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尤文化神秘之谜 >

第18节

尤文化神秘之谜-第18节

小说: 尤文化神秘之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鼠类女神卡尔尼·马达。几百年来,她像基督耶稣、佛祖释迦一样受人膜拜。
因为古代德斯诺克上层人相信自己死后将变成老鼠,而当一只老鼠死去时,
就会有一个婴儿降临人间。为了膜拜祖宗后代,德斯诺克人便建起鼠庙来容
纳成千上万只传播死亡与恐怖的老鼠。另外,宗教仁爱说的盛行则助长了印
度行乞之风盛行。仁爱说特别认为施舍是一种重要的宗教仪式,富人可从中
得到荣耀,常人则认为这是在“修善果,积阴功”,将因施得富。如今,500
万人的行乞大军已经给印度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然而,最严重的社会问
题莫过于印度教圣牛崇拜所带来的政治和宗教冲突。

在印度,牛既是印度教中代表繁殖的象征,又是维持人们生存的基本来
源之一。牛可提供各种奶制品,牛粪还被充作燃料、肥料。某些虔诚的教派
还认为牛粪神圣到足以清除一切污秽与罪恶,饮用牛尿可净化人的肉体与灵


魂。印度教徒要求政府加强和扩大保护牛的法律,而以牛肉为生的伊斯兰教
徒和喀喀拉邦、西孟加拉邦受印度共产党影响较大的非印度教徒,则拒绝执
行不准屠宰健壮牛的联邦禁令。1980 年4 月,84 岁的印度教圣人诺维巴·巴
维为拯救印度圣牛进行绝食,很多非印度教徒则公开举行牛肉野餐会以抗议
诺维巴绝食。印共警告说,诺维巴绝食是“印度教复兴运动”的开端。当时
的总理德赛是位虔诚的印度教徒,敦促议会通过了全面保护牛的法案。穆斯
林议员抱怨说,“牛把联邦结构的均势打乱了”。很多邦表示不接受这样的
立法。此外,关于牛的冲突,也造成印度学者就牛在印度经济中的作用展开
了长期的争论。

列宁曾说过:“宗教偏见的最深根源是贫穷和愚昧”。印度在历史上历
尽沧桑,屡遭异族入侵,印度人民遭受了极大牺牲和苦痛,使经济文化的发
展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今天印度宗教气氛浓厚,无不与此有关系。印度人
民要想从宗教思想中“解脱”出来,恐怕首先要考虑如何进一步解决“贫穷
和愚昧”

问题。印度独立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与文化有了长足进步。
但是,反映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宗教思想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消除的。因此,在
印度进步的社会势力同宗教观念的斗争必将是一个相当长期、颇为艰巨的任
务!


第五章惨绝人寰的种姓制度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个非常复杂而又奇怪的问题,今天在世界上也是少
见的。印度人口众多,百分之八九十为印度教徒,其中又分为不同等级的社
会集团。这些不同等级的社会集团印地语称为“贾蒂”,西方人称为“卡斯
特”,我国通常译为“种姓”。种姓制度不仅在印度教徒中存在,在伊斯兰
教、锡克教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种姓制度不但奴役、残害了广大劳动者,
剥夺了他们作人的权利,也是印度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直到今天,它对印
度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民生活等方面仍有很大影响。


1。种姓的形成及特点
印度教的种姓,把人分为四个不同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
陀罗。婆罗门即僧侣等,为第一种姓,地位最高,从事文化教育和祭祀;刹
帝利即武士等,为第二种姓,地位仅次于婆罗门,从事行政管理和打仗;吠
舍即平民,为第三种姓,经营商业贸易;首陀罗为第四种姓,地位最低,从
事农业及各种体力和手工业劳动等。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各种姓又派生出
许多副种姓。据说这些副种姓全国有3000 多种。各种姓都有自己的道德法规
和风俗习惯。

除以上四大种姓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种姓之外的人,即所谓的“不可
接触的贱民”,又名“哈里真”。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好像被
排斥在社会之外,他们的工作是扫地、扫厕所、处理动物尸体等。在农村他
们只能居住在村外,或某一指定区域,不能和其他种姓的人使用同一口井,
无权进庙拜神等等。

