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男人的精神领地 >

第3节

男人的精神领地-第3节

小说: 男人的精神领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俊钡脑季跋蟆!   �
    我做过一些粗略统计:大凡对色情与暴力感兴趣的人,其文化程度相对偏低,其生活背景“沙漠化”十分严重。这些男人,是真正还原于原始的状态一类,他们无羞耻感,但很“快活”。    
    性爱,并不完全是性交。不要说作为人类,即使高级哺乳动物,如犀牛和狮子,其性交行为都具有“隐蔽性”,这是基因遗传的“禁忌”。    
    如果离开了“禁忌”原则,人已经就不再是人了。因为违背的不仅是道德原则,而是人类的“心理容忍”原则了。正像人们进食的“心理容忍”原则一样:不吃禽兽腐尸,不喝鲜血,不吃屎克螂等等。    
    我也做过一些粗略的统计:大凡有一定教养和审美情趣的人,对纯“性交小说”表示反感,甚至产生一种厌恶的情绪。    
    这种现象,正好回答了一个“社会治安”方面的问题——为什么案件高发区在“城乡结合部”以及“流动人口最多的车站和码头”。如果我们对那里的人口进行一次分析,不难发现正确的答案应该是什么。    
    当钟摆偏离中心太远的时候,它会摆回来——物极必反。    
    近几年,影视文艺突然走俏,《星梦奇缘》、《英雄神话》、《泡沫爱情》等一部又一部韩国电视剧征服了中国观众的心,安在旭等韩国明星成为千万青少年崇拜的偶像。    
    韩国的影视剧有如下一些特点:一,大部分韩国影视剧画面上、场景上很现代,但骨子里很传统,基本上没有我国电视剧很流行的动辄就“上床”、脱戏不断。相反,剧中的男女主角往往很苦闷而严肃;二,无形中带些宣教味,“寓教于乐”。如年轻人应该孝顺父母,朋友之间要讲义气,做人要诚实,对家庭亲情要珍惜等等,这些被讥笑为“过时”的说教,韩国人则非常看重此点;三,韩国影视制作上有自己的特色,如深夜的街头,落日的海滩,窗前的少女等等,都有一定美感。我们如果看得太多了金钱至上、羡慕荣华富贵以至不顾尊严、道德、亲情的影视剧,看得太多今朝有酒今朝醉、游戏人生、逢场作戏的片子,人们就会厌烦了,愿意回到传统中去,愿意活得有意义、有道德、有尊严。    
    韩国片恰恰选在这个时候“入主中原”,反映了中国观众自身的心理选择。    
    


