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志-第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骱阂菜鹗Я舜罅康娜肆ξ锪10万多马匹。这次决定性的战役,卫青、霍去病所率大军都是从燕赵地域出征的,可见其战略地位的重要。
(三)匈奴隶属于西汉
西汉昭帝时,匈奴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统治权相互攻杀,至宣帝时形成五单于纷争局面。公元前56年,呼韩邪单于打败屠耆单于,屠耆单于的儿子率残部降汉;后不久,呼韩邪单于又被其兄郅支单于打败,呼韩邪单于率部众到五原塞向西汉称臣,郅支单于亦遣使入汉通好。元帝时,郅支单于西入康居,为西汉西域都护甘延寿和西域副使陈汤击杀。从此,匈奴全归呼韩邪单于所统。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亲自入汉觐见汉帝,“赞谒称臣”,归附于汉,汉朝宠以殊礼,颁给他黄金质的匈奴单于玺,正式确定了君臣关系。从此,塞北与中原归于一统,汉族与匈奴族人民和睦相处半个多世纪之久,直至西汉末年,在中国广阔的北方,牛马广布旷野,几代都相安无事。正如《汉书·匈奴传》所述:“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呼韩邪附汉,是汉匈民族融合的一个大事件,它打开了汉族与匈奴族和平友好、团结合作的新局面,开启了中国北方民族地方政权接受中原王朝领属的先河,促进了中原与匈奴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汉文化和汉族人民的生产技术(如计算、筑城、建屋、打井等)传入匈奴,加快了匈奴族的生产和生活的进步;匈奴的良马和养马术等传入中原,也促进了西汉政府与民间养马业的发展。北方人民获得了长达60多年的休养生息,为北方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环境条件。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次到长安,表示“愿婿汉氏以自亲”。汉元帝以宫女王嫱(王昭君)嫁呼韩邪单于,封为宁胡阏氏,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是西汉民族关系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三、东汉时匈奴、乌桓与鲜卑
西汉末到东汉初,燕赵地域北部的定襄、雁门、代、上谷、渔阳、涿郡、右北平及辽西诸郡的豪族官吏和割据势力,往往与少数民族统治者上层相互联结,互为依托,与中原王朝相对峙。下面分述匈奴、乌桓、鲜卑、高句丽等少数民族和汉族在这一地域的融合和冲突情况。
(一)匈 奴
东汉初,渔阳太守彭宠与涿郡太守张丰,联结匈奴,叛汉自立。彭宠攻幽州牧朱浮,并分兵攻占广阳、上谷、右北平。匈奴单于遣骑兵助彭宠,蓟城陷,朱浮逃走,彭宠自立为燕王。东汉世祖刘秀亲至卢奴(今河北定州市),指挥平叛,在良乡(今北京市南)、阳乡(今河北固安西北)与彭宠、匈奴联军激战,张丰被俘,彭宠败走,后为苍头(奴隶)子密所杀。刘秀平叛后,遣将屯守常山、涿郡、渔阳、上谷,并修治飞狐道,以利燕赵应援边兵,沿边筑亭嶂,修烽燧。后又迁雁门、上谷、代郡吏民6万余口置居庸、常山关(即飞狐口)以东,养民训兵为备。渔阳太守郭伋和继任的张堪,劝农耕稼以致富,训民为兵以备匈奴,匈奴未敢犯塞,边境诸郡比较平安。
建武二十二年(46年),匈奴连年旱蝗,赤地数千里,人畜死于饥疫大半,单于畏汉乘其弊,遣使至渔阳求和亲,乌桓却乘匈奴饥疫之时击败匈奴,匈奴北迁,漠南地空。不久,匈奴为争夺王位发生内讧,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内附于汉。由于“久居塞内”杂居于汉族人民之间,逐渐“与编户大同”(《资治通鉴》卷六七),生活习俗也逐步汉化了。东汉政府为解决北匈奴南侵之患,于永平十六年(73年)、永元元年(89年),先后遣窦固、窦宪、耿秉等率军北伐,大败北匈奴。这样,南匈奴人和招降的北匈奴人,南迁定居于今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长城内外地区,同汉族人民错居相处,长期交往,经济文化相互沟通,相互吸收,共同为开发这一地区作出了贡献。
