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篡唐 >

第49节

篡唐-第49节

小说: 篡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庆甚至告诉郑世安,做好半年不开张的准备。不过雄大锤那边,却不能停止打造,保持适量的生产,以做库存。郑言庆并不是学经济出身,所以也不可能想出太多有用的方法。但他推测的倒是没错,店铺开张十日,只卖出去两把普通剪刀。
  郑世安有点着急了!
  他通过自己的关系,把那一百把精制剪刀送出去之后,就再也没有音讯。
  而店铺几乎没有生意,他还要兼顾着雄大锤子一家的生活,还有每天的生产成本。
  才一个月的时间,他前前后后就投入进去了九百多贯。
  那钱花的真就如同流水一样,眼看着自己手头的钱越来越少,郑世安就越发焦虑。
  郑仁基也派人关注这件事,听说郑世安和雄大锤他们合伙卖剪刀,他忍不住放声大笑。
  “那老儿真个是疯了,区区龙刀,能赚几何?”
  崔夫人也是冷笑连连。
  此前她想要陷害郑世安祖孙,不成想却搭进了崔道林父子。连带着郑仁基那根祖传的玉带,至今音讯全无。为此,她还被崔家派人狠狠的责骂一顿,心里很不舒服。
  眼见着郑世安要赔得血本无归,崔夫人总算是出了一口气。
  “老爷,郑世安也不容易,这样子下去,恐怕也撑不了多久。咱们也不能在一旁看热闹,能帮一把,还是帮一把吧……要不然,妾身让人去买上几把回来?”
  郑仁基闻听,连连点头。
  没想到旁边郑宏毅听到了之后,回去和徐世绩也商量着,准备两人凑出五十贯,去托人在暗地里购买。不管怎么说,郑世安也是言庆的爷爷,要是郑世安破产了,只怕言庆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未必能帮上什么,但总好过在一旁冷眼旁观。
  郑世安坐在店铺里,也是心急火燎……
  这要是再不开张,用不了一个月,这就怕是撑不住了。
  他坐在柜台上噼里啪啦的计算,这一个月下来,几乎把他那一千贯花了个精光。
  不行,再这么下去肯定撑不住。
  虽说他祖孙两人无需担心生活,可这剪刀就好像无底洞,每天光只是雄大锤那边,就得要支付一贯钱出去。自己手里现在加起来,也就剩下几十贯了,不能再撑下去了!
  如今这洛阳城里的人,都知道有他这么一个傻瓜,开了一个傻瓜店铺。
  “郑老兄!”
  郑世安正算得上火时,忽闻有人叫他的名字。
  抬头看去,只见从外面走进一人。生的相貌堂堂,不过颧骨略高,肤色略白,似有胡人血统。
  “元管家!”
  郑世安一见来人,连忙走出柜台迎上去。
  此人是洛阳元府的管家,名叫元令荣。洛阳元府,是北魏皇族。北魏以拓跋为姓氏,到后来改姓为元。洛阳元府,是太府少卿元文都的府邸,而这位元文都,就是昔日隐太子妃元氏的父亲。隐太子因太子妃一事,而恶了独孤皇后,被罢去了太子之位。不过杨坚和独孤皇后对元文都一族,却始终保持着些许歉意。
  元令荣笑呵呵的进来,和郑世安见了礼。
  两人在堂中坐下,郑世安才小心翼翼的问道:“少兄,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小店?”
  “嘿嘿,老兄你果然是好手段啊。”
  郑世安不禁愕然,“少兄,此话怎讲?”
  “你月前送我那锦盒,怎么没告诉我,那上面的诗文,就是令孙所书呢?”
  “啊,这个……”
  郑世安的确是送了一把剪刀给元令荣,不过元令荣当时看都没有看,更没了下文。
  “那只是小孙一时戏耍之作,那值得专门提起?”
  “诶,老兄此言差矣。令孙乃当世奇童,所书诗文更价值万金。
  而且,你这剪刀也的确好用。不但做工精美,使用起来也省了许多力气。我今日来,就是奉了我家老爷之命,来求购剪刀。上品三十把,中品一百把,下品三百把。”
  雄记剪刀,分上中下三品。
  上品二十贯,中品一百钱,下品五十钱。
  所谓上品,自然是雄大锤子精心打造,不但做工和用料讲究,关键是配以那包装。
  而中品则是由天津桥其他人家打造出来,选材和做工自然无法和上品相比。至于下品,全都是上品废料打造而成,价值不高。普通人家,大都会选用下品,富庶人家才会选用上、中品的质量。
  似元文都这种大族人家,本来也用不了这么多剪刀。
  可偶然机会下,有人买了一把下品剪刀,居然在厨房里使用起来。这一用,却是方便不少……加之元文都偶然看见那上品包装上的诗文,立刻就意识到其中价值。
  如今,长安贵族之间,流行咏鹅体。
  这玩意做工不差,而且还有鹅公子的诗文笔迹,拿出来送礼,倒也不丢了面子。
  郑世安吓了一跳。
  只这三十把上品,就足以收回早期的成本了!
