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济专题史话-第2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黄河上就曾架设过近二十座大型浮桥,其中大部分属军用浮桥。公元前541
年的春秋时期,秦景公的母弟后子鍼因自己所储财物过多,恐怕被秦景公夺
财杀害,在今天山西省临晋附近的黄河上架起浮桥,带了“车重千乘”的财
富由今陕西逃往晋国,这可算是第一座黄河大桥。第一座长江浮桥,是建武
十一年(公元35 年)东汉光武帝在与四川割据势力公孙述作战中,公孙述曾
在现今的湖北宜都县荆门和宜昌县虎牙之间,利用险要的地势,架起一座浮
桥,即江关浮桥,以断绝汉光武帝的水路交通。以后被汉光武帝的水师利用
风势纵火烧毁。隋大业元年(605 年)在河南洛阳洛水上建成的天津桥,是
第一次用铁链联结船只架成的浮桥。唐太宗李世民作过一首诗,其中四句是
“暂低逢辇度,还高值浪惊,水摇文鹢〔yì益,一种鸟〕动,缆转锦花萦〔yíng
营〕”,用来描绘他乘坐御车渡越浮桥时,船头上善于搏击风浪的鹢鸟图形
和缆索上的朵朵锦花,在江河波涛上摇曳动荡的景象。
限于篇幅,下面着重介绍一下军用浮桥。
军用浮桥在军事进攻中用得最多。例如晋武帝秦始十年(274 年),名
将杜预率军南征,在富平津(现河南孟津附近)架设河阳浮桥。架桥前,一
些大官认为,过去的“圣贤”都未做过,架桥是不会成功的。杜预以周文王
在渭水上架浮桥为例,进行说理力争,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终于架成了浮
桥。河阳黄河浮桥自杜预建成,经历代重修,直至宋政和七年(1117 年)再
建,前后竟达八百余年,是浮桥史上的首创。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在统
一南唐的战役中,宋军先在石牌口镇用大船载搭巨竹试架浮桥成功,攻克安
徽当涂以后,宋太祖即命令将浮桥移架至采石矶。宋军仅化三天时间,就在
采石矶架好浮桥,长短不差尺寸,数以万计的军队就如在平地上行军一般,
在浮桥上迅速通过,大军渡过长江,一举拿下南唐首都金陵(今南京)。太
平天国的水陆三军沿长江行军宿营时,也曾建造浮桥居中连接两岸,形成夹
江为营或夹河为营的阵势。这样既可切断清军上下游的联系,阻止其进攻或
退却,又可以把江河两岸的太平军连成一气,水上陆上互相支援,声势浩大,
纵横自若。清军望而生畏,胆战心惊,不知所措。咸丰皇帝惊呼:“攻陷汉
阳,占据江面,搭造浮桥,围扑省城(指武昌),势甚猖獗。”当时以唐正
财、宾福寿、陈国良等为首的太平军水营在十多年中就架过许多军用浮桥。
据记载,在长江上他们就架设过六座以上的浮桥,有为进攻用的,有为防御
用的,也有为城乡人民贸易、交往用的。为太平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把
建造军用浮桥技术提到了崭新的水平。
浮桥的构造和架设,一般是用几十或几百只船艇(或木筏、竹筏、皮筏),
代替桥墩,横排于河中,以船身作桥墩,上铺梁板作桥面。桥与河岸之间用
挑板(古称栰板)、栈桥等连接,以适应河水的涨落。舟船或者系固于由棕、
麻、竹、铁制成的缆索上,或者用铁锚、铜锚、石锚固定于江底及两岸,或
者索锚兼用。浮桥要适应江河水位起落,随时可以调节,正如宋代大诗人苏
东坡描写惠州东新桥诗中所写:“机牙任信缩,涨落随高低。”调整的方法,
中小河流一般用挑板,大河用栈桥;对年水位落差大的季节性河流,采用拆
卸或增装船节。宋朝唐仲友在浙江临海做官时,要在兴善门外修建中津浮桥,
临海距东海很近,潮汐使灵江水面一日涨落常常相差数米。唐仲友在建桥前,
先制成了1∶100 的桥梁模型在水池中试验,然后再开始建造。修建中采用一
端固定于河岸,另一端用可随水位上下而升降桥面的多孔栈桥来衔接浮桥与
河岸。其原理与形式已与现代浮桥大同小异了。唐仲友的《中津桥记》,对