第一篇  透视心灵角色意识

    呵,我希望生活得无理智,让一切美好的东西永不消逝。无人性的东西要人性化,未实现的东西,让它成为现实。    
    ——勃洛克    
    男人的角色意识,就是男人的社会意识。    
    在捕鱼及狩猎时代之后,社会就确立了“男权中心”的角色意识。从此行侠仗义的“佐罗”就成了男人心中的英雄:我是太阳,我要照亮万物;我是大河,我要滋生大地,我是神灵,我要保护生灵;我是草原,让女人在我胸膛上打滚。    
    非洲雄狮    
    男人自诩为“非洲雄狮”,是草原食物链的顶端。成功,是男人追逐的目标。成功是北方的火墙:一面是金钱,一面是美女。成功越大,火墙的温度越高,最后烤燃了自己。就像顺竿爬的猴子,爬得越高摔得越痛。陈薇在《北京的独身男人》中说:“男人年轻时靠健康换钱,老了以后再用钱去修补健康。”    
    男人的角色就是压抑的角色,一种病态的角色。    
    英国人查理说得好:“男人一生都在扮演男子汉的角色,这种男子汉的角色几乎成了女人的偶像。男人常常成为一具僵尸,一个梦游者”。在我们文明的社会里,处处有这种“成功的僵尸”——富有的商人、高收入的高尔夫球员、叱咤风云的赛车手,还有那些形形色色的花花公子,他们拥有了地位、金钱、房子以及漂亮的女人。他们真实地按照男人的模式,在认真地扮演自己的角色,这就是西歌尔说的“男人的僵尸现象”。    
    然而,事物在成功以后,常走向反面——男子汉抛弃了真实的自我,进入了“剧中的角色”:毁灭了作为生命个体的需要,也毁灭了自己的荣辱心。他们放纵了身体而萎缩了精神。他们窒息了真实的感情,留下了忏悔和遗憾。    
    男人自认为是生命的源泉,是繁衍的根本,是生活的支柱,是女人的救星,是家庭的缔造者,是经济生活的主宰,是无事不能的强者。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男人的模式,这就叫“角色意识”。    
    当梦醒之后,男人们终于发现一个小学生都懂的道理:他们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是。他们是生活的过客,是自己的影子,是不能到达彼岸的方舟,是落山的太阳。就像物理学中的自由落体一样,上升的高度越高,下落的速度越快。    
    男人的这种角色意识来源于“男权自我意识”。一方面,男人们总是互相审视,就像两头狭路相逢的雄狮,都要摆弄出雄狮的威严。另一方面,男人愿意成为女人的评价商品,成为女人们理想的白马王子。男人宁可去战死沙场,也不愿去做懦夫。他们宁可倒在拼搏的路上,也不愿意去寻找生命的绿洲,喘息一下疲惫的灵魂。    
    心理自残    
    成功者,在心理学上与失败者没什么两样。西方心理学称此为“心理自残”倾向。像高速旋转的陀螺,高速奔驰的汽车,湍急直下的江河,离弦的快箭。男人建构了自己的“偶像”,但男人最后拜倒在自建的偶像脚下。走入胡同的人,进入越深,出路越窄。男人有时想改变,然而改变不了自我建造的“人生胡同”。西蒙·塔尔说:“男人就像走钢丝的演员,希望自己能停下来,然而永远停不下来。停下,就意味着失去平衡;停下,就意味着成功毁于一旦。”男人不属于自己而属于身外的世界,属于社会、属于女人。    
    眼下最时髦的语言叫“妇女解放”。这个古老的命题已经说了一百二十年,现在应该提出“男人的解放”。    
    男人解放就是走出“胡同”,或者在“胡同”中留一点清醒。男人缺乏的是女人的应变能力,是打破传统的勇气。男人自建了一个“男子汉”的模式,男人什么都不怕,就怕女人说“这男人窝囊”。一首民歌唱道:“我愿你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据说,这是爱情的表示。我想,把歌词稍改一下:我愿你拿起细细的皮鞭,为了我永不窝囊,每天重重地打在我身上。这种“爱”可能要深刻得多。    
    男人在扼杀自己,疏远自己。    
    现代社会的男人,每每是披挂公鸡羽毛的“中性”人类。他们中85%有着各种心理的疾病。过重的“心理负担”及过重的“生理透支”,已使男人失去刚猛和雄豪。不然,销售“伟哥”的商人们为什么如此窃喜。据新近科学抽样调查,在事业心很强的男人中,每1CC精液,其精子数量不足1000万个,而正常值为8000万个。    
    一个聪明的美国人在《纽约时报》上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兄弟,悠着点》。他说:不要太多的骑士风度,太多的人格面具,太多的“舍我其谁”的大丈夫风范,还原男人正常的生活。    
    男子汉“沙龙”中,有一些很好的例子:    
    二十年前,一个成功的美国商人说:“我有阿拉斯加一半的财产,但没有一半的心灵属于我自己。”    
    十年前,一个美国工人说:“我拥有博大的生活空间,但我没有一间宁静的卧室”。    
    五年前,一个美国的学者说:“我有价值连城的著作,我有铺天盖地的荣誉,我有用不完的白花花的银两,然而,当我接近坟墓的时候,我感到什么都没有。”这正像《红楼梦》所说的,生活留给人们是什么?就是一片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    
    男人的出路——剥去伪装。    
    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也赤条条地回到另一个世界。找回真实的自己,找回属于自己那一片绿洲,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地,找回自己那一份真情。回到蓝天里去,回到草原上去,回到大自然中去。    
    


