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皮肤病预防与治疗 >

第14节

皮肤病预防与治疗-第14节

小说: 皮肤病预防与治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合并症,病死率 
5%~10%。
检查

常规检查:

 1。血常规。 
2。尿常规。 
3。生化全项。
治疗

(一)病因治疗尽可能明确病因,立即停用致敏或可疑致敏性药物,并终身禁用。鼓
励病人多饮水或输液以加速药物自体内的排出。对由重金属如砒、金等引起的药疹,要给
与络合剂,如二巯基丙醇(BAL)等使之与重金属离子络合后从尿中排出。

(二)对症及支持疗法对重型药疹的治疗原则为及时抢救,尽早收入院治疗。

 1.抗休克与供氧对伴发过敏性休克者要分秒必争,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 
1:1000肾上
腺素 
0。3~0。5ml。呼吸困难者予以吸氧,喉头水肿已堵塞呼吸道时,可考虑气管切开。

 2.激素对 
Steveus…Johson综合征、TEN、重症剥脱性皮炎型药疹者,及早使用大剂
量糖皮质激素为挽救生命的关键措施。用量应足以控制临床症状为准。症状控制后应尽快
减量至停药。 
3.抗组胺药选 
H1受体拮抗剂,如苯海拉明每次 
50mg,每日 
3次或 
20mg肌注,每日 
3次等,对皮肢瘙痒与水肿的缓解有一定效果。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胶体或蛋白质的输入量,必要时输血或血浆。 
5.预防及治疗感染。 
6.粘膜损害的处理可用 
3%硼酸水清洗结膜,皮质类固醇眼药滴眼每 
3h一次。 
7.皮肤损害的局部治疗选用无刺激、具保护性并有一定收敛作用的药物,根据损害
的特点进行治疗。
中毒性坏死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概述

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的药物,无论通过任何途径进入机体后,引起的皮肤和(或)
粘膜损害的不良反应,谓之药疹。为皮肤科急诊中常见的病种。

病因

大多数药物都具有引起药疹的可能性,其中包括中草药物,但以抗原性较强者引起的
最多。多为磺胺类,水杨酸盐,保泰松、氨基比林等解热镇痛药,酚酞,青霉素,四环素,
巴比妥,苯妥英钠等。此外,对患有先天过敏性疾病的机体及重要器官患有疾病的患者,
发生药疹的危险性比较大。


症状

中毒性坏死性表皮松解型药疹(TEN)为最重型药疹,一般均在急诊中先见到。

 1.引发药物磺胺类,水杨酸盐,保泰松、氨基比林等解热镇痛药,酚酞,青霉素,
四环素,巴比妥,苯妥英钠等。 
2.临床表现起病急,伴有高热、烦躁、嗜睡、抽搐、昏迷等明显全身中毒症状。皮
肤表现为表皮全层坏死及表皮下大疱形成。开始时为大片鲜红斑片,继而紫褐色,1~2天
内斑上出现大疱并扩展,副合成几十厘米大小,呈现出多数平行性条状绉纹。大疱极易擦
破而出现大片糜烂,类似Ⅱ度烫伤。Nilolsky征(十),同时,口、眼、鼻、上呼吸道、
阴部、食管处粘膜,可广泛受累。粘膜脱落后出现大片糜烂面。疼痛极著。体温常持续在 
40℃上下,历 
2~3周不退。心、肾、肝、脑亦常受累。预后严重,病死率 
25%~50%。多因
继发感染、肝肾功能障碍、水电解质紊乱而死亡。 
3.鉴别诊断需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相鉴别。
检查

常规检查:

 1。血常规。 
2。尿常规。 
3。生化全项。
治疗


(一)病因治疗尽可能明确病因,立即停用致敏或可疑致敏性药物,并终身禁用。鼓
励病人多饮水或输液以加速药物自体内的排出。

(二)对症及支持疗法对重型药疹的治疗原则为及时抢救,尽早收入院治疗。

 1.抗休克与供氧对伴发过敏性休克者要分秒必争,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 
1:1000肾上
腺素 
0。3~0。5ml。呼吸困难者予以吸氧,喉头水肿已堵塞呼吸道时,可考虑气管切开。 
2.激素对 
Steveus…Johson综合征、TEN、重症剥脱性皮炎型药疹者,及早使用大剂
量糖皮质激素为挽救生命的关键措施。用量应足以控制临床症状为准。症状控制后应尽快
减量至停药。 
3.抗组胺药选 
H1受体拮抗剂,如苯海拉明每次 
50mg,每日 
3次或 
20mg肌注,每日 
3次等,对皮肢瘙痒与水肿的缓解有一定效果。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胶体或蛋白质的输入量,必要时输血或血浆。 
5.预防及治疗感染。 
6.粘膜损害的处理可用 
3%硼酸水清洗结膜,皮质类固醇眼药滴眼每 
3h一次。 
7.皮肤损害的局部治疗选用无刺激、具保护性并有一定收敛作用的药物,根据损害
的特点进行治疗。
急性淋巴管炎
概述

