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曹禺全集(卷五) >

第69节

曹禺全集(卷五)-第69节

小说: 曹禺全集(卷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劲。譬如,尽量集体创作,多吸取群众的批评,反复修改,多有机会听到
成熟的作家的意见,尽量接受舞台方面艺术家们的指点;还有,艺术组织工
作者们,如何帮助这些搞创作的人,在紧张忙迫工作之余,获得以上这些机
会,这似乎是都可以考虑的。

搞剧院工作的人,有一个矛盾,希望剧本源源而来,多多益善,却又希
望到手的都是相当完美的剧本。他确实想鼓励创作,多演新戏,但群众的要
求和企业化的条件又使他不能不仔细挑选。于是,一些比较不成熟的剧本被
淘汰了。但是今天,鼓励创作,必需要使各种新的创作尽量得到演出的机会,
放在剧院肩上的担子,就比以前重一些。很多剧院一直是“帮助”(自然,
并非“代替”作者)作者们修改剧本,送上舞台,做得很有成绩,今后,这
方面的工作更应该开展,与剧作秆合作的范围应更广泛。而写作的人,也须
要多多听取剧院的正确意见,不怕批评,不怕修改。剧院工作者也要有眼光,
有勇气,上演新人的剧本。

田汉同志提出今后将大大加强戏剧批评工作,做到每戏必评,这是戏剧
批评家的光荣任务,是戏剧界的一大喜事。这样的工作,定将为今后光辉灿
烂的戏剧发展开拓大路的。戏剧离开了批评,犹如人离开了盐,活得下去,
但是没有劲。记得,一个青年剧作家提起他未受到注意的剧本,曾对人说:
“是好是坏,对我说一句,我都是高兴的。”这个心情我深切懂得。我们希
望今后的批评不仅限于剧本,更应该谈到演员、导演、舞台艺术、演出上的
各方面,以及戏剧艺术的组织者的工作。有话就讲,不要束手束脚。批评者
要有胆量,听批评的要有度量;新的好的,就该鼓励,不要因为一点毛病,


全部抹煞,忘却一个指头与九个指头的道理。戏剧批评,同时也应发动群众
来写。这样吃力的事情,不要都压在为数不算很多,却己做了不少工作的批
评家们的身上。

今天剧本可取的题材广泛极了。为了快,为了省,为了迅速反映生活的
斗争,莫若立刻抓起当前的时事题材。今天在大跃进中,各方面的新鲜事物
也多极了,譬如天桥商店的服务态度,街道居民的整风运动,除四害讲卫生
的工作,每个地方都有它自己的有鲜明特征的新鲜题材,都应该有戏可写。

但这些,必须迅速写出来。等劲头过去,政治感情就不如当时那样敏锐,
群众对反映这个“现实”的要求,也就不那么迫切,炽烈,文章便会缺少时
间所给予的光彩。

“赶任务”可以写出好剧本。直接服务于政治,迅速的起到当前的政治
作用,写群众当前最关心的事,这一切本身便是“好”。要“快”就要“省”,
我们应该提倡短小精悍,反映当前现实的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

全国都在大跃进,成千上万的戏剧艺术家们,将发挥一切力量,跃进、
再跃进,来促进戏剧事业的高潮。

百花齐放的巨大事业,将由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来完成。我们一定要完成
它!

(原载《剧本》1958 年第4 期)


提高戏剧艺术的质量

——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发言

主席,各位代表:

我完全拥护周恩来总理、李富春、李先念副总理和彭真副委员长的报告。

去年——一九五八年,是中国从未有过的大跃进的一年。人民群众的思
想觉悟大大提高。全国成立了人民公社。我们取得了工业农业的大丰收,钢
铁战线上的大丰收,科学文化的大丰收,群众文化运动的大丰收,真是“一
天喜事奔人来”!每个人都感到生活在共产党领导的时代里,浑身是劲,要
创造,要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建成更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

