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志-第1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宫城内以太极殿为主建筑,殿周环120柱,台基高9尺,门窗以金银为饰,椽栿斗拱,尽以沉香木造就,椽端饰以金兽头,台阶石面刻“千秋万岁”字样及奇禽异兽图形,殿瓦涂胡桃油,光辉夺目。大殿东西各有配殿,名太极东堂、太极西堂。在太极殿后又建昭阳殿,殿东西有长廊,廊上置楼。大殿周环72柱,基高9尺,以纹石砌造,门窗饰以镂金,栏杆皆用沉香木。梁拱间刻画奇禽异兽,或蹲或踞,或腾逐往来,椽首雕以金兽。大殿的东、西两侧有阁,由长廊相通,东阁内建含光殿,西阁内建凉风殿。以上两大殿是朝会群臣、接见外国客使的场所。后宫妃嫔则居于昭阳殿后面的宫院,通过“永巷”,跨过五楼门就进入后宫,内设显阳殿、宣光殿、镜殿、修文殿、偃武殿、圣寿堂、玳瑁楼、后园等建筑,装饰豪华,凡殿皆用玉石点缀,大小铜镜万枚,又以曲镜抱柱,入夜数十步之外犹可见光。四壁丁香末涂抹,殿顶以胡桃油漆瓦,四面垂金铃万余枚,风起铃声响彻方圆10里。
城内,街道纵横交错,有400余坊,“四民辐凑,里闾阗溢”,达官显贵宅第星罗棋布,大司马府、御史台等衙署主要分布在宫阙之南,市场分设于东部曰东市、西部曰西市。苑囿建筑也奢于后赵,在铜雀台西、漳水之南筑游豫园,“为射马之所”,南城外建清风园,为官用蔬圃。旧华林园重加增饰,若神仙所居,更名为仙都苑。苑中土山以五岳名之,五岳之间,分流四渎为四海,汇入大池,曰大海,水深可行船,周游12。5公里。池中建有水殿,周环12间,基高2尺4寸,广2丈9尺,殿脚船两支,各长5丈2尺,上建步廊,周环44间,梁枋皆彩画。
邺都建筑毁于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从1958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对邺都遗址进行勘探发掘,并分别绘出了《曹魏邺城复原图》、《后赵邺城复原图》和《东魏北齐邺南城复原图》。考古证实,城址范围与文献记载基本相符。邺城的形制、布局在曹魏时已形成,城建以中轴线为基准,对称均匀,呈棋盘格形状的封闭式规划,标志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都城建筑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同时,从皇宫布局看,在邺北城听政殿后、邺南城昭阳殿后都是后宫所在,这种前朝后寝的定制在邺都已经形成。所有这些重要成果,为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建筑规划、建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三、北魏建都平城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王朝,初称代国,道武帝(拓跋珪)登国元年(386年)改国号魏,史称北魏。天兴元年(398年)始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又叫代都。随着国势的发展,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因平城在其北,故为北京,平城与洛阳并称“二都”。
北魏道武帝初建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境内),地当游牧地区,适应了鲜卑族以游牧生活为主的习俗和国力尚处单弱的初期状况。后因向农业区拓土的需要,国都也向南迁徙,但又不能远离发祥之地,故处于半农半牧地带的平城是最理想的地方。平城在今大同市东北部附近,位于山西省北部,北拒阴山,南控太行,桑干河流经其南,地势平坦,既宜农耕又宜游牧。西汉在这里置平城,北魏新建的平城在汉平城的西北,其建筑布局、形制仿中原之制,《魏书·莫题传》载,北魏初“欲广宫室,规度平城四方数十里,将模邺、雒阳(洛阳)、长安之制”。这是北魏进一步封建化的一个体现。当时,还有大批山东六州汉民和精工技巧徙居平城及其附近,参与了都城的建设。据顾炎武《历代宅京记》转引《魏书》、《水经注》的记载,平城是经几代皇帝陆续修建而成,载于史书的殿堂楼台就有四五十座。