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燕赵文化志 >

第36节

燕赵文化志-第36节

小说: 燕赵文化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度,绝域苍茫何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全诗雄浑苍凉,格调高远,气势磅礴,立意别致。征夫怨妇、汉军胡骑、战士美人、血战歌舞、孤城大漠、铁衣玉箸、皇恩死节纵横交织,与边塞景物构成了一幅悲壮的战争画卷,凸现出了各种矛盾的复杂关系。

  燕赵傍近边地,边塞诗是唐代燕赵诗人主要创作题材之一。不少燕赵诗人,如张仲素、卢汝珍等在边塞诗创作上也很有特色。

  六、北宋古文运动的先驱柳开

  柳开(948—1001年),河北大名人。原名不详,后因推崇韩愈,决心继承韩愈古文传统,遂改名为肩愈,字绍先。不久,他又改名为开,字仲涂,号东郊野夫,又号补亡先生。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进士,历任宋州司寇参军、右赞善大夫、知常州、殿中侍御史、知宁边军、知沧州等职。著有《河东集》等。

  针对晚唐五代以来的浮靡绮丽文风,柳开在宋初最先提出了“复古”、“尊道”的主张,强调“文统”与“道统”合一。他在《应责》一文中明确宣称:“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也。”从而揭开了北宋古文运动的序幕。

  宋人对柳开在古文革新运动中的开创之功有着很高的评价。员兴宗说:“国初深于道者,其惟柳子乎!(柳)开之自名曰:吾将开天下之耳目也,明先王之道于时也,一代之文开于今也。故柳之文一传而为穆修,穆修传于尹洙,尹洙传于先正欧阳公(欧阳修)。”(员兴宗:《九华集·陈子昂、韩退之策》)另外,范仲淹、韩琦等人对柳开也有很高评价。

  柳开在《应责》中说:“古文者,非在辞涩言苦,使人难读诵之;在于古其理,高其意,随言短长,应变作制,同古人之行者,是谓古文也。”这对当时盛行的骈俪文风无疑是当头棒喝。但是,柳开在古文写作上却没有重大的建树。除《游天平山记》和《塞上曲》外,柳开的诗文多是辞涩言苦之作。加上他的古文理论也有偏颇的缺陷,以及当时由杨儯⒘躞蕖⑶┭莸热顺嫉淖ń惭蘩龉ふ摹拔鲘嬏濉被辜⑿校虼肆谒纬跷奶成舷萑肓嗽馀偶返木车兀钪瘴拗卮蠼ㄊ鳎銎鸬搅思ち液艉诺南惹饔谩

  七、元杂剧与散曲的著名作家

  (一)元杂剧著名作家

  关汉卿,号已斋(一作一斋),约生活在金末至元太宗大德初年(约1225—1302年)。《录鬼簿》说他是大都人,《析津志》说他是燕人,《元史补遗》说他是解州(治今山西运城)人,《乾隆祁州志》则说他是祁州(治今河北安国市)伍仁村人。

  关汉卿长期生活在大都,晚年曾南游杭州、扬州等地。著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诈妮子调风月》、《邓夫人苦痛哭存孝》、《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关大王单刀会》、《赵盼儿风月救风尘》、《闺怨佳人拜月亭》、《杜蕊娘智赏金线池》、《关张双赴西蜀梦》、《望江亭中秋切鲙旦》、《温太真玉镜台》、《钱大尹智勘绯衣梦》、《感天动地窦娥冤》、《尉迟恭单鞭夺槊》、《钱大尹智宠谢天香》、《山神庙裴度还带》、《状元堂陈母教子》、《刘夫人庆赏五侯宴》、《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关汉卿还擅长散曲,今存有13个套曲、2个残套、57支小令。(邓绍基:《元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6页。)

  关汉卿是最伟大的元曲作家。明人贾仲明在《凌波仙·吊词》中赞誉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近人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考》中也认为:“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马致远(约1250—1323年),号东篱,大都人。曾任江浙行省官吏,生平事迹不详。著有杂剧15种,今存7种:《破幽梦孤燕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开坛阐教黄粱梦》、《江州司马青衫泪》、《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西华山陈抟高卧》。马致远又是散曲大家,现存其《东篱乐府》(辑本)1卷,加上其他辑佚,共有散曲130余首。

