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古代经济专题史话 >

第28节

古代经济专题史话-第28节

小说: 古代经济专题史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 一根绳子悬在空中,其形状就是该绳子的拉力线,若把它翻转一百八十度,就是恒载压力线。

宝带桥两孔,接着连续坍去二十五孔,压死兵勇五人。戈登在寄回英国的信
中称,这条汽船就是这个英国殖民主义者坐着去指挥洋枪队攻袭太平军时“飞
而复来”号轮船,信中还说:“桥崩塌时发出震人的响声,我的小船险些被
碎片击沉。。。这桥的崩塌恐怕应归咎于我,因为我曾拆去它的一个拱洞让
汽船驶入太湖,这桥的拱洞是一个重叠在另一个上面,拆去一个拱洞,自然
其余的便随之倒塌了。”为掩盖其罪行,戈登曾严嘱家人及同伙不要发表有
关信件。那为什么二十七孔以后的各孔却安然无恙呢?原来在二十七与二十
八孔之间是由两个桥墩并立而成的,宽度为2。23 米,为其他墩宽的三倍多,
而且比其他墩长80 厘米,上面还放置着“镇妖”石塔一尊,成了可靠屏障。
这种墩今天称为刚性墩,因它能承受单向拱推力,亦叫单向推力墩。现在建
造多孔连拱桥时,每隔3 至5 孔必须建造一座刚性墩。这种墩不仅宝带桥有,
江苏吴县的行春桥(九环洞桥)等也有,说明五百年前我国桥工已形成了这
样的概念,这是桥梁技术史上的一大成就。宝带桥桥跨(最大跨为6。95 米)
与墩宽比是11。6∶1,从而使桥下泄水面积达85%,居世界古拱桥的首位。古
罗马及欧洲的古石拱桥都采用厚墩,如十三世纪初建成的英国老伦敦桥,桥
跨与墩宽的比竟达1。3∶1(34 呎:26 呎),阻水面积大,桥型显得笨重。
直到十八世纪法国桥梁大师贝龙(1708~1774 年)从理论上证明桥跨与墩厚
比可以大到12∶1~10∶1,欧洲才出现薄墩桥,但还不及宝带桥桥墩薄。使
我们清晰地看清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惊人智慧。

北宋末年大画家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这一长幅画卷中,对汴梁(今
开封)虹桥作了实录。虹桥是座结构新颖的木拱桥,它用较短小的木条,纵
横交错搭置、互相承托、组成拱骨架受力,上加桥面,添设栏杆成桥。桥座
落在北宋京都闹市区的东水门附近,跨阔约合16。4 米的汴河,该桥跨度估计
达19 米,宽达8~9 米。当时以桥为中心形成“桥市”,桥上人群熙攘,车
马往来,通宵达旦,十分繁闹。还有成队骆驼穿城过桥而出。当时有一种叫
“太平车”的大型运输车,载重达数十石(估计有2~3 吨),需骡、驴二十
余头或五至七头牛拖拽。可见桥的载重能力很大。汴河、广济河、惠民河是
沟通汴梁漕运的河道,其中由汴河运进的皇粮每年达六百万石,为其他两条
河运粮数的十倍。由于汴河漕运是京师命脉所在,航运一日不可中断,原来
在汴河建造的有木柱墩的木梁桥,又经常发生船只碰撞柱墩,以至船毁桥塌
人亡的事故,迫切需要建造一种不用桥墩的“无脚桥”。当时在山东青州(今
盖都)根据一位曾当过牢狱卒子的能人献出的方案,在洋水上建成了无中间
桥柱的青州虹桥,并已使用了三十余年。汴梁虹桥就是按照青州虹桥的式样
建成的,后来毁灭于宋金战火之中。这种桥型当时在山东、河南、安徽汴河
及其附近的河道上,广为修建,风行一时。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虹桥桥
型已湮没失传八百余年,据1980 年我们在浙南山区、福建东北山地的调查,
泰顺的仙居桥、福建屏南县棠口千乘桥及云和的梅崇桥都是这种桥型的变
种,很可能是随着宋朝政治中心的南移,把建造虹桥的技艺从北方传到了南
方。

被马可·波罗誉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的北京卢沟桥,于金
明昌三年(1192 年)建成,是一座十一孔、全长266。5 米的大型石拱桥。它
每个桥墩都很粗厚,都能承受单边推力,以抵挡春夏之交从永定河上游渲泄
而下的大量冰块的冲击。它已经历了近八百年的车风冰雨和战争的侵害,仍
傲然挺立。1975 年,为了国家建设的需要,在科学试验的基础上,装有重达