浮桥作了详细描述。
架设军用浮桥,速度第一,这就要有周密的筹划和相应的施工方法。北
宋在采石矶架设长江浮桥以前,先由名叫樊若水的能人用小船带着丝绳在采
石矶江面上往返丈量几十次,准确地测出了江面宽度;宋太祖又命令预先造
好黄黑龙船数千艘,又以大舰载巨竹絙'gēng 耕,竹制缆索'运至石牌口试架
浮桥。正由于筹划周密,所以才能在三日内“不差尺寸”地架好一千多米长
的平坦浮桥。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军在1852 年12 月30 日攻克汉阳后,为攻取
武昌,当天晚上就在鹦鹉洲至白沙洲、南岸嘴至大堤口之间架起两座总长近
三千米的长江浮桥,速度空前。架桥方法是,先在汉阳江岸把二艘、三艘或
四艘船联成一段一段浮桥单元,然后衔尾徐行江中,组拼成桥。这样能使众
多的人员同时操作,大量作业在江岸进行。架桥的材料,是鹦鹉洲的木条、
汉阳城的板障,就地取材。浮桥固定的办法,开始仅采取在两岸固定,后因
大风奋发,江水喧逐,加用重三、四十斤的铁锚固定于江中,而不用难以取
得的巨型缆索,千方百计加快建桥速度。他们还在江中急流之处以筏代舟,
以减少迎水面,降低桥身水压。筏用大木排数层纵横交叉组成,四面用牛皮、
木板构成围墙。墙上可以开设炮眼枪洞,以供对外射击。筏上设有“瞭楼”,
以便观察敌情,建有简易房屋,以供兵员住宿和储存粮食、武器之用,备有
大桨数十把,以便在江中游动。筏牢固坚实,迎水面比舟舰小,太平军称它
为“龟船”。用它来组成军用浮桥,是一种创举。1854 年11 月在广济田家
镇的长江上,太平军利用南岸突出江中的半壁山驻扎营垒,同时横江架设浮
桥一座。浮桥的江中部分也用了三个大木筏,桥两边用木板民船作桥脚,筏
和船与横江四道铁链、七道篾缆相连。筏和桥面上安炮,船上置枪,以阻截
自武汉顺江东下的湘军船队。为了防止炮弹引火烧桥,桥面上铺了沙,船中
贮了水。这样山上、桥上相互配合,使来势凶猛的敌人数日个能攻克。
军用浮桥作为一种军事交通工具,敌方要破坏它,自己要保卫它。占代
军用浮桥多用木船组成,因此毁桥的一方常用火攻,东汉江关浮桥就是一例。
抵御火攻的办法很多,有在桥面铺沙,舟中蓄水的,有在浮桥上游或上风方
向设置铁索等障碍物的,也有用战船阻截敌方火攻船只的。南北朝时,西魏
与东魏交战,西魏的纵火船从上游顺流而下来烧东魏的浮桥。东魏用装有长
锁链和钩钉的小船上百艘阻截,将纵火船钉牢锁住拖向岸边,使浮桥安然无
恙。唐朝史思明叛乱,唐名将李光弼和他战于河阳。史思明采用火攻来焚毁
唐军战区中的浮桥,唐军事先用大木、长竿、铁叉等组成拦截工事,待史思
明纵火船靠近浮桥时,将纵火船统统叉住,使之不能前进,很快自焚,保卫
了浮桥。破坏浮桥也有用潜水凿船方法的,如南宋初年,金兵南犯,筑浮桥
于淮河上,运兵渡河;宋兵挑选了一批善于潜水的战土,潜游到浮桥船底,
将船凿沉,破坏了金兵的浮桥和原定的渡河作战计划。此外用陆军强攻破坏
对方浮桥的战例,也比较常见。
军用浮桥的军事作用不言而喻,就是地处交通要冲的浮桥也多具有军事
作用。如明朝洪武初年(1368 年)在今兰州皋兰县西北建成的镇远黄河浮桥,
一直是去西北的要冲。明马文升曾上言道:“陕西之路可通西凉者,惟兰州
浮桥一道,敌若据此桥,则河西隔绝,饷援难矣。”即镇远浮桥一旦失守,
甘肃河西走廊等大片领土就会丧失。因此,历代王朝对重要浮桥,除雇工维
修管理外,还派兵守护。如清王朝对东北的辽河、浑河、太子河、苏子河、
大小凌河等河流上的浮桥,都派有几十名水手守护,隶属于水师营管辖。对
黄河、长江上的浮桥,州府官员还要经常向朝廷及时呈报情况。宋朝皇帝还
主张奖励维护浮桥有功者,惩罚防护浮桥不力而被水冲毁者。宋大观三年
(1109 年)徽宗赵佶曾下诏规定,使桥毁坏的将官等要判徒刑二年发配一千
里,对官渡桥不修整者要打一百板子;他还在宣和三年(1121 年)对黄河上
伾'pī批'的天成、圣功两座浮桥卫护失职的官员作降职处分,并对失职的人
员各打一百大板。以上种种,可见浮桥是何等重要。
三、索桥
