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信芳传-第2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要周信芳和俞振飞、言慧珠等参加演出。当下在电话里商定了戏码:王金
璐的《挑滑车》,俞振飞、言慧珠的《断桥》,周信芳、赵晓岚的《打渔杀
家》。周信芳马上通知有关人员,作好演出准备。
下午四点钟,文化局派了好几辆汽车,把周信芳他们接到当时的中苏友
好大厦。在那里吃了晚饭,就到友谊电影院后台去化妆。一会儿,一位干部
模样的同志,由文化局的同志陪着来到后台化妆室。文化局的同志走到周信
芳面前,给他们作了介绍。原来,那位同志是中央文化部的一位副部长。他
握着周信芳的手,说:“今天辛苦你们了!”他转过身,对大家宣布了一个
惊人的好消息:“今天晚上,毛主席来看你们的演出。”话音未落,整个化
妆室顿时欢腾起来,大家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有几个还高兴得跳了起来。
那位副部长接着说:“希望你们尽力把戏演好,不过,也不必太紧张。”
大家是有点紧张,但更多的成分是激动。周信芳也是这样。他虽然曾几
次见过毛主席,但主席来看他演出的戏,这还是第一次。
《打渔杀家》是周信芳的拿手好戏,他不知演过多少回,可说熟而又熟
了。然而今天却非同一般。所以他扮戏时目不旁骛,分外仔细,在镜子前面
左端详,右推敲,生怕有一丝一毫不合适的地方。大家的心情也差不多,他
们足足在镜子前化了两个小时的妆。
周信芳演的是大轴。戏开演了,扮演萧桂英的赵晓岚站在侧幕边唱起导
板:“催舟摇橹顺流下。。”。可能是心情太激动的缘故,唱到“舟”字,
嗓子就“刺花”了。周信芳已扮好萧恩,也在幕侧候场,见此情形,连忙走
近赵晓岚身边,低声地嘱咐她:“晓岚,别紧张!”赵晓岚很快把情绪安定
了下来,嗓子也恢复了正常。
那天毛主席坐在第五排当中的座位上看戏,坐在旁边陪同主席看戏的有
陈毅、魏文伯、夏征农等领导同志。有些演员从来没有看见过毛主席,因此
一边在台上演戏,可眼睛老是看着台下。周信芳何尝不想多看几眼毛主席呢?
可是他在心里对自己说:“首先要把戏演好,可不能走神啊!”因此他始终
在角色当中,演得淋漓酣畅,唱得满宫满调。剧场里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演出结束,毛主席在陈毅等同志陪同下,走上舞台,亲切地接见了演员。
当毛主席走到周信芳面前时,周信芳向毛主席恭恭敬敬地深深鞠了一躬。主
席向前跨了一步,与周信芳紧紧地握手。毛主席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说:
“演得好!演得太好了!”
毛主席与演职员一一握手后,就与大家一起摄影留念。周信芳感到特别
幸福的是,照相时,他就在主席的身旁。
接见结束,周信芳坐进了汽车。过分的激动,使他反倒默默无言了。此
刻,他的心情正像潮水一般的上下翻滚。回到家里,夫人和孩子还在等他。
他高兴得像小孩子似地说:“你们快来和我握手啊!”大家被他突如其来的
行为弄懵了。周信芳说:“你们知道,今天谁来看戏了?”
“谁?”
“毛主席!”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都争着来与周信芳握手。
一个月以后,周信芳又接到去北京参加调演的通知。同去的有俞振飞、
李玉茹、孙正阳、黄正勤、赵晓岚等。
这次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演出,一共演出四天。第一天的戏码是:赵晓
岚、孙正阳、黄正勤的《铁弓缘》;俞振飞、李玉茹的《断桥》,大轴是周
信芳的《打严嵩》。接连三天,毛主席都来看戏。第四天主席没有来,周总
理、陈毅同志等来看了演出。演出结束,周总理、陈毅同志等上台接见演员。
周总理非常高兴,笑容满面地与大家握手,连声说道:“演得好,演得好!”
当他与周信芳握手时,风趣地说:“麒老牌,你演得真好啊!”这时,紧跟
在总理后面的陈毅同志,用四川话说:“总理,我早就对你讲过,上海的戏
演得可好喽,你就是不信吗!”总理笑着辩解说:“我可没有不相信啊!”