  “元管家,你莫开玩笑。”
  元令荣眼睛一瞪,“这有甚玩笑可讲。你快快备货,我这边已带钱过来,赶紧清点吧。”
  六百多贯啊……
  郑世安顿时笑逐颜开,叫上店中伙计,把剪刀收拾妥当。
  这边元令荣还没走,就又有人登门要购买上品剪刀。
  郑世安库存也就六十把上品剪刀。不是他没有更多的存货,是他手里没有那么多的包装。
  即便如此,来人也还是一口气买走了剩下的三十把。
  只片刻功夫,郑世安就收回了一千多贯。
  “给我立刻打造锦盒!”
  郑世安前脚把客人送走,后脚就立刻大声叫喊起来,“打一百个锦盒……不,二百个,看看我们手中有多少钱,全部打成锦盒。”
  一时间,萧条了月余的雄记剪刀铺,顿时忙碌起来。
  “爷爷,这二百个上品剪刀卖完了之后,暂时不要做了。”
  当晚郑言庆听郑世安提起此事,想了想之后,立刻给出了建议。
  “为什么?”
  郑世安有些不解,“这上品剪刀,如今卖的最好。而且盈利丰润,为何不再做了呢?”
  “爷爷,过犹不及啊。”
  郑言庆掰着指头计算起来:“你想想看,那些人买剪刀,图的是什么?是孙儿的题诗。这东西大都是当作礼物赠送,你认为那些大老爷们,谁会专门使用呢?
  这只是个噱头,用一下可以,久了就不值钱了。
  所以,咱们的重心应该是推广中品和下品剪刀,那玩意儿才最赚钱。至于上品剪刀,只能做招牌。以后再有人来买的话,就告诉他们,一次五把,多了不卖……而且,这一批卖完之后,爷爷你让人再秘密打造一批出来。有多少钱就打造多少个。我估计,等手头上这二百把剪刀卖完了,会平稳一段。等长安各地开始关注的时候,你就想个办法对外宣扬,底稿丢了……顺势再把上品剪刀的价格,提高一倍。”
  这锦盒,最值钱的怕就是盒盖子上的题诗了。
  底稿在郑世安手中,制作的时候会取出来,进行拓印。如果失了底稿,就等于再也无法制造同样的锦盒。言庆深知,这上品剪刀的销量不会太大,关键是用此办法,来进行原始积累。所谓绝品最珍贵,到时候操作的话,可以再赚取一大笔。
  郑世安对言庆那还有半点怀疑,二话不说,点头应下。
  大不了背负个骂名罢了,他郑世安难道还怕这个?真金白银到手,才最是实惠。
  不知不觉中,郑世安在经历了一场破产危机之后,开始关注起黄白之物。
  这心里有了自己的计较,对郑家的归属感,无疑悄然淡化了几分。郑言庆能感受到郑世安内心中的变化。至少在这一次危机里面,郑世安就没有提过半个‘郑’字。
  第一卷 麒麟阁上春还早 第074章 最后一课(上)
  郑世安是个可怜虫!
  之前依附于郑家的时候,没有半点独立的性格。宗族观念,在华夏延续千年,自然有其不可抗拒的力量。如果言庆不是穿越而来,只怕也会浑浑噩噩,依附郑家吧。
  后世讲求个性独立,在这个时代,个性独立者,往往酿成悲剧。
  言庆也不奢望郑世安真的能有自主个性,但他还是希望,郑世安能成为宗族当中的独立个体。一个宗族,是有族房和个体族群组成。至少,郑世安应该成为那个个体,而不是一味的依附于郑家。其实,郑大士最早不也是宗族中的个体吗?