淋巴管炎多数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通过皮肤破损处或其他感染源蔓延到邻近淋巴管所
引起。


病因

多数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可能来源于口咽炎症、足部真菌感染、皮肤损伤以及
前述的各种皮肤、皮下化脓性感染。其主要病理变化为淋巴管壁和周围组织充血、水肿、
增厚,淋巴管腔内充满细菌,凝固的淋巴液及脱落的内皮细胞。本病多见于四肢,往往有
一条或数条红色的线向近侧延伸,沿行程有压痛,所属淋巴结可肿大、疼痛。严重者常伴
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及白细胞计数增多。故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症状

 1。四肢为好发部位,有损伤感染病源。 
2。可见一条或数条“红线”向近侧延伸,有压痛,所属淋巴结肿大、疼痛。 
3。严重者往往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厌食,血象白细胞计数增加。
检查

 1。感染病源近端皮肤沿淋巴管走行可见一条或数条红线,并向近心端延伸,局部较硬,
有压痛。 
2。血象白细胞计数增加。
治疗

 1。积极治疗原发病源。 
2。局部热敷、理疗。 
3。有全身症状时,可用抗菌消炎治疗(第三代头孢抗菌素)。

急性淋巴结炎
概述

急性淋巴结炎多数继发于其他化脓性感染病源,由于化脓菌侵淋巴管侵犯淋巴结所引
起的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和压痛,严重时常有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如处理不
及时可形成脓肿。

病因

多数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可能来源于口咽炎症、足部真菌感染、皮肤损伤以及
前述的各种皮肤、皮下化脓性感染。

症状

 1。早期淋巴结肿大,疼痛和压痛,可活动; 
2。后期往往多个淋巴结粘连成硬块,不易推动此时表现皮肤常红、肿、压痛明显,并
合有畏寒、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如得不到及时控制,可形成脓肿。 
3。以颈、腋窝和腹股沟等部位多见。
检查

血白细胞计数升高。

治疗

 1。及时治疗原发病源。 
2。局部热敷,理疗或外敷消炎药膏。

 3。形成脓肿时,及时切开引流。 
4。有全身症状者,可给以抗生素(第三代头孢抗菌素)。 
5。影响美容部位的脓肿,可选穿刺吸脓,局部注射抗生素。
急性蜂窝组织炎
概述

急性蜂窝组织炎是皮下、筋膜下或深部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其特
点是不易局限,且迅速扩散,与正常组织无明确界限。

病因

往往为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或腐败性细菌感染所至。炎症常在皮
肤、软组织损伤后发生,化学

性物质刺激如药物注射不当或异物存留于软组织可诱发感染。临床表现常因细菌的种类、
毒性和发病的部位、深浅而不同。病情严重时可引起败血症。

症状

 1。局部呈现为红、肿、热、痛,红色较暗无明显界限,中央部颜色较周围深;中央部
常因缺血发生坏死。部位表浅者症状明显,部位深者常只有局部水肿及深压痛。由产气的
厌氧菌所引起的急性蜂窝组织炎,局部可及捻发音。 
2。可伴有高热、寒战、头痛、全身无力、白细胞计数增加。

 3。常易并发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
检查

血白细胞增加。

治疗

 1。全身治疗:卧床休息、止痛、患肢抬高,选用有效抗生素(第三代头孢抗菌素)。 
2。局部治疗:热敷,理疗,外敷药物。 
3。手术治疗:脓肿形成时,应及时切开引流。有时虽无脓肿形成,但为了减轻组织张
力或压迫,也应作切开减压。
黄褐斑(肝斑) 
概述

黄褐斑又名肝斑,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面部的后天性色素沉着过度性皮肤病,发生于
日晒部位,并于日晒后加重。中青年女性多见。病程慢性,无明显自觉症状。病情有一定
季节性,夏重冬轻。色素沿着区域平均光密度值大于自身面部平均光密度值的 
20%以
上。

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以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引起,一般认为与内分泌改变(如
妊娠)、某些药物(如口服避孕药)、慢性疾病及外界刺激有关。如痛经、慢性盆腔炎、
长期口服避孕药、妊娠期、营养不良、贫血、内分泌障碍或慢性疾病等,但也有不少病人
的病因不明。


症状

 1 皮损为淡褐色至深褐色斑片,形状不规则。面部对称分布,颊部最多见,边界清楚,
表面光滑无鳞屑。 
2 日晒或月经期皮损颜色加深。 
3 无自觉症状。

检查

 1 肝功能。 
2 肾功能。 
3 病理检查。


治疗

 1、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可能的病因,避免加重的因素。 
2、口服或静注大剂量维生素C。 
3、局部使用脱色剂及抑制黑素形成的药物。
本书来自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