天兴元年(398年)始建宫室、修文庙、立社稷,次年宫城四周筑城门12座。皇帝临政朝会的正殿有天文殿、永安殿、太极殿等。孝文帝为修建自己的听政大殿——太极殿,特派汉族画家、工程学家蒋少游到古都洛阳,“量准魏、晋基址”回平城营造。太极殿左右有东、西堂,太和殿东接东堂,殿东北接紫宫寺,南对承贤门,门南是皇信堂。孝文帝时期,一部分封建化改革措施是由临朝听政的太皇太后冯氏主持推行的,而皇信堂就是太和七年(484年)专为冯太后建立的坐朝听政之所,殿内有壁画,“图古圣忠臣烈士之容”,是北魏以孝文帝为首的改革派为推行其汉化政策而作的。《魏书·高祖记》:“太和十六年五月癸未,诏群臣于皇信堂,更定律条。”皇信堂及其壁画,在宫城中具有不寻常的政治意义。
宫城南接郭城。北魏明元帝泰常七年(422年)筑平城外郭,“周回三十二里”,这是一般居民区,也是手工业、商业区。《南齐书·魏虏传》记载:“其郭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每闭坊搜检,以备奸巧。”城内筑坊是汉制,坊与坊间有封闭式围墙,并有巡逻士兵“司察盗贼”,以维护统治秩序。平城原是北方边城,北魏时期是古都平城最繁荣的时期,这一带人口增加很快,鲜卑、匈奴、羯、高车、汉等各族人民相互杂居,成为北方各族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古都的宏伟建筑正是民族融合的结晶。
第三节 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
自秦汉以来,活动于西北方的匈奴人、突厥人或远迁,或与其他民族融合,唐末五代以来,契丹族崛起于东北,以后又有女真族、蒙古族人相继强大起来,并浸寻南下,中国统一王朝的政治中心也随之由西北逐步转移到东北方。
一、辽朝陪都——南京城
契丹族是中国东北少数民族之一,是鲜卑族的一支,最初生活在潢河(今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和土河(今老哈河)流域,早在六世纪前后,契丹就与幽州地区发生经济关系,916年阿保机正式登基,立国号名契丹,是为辽太祖,辽太宗时又改国号名辽。938年,辽从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手中得到幽云十六州之地,遂升幽州城为辽朝陪都——南京。
幽州是中国古“九州”之一。蓟城自为燕国都城后,城址并无变化,秦汉以后是北方重镇,隋唐称之为幽州城。据《元和郡县志·补志》记载,城南北7里,东西9里,周长32里,东城墙在今宣武门西侧,南城墙在今白纸坊大街以南,西城墙在今莲花池东岸,北城墙在今新文化街一线偏南,四面城门共12座。辽就在此基础上扩建为南京城。
辽朝先后设五京府,即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西京大同府、南京析津府,这是维系其政治、军事统治的重要措施。辽帝有四季以帷帐为行宫,巡幸行猎、处理朝政的传统,谓之“捺钵”,南京虽是四时“捺钵”中的一个地点,但它是辽朝势力范围中政治、经济、文化上最先进的地区,它的地理位置也具备易守难攻,便于继续进取中原的条件。南京自938年建立到1125年辽亡,在长达187年的历史中,一直是辽国南境的政治中心,它在推动辽朝封建化,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的进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辽南京总体位置在今北京市广安门和宣武区一带,北垣在今白云观后,南垣在今白纸坊,东垣在今烂面胡同至法源寺之间,西垣在会城门至莲花河东岸。《辽史·地理志》记载,城高3丈,周36里(据今考证,实11。5公里),衡广1丈5尺,有敌楼、战橹具(一种侦察或攻防用的高台),城门8座,东名安东、迎春,南名开阳、丹凤,西名显西、清晋,北名通天、拱辰。皇城在都城的西南部,这是古燕都的宫殿区,方圆5里,设4门,独南门两侧有左右掖门(即旁门)。皇城内有紫微殿、元和殿、永兴宫、积庆宫、延昌宫等10余座宫殿,其中元和殿是朝会大典的场所。皇城东北隅有燕角楼,城西南隅有凉殿,殿身三面敞开,是一座独具民族风格的高层建筑。塞北契丹人不习中原酷暑,故建凉殿以纳凉,同时还可登高眺望城郊景色,或阅兵操练,或观望南城外毬场比试的场面,凉殿为中原其他都城所未见。城内有四通八达的街道,居民住宅分布在26个坊内,名称沿用唐时旧称,多带民族地方性,如“罽宾坊”是唐代西域国名,“肃慎坊”是东北女真族的古老称呼,“归化坊”取“四夷”归顺教化之意等等,反映出辽南京城处于多民族地区的特点。宋使臣路振写的《乘轺录》载“城中凡二十六坊,坊有门楼,上署其额”,王曾的《上契丹事》载“城中坊门皆有楼”,可知南京城的里坊规划严整,标记鲜明。
