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的最后岁月-第3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博爱”的遮羞布》,公开点出“前北京市委的一些主要负责人”是修正
主义者,要“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
5 日、6 日、7 日、8 日。。鼓动“文化大革命”的社论、文章在《人民
日报》头版一篇接一篇地发表。所有的宣传机器都开动了起来。全国各报刊、
广播电台,连篇累牍地发表煽动性的口号、社论、消息。
人们的兴奋点被迅速催生出来。特别是大中学校的青年学生,更是被这
一连串的激进事件弄得心急火燎,再也坐不住,纷纷在本单位寻找黑帮,揪
斗当权派。在街头巷尾,在各公共场所,成堆成群的人们热烈地议论着几天
来的新鲜事,常常滞留到深夜还久久不散。北京大学等校园更是热闹非凡。
城市交通和社会秩序开始乱套。
“文化大革命”就这样哄然而起。狂热的气氛从北京和各大城市迅速向
全国城乡辐射。
这样的局面,实在是连久经群众运动风浪的刘少奇也始料不及。
6 月3 日,刘少奇紧急召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研究运动中
出现的问题。
会议在福禄居会议室举行。参加的人不很多,除在京主持日常工作的三
位政治局常委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外,就是各方面主持工作的负责人:
工交口薄一波,财贸口李先念,农林口谭震林,军队方面叶剑英,文革小组
陈伯达、康生,办公厅汪东兴,北京市李雪峰、郭影秋,还有新近从中南局
第一书记岗位上调来主管宣传文教工作的陶铸,以及一些有关的负责人。
刘少奇主持会议。先由新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的李雪峰代表新市委
汇报。他在谈了北京大学和其他一些学校的情况之后,讲了准备向学校布置
的八条要求:(一)大字报要贴在校内;(二)开会不要妨碍工作、教学;
(三)游行不要上街;(四)内外区别对待,不准外国人参观,外国留学生
不参加运动;(五)不准到被揪斗的人家里闹;(六)不准打人、污蔑人;
(七)注意保密;(八)积极领导,坚持岗位。他最后提出:“有的学校领
导瘫痪了,领导不起来,就派工作组进去领导。希望团中央、中组部组织人
力帮助。”
经过一番讨论,会议同意中共北京市委的意见,向北京市一些大学、中
学派出工作组,向各学校传达贯彻所拟的八条要求。刘少奇说:社会主义文
化革命已是高潮,要使北京市大中学校有良好的秩序,要把学生很快地组织
起来,走上轨道。
会议精神迅速布置下去。中共北京市委开始向一些大学、中学派工作组。
大学工作组成员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抽调,中学工作组成员由团中央抽调,然
后由北京市委统一介绍到各学校。
“文化大革命”中的第一个工作组,是由陈怕达率领的驻人民日报社工
作组,5 月31 日进驻。第二个工作组是以张承先为组长的驻北京大学工作组,
6 月1 日晚进驻。张承先是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处书记,已准备调任国务院高
等教育部副部长,还没有到职,正好就先去了北京大学。这两个最早派出的
工作组,是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三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和有关负责同志商
定,并报毛泽东同意的。
自从向北京大学派工作组的消息在报上公布以后,北京许多大学、中学
的师生成群结队涌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北京市委所在地,强烈要求派工作
组进校。大多数学校的党政领导彼青年学生冲击得够呛,确实也无法行使领
导职能。为使局面不致失控,中共北京市委在请示中央同意后,从6 月5 日
起加快了派工作组的步伐。全国大部分省、市和一些中央部、委,也纷纷仿
效北京市的做法,陆续向本地区、本系统的一些单位派出了工作组。新调任
的文化部常务副部长肖望东(原南京军区第二政委),还主持向国务院文化
系统各单位派出了由军队干部组成的工作组,林彪亲自批准从解放军总政治
部抽调300 名干部参加这些工作组。
工作组开进学校,竭力组织学生有秩序地参加运动。但被《人民日报》
那一篇篇激动人心的社论文章撩拨起来的学生们,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谁的
话也听不进去。学校秩序还在滑坡,混乱局面迅速向社会扩散。
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三位常委经过商量,决定去杭州毛泽东那里开
一个会,研究一下运动的指导方针。
6 月9 日,三位常委和从北京去开会的人乘一架专机飞抵杭州。
小会在毛泽东住的刘庄宾馆开了两次。出席会议的,除了毛泽东、刘少
奇、周恩来、邓小平和陶铸,还有根据毛泽东意见增加的陈怕达、江东兴和
六个大区的中央局书记李雪峰、宋任穷、刘澜涛、魏文伯、王任重、李大章,
陪同越南劳动党中央主席胡志明来杭州的康生,也正好参加。会议完全是务
虚性质的漫谈,话题换了一个又一个:运动情况,教学改革,提拔年轻人,
报纸版面,点名批判程序,工作组,农村生产,知识分子,民主人士。。
工作组问题倒是涉及到了,但没有形成明确意见。毛泽东只顺便说了一
句:“派工作组太快了并不好,没有准备。不如让它乱一下,混战一场,情
况清楚了再派。如贵阳师范学院派什么人去?”
