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济专题史话-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及单位面积产量的大幅度提高,我国稻的产量正在迅速继续地增长。
六、小麦发展的历史
南方原先很少种麦,汉以后才逐渐向南推广。《晋书·五行志》说:“元
帝大兴二年(公元319 年),吴郡(今江苏)、吴兴(今浙江湖州)、东阳
(今浙江东阳)无麦禾(这里的禾是指稻说的),大饥。”可见四世纪初,
麦在江浙一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在此以后,又陆续得到推广,主要是
出于农民自己的传播,有时王朝政府或地方官也曾督促推广。南宋初年,北
方人大批地迁移到长江中下游和福建、广东等省。北方人习惯于吃麦,麦的
需要量突然增加,因而麦价大涨,刺激了麦的生产。因此,麦的栽培迅速扩
大开来。南宋庄季裕在他写的《鸡肋编》(十二世纪前期)中说:“此时一
眼看去,连片的麦田,已经不亚于淮北。”这就是说,已经不亚于北方了。
麦和稻的生长季节不同,只要安排得好,就可以在秋季收稻以后种麦,
夏季收麦以后插秧,同一块田一年可以两熟。麦的推广并不妨碍稻的栽培面
积。大概南方种麦后,很早就摸索出一套稻麦两熟制的经验。北宋朱长文的
《吴郡图经续记》(1084 年)就说:“吴中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割麦后种
稻,一年两熟,稻有早晚。”后来南宋陈旉(fū肤)《农书》(1149 年)和
王祯《农书》(1313 年)所说的也是稻麦两熟制。而且根据王祯《农书》的
记载,南方对于种麦,已有相当技术水平,单位面积产量也比较高,并不比
北方差。
小麦不但向南方推广,同时北方也在发展。元以前就有这样的农谚:“收
麦如救火”。在生产工具方面,唐代已使用麦钐(shàn 扇,一种长形的镰刀),
到元朝初年,又有了新的改进,创造了用麦笼、麦钐、麦绰(一种竹篾编成
的抄麦器,形状象簸箕而稍大,它的一边装有钐刃,当挥刃割麦穗时,麦穗
自然落到绰里)结合成为一整套的快速收麦器。它的使用方法是这样的:麦
笼安装在下面有四个小轮的木架子上,用绳系在腰部拖着走。割麦人用钐割
麦穗,麦穗跟着落向绰里去,随手把绰里的麦往后倒到笼里,笼装满了以后
就拉到打麦场上。据王祯《农书》的记载:“一天可以收割十亩,比南方用
镰刀割,要快十倍。”如果不是种麦很多,是不会创造出这种快速收麦器的。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推断,到了南宋,全国小麦总产量可能已经接近谷
子,或者超过谷子而居粮食作物的第二位。
据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的估计来推算,当时小麦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
的15%多一点。这虽是一个粗略的估算,但已明白地可以看出,小麦在明代
粮食作物中仅次于稻而居第二位。
从历史上看,我国小麦栽培也是不断发展的。解放后发展更快,发展速
度超过其他各种粮食作物。拿1979 年的总产量和1949 年的比较,1979 年是
1949 年的4。54 倍。
七、玉米的传入和推广
玉米原来叫玉蜀黍,各地俗名很多,有番麦、玉麦、玉黍、包谷、包芦、
捧子、珍珠米等名称;还有叫做六谷(也写作稑谷或鹿谷)的,意思是说五
谷之外的又一种谷。
玉米原产美洲。有人根据元贾铭的《饮食须知》(1367 年前后)中谈到
玉蜀黍,而且元代尚食局(元朝宫廷里一个管理皇帝膳食的专门机构)有御
麦面,以为我国元代已有玉米。这种说法未必正确。所谓御麦面,不过是专
制皇帝御用的上好麦面。《饮食须知》中谈到玉蜀黍的部分很可能是后人加
入的,恐不可靠。玉米很早就是美洲本地人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很多关于玉
米的故事,还在地下发掘出远古玉米的籽粒,以及用大量黄金、陶土和玉米
穗做成的玉米神像。而在其他各国的历史上,直到十五世纪,没有一个国家
有有关玉米的记载或任何迹象。所以可以这样说。玉米是在1492 年哥伦布发
现美洲以后,才传到旧大陆各国的。
