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和生命-第1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掏蝗环吲睾沁车溃骸昂媚愀錾倌晷∽樱垢胰绱讼啾疲∥夷训朗堑猎舨怀桑伪刂牢掖幽睦锢吹模俊闭抛羟返刂吕袼担骸爸灰蜓瞿较壬男屑8叱试甘毯蛟谀肀叨眩裁匆绱搜侠鞯卦鸨肝夷兀俊崩衔趟担骸袄闲嗖⑽奘裁吹朗蹩梢越棠悖抑皇浅な俣眩悴皇窃诔靶ξ夷曷趿实拱伞!彼低昶锷下考奔北既ィ抛粢蔡下砣プ犯纤饺送娇驼焕镒×讼吕矗衔陶碜怕蛊つ一姑凰欤抛粢蚱@蜕蘖税拙埔龋闶宰叛肜衔趟担骸扒胂壬胛夜惨!崩衔烫鹄此担骸罢庹俏宜谩D阍趺慈绱肆私馕业男囊饽兀 币昃坪螅抛艏衔搪诚苍茫阈∩肭螅骸靶∩廾凉盐牛赶壬脱裕钥厥右埃桓矣惺裁幢鸬姆欠葜搿!崩衔趟担骸拔宜降模煌夂跏橇核宄绿萍复氖虑榘樟耍渲械南陀拗温遥谑肥樯隙家鸭窃兀晃抑话延胧肥椴煌那咨砭哺闾伞!�
老翁说,北周时我住在岐地,是扶风人,姓申名宗,因仰慕齐神武而改宗为观。十八岁时跟从燕公子谨在荆州征伐梁元帝,荆州攻陷后大将军凯旋而回,我与部队留守在江陵。有一天我作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有两个青衣人对我说:“吕走天年,人向主,寿不千。”我便到江陵市去找占梦的,占梦者对我说:“‘吕走’,‘回’字也;‘人向主’,‘住’字也。岂不是说你回家居住便能长寿吗?”当时留下的兵驻扎在江陵,我便向校尉拓跋烈陈情返乡,得到了允许。
我又去向占梦者告别,并问他:“回家去住可以,有什么方法可以长寿呢?”占梦者说:“你的前身是梓潼的薛君胄。薛君胄好服用道术炼制的药散,到处寻找奇异之书,日诵黄老一百页,迁居于鹤鸣山下,有草堂三间,户外遍植奇花修竹,泉石萦绕。有一年的八月十五日,他一人长啸独饮,饮到酣畅时高声喊道:‘薛君胄疏淡若此,难道就没有异人降临到我的面前!’忽然两耳中有车马的声音,于是颓然想睡。脑袋刚刚沾席,眼前便出现了一只小车,红色车轮青色车盖,由一只红色的牛犊驾着,小车从耳朵里驶了出来,各高两三寸,也不觉得从耳朵里出来时有什么困难。车上有两个小童,绿头巾青披肩,也只长两三寸,他们依着车上的栏杆呼唤车夫,被扶下车后,对君胄说:‘我们从兜玄国来,以前听到您长啸于月下,声韵十分清彻激越,内心深表敬慕,很愿接受您的清论。’君胄大惊道:‘你们刚才从我的耳朵里出来。怎么说是从兜玄国来呢?’二童子说:‘兜玄国是在我们的耳朵里面,您的耳朵里哪能住下我们?’君胄说:‘你们的身长只有二三寸,哪能再在耳朵里有国土。就算有的话,那么国人大概都是小虫了。’二童子说:‘我们国家与你的国家并无不同。不信就请跟着我们去看看,有可能就留在那里了,也就脱离生死之苦了。’一个小童便侧过耳朵来让君胄观看,君胄往耳朵里面一瞧,但见别有天地,花卉繁茂,瓦屋一栋接着一栋,清泉萦绕,山崖高耸入云。
于是君胄走进小人的耳中,很快便来到一个都会,只见城池楼阁,壮观华丽无比。君胄正彷徨于街头,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发现原先见过的那两个小童已经站在自己身边,小童对君胄说:‘这个国家与你的国家相比,到底哪个大哪个小?既然到了这里,何不跟我们去拜见蒙玄真伯。’蒙玄真伯居住在一座大宫殿里,墙壁与台阶都装饰得金碧辉煌,室内挂着翠帘帷帐。蒙玄真伯端坐在正殿中央,身穿绣满云霞日月的锦绣衣服,头上戴着通天冠,冠上下垂的流苏可与身体等长。四个玉童侍立在真伯左右,一对手执白拂尘,一对手执犀角如意。小童与君胄走进大殿之后,拱手行礼不敢抬头仰视。一个头顶高帽身穿长裙围着绿衣服的人走上前来,高声宣读青纸文书道:‘肇分太素,国既有亿。尔沦于下土,贱卑万品,聿臻于如此,实由冥合,况尔清乃躬诚,叶于真宰,大官厚爵,俾宜享之,可为主箓大夫。’
君胄拜谢后走出门来,即有身着黄帔的三四人为他引路,领到一处官署。这里面的文牍簿册他大都不识,每月也没有人来请示和领受什么,但只要他心里一想什么,还没等开口吩咐,身边的侍从便已预先知道,当即奉献上来。一日闲暇无事,他便登楼远望,忽然有了回归故乡的念头,提笔赋诗道:‘风软景和煦,异香馥林塘。登高一长望,信美非吾乡。’并将此诗送给两个童子传阅,不料童子愤怒地说:‘原以为你性情平淡安静,所以把你接引到我们的国家,没想到你的鄙俗余态,至今仍未除去。故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呢?’说完急忙驱逐君胄。君胄觉得好似从什么地方落到了地上,抬头一看,原来是从童子的耳朵里掉落下来,依然回到了旧地方。回头再看童子时,已经踪影全无。
