌星类”

  赖昌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一起走私案的直接策划与领导者,他和他的同伙大肆走私原油、汽车、电子产品以及原材料,数额高达66亿美元。由于这类人本身一般与权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这类人的“致富”秘诀就是一个字“贪”。

  第二类:“陈旭然类”

  陈旭然生前是一名主持人,死后才发现她不仅有豪宅还有巨款。由于她是意外死亡,被入室抢劫的民工害了性命,如果她不死,可能谁也不知道她怎么会有那么大一笔财富?凭着她做主持人的收入,怎么也不可能成为这么一个“富妹”的。那么她是怎么敛财的呢?据说和一位贪官有关。

  第三类:“牟其中类”

  曾有“中国大陆首富”之称的牟其中,因犯外汇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与“赖昌星类”不同的是,“牟其中”类更多的是用“骗”的手段。

  第四类:“禹作敏类”

  禹作敏是天津大邱庄的致富带头人,他本人素质不高,成功以后,派头大得难以想象,地县一级的组织,根本不放在眼里。在大邱庄说话就是圣旨,绝对说一不二。禹作敏依然是一个割据一方的诸侯,到最后竟然公然对抗国家司法机构。“禹作敏”类的“富人”在一些富裕起来的农村比较常见,他们不但搞一言堂,有的甚至缔结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欺男霸女横行乡里。

  第五类:“胡志标类”

  红红火火做“标王”,结果哗啦啦说倒就倒了。也许很多人认为胡志标的问题在于过分地相信电视台,一个有远大前途的企业被电视台毁了。其实,胡志标当初就是靠在广告上敢于投入取得成功的,问题在于,成功以后,他将这些偶然的东西上升为必然的规律,打算就这么照此办理,结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第六类:“吕梁类”

  吕梁从组织资金进入企业筹划重组,到在二级市场控盘指挥,再到直接通过新闻舆论为自己造势,身兼三大角色轮转自如——他是中国股票市场上三位一体的“超级庄家”的典型代表。如果没有世纪之交的“中科系”股票的雪崩,45岁的吕梁可能仍然选择往昔的角色:在国内证券投资的小圈子里名气很大,而在社会上却尽量低调,免为人知。在吕梁这件事情中,可以有很多个角度分析,但是有一点是不能怀疑的,那就是吕梁深深地知道利用媒体的作用。

  (二)三大危机原因

  朱玉童的调查显示:私企倒闭的原因除了融资困难等外部原因外,内部存在的才是根本。他认为,目前私营企业内部存在着三大危机:信任危机、信仰危机、信誉危机。

  信任危机:老板与员工彼此不信任。老板无端怀疑员工做事情的目的。我经常遇到这样的老板,所有的谈判都亲自出马,怕员工从中捞取好处。而员工的不信任主要源自老板无法兑现的承诺。很多老板开会的时候我在下面听,听出很多问题,这些慷慨激昂的话能兑现吗?

  信仰危机:公司没有中长期规划,缺乏理念,很多公司处于“草莽状态”。惟一的主题是“赚一笔”。这让一些具有较高精神要求的员工难以容忍。有的员工说,“老板老拿钱诱惑我,弄得我现在比他都在乎钱。”

  信誉危机:这与一些老板的不良行为有关,比如偷税漏税、违法乱纪、声色犬马。虽然员工与老板在某些利益方面彼此信任,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欣赏老板的人格。“心胸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人格有多高企业才能做多高。”

  朱玉童认为,三大危机的产生与社会大环境有关。首先和企业主的素质相关,很多人对人性的认识停留在很浅的层面上,他们相信“人性本恶”。其次,中国的商业文化比较短暂。中国一向重视国家伦理而不太重视商业文化,“无商不奸”的概念也有不良影响。而市场经济使生活的不确定性增加,不安感、焦虑感越强,人们越会增强自我保护。

  三大危机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小企业的生长,而操作层面的失误将直接导致企业的失败。在咨询中,让朱玉童感受很深的私营企业主管理通病在于:决策质量太差,制度建设失败,人性管理欠缺。

  “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拍桌子骂娘,拍屁股走人。这些现象在私营企业非常严重。”

  决策问题。1998年,企业营销体检问卷结果出来后,朱玉童“吓了一跳”。“改革开放20年了,应该不会这么差吧。”调查显示:50%的企业对定位模糊,不知道自己企业的定位是什么;69%的企业不知道如何制定企业总体营销战略;71%的企业老板在构建企业营销网络时,不知如何着手……

  企业发展目标不明的时候,表现在决策上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随波逐流朝秦暮楚。朱玉童对昆明一家经销保健品的私营企业印象深刻。“广告费花了100多万,但是一无所获。海王金樽‘送礼’,他们也‘送礼’,太太口服液‘静心’,他们也宣传‘静心’,一种保健品,哪都靠点边,哪都跟不上,一年推了很多活动,又是抽奖又是赠送。炒掉了好几个营销经理也不管用。”

  制度建设。很多私营企业主靠“豪情壮志敢想敢干”起家,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需要组成团队,通过系统运作完成工作。但是很多人过不了这个坎,他们还试图用个人光芒普照大地。

  “如同魔术师玩球,一个人可以玩三四个球,再想玩多也就掉到地上了。但是很多人怀念创业时候的大家称兄道弟拍肩膀流眼泪的模式,走不出那个圈子,这个问题严重影响私营企业的发展。”

  一个典型例子是:“经销商都倒闭一年了。企业还往那里发货。竟然没有一个检查制度。”

  朱玉童还看到很多“表面上在推动,骨子里却在背叛制度建设”的老板。一家公司入口大厅上写着:制度大于总经理。他觉得很好。访谈的结果却是:总经理处处大于制度。“一种破坏制度的文化在到处蔓延,罪魁祸首就是老板。”

  让朱玉童感受深刻而老板们往往不自知的问题是:能否在企业中推行人性化的管理。很多老板表现出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