玉米怎样传入中国,西方的学者有不同的推测。有人以为玉米是由阿剌
伯人从西班牙带到麦加,由麦加传到中亚细亚而入中国西北部,或者从麦加
传到回教印度而入中国西南部,然后从西北部或西南部向东传播到各省。这
种推测还要作进一步的研究。他们引用的较早的中国文献,一般限于明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78 年),有的也只是引用到田艺蘅的《留青日扎》
(1573 年)。实际上我国各省府县志中保存着丰富的有关玉米的记载。
根据各省通志和府县志的记载,玉米最早传到我国的是广西,时间是
1531 年,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不到四十年。到明代末年(1643 年为止),它
已经传播到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广东、广西、云
南等十省。还有浙江、福建两省,虽则明代方志中没有记载,但有其他文献
证明在明代已经栽培玉米。清初五十多年间,到十七世纪末(即康熙三十九
年)为止,方志中记载玉米的比明代多了辽宁、山西、江西、湖南、湖北、
四川六省。1701 年以后,记载玉米的方志更多,到1718 年为止,又增加了
台湾、贵州两省。单就有记载的来说,从1531 到1718 年的不到二百年的时
期内,玉米在我国已经传遍二十省。
让我们把各省最早的文献记载,按照年代先后来观察一下:广西1531
年,河南1544 年,江苏1559 年,甘肃1560 年,云南1563 年,浙江1573
年,福建1577 年,广东1579 年,山东1590 年,陕西1597 年,河北1622
年,湖北1669 年,山西1672 年,江西1673 年,辽宁1682 年,湖南1684
年,四川1686 年,台湾1717 年,贵州1718 年。上述年代次序,并不能代表
实际引种的先后,因为方志和其他文献记载,常有漏载和晚载的。但是有一
点值得注意,广西的记载早于甘肃或云南三十年左右,早于陕西六十多年,
早于四川一个半世纪以上,早于贵州差不多两个世纪,另外,江苏也早于甘
肃和云南,浙江、福建、广东都早于陕西,四川、贵州二十来年以至一个世
纪以上,这就很难想象玉米先由陆路传到我国西南部或西北部,然后再向东
传播的。另一方面,葡萄牙人于1496 年就到爪哇,1516 年就来到中国,同
时中国人那时侨居南洋群岛的已不少,玉米由海路先传入我国沿海和近海各
省是很可能的。
玉米和甘薯都是源出美洲,传入我国后一二百年都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粮
食作物,但是它们在传播过程中有一种显然不同的现象。关于甘薯的传播,
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而关于玉米的就没有。甘薯一开始就吸引著名的农
学家徐光启的特别注意,大力鼓吹,在他的《农政全书》里详细地论述了栽
培甘薯的方法;而对于玉米,仅仅在高粱条下附注说:“盖亦从他方得种”,
一点也没有谈到栽培方法和它的重要性。方志中关于玉米的记载虽然多,一
般都很简单,大都只是提到了物产中有玉米,或者记叙了一些玉米的异名、
性状等,关于推广情况及其重要性的记述也只有少数几条。总之,玉米没有
受到知识分子对甘薯那样的重视。尽管如此,玉米却在默默无闻中早就传入
中国,比甘薯早了半个世纪,而且玉米在明末已推广到十二省,而甘薯只有
四省。
这个现象反映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新作物的引种和推广,主要依靠广大
农民群众的试种和扩大生产。勤劳而敏慧的农民大众,一旦看到玉米是一种
适合于旱田和山地的高产作物,就很快地吸收利用。例如安徽《霍山县志》
(乾隆41 年,1776 年)说:“四十年前,人们只在菜圃里偶然种一二株,
给儿童吃,现在已经延山蔓谷,西南二百里内都靠它做全年的粮食了。”又
如河北《遵化县志》(光绪12 年,1886 年)记载嘉庆年间(1796—1820 年)
有人从山西带了几粒玉米种子来到遵化,开始也只是种在菜园里,可到了光
绪年间(1875—1908 年)就成为全县普遍栽培的大田作物了。可见发展的迅
速。我国本来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农业技术已有相当高的水平,所以引