种姓制度由来已久,大约有3000 多年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就开
始萌芽,最早的宗教典籍《梨俱吠陀》中使用了“瓦尔那”(即颜色、种)
和“达萨”(即奴隶)的字眼,用以区别雅利安人和被征服的土著,当时的
土著称为“达萨”,后来由两个等级发展为四个等级。在阶级分化和奴隶制
形成的过程中,这种原始的社会分工后来形成等级化和固定化,逐渐形成了
森严的等级制度。以后,随着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这个“瓦尔那”又逐渐
分裂成许多副种姓。古代统治阶级一向对种姓制度大肆吹嘘,为此,还编造
了一种神话,说婆罗门是从梵天的口里出生的;刹帝利是从双臂出生的;吠
舍是从他的两腿出生;首陀罗则是从他的两脚出生的。由于出生的部位不同,
所以地位有别,分尊卑高低。

种姓是世袭的,代代相传,不能更动。各种姓的社会地位的高低,经济
情况的好坏,大都同种姓有关。几千年来,人们受种姓思想的约束,在日常
生活和风俗习惯中影响很深。不同种姓有不同的道德标准,有些地区现今还
非常严格,如若违反,轻者受到惩罚,重者则被开除出种姓之外。在四个种
姓中,首陀罗受苦最深,至于被排除在四个种姓以外的“不可接触的贱民”,
其处境更加悲惨。印度独立以后,虽然规定不允许种姓歧视,但是由于几千
年来种姓制度根深蒂固,种姓歧视至今仍未消除,尤其广大的农村情况还十
分严重。


2。种姓的表现
各种姓之间在饮食方面有种种限制。他们把食物分为三类,即水果及奶
制品、熟食和生食。水果类食物包括水果、牛奶、奶制品;熟食指用油和酥
油炸的食物;生食指用开水煮熟的食物,如米饭等。一般来说,印度教徒只
能吃本种姓或同级种姓或高于自己种姓的人做的“生食”,也可以吃低于自
己种姓的人做的“熟食”。高级种姓的人不能从低级种姓的人手里接受任何
食物和饮料。但高级种姓的婆罗门做的“生食”或“熟食”,其它种姓的人
都可以吃,而首陀罗做的任何食物其它种姓的人都不吃。当然,对用水也不
例外,各种姓不能合用一口井。尤其是首陀罗,必须使用自己的水井,否则
会被认为他们玷污了井水,就会遭到痛打或处死。

婚姻方面也有严格的规定。(一)只许在同种姓内部通婚,同种姓的各
副种姓之间可以互相通婚,但不能与副种姓以外的人通婚。(二)一般允许
“顺婚”,而禁止“逆婚”,即高级种姓的男子可以娶低级种姓的女子,但
较低种姓的男子不能娶高种姓的女子,否则高级种姓的人会被开除出种姓之
外。

不同种姓有不同的地位和权利。婆罗门的权利最大,社会地位最高;首
陀罗的地位最低,备受歧视,无权上学读书,没资格进庙敬神。甚至有些地
方的首陀罗不配让高级种姓的人看见自己的面孔,有时,老远发现有婆罗门
种姓的人过来,首陀罗就得赶紧躲在路旁,等着婆罗门过去后自己再走,不
然就要挨打,甚至还会活活被打死。有些地方,首陀罗身体的影子都不能落
到婆罗门种姓的人身上,否则就会被认为是玷污了高级种姓的身体而遭到痛
打,婆罗门种姓的人回家后得赶快洗澡,以去晦气。

各种姓的人有自己传统的固定职业,而且这种职业也有高低贵贱之分,
并世代相传。凡是同宗教有关的职业,都认为是神圣的、高贵的,由婆罗门
承担,例如祭司之类的工作;凡是同脏东西有关的工作都被认为是下贱的,
如扫地、洗衣服之类的工作,大都由低级种姓的人来做。此外,与此相类似
的工作,诸如当护士、理发、织布、染布、当差、当皮匠等,都被认为是下
贱的,而这些下贱工作也还有三、六、九等之分,一般认为扫地和当皮匠的
最下贱。

各种姓的职业一般固定不变。高级种姓的人限制和反对本种姓的人改行
从事外种姓的职业。例如孟拉加邦有位婆罗门种姓的学生,虽已毕业,但因
找不到工作,只好开了个理发店。当其他婆罗门得知这一消息后,则群起而
攻之。这种例子在各地也是屡见不鲜的。因此,在印度还有另一种怪现象,
一个家境贫穷的婆罗门,即使被迫给别人当佣人、看孩子、做饭,但绝不给
人家打扫厕所,否则就认为降低了自己的身分,不少主人也知道这一点,因
此,对她们不扫厕所也给予原谅。