  只不过郑大士有个好祖宗,又有一个好爸爸为他打好了基础,所以才成就今日在郑家的地位罢了……
  入仲夏后,平静的关中,突然间搅起了风风雨雨。
  也不知道是从哪里传出来的消息,说是皇帝对太子生出了间隙,更有意重立隐太子。
  一时间,关中大地变得纷乱起来。
  朝中权贵,各大世家突然息声,谁也没有站出来澄清事实。
  而太子更偃旗息鼓,似乎对这些谣言缺乏还击的力量,更使得局势变得扑朔迷离。
  四月末,太子杨广急急从长安赶赴仁寿宫,将朝政暂时托付于杨素,又命内史侍郎,闻喜县公裴世矩辅佐。他似乎是想要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他对皇帝的孝心。
  “老师,圣人真的会罢免太子吗?”
  仲夏时节,刚下了一场大雨,雨后的天气并不凉爽,在炎热中透出了一丝丝的压抑气息。
  一袭白衣的郑言庆,跪坐在门廊上,看着李基好奇的询问。
  李基也是一身单衣,手里端着一碗在井水里冰了一整天的杨梅汤,滋滋有味的品尝。
  刚直面容上,流露着一抹慈祥笑意,隐含点点欣慰。
  这杨梅汤是田庄上的猎户,从龙门山中摘取的野生杨梅。郑世安做成杨梅汤,以驱逐暑气。郑言庆则准备了一坛子,在井水里冰了一天,然后带来学舍敬奉老师。
  虽说只是一碗杨梅汤,可是在李基看来,却胜似山珍海味。
  “呵呵,皇家里的事情,谁又能说的准呢?不过依我看,皇帝未必会废掉太子。太子和隐太子不一样,能隐忍,更有心计,决不可能轻易惹怒皇帝。至于这流传出来的谣言,依我看不过是一些人想搅浑这一池子水罢了。你没看朝中掌权者,不管是杨素还是裴世矩,都是太子一党吗?太子把朝政交由这两人,一方面是说明他对这两人信任,另一方面不也说明了,皇帝并没有废掉太子的心思吗?否则的话,皇帝早就派人,去朝中夺回权柄了。”
  言庆点点头,没有再追问太多。
  这种事,他也的确不好去问的太过于详细,否则就会让人感觉怪异了。
  八岁的年纪,实际上不过六岁,长于书画,能吟诗作赋或许还能说得过去,可要是参与朝政的事情,未免太惊世骇俗。所以,浅尝即止,弄清楚情况也就行了。
  听得出,杨坚父子并没有出现什么矛盾。
  没有矛盾而谣言兴起,说明里面必然有古怪之处。
  至于是何处古怪?言庆也说不出来。但他能肯定,如今这局势,依旧牢牢掌控在太子杨广手中。从此前汉王杨谅游说山东士马和河洛世族的事情上来看,不排除杨广有意为之的可能。李基或许也能看得出来,但不会和郑言庆讨论这些事情。
  “小妖啊,我留给你的功课,你都做完了吗?”
  也不知道李基是从何处听来言庆这个别号,不知不觉也改变了对他的称呼。
  言庆连忙回答道:“学生近来除了琢磨老师的讲义之外,大多数时间都在读诗。”
  诗,乃诗经诗品,言庆觉得自己不能总是盗窃别人的东西,要有一些自己的作品才行。不懂诗词韵律,自然无从谈诗。古人言诗,必修诗经诗品两部作品,言庆也要对此有所了解才行。
  “诗书,只是小道,可以怡情,但不能太过于沉迷了。”
  李基放下手中的陶碗,思忖片刻,轻声道:“言庆你识字已逾万,当可读得四书。经史之道,方为根本,你不可因小道而失大,将来后悔莫及。这段时间以来,三国志我已经讲完,剩下的只需要你自己去琢磨,去理解。等过些时候,我们开始讲读《四书》,你要做些准备。虽说以你的年纪,读四书可能有些早了,但也不是不可以。我这里有一部郑玄大家所解四书,你拿回去慢慢读吧。不认识的字,可以记下来告诉我;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太执着于理解,先背下来,日后我与你讲解,你的年纪慢慢大了,自然就能体会到里面所蕴含的奥妙。”
  “弟子记下了!”
  李基站起身来,回到屋中,取来一个小包裹。
  打开来一看,里面放着一摞书籍,最上面的是四书,而四书之下,则是两本小册。
  李基似乎有些犹豫,沉吟半晌,将那两本小册和四书还是放在了一起。
  “这里面,除四书之外,还有一部《六艺》和《马槊谱》。我知道你习练武艺,这《马槊谱》想必也适合于你。《六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