(二)乌桓内迁
东汉初年,辽西乌桓贵族郝旦等率族众内属,刘秀令其居塞内,布于幽、并二州沿边诸郡,为此东汉设置“护乌桓校尉”驻上谷宁城(今河北万全)进行管理,定期贸易,这种关系一直延续至安帝永初年间。此后,乌桓与东汉的关系有了变化,或因东汉官吏们压迫,或因乌桓贵族与匈奴联结,彼此间有过冲突和战争。东汉后期,由于统治政权的衰弱,对乌桓的控制也逐渐削弱。散居于沿边诸郡的乌桓族,也形成了几支割据为王的势力,如灵帝建宁元年(168年),上谷部乌桓难楼,拥众9000余落自立,辽西部丘力居拥众5000余落称王,辽东部苏仆延有众千余落,右北平部乌延拥众800余落称汉鲁王。
(三)鲜 卑
东汉初,鲜卑族原从属于匈奴,建武二十一年(45年),辽东太守祭彤大败鲜卑人,其首领偏何率部降汉。不久,鲜卑族另一首领仇贲到洛阳朝见汉皇,刘秀封其为王,与宁城护乌桓校尉同辖鲜卑人。及至北匈奴被击溃,鲜卑人乘机进入匈奴故地,将当地人同化为鲜卑族人。东汉桓帝时,鲜卑人在其首领檀石槐领导下,制定了法令,发展了农牧、狩猎、捕鱼等业,并在仇水(今河北怀来)建立行政中心,自分其地为三:右北平以东为东部;右北平以西为中部;上谷以西为西部。今河北承德地区南境为乌桓之地,其中部和北部概属鲜卑所辖。熹平六年(177年)鲜卑大举南下,大败东汉军,其兵马疾悍过于匈奴,东汉东、北、西三边地区皆有对峙和冲突。
(四)高句丽
东汉建武二十五年(49年),高句丽王进犯右北平、渔阳等郡,不久,即因辽东太守祭彤处理了鲜卑问题而撤兵。高句丽在今河北东北地区与东汉形成的冲突,比匈奴、乌桓、鲜卑为轻。
第三节 魏晋北朝时期的北方各族
公元220…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的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为其时代的特点。大量少数民族入居中原,中原汉族人民为躲避战乱,有的南迁长江流域,有的北迁关外少数民族地区。迁居中原的少数民族,受汉族封建经济文化的影响,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过程。汉族也从少数民族那里吸收了有益的东西。这种民族间的融合,不仅有利于全国社会经济发展,也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北方燕赵地区,是这一历史时期北方民族融合最为显著的地区,它的历史作用具有全国意义。
一、曹魏与鲜卑、乌桓
东汉后的魏蜀吴三国,曹魏地处北方据有燕赵,而且实力最强。曹操在灭袁术、吕布、袁绍群雄之后又降乌桓,统一北方,于建安二十一年(216年)称魏王,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曹丕代汉立魏后,辖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境内除中原汉族外,还包括匈奴、鲜卑、氐、羌、乌桓、羯、卢水胡、西零等少数民族,其间的鲜卑、乌桓和匈奴较为强大。
(一)鲜卑人统一漠南
东汉末年,檀石槐统一鲜卑诸部,在长城以北的广袤地域,建立了东、中、西三部的军事部落大联盟。延时不久,鲜卑又陷于诸部林立的分散状态。曹操当权时,西部鲜卑叛离,漠南自云中以东分裂为三个集团:一是步度根集团(檀石槐后裔),拥众数万,据有云中、雁门一带;二是轲比能集团,分布于代郡、上谷等地;三是原来联盟“东部大人”所领属的若干小集团,散布于辽西、右北平和渔阳塞外。其中轲比能集团势力强,影响大。袁绍据河北时,汉人为避其苛虐刑政,多投奔鲜卑轲比能,轲比能令其族人向汉人学汉语,学汉字,学兵器制造术,势力强大起来。
建安年间,曹操驻军幽州时,轲比能等鲜卑首领通过乌桓首领阎柔贡献方物,表示臣服。曹氏父子两代,都对这些首领给以安抚。黄初元年(220年),轲比能向文帝献马;二年,轲比能交还留居鲜卑的汉族500余家归汉;三年,又率部3000余骑,驱赶牛马7000余口与曹魏“互市”,再送归汉人千余家返回上谷等地。后轲比能集团势力强大,先后兼并了步度根等部,统一了漠南地区。轲比能强大后,屡犯曹魏边境,后为幽州刺史、护乌桓校尉王雄遣刺客所杀。漠南统一局面又陷于四分五裂之中。东部鲜卑先后兴起宇文部、段部和慕容部三股势力,他们乘机南迁,占有乌桓故地。宇文部本非鲜卑,后来东迁辽东与鲜卑人杂处,归附檀石槐后,逐渐鲜卑化。段部出自辽西鲜卑,居地中心在令支(今河北迁安县)。