索桥主要是用藤、竹制成的绳索以及铁链等架设而成。又称吊桥、悬索
桥,古书上称为絙桥、笮桥、绳桥。在我国云贵川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
上游、雅砻江、大渡河、乌江、北盘江上以及秦岭山区、台湾山区,常常可
以看到各类索桥。在西藏喜马拉雅山北的雅鲁藏布江,峡谷深邃,急流飞瀑,
千百年来,两岸往来就是靠各种索桥。1977 年我国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也是通过墨脱县横跨在雅鲁藏布江上的藤网筒桥到对岸去作科学考察的。西
藏人民还把铁索桥称为扎桑巴。古代的索桥绝大多数是单孔的,仅有云南省
跨越怒江的惠人桥(又名潞江桥)等少数几座是双孔的。贵州盘江桥、四川
沪定桥、云南霁虹桥等在国际桥梁史上负有盛名。
国外不少桥梁专家认为索桥首创于我国,指出“中国大约在3000 年以前
已开始建造吊桥”。《汉书·西域传》已有“以绳索相引而度”、“悬绳而
渡笮”的记载,宋《太平寰宇记》说自《汉书》以下至州郡图籍中所谓的“笮”,
即系“土夷人于天水之上置藤为桥”。可见藏、彝等少数民族,对我国首创
索桥作出了重要贡献。十四、五世纪藏族的汤东杰布(1385~1464 年,或名
甲桑珠古,意即“铁桥活佛”)就是当时在雅鲁藏布江以及西藏其他江河上
修建铁索桥的工程技术专家。据说他曾画了一座跨度为138 米的雅鲁藏布江
铁索桥简图,并于1420 年左右建成,是我国古代跨度最大的铁吊桥。桥两端
有塔,宽度仅容走人。目前已查证的最早索桥是四川益州(今成都)的笮桥,
它建于秦李冰任蜀守时(公元前251 年),距今二千二百余年,跨城南面的
检江,又名夷星桥,是当时按北斗七星形状建成的七座桥中的一座。西汉王
褒在《益州记》中记载,笮桥在司马相如宅院南一百步,建造时用三个大铁
椎来系桥柱紧竹索(现今铁椎仅有二个)。《晋书·桓温传》记载,永和三
年(347 年)桓温伐蜀进攻成都时,曾与李势战于笮桥,可见,时隔近六百
年后,笮桥仍在。相传诸葛亮曾在这里为出师东吴的费祎饯行。解放初期在
考察司马相如的抚琴台时,曾在今天南门大桥西面的锦江河上,发掘出古代
桥基下的大铁椎,证实该处是笮桥的故址。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记录了西南龙川东江上的一座藤桥,
“桥长十四、五丈,以藤三、四枝,高络于两崖,以树杈中悬而反下,编竹
子藤上,略可置足,两旁亦横竹为栏,以夹之。盖凡桥巩而中高,此桥反挂
而中垂,一举足辄摇荡不已,必手揣旁枝,然后可移,止可渡人,不可渡马
也”。台湾省高山中还有藤网吊桥。索桥刚度很差,随风摇晃,初过索桥者
不免有胆战心惊之感。唐僧智猛《笮桥赞》中说:“冰崖皓然,百千余仞;
飞絙为桥,乘虚而过;窥不见底,仰不见天;寒气惨酷,影战魂栗。”较逼
真地描写一个人借笮桥渡河谷的情景。宋代诗人陆游曾用“度索临千仞,梯
山蹑'niè 涅,踏上'半空”的诗句来构画索桥的雄姿。还用一首《度笮》七
绝:“翩翩翻翻笮受风,行人疾走缘虚空。四观目眩浪花上,小跌身裹蛟龙
中”。生动地描绘出过桥时的惊险画面。
四川灌县都江堰的珠浦桥,是竹索桥的杰出代表。宋代重修以后改名“平
事桥”,明末毁于战争。清嘉庆八年(1803 年)仿旧制建立,取名安澜桥。
桥长340 米,八个桥孔,最大一孔达61 米。桥宽3 米多,高近13 米。全桥
用细竹篾编成粗五寸的竹索24 根。其中10 根作底索承重,上面横铺木板当
桥面,压板索2 根,余下12 根分列桥的两侧,作为扶栏。绞索设备安放在桥
两头石室内的木笼中,用木绞车绞紧桥的底索,用大木柱绞紧扶栏索。由于
竹索太长,从两头绞紧非常困难,所以在桥梁中间的石墩上增添一套绞索设
备,也置于石室木笼中。在木笼上面,修建桥亭,亭分二层;上层用木梁密
排,装砌大石,以作压重;下层中空,以便行人。布置巧妙,颇具匠心。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