可是,事实上这时大部分工作组已经派出。
常委们回到北京,开始贯彻杭州会议精神。因为周恩来6 月15 日要出访
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指导运动的责任现在就落在刘少奇、邓小平两个人
身上了。
首先是把杭州会议上比较确定的几件事贯彻下去。一是大学、高中停课
半年,集中精力搞文化革命。这是会上定了的。二是关于文化革命的大体安
排,这是各级组织都关心的问题。正好中南局、西北局各有一个报告,讲对
运动的部署意见,在杭州会议上也谈过。这两件事都急,所以刘少奇、邓小
平在6 月13 日回北京的当天,就以中共中央名义把停课半年的决定和中南
局、西北局的文件发了下去。
第二天,刘少奇、邓小平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杭州会议
精神。这以后,他们又多次在福禄居会议室或怀仁堂后厅听取文化革命情况
的汇报,研究处理运动中的各种问题,尽力按照杭州会议精神把群众发动起
来,又不使社会陷于混乱。
为了增加感性知识,刘少奇利用夜深人静,到北京大学校园看了看张贴
的大字报。隔了一天,又到清华大学看了一次。
两个学校的大字报真可称得上是铺天盖地。不但专门搭起来的一排排芦
席棚上贴得满满的,就连那些位置稍为适宜的楼墙外面,也横七竖八地刷上
了大标悟。在苍白的灯光下,各种红的、黄的、白的、文字的、漫画的大字
报连成一片,被风吹得簌簌作响,形成一种奇特的景观。
然而,乱批乱斗的势头有增无已。几乎所有大中学校的一二把手都受到
冲击。许多教授、专家被当作坏人揪出示众。出身不好的人被称作“狗崽子”,
横遭歧视、污辱,抄家、打人、批斗会成为家常便饭。自杀和打死人的情况
时有发生。少数学生同工作组发生对立,且有越来越严重之势。
6 月18 日上午9 点,北京大学一些学生利用工作组集中开会之机,设立
“斗鬼台”、“斩妖台”,擅自把40 多名所谓的“黑帮”、“反动学生”揪
来批斗。学生们给这些人戴上纸糊的高帽子,脸上涂上墨汁,对他们罚跪、
扭打、揪头发、撕衣服,肆意污辱。现场极为混乱。工作组长张承先闻讯急
急赶来,严肃批评了这种行为,制止了事态的进一步蔓延。
当天下午,北大工作组将这件事编写成《北京大学文化革命简报(第九
号)》。张承先亲自去向中共北京市委作了汇报。李雪峰立即将《简报》转
呈给了刘少奇。
6 月19 日,清华大学也出事了。工程化学系三年级学生蒯大富,公开鼓
动赶走工作组。这事也报到了刘少奇那里。
这天,刘少奇的女儿平平回家,告诉父亲说,她上学的北京师范大学一
附中有人反工作组,正在写大字报。
种种迹象表明,中央文革小组支持少数学生反工作组。这些学生又在四
处串连,酝酿采取更激烈的行动。许多学校出现尖锐对立的两派。局面似有
进一步失控之势。
刘少奇感到事态严重。他对家里人说:“这是全国大分裂的开始,不可
忽视。后面可能有高级干部。”
如果听任这种苗头发展下去,局势将不可收拾。刘少奇决定采取措施。
6 月19 日,他要王光美去清华大学,作为校工作组顾问,观察运动情况,
及时反映动态。
6 月20 日,刘少奇将《北京大学文化革命简报(第九号)》转发全国。
他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批语中说:“中央认为北大工作组处理乱斗现象的办
法是正确的,及时的。各单位如果发生这种现象,都可参照北大的办法处理。”
这天,刘少奇还把北师大一附中工作组的同志约来谈话,要他们发动群
众回击学校出现的反工作组大字报。他说:“现在人家向你们进攻,人家向
你们采取攻势了,这好嘛,敌人出来了,这个蛇出洞了,你消灭它就容易了。
要把这张大字报讨论好,再斗争。”
第二天,6 月21 日,刘少奇、邓小平又一次召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