种以后能够结合作物特性和当地条件,很快地掌握并提高栽培技术,并且培
育出适合于当地的许多品种,创造出多种多样的食用方法。玉米的迅速发展,
是在十八世纪下半叶以后。现在全国各省区都有栽培,产量远远超过谷子,
往往仅次于小麦,而居粮食作物的第三位。
八、甘薯的引种和推广
谷类一般是指禾本科的粮食作物,如稻、麦、谷子、黍、玉米和高粱等。
五谷中的豆和麻,虽不是禾本科,也还是用它的籽粒当粮食。甘薯的食用部
分是肥大的块根,这一点和谷类绝然不同。但甘薯已是现在我国主要粮食之
一,谈五谷时不能不谈到它。
甘薯原来写作甘藷。原产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哥伦布发现
新大陆后,才传播到其他各国。所以最初传入中国时称为番薯。后来不知哪
一个或哪些人开始称它为甘藷,因而和东汉杨孚《异物志》和《南方草木状》
(旧说西晋嵇含撰,疑为后人伪托)所说的甘藷混淆起来了;其实那是山药
一类的东西,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甘薯。现在所说的甘薯是专指番薯说的,
又有红薯、红苕、山芋、地瓜等名称。
甘薯的传入我国,据现在所知,最早是广东东莞县人陈益。《陈氏族谱》
记载,陈益于明万历八年(1580 年)去安南,万历十年(1582 年)夏设法带
着薯种回东莞,在家乡试种成功。以后很快向各地传播。
万历初年,福建长乐县人陈振龙到吕宋(今菲律宾)经商,看到甘薯,
想把它传入祖国以代粮食,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 年)五月用重价买得几尺
薯藤回国(吕宋不准薯种出国)。振龙的儿子陈经纶向福建巡抚金学曾推荐
甘薯的许多好处,并在自家屋后隙地中试栽成功。金学曾于是叫各县如法栽
种推广。第二年遇到荒年,栽培甘薯的地方,减轻了灾荒的威胁。后来经纶
的孙子以桂把它传入浙江鄞(yín 银)县。又由以桂的
儿子世元传入山东胶州,胶州比较冷,不容易种活,还每年从福建补运薯种,
并传授藏种方法。世元又叫他的长子云、次子燮传种到河南朱仙镇和黄河以
北的一些县,三子树传种到北京齐化门外、通州一带。世元并著有《金薯传
习录》。后来有人在福州建立“先薯祠”来纪念金学曾、陈振龙、经纶、世
元等。但是也有人说是先从吕宋传入泉州或漳州,然后向北推广到莆田、福
清、长乐的,说法不一。当时福建人侨居吕宋的很多,传入当不止一次,也
不止一路。传入后发展很快,明朝末年福建成为最著名的甘薯产区,在泉州
每斤不值一文钱,个论贫富都能吃到。
广东也是迅速发展甘薯栽培的省份,在明朝末年已和福建并称。传入途
径也不止一路,其中有自福建漳州(邻近广东)传来的,也有从交趾传来的。
据载,当时交趾严禁薯种传出,守关的将官私自放医生林怀兰过关传出薯种,
而自己投水自杀。后人建立番薯林公庙来纪念林怀兰和那个放他的关将。
江浙的引种开始于明朝末年。徐光启曾作《甘藷疏》大力鼓吹,并多次
从福建引种到松江、上海。到清朝初年,江浙已有大量生产。
其他各省,没有看到明代栽培甘薯的记载。我们查看了清代乾隆以前的
方志,各省最早的记载如下:(1)台湾1717 年,(2)四川1733 年,(3)
云南1735 年,(4)广西1736 年,(5)江西1736 年,(6)湖北1740 年,
(7)河南1743 年,(8)湖南1746 年,(9)陕西1749 年,(10)贵州1752
年,(11)山东1752 年,(12)河北1758 年,(13)安徽1768 年。此外,
山西、甘肃两省尚未看到记载。这些记载未必能代表实际的先后次序,因为
常有漏载、晚载。根据有记载的来说,福建、广东、江苏、浙江四省在明代
已有栽培,其他关内各省、除山西、甘肃二省外,都在清初的一百余年间,
亦即1768 年以前,先后引种甘薯。大体说来,台湾、广西、江西可能引种稍
早;安徽、湖南紧接在江西、广西之后;云南、四川、贵州、湖北也不晚,
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或者稍晚,但相差不会太久。传入和推广的途径是
错综复杂的。以后仍在继续发展。甘薯先后在不少地区发展成为主粮之一,
所以有“红薯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