四百多吨化工设备的超限大件平板车也在这里安全通过。试验时,共分七次
加载,最后加载达429 吨,取得了三百多个数据。桥孔瞬时最大挠度①东起第
二孔(清康熙时曾修理过)为0。42 毫米,第五、六孔(金代原物,未经修理
过,是跨度最大的两孔)分别为0。52 和0。49 毫米。全桥十一孔,受力均处
在弹性状态。②工作正常。足见我国古桥工设计施工技艺的高超。它不仅在工
程上有许多突出成就,而且桥上的华表、桥栏、石狮等雕刻精美生动,常为
古今中外游人赞美。元朝文学家张埜、卢亘以“卧虹千尺”、“苍龙北峙飞
云低”等词句描写石桥的雄姿。桥上石狮众多,早在四五百年前就流传着“卢
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的民间传说,1962 年曾为此进行了清点,共有四
百八十五个大小狮子。栏杆望柱头上281 个大狮子和这些大狮子身上的小狮
子198 个,桥东端顶着栏杆当抱鼓石用的大狮子2 个,桥两头四根华表柱头
上的石狮子4 个。可是在1979 年在河中又挖出一只石狮。这些石狮千姿百态、
惹人喜爱,特别是桥南边栏杆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
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谈话。

有“花桥烟雨”之称的广西桂林东门外花桥,跨漓江支流小东江,明景
泰七年(1456 年)始建木桥,1540 年改建为石拱桥。它由4 孔水桥6 孔旱桥
组成,总长134。66 米。水桥上有桥廊琉璃瓦屋面,旱桥下满铺海底石,宽达
25 米,秋冬枯水时,水仅由水桥流出,春夏泛期,水旱桥共同排洪。旱桥衬
托水桥,起引桥作用,以缓桥坡。旱水桥结合,构思新颖。桥基犹如福建泉
州石梁桥的“睡木沉基”,木筏基宽2。4 米,厚半米多,木筏下有38 厘米厚
的碎石垫层。全桥比例匀称,形态优美,桥脚纤细。水桥四孔,倒影成圆,
玲珑富丽,引人入胜。人行桥上,七星诸峰近在咫尺,为桂林胜景之一。花
桥在风景秀丽的桂林,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值得今天桥梁工作者借鉴。

云南建水县城西的双龙桥,座落在泸江与塌村河会合处,为17 孔尖拱石
拱桥,全长148。73 米,在清乾隆年间与道光初年分别修建。整个桥的艺术风
格国内少见,它在桥中与两端建有飞阁三座,桥头还有一对石象守护,为云
南特有。飞阁三层,面阔、进深各五间,上两层覆以歇山式屋顶,飞檐交错,
巍峨壮丽,底层为桥身的通道,中间设佛像盒,西北角有楼梯上阁,可登高
远眺。三座飞阁互相辉映,极其瑰丽,可惜北端桥亭已毁,石象亦不复存在。

卞桥是最近在山东省发现的古石拱桥,可能是全国罕见的晚唐建筑。它
位于泗水县东南五十里的卞桥镇,跨泗水,是三孔联拱石桥,为兖州十景之
一。拱脚处有莲花托石,拱顶上有巨兽头探出桥外,神态奇特。全桥13 块栏
板和14 根望柱上都有飞禽走兽、山水桥梁、人物花卉等精细雕刻,并刻有“金
大定二十一”等多种刻字。中孔拱圈石上还刻着“卞桥镇重修石桥,金大定
二十一年(1181 年)八月一日起工至二十二年四月八日谨记”,说明重修至
令已有八百年。据记载,每当中秋之夜,桥下月印双影,故亦名双月桥。

在我国古园林及名山秀水的游览胜地中,有一些古石拱桥为园林添景、
山水增色。如北京颐和园的玉带桥、十七孔桥,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庐山
石拱桥,杭州苏堤上的“六桥烟柳”、断桥,贵州南明河桥等。玉带桥建于
清乾隆年间(1736~1795 年),全桥用白色玉石琢成,主拱圈采用蛋形尖拱,

①。。 瞬时最大挠度是指在某一瞬间拱圈的某一点下沉量达到全桥在这次试验过程中的最大值。
②。。 桥梁受载后,它的变形与荷载大致成正比例,称桥梁处于弹性状态;荷载过大,就会不成比例,称
桥梁处于(弹)塑性状态,这是一般都不容许出现的。

