徧执批判-第1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的政治制度尽管曾经在历史上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今天和全世界范围的民主制度相比却也有它落后的一面。
“突出表现是上院除极少数爱尔兰、苏格兰议员由选举产生外,绝大多数议员以世袭(公、侯、伯、子、男爵及大公,包括王室由爵位的男性成员)或封爵(社会各界有突出贡献者,其爵位终身制,不世袭)的方式产生,还有些则是由高级教士兼任的在职议员,他们由政府提名产生。这样,在组织上院时,人民群众不仅没有选举权,连发言权也没有。上院的组成不具备民主合法性……因此,改革上院又成大势所趋”。
1999年,布莱尔领导的工党提出了上院改革方案,建议废除上院世袭制。英国王室则态度明确地答复:他们将不再要求保留议会中的席位和投票权。在21世纪中,随着上院的改革,英国的民主可望走上新的台阶。
就法国部分,《文明史》作者同样做了概况介绍,然后从克洛维开始简述了“旧制度的法国”、“君主立宪制”、“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复辟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我想把“重点”放在美国,法国略过。
美国早期移民都是英国人,包括英国名称之下的爱尔兰人,所以美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起点很高。更由于地理的关系,甩下了英国沉重的历史包袱,轻装前进,所以美国比英国发展得更快似乎也是理所当然。
说美国没有文化传统是不对的,这个传统可以直接追到英国和欧洲大陆去,甚至可以追溯到希腊去。他们缺乏的是历史的陈旧负担而已。在一个全新的处女地上,美国开创了一个全人类的文明试验田,由于美国的全球移民特色,他们正在融和全人类的文明于一炉。他们以人种上的融合与日本的单纯文明文化体系的融和在东西方各成特色。
1607年,第一个居民点在北美建立。到1733年,有13个居民点成立,又称13个殖民地。
由于英国对美国的殖民要求逐步提高,同时殖民地人在当地长期生活中产生了自己的归属感,所以最终成为一场不同“民族”间的矛盾:未来的美利坚民族和英国人。
第五部分:在偶然与必然间思索美国南北战争
1755年,列克星顿郊外的枪声划破了殖民地的宁静,它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次年,潘恩在《常识》中喊出了殖民地人民的心声:独立!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起草。宣言说:“我们相信这些是不言而喻的真理:人人生而平
等,他们被其创世主赋予了不可转让的权力,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为了保障这些权力,才在人们中间设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系得到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任何形式的政府破坏这个目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力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把新政府建立在最能保障人民的安全与幸福的原则之上,并用符合这种原则的形式组织其权力”。插图213《人类》 独立宣言 特朗布尔 油画 美国 1756…1843年
在历数英国27条罪状后,宣布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政府而独立。
1783年9月英国和北美在法国签署《巴黎合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早在1777年《联邦条例》就规定了13个州的“永久联合”,它相当于13个独立国家的松懈国际联盟。
后来的《1787年宪法》则进一步强化了国家机器。“宪法共七条,以联邦制和三权分立为基本原则”。“宪法规定,联邦立法权属国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组成。参议院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2名,任期6年,每2年更换其中的1/3。众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直接选出。众议员通过的法案,须由参议院连署,并为总统批准才能生效。执行法律的权力,也即联邦行政权属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可连选连任。美国总统的权力很大……曾任美国总统的杰弗逊称美国总统制为君主制的翻版”。当然这是最初的情形。但已经说明美国的整体与一些欧洲政体的些微差异。这些差异都是历史演变的原因。
“最高司法机关为最高法院,有解释宪法和其他一切法律的权力,有权将违宪法律解除效力”。“美国的国家管理形式,在确立三权分立的同时,还系统地规定了三权间的牵制和均衡。它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但总统对国会的立法有批准和搁置、否决权。当然,国会仍可在一定条件下推翻总统的否决”。国会无权撤换总统,但有权对总统、副总统等进行弹劾。宪法中的许多规定“旨在防止三权中任何一个权力超越其他权力之上,从而保证了民主”。
1789年4月30日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第一任美国总统。在当时的情况下,确实有条件使美国总统可以成为君主,甚至有军权的华盛顿有复辟称帝的选择。但是经受过欧洲良好民主传统熏陶的华盛顿的个人“素质”在这个时候成为一个偶然因素,没有使得美国如其他国家一样经历革命后的复辟过程。华盛顿自己按照宪法谢绝了人民让他连任总统的好意,主动从总统的职位上退了下来,给所有后来的美国人做出了政治表率。这不是民主的胜利,是一个具有基本民主修养的美国政治家战胜人性的标志。或许它是美国民众集体民主素养所达到一定程度后的一种必然。
美国建国后实际上实行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北部雇佣制,南部种植园奴隶制。没有所有人平等的民主是一种虚伪的民主,社会激烈矛盾最终肯定要影响政治的稳定。政治制度上的先进要求与奴隶制必然发生冲突。解放奴隶的呼声日趋高涨。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开始。它是以南方奴隶主集团分离出美国并在里士满定都为直接标志的。最终内战以北部获胜结束。