印度种姓制度还规定,高级种姓的人不能吃肉、鱼和蛋类等。印度本是
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并不富裕,不少人得不到足够的牛奶、黄油、水果和蔬
菜等一些富有营养的食品,如果再不吃肉、蛋等食物,会影响人们的体质和
智力的发育。印度人一般体弱多病,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其原因固然很多,
但其中也与食物有关。不少人也开始重视这一问题了。

其次,因为有些农民认为,化肥与白骨和肉类有关,因此,他们种地不
施化肥,这就无形中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3。种姓的危害
上面提到种姓制度,把印度教社会分成若干社会集团,集团之间有高低
之分,贵贱之别,有的种姓之间彼此仇视,相互诋毁。这种情况,不仅限于
印度教徒内部,对穆斯林、基督教徒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不利于他们
之间相互帮助,二有碍于他们彼此间文化交流。

由于种姓制度的限制,一般人对职业无权挑选,世代所传的职业不得随
意更改。这样一来,便束缚了一个人的积极性和聪明才干的充分发挥。

种姓制度的存在,是妇女处境不佳的原因之一。正如著名学者穆克尔吉
所指出的那样:“在维护种姓的名义下,妇女的权利一天天丧失,获得的权
利也得不到落实,不懂何谓结婚就被出嫁,每年生孩子,每天做家务、当仆
人,好好侍奉是她们的工作,一旦成了寡妇也无权改嫁再婚。”

高级种姓享有特权,有些人利用特权,甚至打着宗教的幌子,满口仁义
道德,却干着令人发指的勾当。所谓戴沃达锡风俗即其中一例。婆罗门祭司
等人利用这一传统习惯,名为把一些少女买进寺庙为女神服务,实为把漂亮
的姑娘买进寺院供他们蹂躏。有人曾严肃地指出:“这些高级种姓的祭司把
寺院变成了妓院,这些姑娘的生活实际上比妓女还悲惨。妓女还能靠此养家
糊口,而这些姑娘不但分文不得,反而还得服从任何一个男子与自己同床的
要求,哪怕是个麻疯病患者。”

这里受害者当然首先是低级种姓的人。据有关调查,当戴沃达锡的人90%以上是低级种姓的。例如卡纳塔克邦的白勒岗地区的一座寺院,每年一月
份就有5000 名少女或年轻妇女沦为戴沃达锡,情况可谓严重。除此之外,奥
里萨、拉贾斯坦和马哈拉施特拉等邦也都有发现。

由于种姓制度内部通婚,也带来了不少社会弊端。谁家的女子都想嫁个
高级种姓的男子,于是,在社会上出现了你争我夺高价购买新郎的风气。这
种情况,多以女方多出嫁妆的形式出现,以满足对方的要求。一些贪婪之家,
婚后还向女方索取嫁妆,因得不到满足,将儿媳妇活活烧死。为了“先下手
为强”,早早将女儿嫁出,童婚也就应运而生了。童婚的流行,影响了儿童
的正常发育,因此不少人夭折,对社会造成了危害。这也是印度人平均寿命
短和儿童寡妇较多的原因之一。

总之,种姓的危害很大,对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生活的改善均有影响,人
民,尤其是低级种姓的人对此强烈不满,不同形式的斗争此起彼伏,一再发
生。政府也很重视,制定了有关法律,因而情况有所改变。


4。种姓的变化
目前,在印度,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大,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
职业。有些新的职业不可能再以种姓来划分,一个人的能力和特长往往显得
更加重要。这样,低级种姓获得了提高自己地位的机会,对传统的种姓势力
就有所冲击。另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今天金钱的作用更为重要。
在城市里,有些富人,不管他们原来属于哪个种姓,这时候他们在某种程度
上要比那些高级种姓的穷人更吃得开,受人尊重(在乡村则不然,低级种姓
的人再有钱,高级种姓的人还是歧视他们)。婆罗门的重要性同宗教有关。
今天信教的人数日益减少(尤其在文化界),这样,婆罗门的作用自然有所
下降。一个婆罗门,若无文化、收入不多、能力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