大家一边鼓掌,一边哈哈大笑起来。
拍摄《宋士杰》
一九五六年二月,周信芳投入了彩色戏曲片《宋士杰》的拍摄工作。此
片由应云卫和刘琼导演。
《宋士杰》也叫《四进士》,又名《紫金镯》、《节义廉明》。最初,
这是连台本戏,共有四本。剧中,毛朋是主角,宋士杰直至第二本末一场才
出场,自从周信芳上演这出戏后,不断加工修改,使宋士杰这个人物越来越
突出。后来逐渐发展成以宋士杰为主角、毛朋为配角的戏。
解放前,周信芳已把此剧整理成为本戏,但是仍然显得过于冗长,而且
还有些糟粕。解放后,周信芳进一步对《宋士杰》作了加工修改,使此剧的
主题更深刻,人物更鲜明了。
周信芳在刻画宋士杰的形象时,抓住了以下几点:一是宋士杰对衙门内
幕很熟悉。通过他眉目的动作,便刻画出一个老讼师的面孔,尖酸,刻薄,
使人不敢惹他。二是让宋士杰浑身上下带一点傲气,目的是为了体现他维护
公道的热情。三是他那两个松弛的肩头,微见耸动,轻松愉快的神情,什么
也不在乎,不计较。总之,周信芳所塑造的宋士杰,是个乐观愉快,有正义
感,又老于世故的喜剧性人物。
这个戏到一九五六年拍摄电影之前,已经磨砺得非常精美了。但是,电
影的表演方法与舞台演出形式不同,前者更接近生活,表演上要求更细致。
再说,不少京剧演员对于上镜头不太习惯。所以周信芳为了使戏更加整齐,
拍出的电影的效果更好,坚决支持拍摄前先排戏。京剧的对话是有程式的,
有时演员念熟了常常忽略了内容。周信芳排戏时,要求注意每句台词丰富的
潜台词。他帮助同台演
《宋士杰》,周信芳饰宋士杰(一九六一年)员分析人物,深入角色,
挖掘潜台词,使每句对话念出来都有充实的内容和饱满的感情。经过排练,
“二公堂”一场顾读与宋士杰一段针锋相对的对话,演来丝丝入扣,步步紧
逼,比舞台演出更加精彩。
在排练和拍摄过程中,周信芳不仅自己深入角色,还带动别的演员入戏。
比如宋士杰与妻子万氏救下了被欺侮的杨素贞后,有这样一段戏:宋士杰询
问杨素贞的姓名、籍贯等等,当中是由万氏传话的。这时,宋、杨二人分处
舞台两边,万氏在其间走来走去,弄得不好,就会显得呆板。可是,由于周
信芳在这段戏中念台词时,非常真实,诚挚而自然,以致使过去很少演过这
类角色的童芷苓,自然而然地被带进了戏中,也演得真实自然了。。
在整个排练、拍摄过程中,周信芳严于律己,即使有时没有他的戏,他
也照样准时到摄影棚亲自把场。担任这部电影导演的著名戏剧家应云卫,怕
周信芳累垮了,常劝他早点回去休息。他总是笑笑,说:“我在边上替他们
念念锣鼓经也好。”
尽管周信芳当时已年逾花甲,但他在拍电影时非常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该翻滚则翻滚,该扑跌则扑跌,丝毫不含糊。
在拍摄过程中,周信芳很尊重电影导演,他说:“舞台演出照舞台的样
子做,拍电影就得按电影的样子做。”他不太喜欢多用远景,比较喜欢用中、
近景,他对应云卫导演说:“中、近景比较和观众接近,能突出介绍精彩的
艺术表演,如果老是用远景,人很小,观众等于是在三层楼上看舞台演出,
演员的脸部表情和精彩的表演都看不清楚,这多可惜!”这些意见正好与应
云卫导演的拍摄构思是一致的。
但是,有时电影导演和拍摄人员一下子抓不准表演中的精彩部分。周信
芳就耐心地加以帮助。比如,周信芳告诉他们,宋士杰进公堂时,他抓帽子
的那个动作有戏。于是摄影机便集中拍他的上半身。等到宋士杰抓完了帽子,
周信芳又说:“腿上有啦!”镜头就转向他全身。又如,关于宋士杰在堂上
对顾读的大段辩词,周信芳说:“这在表演上要求一气呵成,情绪逐渐高涨,
如同奔流倾泻,而观众最注意的,则是宋士杰的面部表情。”于是镜头作了
相应的处理:随着宋士杰情绪的逐渐高涨,镜头也逐渐推近。当顾读诬陷宋
士杰受贿,宋士杰讽刺地回答“受贿不多,三百两。”此时伸出三个指头直
指顾读,这时镜头推成特写,这就充分发挥了电影的特长。