(二)曹操北征乌桓,乌桓人入关定居
东汉末汉献帝初平中,乌桓人蹋顿统一了辽东、右北平、辽西三郡乌桓,之后,上谷郡乌桓也归属为一。建安初,冀州牧袁绍与公孙瓒争战时,袁绍在蹋顿的支援下,占领幽州,蹋顿因此也得到了袁绍的封赐。曹操败袁绍后,袁绍之子袁尚、袁熙胁迫幽冀军民10余万户投奔三郡乌桓,欲借蹋顿之势复图冀州,蹋顿也乘势入塞攻扰。曹操为消灭袁氏余部,安定边境,开凿平虏渠以通漕运,准备粮草。公元207年亲率大军,北征三郡乌桓,出卢龙塞“堑山湮谷五百余里”,直指乌桓的统治中心柳城(今辽宁朝阳南),杀蹋顿,破柳城,袁氏兄弟出逃到辽东,为辽东太守公孙康所杀,送首级给曹操。曹操将被乌桓掳去和逃往塞外的汉族百姓10余万户接回。又迁10余万户乌桓人入居关内,并从中精选,组成骑兵,仍命乌桓的王、侯、大人率领,随同魏军南下征战,“由是三郡乌丸为天下名骑”(《三国志·魏书·乌丸传》)。后来,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年)秋,又遣幽州刺史兼护乌桓校尉毌丘俭率军征讨右北平郡乌桓,先时曾随袁绍奔走辽西的“辽西乌丸都督”也率众5000归附魏国。曹魏政权对乌桓的征伐、迁居和重用,对民族的融合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乌桓逐渐与汉族融合为一。此外,曹操为巩固政权,稳定北方的统一,还对南匈奴施以征伐与招抚。他采取分化控制的策略,令其居住指定地区,分部立贵族为帅,并遣汉人为司马实行监督,从此,单于仅存虚号,“降同编户”,部落组织虽存,但已不能直接管辖其部众了,实权归于曹魏政权所委派的各部司马手中,加之一些安抚措施,匈奴部众编入户籍,与汉人长期杂居,学习农耕技术,出现了“边境肃清,百姓布野,勤劝农桑,令行禁止”的安定环境。南匈奴由单一的游牧经济也兼营农业经济,南迁中原内地的一些匈奴人,因没有土地,不少人也沦为汉族地主私家的田客。
二、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建立的政权
(一)北方各族建立的政权
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的统治者形成了纷争割据的局面,在100多年中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史书称“五胡十六国”,其实,建立政权的不只五个少数族,也有汉族;割据政权也不只16个。在这100多年中,先后建立的政权计有:
匈奴族三个政权:前赵(原称汉,今陕西、山西南部,河南西部)、北凉(今甘肃大部)、夏(今陕西北部、甘肃一部、内蒙古一部分)。
羯族一个政权:后赵(今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江苏、安徽、湖北、甘肃、辽宁的一部分)。
鲜卑族九个政权:辽西(今辽宁、河北一部)、代(今内蒙古西部、山西北部,后改北魏,逐渐统一北方)、宇文(今河北北部)、前燕(今河北、山西、河南和辽宁一部分)、后燕(今河北、山东、山西和河南、辽宁一部分)、南燕(今山东、河南一部分)、西燕(今陕西、山西一部分)、西秦(今甘肃西南)、南凉(今甘肃西部、青海一部分)。
氐族三个政权:仇池(今甘肃东南)、前秦(都长安,曾一度统一北方)、后凉(今甘肃西北、新疆南部、青海一部分)。
巴氐一个政权:前蜀(原称成,后改称汉,今四川和云、贵一部分)。
羌族一个政权:后秦(今陕西、甘肃、河南)。
汉族五个政权:前凉(今甘肃西北部、新疆南部、青海一部分)、冉魏(与后赵同)、西凉(今甘肃西部)、后蜀(今四川)、北燕(今河北东北部、辽宁)。
总计7族23个政权。
(二)在燕赵地域民族政权间的纷争
1。前赵、后赵的对峙与统治
西晋灭亡后,匈奴族统治者刘聪占有了北方大部分土地,公元318年刘聪死,刘曜乘内部变乱之机,夺取政权,迁都长安称帝,国号为赵,史称前赵。公元319年,石勒反刘曜,自称大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