1865年,在胜利的欢庆声中,林肯总统遭到枪杀。
种族主义者以三K党的形式继续在美国潜行,它产生于1866年。1870年,美国宪法规定有色人种同样可以获得各种公民权。直到上个世纪的60年代,美国的种族歧视依然在美国的各个领域内出现。
1920年,美国妇女经过长期的斗争正式获得公民投票权。
美国的现代政治形式其实也在不断发生着变革,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的政治制度是完美无缺的,但是有先进和落后的区别。一个聪明智慧的民族是会不断革新快步跟随世界的潮流的,不进则退是永恒的社会法则。
第五部分:在偶然与必然间思索落后就要被征服
我们看到,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实际上并没有一帆风顺的必然,并且现代化国家的产生也不是一种必然,甚至我们可以说,它更是多种偶然的巧合。
埃及女王克里奥培特拉的鼻子长短或许给这个世界的影响不会很大,但假设没有马丁·路德和加尔文这个世界就很难说,假如没有耶稣,假如欧洲是个历史上统一稳定的大国世界又将如何?没有西方文明的来临中国人今天似乎还在干什么却是很清楚的,因为中国的本土文化中没有现代化自觉因素,中国人只是等待一次又一次的农民起义这就是我们的宿命。文明的大融合表达了理性人的意愿,但世事总是难料,数不清的偶然在人类历史的前端等待着人类。好在今天从大趋势上看已经进入一个基本共识时代,这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对于和平的期望,对于民主的期望。民主,无论是民族内的还是民族之间的民主,都是和平与文明的保证。
当我偶尔回头观望中国的历史时,我常常为中国没有一统的宗教而庆幸,也同时为中国“没有宗教”而遗憾。基督教和伊斯兰在两个极端给了我们宗教的两个范例。没有改革,文明将走向衰落。今天美国与伊拉克的对峙,我认为很明显是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一种较量。
有时候我想,或许一些偶然间沉痛的教训会给弱者以猛击,使其内部产生有识之士进行自我的深刻变革。但每一次来自外部促进的改革都必定面临着长期激烈的矛盾,产生一系列的短期负面影响。但是,在今天一定程度的“弱肉强食”法则依然畅行的时代,一个国家与民族假如无视现实不加快现代化的进程,是会为自己的倔强和过分自满付出血的代价的。历史的惟一必然大概就是:落后就要被征服。而文明怎样继承和发展,似乎历史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只要是中国人都会关心中国社会的发展。但是我觉得许多人在拿西方表面的模式来套中国的时候,对于西方国家没有足够的历史文化了解,结论常常是非常片面的,并且极容易产生不良的负面效果,不注意橘生淮北而为枳的现象是不行的。移栽之前必须认真仔细考察两者土壤的差异,因地制宜,保证成活才是关键;否则花大力气移栽过程的失败在社会模式上的试验将是灾难性的。那么任何的急躁都可能与无原则的保守妥协一样是一种极大的不负责任。在今天东西方文化大冲撞的年代,对西方文明既不能排斥也不能盲目崇拜。我个人希望关心社会的人们首先要了解横向的世界发展,然后再来看中国社会的发展,外部世界有许多可供我们借鉴的东西。
有规律性的结论是好的,但是千万不能忘记历史的偶然是经常出现的,所以给自己的思考留出回旋的空间也是重要的。尤其在考证中国的现实时,全息继承是个问题,也就是说,改革社会的主观愿望是一回事,但历史文化积淀在今天人们心理上的客观影响也是不能忽略的。马克思说,人民决定了历史。我深以为然。我继续说:一个国家的现状是一个民族的“自然选择”。这是必然。好在历史的偶然也经常存在。
第六部分:走近西班牙西班牙史
西班牙史方面的资料在书店和一般的图书馆中很难找到。我看到一份信息说,最后一本有关西班牙历史的书出版大约是在20年前,所以就不难想见这些资料有多稀少了。最后我找到一个在大型图书馆工作的朋友,他给我弄来了一些资料,但是其中仍然没有一本正规的《西班牙通史》。在他带来的几本近期出版的书中,有专门为旅游准备的小32开本100多页的《西班牙》(广东旅游出版社)以及大32开200多页的《西班牙》(世界知识出版社 王士雄著),还有一本我要求的《西班牙王室》(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贾成先、刘迎红著)。我试着看是否可以从这些书中间总结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西班牙简史来(当然是简而又简的摘要)。
我有一个朋友喜欢到全世界各地游玩,我问他所到的国家最喜欢哪个。他说了两个,其中之一便是西班牙(很巧合的是,他说的第二个国家是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阿根廷)。可见西班牙文化有许多的过人可爱之处。在联合国批准的“世界遗产”中,西班牙仅次于意大利,是世界第二。
在今天我们的眼中,西班牙首先是个旅游国家,不仅因为它有美丽的自然风景和奇特的建筑特色,它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组成,以及眼花缭乱的文化人物。在这个简介中,我无法细致地评述每个西班牙艺术品种和人物,只罗列一下他们的名称吧,仅只这些名词或者名字就可以让你联想起西班牙的斑斓多彩:塞万提斯与《唐·吉诃德》,5位诺贝尔文学得主,《裸体马哈》的作者戈雅,天才毕加索,抽象派画家米罗,现代派画家达利,歌坛明星多明戈,情歌大师胡立奥,奔放的舞蹈弗拉明戈,著名的《卡门》,传统的斗牛,不传统的电影业近年来在世界上连续获奖,包括奥斯卡外语片大奖。
大多数的欧洲古国都与西班牙有联系,并且在欧洲王室婚姻中能够看出西班牙的历史地位在西方历史上绝对属于领军地位,甚至可以说西班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以血缘统治了整个欧洲也不算夸张,西班牙在一段时期内简直是欧洲的另外一个“梵蒂冈”,具有独特的尊贵和权威,我戏称西班牙为“欧洲的老丈人”,为欧洲的许多古国输出了数不清的王后。但后来的西班牙却先落后于英国,后落后于德国,最后落在美、日的后面,在世界范围内的舞台上西班牙除了歌舞和绘画的花边之外消失得无声无息。
古老西班牙的风光哪里去了?西班牙的历史走过了一段什么样的人类社会发展轨迹呢?这是即将展开的一篇很随意的读书笔记。我将尽量发现那些不为一般人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