演员拍电影时,一般总喜欢替自己拍正面的镜头,要是拍个七分脸、八
分脸,往往不大高兴,至于拍个背影,那意见就更大了。周信芳却没有考虑
这些。他想的是如何刻画好人物,如何使戏拍得更加完美。
有一次,导演按照分镜头剧本,计划给周信芳拍个正面的镜头,周信芳
却不同意。他说:“从戏来看,这里主要的戏不在我身上,我应该拍个背影
比较合适。”
由于周信芳带领大家共同努力,《宋士杰》影片拍摄十分成功,使麒派
艺术在银幕上大放了异彩。
这部影片的前面,还附了一部介绍周信芳日常生活的短片。
第九章出访苏联
周总理的关怀
一九五六年夏天,周信芳接到出访苏联的外事演出任务。这是根据中苏
文化合作协定的执行计划安排的。上海京剧院访苏演出团,由周信芳任团长,
伊兵往副团长。全团共七十七人。这次出访的演出剧目,除了一些京剧传统
戏外,周恩来总理亲自指定,要把当时红遍全国的昆剧《十五贯》带出去。
为了学好这出戏,周信芳冒着酷暑,带领剧团专程去杭州,向浙江省昆
剧团学习。临走前,演出组就派定了角色。周信芳演况钟,孙正阳演娄阿鼠,
赵晓岚演苏戌娟,刘斌昆演尤葫芦,王金璐演过于执,沈金波演巡按大人,
黄正勤演熊友兰。当时,杭州正是盛夏季节,白天,连凳子都烫得不好坐人,
即使到了晚上,也往往热得难以入睡。可是,大家在周信芳的带领下,夜以
继日地学戏;或是到剧场看浙江昆剧团的演出,或由该团的周传瑛、王传淞
等同志给他们说戏、示范。周信芳就像青年人那样认真、谦虚,学得特别卖
力。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只花了一个星期,就学会了这出戏。
回到上海后,剧团正式排练《十五贯》,大家每天从上午八时起,一直
排到晚上十时。周信芳已经六十二岁了,也照样顶着干。
八月底,周信芳率演出团到达北京,夏衍、田汉等领导人来车站迎接。
在北京,他们一方面继续重点排练《十五贯》,一方面等待周总理来审查节
目。总理终于在百忙中抽空来看戏了,而且一连看了几场。他看了《十五贯》,
也看了《四进士》、《打渔杀家》、《挑滑车》、《空城计》和《盗仙草》
等几出传统戏。
剧目全部审查完毕后的第二天深夜十二点半,周总理在首都剧场接见周
信芳及其他同志。
“让你们久等了,你们等急了吧!”周总理带着歉意说,“我实在忙,
可又非来看戏不可,因为我是总理嘛!要是出了事,我也有责任的。”总理
又说,“戏都不错,尤其是《十五贯》演得很成功。周信芳这么大年纪了,
还演得这么认真、这么好,很不容易。”
当总理听说《十五贯》只用了一个星期就学会了,很高兴地竖起大拇指
说:“高速度!”
对于这次出国访问,总理还提了两点要求:一是不让周信芳他们坐飞机。
因为,前不久李少春率队出国时,分乘两架飞机,其中有一架失事了。李少
春在另一架飞机上,才幸免遇难。二是要他们处处、时时注意两国之间的关
系。总理详细地介绍了自从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国内情况的变化。同时,总
理还风趣地谈到吃的问题,说:“苏联人吃东西的习惯跟我们不同。如果我
们感到吃不惯,不要有不满意的表示。好在你们是演员,会表演;不像我们,
我可是不会表演。”
谈话一直延续到下半夜两点钟,大家还舍不得让总理走。总理的秘书可
在一旁着急了,他怕总理这样太累,连连催他回去休息。但是,总理就像没
听见似的,还是坐着不动,继续跟大家谈着话。那位秘书急得没法可想,只
得对大家直说:“总理还没吃晚饭,早上三点钟还得去毛主席那儿开会呢!”
周信芳正想再跟总理谈些什么,但一听那秘书讲的情况,不由得愣了一
下。他怕影响总理的健康,连忙站起来说:“总理还是走吧,该休息了!”
总理摆了一下手,道:“不忙,还有点时间!”
又过了一会,秘书再次劝总理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