第一篇  透视心灵自然人

    满足一个欲望之后,留下的是十个未满足的欲望。欲望无穷,满足却有限。    
    ——叔本华    
    性生活是人的正常需要。如同睡觉和吃饭一样,没有什么神秘。    
    然而,我在看了一份关于生殖健康的报告之后发现,一些结婚多年的夫妻竟然不会过性生活。文化程度愈高,其比例愈大。一个有趣的话题出现了——为什么“文明人”不能很好完成“原始人”能做到的事情?    
    性生活的和谐,就是提倡夫妇间精神与肉体的放松。    
    “原始人”没有什么“精神故障”,做到了鱼水之欢。“原始人”为什么快活?“文明人”为什么痛苦?为什么不能做到自己是个自然人?    
    在性生活中,刚威勇猛的男人,就是自然人,或者说,就是自然的“原始人”。    
    那么,为什么高文化背景的男人与女人不能重新走入亚当与夏娃的丛林呢?    
    心里的“阿来克斯河”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社会的道德教育使我们懂得了“羞耻”。人类在中世纪的黑暗中,经书一再告诫我们远离魔鬼“撒旦”。那些“万恶淫为首”、“七岁便分席而眠”、“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告诫,对于“文明人”是十分有效的。    
    于是,在我们心灵深处建构了一道防波堤,而这道防波堤给我们戴上了一副“人格面具”。随着文明程度的加深,我们离“撒旦”就越来越远了。    
    文明的“性”,走到了十字路口。    
    严格意义上的夫妻性生活,是一种“忘我”的状态,是一种阴阳交合,是一种互相包容。文明一点的说法,是旧生命的颤栗与新生命的诞生。    
    但是,“文明人”已经很难做到了。因为,性生活的本身,确实已不再是一种生理活动,而更多是一种精神活动。现代科学证明:性生活受着自身精神支配,性对象诸多“非性”因素制约着性生活的和谐。    
    ——地位(权力)相差很大的男女很难进入“忘我”的状态;    
    ——金钱(社会资本)相差很大的男女,很难进入“忘我”的状态;    
    ——甚至,家庭背景过分优越的男女,很难进入“忘我”的状态。    
    生理的“门槛”    
    从生理解剖学的角度讲,性生活不是由“大脑皮层”——高级思维器官所支配,而是由最低级的“爬虫脑”(下丘脑)所支配的。    
    科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大脑皮层”的面积就大,而“爬虫脑”的体积相对就小。相反,受教育不多又生活在蛮荒环境中的人种,他们的“大脑皮层”的面积相对小一些,“爬虫脑”的体积相对大一些。这项研究的成果表明:性生活的和谐是受“爬虫脑”的支配。应该说,性生活就本质而言,不是一种意识。    
    同时,现代医学又表明:高度发达的“大脑皮层”会发出压抑“爬虫脑”活动的指令,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理智。动物没有理智,动物就快乐;人有理智,人就自我压抑。所以,有的人像猴子,而有的人想像猴子而做不了猴子。    
    人和动物,是在一个发展的链条上,但不在一个层面里。其性活动恰恰证明了“进化”的轨迹——这是人们永远走不出的“怪圈”。    
    人类必须进步,社会定会愈加文明。文明要付出代价,文明需要购买船票。发达的“大脑皮层”会制约“爬虫脑”的膨胀,制约性生活的快乐。    
    医治“文明疾病”没有什么良方。    
    因为“性”说到底是人类的精神活动而非纯生理的活动。如果“文明人”定要依赖药物——“伟哥”去获取快感,还原为“原始人”,那是“短暂”而“舍命”的求欢自杀,也是人类自身铸造的双刃剑。    
    惟一的办法是认识“心理”的障碍及“生理”的障碍,跨过“阿来克斯河”。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努力做得更好些。    
    世界没有“绝对的完美”,只有“完美的遗憾”。    
    


第一篇  透视心灵性生活

    性生活在人心里培植的社会原则是理性,赋予人的社会性格却是美。    
    ——席勒    
    “性生活”是上帝交给我们的本领,但男人未必就会使用。“性生活”也是上帝配给我们的“武器”,但男人未必就会使用。    
    白天变成了黑夜,黑夜又变成了白天,昼夜交替似乎亘古不变。其实,当南极“昼长夜短”时,而北极正“昼短夜长”。    
    阴盛阳衰,而阳衰未必阴盛。男人不是童话中的白天,女人不是神话里的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