配上双向反弯曲线的桥面,如驼峰突起,特别高耸,俗称驼背桥。座落在绿
树丛中,桥下水面荡漾,倒影成环,显得柔和刚健,变幻多姿。本世纪初美
国在纽约东河上建成了狱门桥,主拱上弧弦两端采用了反向曲线,当时被称
为全球拱桥之冠,据说,其桥型就是选自玉带桥。五亭桥又名莲花桥,因它
座落在四周被莲花包围的莲花埂上,远眺全桥犹如盛开的莲花。桥横跨瘦西
湖,是往观音山、平山堂的必经之地,为瘦西湖著名的风景之一。桥建于清
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这一年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游玩,两淮盐政高

■为讨好皇帝请工匠设计建造了这座有十五个拱洞、具有四翼、上盖五亭的
特殊风格的桥。据说每逢农历十五日月圆时,十五个拱洞中各衔一月,晃漾
殊观。庐山石拱桥横跨山涧,涧水穿桥而下,落入数十丈的深潭。宋代文人
苏东坡曾作诗把它比喻为瞿塘三峡,故名栖贤寺三峡桥。该桥建于宋祥符七
年(1014 年)至今已近千年。拱圈是并列砌筑,如赵州桥式样,拱石用凹凸
接口,其接头形式有四种,为古拱桥中所稀有。
建造石拱桥的技艺,至迟在明朝时就东传日本,甚至直接为他国修建。
如1634 年中国僧侣如定设计的眼镜桥和1645 年中国林守壂(音)建造的鸣
潼桥眼镜桥在长崎县中岛川上,与附近二十座古桥雁列栉比,彼此相距不
足百米,形成了“长崎石桥群”。其中半数是中国人出资构筑的,眼镜桥即
由中国人设计建造。日本的史书赞美眼镜桥为“日本最古最有名的石拱桥之
一”。本世纪五十年代在一次大水灾中,眼镜桥附近的钢筋混凝土现代桥梁
全遭冲毁,唯有眼镜桥安然无恙,使当地桥务官员大为吃惊,认为“不可思
议”。自此,眼镜桥被日本国定为国定重点文物,成了两国人民邦交敦睦、
人民友好的象征。

除了以上四种古桥型外,还有浮桥和梁桥结合的广济桥。它位于广东潮
安县东,跨韩江,桥由东段12 孔石梁、西段7 孔石梁和中间由8 只木船浮桥
组合而成,全长517。95 米,宽约5 米。于宋宝庆二年(1226 年)建成,建
桥时间化了五十六年。今天我们见到的立体交叉桥形式在古代也有,如河北
满城县南关外的通济桥,清康熙十三年(1674 年)重修,桥上下都可通“车
舆”。秦汉时建造的阁道、复道堪称为古代的天桥。

我国古桥不仅种类齐全,而且稠密度大。以苏州为例,在清末,苏州府
所属吴、元和、长洲三县的城外桥数为七百座左右;苏州城内有桥三百十余
座,平均每平方公里有桥十五座。桥梁之多,大大超过了世界著名的意大利
威尼斯。而且苏州在唐朝就有桥梁三百九十座,宋有“画桥四百”,都多于
清末。正如明人莫旦在《苏州赋》中说:“坊市棋列,桥梁栉比”。

综览上述,我国古桥先有梁桥,后有浮桥和索桥,拱桥最晚出现。根据
现有资料,自独木桥、堤梁式桥出现,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铁路、公路等
近现代桥梁开始设计建造的几千年中,我国古桥在由低级演进到比较高级,
由简陋到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大致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以西周春秋时代为
主,包括西周以前为创始时期。以秦汉为主,包括战国及三国为创建发展时
期,四种基本桥型都已出现并初具规模。以隋唐宋为主,包括两晋、南北朝、
五代为全盛时期,在建造各种桥型桥梁的技术上都有突破和创新,把古桥建
筑推到了高峰。由元朝至清末为继承发展时期。十分明显,桥梁建筑的发展
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桥梁的发展使交通运输畅通,又促进一个国家
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发达,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古代建筑史话

张彬

我们伟大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
的文化,在建筑方面,也具有优秀的传统。历代的能工巧匠和劳动人民,曾
经建成了很多闻名世界的杰出建筑物。直到今天,还遗留有相当数量的唐宋
古塔以至明清的宫殿园林,在点缀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成为我国古代文明的
突出象征之一。下面我们就简略地介绍我国建筑发展的概况。

一、原始人的巢居和穴居

在我国丰富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被称作“有巢氏”的人物。据说,
他的主要功绩就是教人民“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见《韩非子·五蠹篇》)。
根据近代民族学和考古学的发现,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