  《破幽梦孤燕汉宫秋》是马致远杂剧的代表作,《越调·天净沙·秋思》则是马致远小令的代表作。马致远擅长悲剧性抒情,曲词典雅清丽,情调悲凉,风格豪放,散曲成就高于杂剧。而这种才情又使他的剧词隽永洒落,使其杂剧作品别具特色。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不详,创作活动主要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著有杂剧14种,今存3种:《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西厢记》是元杂剧中的压卷之作,语言优美,人物性格内涵丰富,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具有很高成就。

  杨显之,大都人。因长于修改剧作,被称为“杨补丁”。著有杂剧8种,今存2种:《郑孔目风雪酷寒亭》、《临江驿潇湘秋夜雨》。张国宾(一作张国宝),艺名喜时营,绰号张酷贫,大都人。著有杂剧4种,今存2种:《相国寺公孙合汗衫》、《薛仁贵荣归故里》。纪君祥(一作纪天祥),大都人。著有杂剧8种,今存《赵氏孤儿》一种。秦简夫,大都人。著有杂剧5种,今存3种:《孝义士赵礼让肥》、《东堂老劝破家子弟》、《陶贤母剪发待宾》。李文蔚,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曾任江州路瑞昌县尹。著有杂剧12种,今存3种:《同乐院燕青博鱼》、《破苻坚蒋神灵应》、《张子房圯桥进履》。尚仲贤,真定人。曾任江浙行省务官。著有杂剧10种,今存4种:《洞庭湖柳毅传书》、《汉高皇濯足气英布》、《尉迟恭三夺槊》、《十样锦诸葛论功》。以《柳毅传书》最为著名。戴善夫(一作戴善甫),真定人。曾任江浙行省官吏。著有杂剧5种,今仅存《陶学士醉写风光好》一种。李直夫,女真族人,本姓蒲察,人称蒲察李五。寄居德兴府(治今河北涿鹿),曾任湖南肃政廉访使。著有杂剧12种,今仅存《便宜行事虎头牌》一种。王伯成,涿州人。著有杂剧3种,今仅存《李太白贬夜郎》一种。费唐臣,大都人。其父费君祥也是杂剧作家,著有《菊花会》一种。费唐臣著有杂剧3种,今仅存《苏子瞻风雪贬黄州》一种。

  以上十位作家的杂剧都极有特色。《临江驿潇湘秋夜雨》、《赵氏孤儿》、《同乐院燕青博鱼》、《洞庭湖柳毅传书》等剧系杂剧中的名作,在戏剧史上有较大的影响。《便宜行事虎头牌》运用“阿忽那”、“唐兀歹”等女真乐曲曲牌,并描写了不少女真族生活习俗,具有浓重的民族色彩。《陶学士醉写风光好》、《苏子瞻风雪贬黄州》等剧则或以抒情见长,或以曲文优美取胜。

  (二)元散曲著名作家

  杨果(1197—1269年),字正卿,号西庵,祁州蒲阴(今河北安国市)人。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年)中进士,历官至偃师(今河南属县)县令。金亡后仕元,历任北京宣抚使、参知政事等职。著有《西庵集》(已佚)。现存小令'小桃红'11首、套曲5个。其'小桃红'11首均以采莲女为题材,情调和意境与词相近,民歌味较淡。其套曲《春情》情调欢快,笔法细腻,可称佳作。

  胡祗遹(1227—1295年),字绍闻(一作绍开),号紫山,磁州武安(今属河北)人。历任应奉翰林文字兼太常博士、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等职。著有《紫山大全集》。今存小令11首。《阳春曲·春景二》较为有名: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王和卿,大名人。生平事迹不详。《辍耕录》说他“滑稽佻达,传播四方”,“中统初,燕市有一蝴蝶,其大异常,王(和卿)赋‘醉中天’……,由是其名益著”。其《醉中天·咏大蝴蝶》是他的代表作:

  弹破庄周梦,两翅架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难道风流种?吓杀寻芳的蜜蜂。轻轻的飞动,把买花人扇过桥东。