人跃进以来,戏剧也出现空前繁荣的景象。各剧种都有了大量的处理革
命历史和反映当前生产斗争的题材的剧本。在全国城市、农村、工厂和部队
里,戏剧演出的场数之多是空前的。各个剧种都出现了许多有希望的、有成
就的青年演员;有的简直像星星一样,闪耀在舞台上。许多久已不演的旧剧
目,许多死了的剧种,都经过挖掘和整理,又复活了它们的美丽的生命。死
了七百年的大剧作家关汉卿,在今天,获得了他生前绝不能得到的这样广大
人民的喜爱和荣誉,被国民党军阀灭绝了的湖北的高腔班,它的演员只剩下
三位七十高龄的老人,如今在党的扶持下,又出现了崭新的湖北高腔和优秀
的青年一代。这一年来的戏剧成就,不但有力地促进了生产,提高人民的思
想觉悟,更大大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这是党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
推陈出新的英明政策的结果。

我们正在从事于一个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
如何采取较快的办法,来发展我国的文化科学与艺术,使它们能够和现代工
业、现代农业的高度发展相适应。

深入生活,提高思想水平;认真学习技巧,提高艺术质量

我们要提高一切文化工作的质量,因此,在戏剧范围内,我们首先就须
要提高剧本的质量,其次便是要大量培养有政治水平,有文化修养,有严格
的艺术锻炼的青年演员。

去年,我们有了较多的好剧本。但是随着人民思想觉悟和文化要求的提
高,群众更迫切地要看不止是在思想上,并且在艺术上也给予极大满足的演
出。去年,绝大多数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厂和农村,他们和工人农民同吃、
同住、同劳动,这些优秀的文艺工作者们,密切地和劳动群众联系起来,在
实际锻炼中,提高了思想水平。马列主义的思想和丰富的生活知识,是我们
的基础,下放以后,大家更认识清楚这两个因素对写作的重要意义。

群众要我们写出比较深刻、全面地概括了时代的好剧本。这就要我们不
仅是根据党的原则来进行独立思考,而且要认真地学习戏剧技巧,来尽善尽
美地表现出我们对今天这个伟大时代的赞颂,古人说:“文以载道”,又说: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可见“文以载道”这句话只把真理说了一半,因
为如果我们的“文”没有文采,我们的“道理”就不能深入人心。一句口号
人人会说,但是一句口号的真理,说的透,讲的明,使人听进耳朵里,记在
心窝里,变成了促进行动的力量,这就须要我们全部掌握了语言的技巧。我


们有时忽略了技巧,或者误认技巧是资产阶级的东西,这是不全面的。当然,
马列主义思想在文艺作品里是有决定意义的,但是掌握了文学技巧,写出一
篇有思想内容,又有优美动人的形式的文学作品,岂不更好。舞台上也是如
此。只凭主观的一片好心,没有客观的一身本领,就演不出更好的戏,写不
出更好的剧本。思想觉悟越高,就越想掌握一套技术,来为政治更好地服务。
为了写好剧本,我们要提倡好好钻研一下古今中外的丰富的文化遗产,从里
面学习如何生动深刻地表现生活的艺术。要提倡在文艺批评上讲究写作的技
巧,严格的要求文学作品的艺术质量,只要这一切是在马列主义思想和深入
群众的基础上进行的,那就会有利于剧本质量的提高。

更多更好地培养青年一代

这些年来,培养青年演员和艺术家们是有极大成绩的。在党委亲自领导
下,很多剧种都培养了出色的年轻的一代。就我所看到的,就有川剧、陕西
戏曲、湖北楚剧、河北梆子、南北的昆曲、无锡的锡剧以及评剧、京剧、话
剧和北京舞蹈学校等。这类例子是举不胜举的。这里,大家都可以看出一个
规律,凡是党领导亲自抓,抓得紧,抓得对头,人材就出得多,质量也高;
相反地,人材就出得少,质量也差。

文化高潮的到来,不仅须要群众文化的繁荣昌盛,同时还须要许多伟大
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演员们的出现。今天在党的领导下,许多优秀
的前辈演员们正在把他们丰富宝贵的艺术和经验传授给青年一代。中国的青
年演员确是幸福的,他们在各方面都获得了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学习机会。
但是为了迎接文化高潮的到来,我们必须时青年演员在政治上和艺术上有更
严格的要求,要让他们和劳动群众经常密切的联系。同时在各方面给他们创
造条件,使他们有更多更好的机会在艺术上精益求精,迅速地成长起来。