大会,布置对运动的领导。在汇报讨论之后,刘少奇对几个问题作了指示。
他提出:要划一个界线,不要把什么人都说成是黑帮,6 月3 日北京市委改
组以前听市委话、听蒋南翔话的,一律不追究,这个问题由北京市委起草文
件,报中央批转全国;运动中要恢复党、团组织生活,党委烂掉的,工作组
可以代行党委职权;不准随便提出夺权,不要打倒一切;运动的整个过程要
抓生产、工作、生活,恢复星期日,注意劳逸结合;禁止打入、污辱人和变
相的体罚。
会议精神贯彻下去,一些基本的教学、工作秩序开始恢复,无政府主义
行为得到遏制。清华大学等一些学校的工作组还开展了反干扰斗争,把反工
作组势力的猖狂气焰打了下去。
1966 年的夏季,炎热异常。老百姓被前一段不分昼夜吵吵闹闹的“革命
行动”弄得头昏脑胀,身心疲惫。现在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恢复了正常的作
息制度,社会治安渐趋好转,许多人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当然,要使运动真正走上正常轨道,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刘少奇指示为
学校的文化革命制订规划,大学的由中共北京市委起草,中学的由团中央起
草。有了规划,就可以使学校开展运动有章可循,结束目前这种无法无天的
状态。
令人忧虑的还有生产问题。文化革命开始以来,工业、交通生产情况越
来越糟。钢、钢材、煤的产量节节下降,质量下降尤为突出,事故增多,基
本建设任务上半年只能完成全年任务的百分之三十五六,大大低于原定计
划。很清楚,如果让乱揪乱斗的浪潮涌进这些部门,生产将更大幅度下降。
刘少奇、邓小平把薄一波、陶鲁前等主管经济工作的负责人找来商量这
件事。经过反复研究,大家决定向毛泽东提议:把文化革命的重点放在文化
教育部门和党政机关,对于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商业、医院等基层单位,
仍按原定的四清部署,分期分批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并且由上级派工作队
领导进行。
6 月30 日,刘少奇、邓小平联名向毛泽东发去一份电报,正式请示这一
重要提议,并且附上了准备下发的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工业交通企
业和基本建设单位如何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的通知》。毛泽东理解了这一建
议,同意将这个通知迅速发下去。
几天后,刘少奇得到报告,《北京市中学文化革命的初步规划》、《北
京市高等院校文化大革命初步规划》已经起草好,就等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
了。
看来,“文化大革命”运动有希望走上正轨了。
工作组问题
墨绿色专列风驰电掣般地跨过长江,穿越黄河,在华北太平原上急速飞
奔。
这是毛泽东主席的专列。
毛泽东1965 年11 月去南方巡视,已经接连在上海、杭州、韶山滴水洞、
武昌停留了8 个月,差不多是建国后他离开北京外出时间最长的一次。 1966
年7 月16 日,他以73 岁高龄在武汉畅游长江,然后启程返回。7 月18 日晚,
他回到中南海丰泽园。、
得知毛泽东已经回来,刘少奇立即赶去丰泽园,想向他汇报一下工作,
可门卫通报后传话说“主席要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