  八、明代燕赵的文学创作

  (一)马中锡及其《中山狼传》

  马中锡(约1446—1512年),字天禄,号东田,故城(今河北属县)人。明宪宗成化十一年(1475年)进士,历任刑科给事中、兵部侍郎、右都御史等职,后遭弹劾下狱,死于狱中。著有《东田文集》、《东田奏疏》等。

  寓言体小说《中山狼传》是马中锡的杰作。它以民间传说为蓝本,加以艺术创造,成功地刻画了滥施仁慈、迂腐的东郭先生和恩将仇报、凶残的狼这两个典型的艺术形象。

  《中山狼传》问世后,明代著名的作家康海便根据它创作了杂剧《东郭先生误救中山狼》,使《中山狼传》享誉文坛。其后,明代作家王九思、陈与郊、汪廷讷等人都以中山狼的故事为题材,创作了内容相同、文词结构不同的《中山狼院本》、《中山狼》、《中山救狼》等杂剧。

  (二)“茶陵派”领袖李东阳

  李东阳(1447—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祖籍茶陵(今湖南属县),自曾祖李文祥起,定居北京。明英宗天顺七年(1464年)进士。次年,殿试后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讲、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等职。著有《怀麓堂集》。

  李东阳在诗歌创作上有一套自成体系的理论,特别强调诗歌的声调格律,特别推崇盛唐时期的诗风,认为:“诗必有具眼,亦必有具耳。眼主格,耳主声。”(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因此,他的诗大多典雅工丽、平正沉稳。

  李东阳也擅长散文。其文笔简洁,叙述生动,议论精辟。《移树说》、《医戒》、《记女医》、《记女巫》等文,都写得比较精采。但李东阳的散文不如他的诗歌影响大。

  李东阳是明代成化、弘治年间显赫的政治人物,门生满朝。因此,“门生或朝罢、或散衙后,即群集其家,讲艺谈文,通日彻夜,率岁中以为常”(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这在当时颇有影响。李东阳为首的文人群体,被称为“茶陵派”。作为“茶陵派”领袖的李东阳,其文学主张和拟古习气则为后来李梦阳、何景明的拟古派开启了文学流变的门户,对明代文学有着较大的影响。

  (三)散曲作家薛论道

  薛论道(约1531—1600年),字谈德(一作谈道),号青莲居士,定兴(今河北属县)人。因一足残废,人称“刖先生”。中年投笔从戎,立有军功,官至神枢参将加副将。后辞官归乡,以读书写作为乐。著有《林石逸兴》,收其所作散曲千首。

  薛论道是明代重要的散曲作家之一。他的散曲题材广泛,有描写军旅生活、战场景色的,有抒发个人感慨的,有批判现实、讽喻世情的。《古山坡羊·吊战场》是其散曲杰作:

  拥旌麾鳞鳞队队,度胡天昏昏昧昧。战场一吊,多少征人泪。英魂归未归,黄泉谁是谁?森森白骨,塞月常常会。冢冢碛堆,朔风日日吹。云迷,惊沙带雪风。风催,人随战角悲。

  这首散曲苍凉悲壮,风格雄浑,在明人散曲中堪称一时之绝唱,别具特色。

  九、清代燕赵文学的成就

  (一)清初词人梁清标

  梁清标(1620…1691年),字玉立,号蕉林,又号苍岩,真定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清顺治元年(1644年),降清,补原官。累迁礼部侍郎、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兼兵部尚书事,拜保和殿大学士。著有《蕉林诗集》、《棠村词》、《棠村随笔》等。

  梁清标在政治上略无建树,但擅长诗词。清人徐珂说:“明崇祯之季,诗余盛行,人沿竟陵一派入国朝。合肥龚鼎孳、真定梁清标,皆负盛名。”(徐珂:《近词丛话》)梁清标的词,浓艳清丽,意境深远。如《柳梢青》:

  小雨才收,平沙细草,绿满西畴。柳眼青归,桃腮红晕,人倚高楼。家家绣钩帘,春不管斜阳旅愁。罗绮风前,秋千影里,马上墙头。

  清人陆荩思评价说:“棠村极浓艳,而无绮罗芗泽之态。所谓生香真色,人难学也。”(《国朝词综》卷一)因此,梁清标以其雍容闲雅的词风,在清初享有盛誉,“领袖词林数十年”(《大清畿辅先哲传》卷一),成为一代巨擘。

  (二)纳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