让我们写出和演出更多为生产服务的好戏,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后一
代,做为对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也做为向伟大祖国十周年庆典的献
礼吧。

最后,我们对于印度扩张主义者企图利用西藏一小撮叛乱分子和被劫持
的达赖喇嘛,实现扩张野心的阴谋,甚至侮辱我国家领导人,我们感到无比
的愤怒。印度狂妄的暴徒侮辱我们亲爱的领袖的行为,就是对六亿人民的严
重的挑衅,这是万难容忍的。西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从唐代文成公主
远嫁以来,汉藏文化及生产风习结成了不可分割的兄弟般的关系。十三世纪
以后,西藏就一直是中国的领土。我们决不能允许任何外国干涉者和野心家
干涉我国的内政,破坏我国的统一。西藏将永远是中国神圣的领土!我们提
出严正的警告:印度扩张主义者必须立即停止他们的挑衅行为。他们和帝国
主义者一同策动西藏叛乱和侵略西藏的阴谋,一定在中国各民族团结的铁拳
下,遭到可耻的彻底失败!

(原载《人民日报》1959 年5 月3 日)


切忌钱尝辄止

——在讨论话剧发展座谈会上的书面发言

很久以来,我一直在病中,看戏不多,对目前话剧创作和演出上的问题
了解得也不够。今天的话剧是必须提高质量的。但如何提高,我还谈不出很
多的意见,只能简单地谈一谈对话剧创作的一点看法。

首先,深入生活是肯定必要的。我自己就深切地感到缺乏生活,我曾写
过我熟悉的生活,现在想要写的生活却不知道。自然一方面要有生活,一方
面还要善于想象。这和党的八届六中全会提倡的科学分析精神是没有矛盾
的。善于想象,要多研究马列主义,多思考、多观察、多体验、多酝酿。相
反,只图现贩现卖,平时想得少,在生活里只看到一点就加以想象,这样写
出的作品,就不会真实。因此,善于想象,并非靠一点凭借,即上天入地想
入非非,而是要有丰富的生活、思想和艰辛的写作劳动,才能曲折如意,发
挥行云流水的想象。想象力不是天赋的,而是长期学习,下苦工夫的结果。

要从中国和外国的好剧本学习技巧。读一个好剧本,在最吸引我们的地
方,要反复地读。研究它为甚么吸引我们,是思想感情好?是人物好?是结
构好?是文章好?为甚么它给我们这样美好的印象?作者用了甚么办法?在
这种地方反复地读,才能看出“窍”来。很奇怪,这个“窍”时常只在这个
剧本里能用,在另一个剧本里未必能用,所以”抄”不得,“搬”不得。但
是任何“窍”都有它的“道理”,如果我们把那些“道理”找到了,消化了,
那些“窍门、招数”才成了自己的东西。任何技巧是和作者的思想与感情分
不开的。脱离了思想与感情,技巧便是“把戏”。“把戏”是可以互相抄袭
的,因此世上有许多坏剧本,这些剧本的特点,是一般化,平庸,没有真实
的思想感情。观众时常被那些“把戏”闹得眼花缭乱,根本不知作者想说甚
么。技巧脱离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可能有两个结果:一是将“戏”写
成一篇糊涂账,一是将“戏”写成一技毒草。

要从观众中去学习技巧。观众是活的,要研究他们为甚么在这个地方哭,
在那个地方笑;为甚么他们在这个地方鼓掌,在另一个地方又一点声音也没
有。应该从观众的眼睛里,看出甚么叫“紧凑”、“简洁”、“洗练”,甚
么叫“震撼人心”,什么样的文章才是有“光彩”、有“音乐性”、有“节
奏”。同样也必须从演员与导演学习写作技巧。我们的大剧作家,关汉卿、
郭沫若、田汉、夏衍都是从人民喜爱的剧场、舞台、导演、演员们得过益处
的。

当然对于作家来说,马列主义是最主要的。离开了马列主义,一切都谈
不上。问题就在于要把上述这些道理和马列主义联系上。马列主义对我们有
些人还是新东西,要下工夫掌握它。

过去写东西,我们总找那些最尖锐的地方写。对于自己憎恨的人物,就
写那让你恨得要死的地方;对于喜爱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