市场设在城的北部,《契丹国志》载:“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都市商业很繁华。早在唐时,幽州城已是各族商品的集散地,在城北部有固定的商业区和手工业区,称为“幽州市”,行业繁多,如大米行、肉行、果子行、炭行、铁行、油行、染行、绢行、杂货行等。辽南京的北市仍是沟通关内外经济交流的聚散点,并有新的发展,市场上通行秦汉以来历代王朝的钱币。
辽朝笃信佛教,南京佛教之盛又为五京之首,宋人洪皓在《松漠纪闻》中说,燕京大的寺院“三十有六”,小的难以计数。南京比其他京城更具备发展佛教的物质和文化基础,城内著名佛寺如延寿寺、延洪寺、悯忠寺等都是皇帝及太后、后妃们经常素服饭僧的地方。在城西南的大房山云居寺有辽代雕刻的石经数千方,至今保存完好。
辽南京还是使节、客商频繁往来的地方,馆驿建筑也较多,辽最高统治者在这里接见过高丽、日本及西域诸国的使者,这种扩大到海外的友好交往在北京发展史上是空前的。
二、辽朝上京、中京、东京、西京
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是太祖创业之地,负山抱海,天险足以为固,其建筑多参照南京规制。天显元年(926年)用汉人工匠“展郛郭、建宫室”,太宗时又依汉制于殿中行登基之礼,改皇都为上京。《辽史·地理志》记载,外城高2丈,幅员27里,东门3座,西门2座,全城分南北两部,皇城位于北城区,城高3丈,有楼橹,四面各设1门,大内设东、西、南门,主要宫殿有开皇、安德、五鸾。“南城谓之汉城”,城中一条大街,阁楼左右对峙,下列井肆,是一般手工业、商业区和居民区,城内汉人“并、汾、幽、蓟为多”,这是一座各民族杂居的都城。据考古发掘,上京周围约14公里,皇城位于北半部,宫殿遗址仍较清楚,大内之南有大道直通汉城,官署、佛寺、作坊等建筑分布在大内之东和东南。汉城建筑则显得卑陋,城内多民用住宅和作坊。出土文物有中原地区产品及上京仿中原制品,如仿白定瓷,还有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产品如辽三彩、鸡腿瓶等。
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县)是由辽太祖挑选的能工巧匠建造,所有“郛郭、宫掖、楼阁、府库、市肆、廊庑,拟神都之制”(《辽史·地理志》)。辽圣宗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实以汉户,号曰中京”。都城由外城、内城、皇城三部分组成,外城南北长3500米、东西宽约4200米,周长15400米,考古发掘与《乘轺录》所载“幅员三十里”之数大致相符。外城的南部为坊市,有长廊式建筑,是集市贸易场所,一条宽64米的笔直大道贯穿于外城南墙正中的朱夏门至内城南门正中的阳德门之间。此外还有经路3条、纬路5条,东西两侧布局对称,井然有序。皇城位于内城中部偏北,宫殿遗址尚存。这座辽中期建筑的都城完全模仿北宋都城开封府制度,是辽圣宗在辽宋“澶渊之盟”之后用宋朝提供的资财和燕云的工匠建筑的。
西京(今山西大同市)城墙上设敌楼、棚橹具,周20里,城门4座,城内中心建筑仍是位于城北部的原北魏宫殿,新建筑主要有华严寺、天王寺等。
东京(今辽阳)是辽太祖修葺辽阳故城而建。城有内城、外城两部分,内城高3丈,有楼橹,幅员30里,每面城墙有两座门。宫殿区在内城的东北隅,高3丈,具敌楼,南面设3门,上建楼观,四隅有角楼,大内有二殿,不置宫嫔。“外城谓之汉城”,分南北市,中有看楼,晨集在南市,夕集在北市。
辽所设五京为金朝京府的设置和建筑打下了基础。
三、承前启后的金中都
1115年女真族建立金朝,都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县南),称上京。第四代皇帝海陵王完颜亮在位时,金朝已经拥有富庶的中原地区,经济上呈现“春风北卷燕赵,无处不桑麻”的景象(金文学家蔡松年诗)。为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