他于是询问邻居,都说君胄已失踪七八年了,而君胄在那边仅仅住了几个月,君胄回来没过多久便去世了。后来又降生在申家,也就是现在的申观。占梦者又说:‘我的前生就是从耳朵中出来的那个童子,因为你的前生好道,所以能到兜玄国去,但因你俗态尚未脱尽,故不可长生;然而自此以后你可长寿一千年。我交给你符箓之后,立即回去。’说完。他从嘴里吐出一尺多长的红绢子,令我吞下,占梦者随即恢复童子的原形而幻灭了。
从此之后我不再生病,周游了天下名山,至今已活了二百余岁,所见异事甚多,都一一记载在鹿皮囊里。”
说着,老翁就去打开鹿皮囊,取出特别大的两轴书,字极细小,张佐不能认读,便请老头儿自己宣讲,老头儿约略讲述了十余件事,其中一半明了可记。
那天夜晚张佐听完老翁的故事后,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醒来一看,不见了老翁。过了几天,有人在灰谷湫见到老翁,他还说:“替我向张佐致意。”张佐听说后,急忙去找他,但已找不到他了。
编后语:故事里薛君胄清净修心,本已上了天庭,只因凡俗之心尚未去净,人心一动被逐出天庭,实在可惜。童子耳中的兜玄国一般人很难理解。你只要进入微观的那个空间就是天。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说个故事。过去有一个修道的人在街上一边走一边喝酒,忽然看到一个人,此人正是自己要找的可以修道的人,他就想要度这个人,想收他为徒弟。他问这个人:‘想不想跟我去修道啊?’此人悟性和根基很好,就说:‘我想去啊。’‘你敢不敢跟我来呀?’他说:‘我敢!’‘我去哪里你都敢跟着吗?’‘敢。’‘好,那你跟我来吧!’他说着把那一掌大小的酒壶往地上一摆,打开盖,一下跳进酒壶里去了。他一看师父跳进去了,也学着师父的样子一跳,也进了酒壶。看热闹的人们都来趴在那个壶口往里一看,哎哟,一看里面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呀,非常大。那么个小酒壶,用人的思维想那么大个人怎么能跳进去哪?因为你要进入那个空间的时候,你身体的一切状态都得符合那个空间的状态你才能进去。在穿越空间间隔的时候,身体必然就进入那个状态。因为物质的粒子越微观它的层次的面越广阔越大。在微观粒子那些层次中,酒壶的表现形式就不是人看到的形态了,所有的粒子是连通的。人看到的大小只是在同一粒子组成的时空中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也就是说这个壶的表面是由分子构成的,你看它就这么个形状,可是微观上那个壶就不是这个样子了,它和那个境界的宇宙就沟通在一起了。
(资料来源:《太平广记》)
为何神仙难修成,只因尘俗多牵累
太平 整理
有个叫石旻的人,不知来自何处,他浪迹江湖已有许多年了。他的道术玄妙,深不可测。
长庆年间,他在宛陵郡作客。有一位姓雷的男子,曾经做过宣城部将。一天,他与数位友人在郡南别墅中聚会饮酒,当时石旻也在座。雷家的家僮用网捕到一条数尺长的鱼,送到别墅来。这一日,雷生与客人都酩酊大醉。诸位客人都已散了,唯独石旻还住在雷家的别墅中。时当盛夏酷暑,到第二天看那鱼,已经腐败臭烂不能吃了。家僮要把鱼给扔掉,石旻对他说:“这条鱼虽然腐烂了,可我有良药,可以让它活过来,怎能将它丢弃呢?”雷生笑着说:“先生随便乱说,即使有良药,怎么可能使这条烂鱼复活呢?”石旻说:“那你就看看它如何被复活的吧”于是石旻从衣服内掏出一个小口袋,口袋中有数粒药,他把药倒在那烂鱼身上。也就一顿饭的功夫,那鱼就鲜润如初,不一会儿,就摇鳍振鳞,像在洪流中游动。雷生甚感惊异,对石旻拜谢说:“先生的道术,可以说是神了!我们象尘俗中的聋子瞎子,与先生高踪相比,如同井中的虾蟆与云中飞禽相比一样,您哪能与我们为伍呢?”
雷生患病多年,于是就向石旻讨求丹药,指望减轻长久的病痛。石旻没有答应,并且说:“我的丹药至清至廉,你是世俗之人,不知节制,放纵嗜好。体内脏腑腥膻堆集。假使求得我的丹药,吃入腹中,那么脏腑中的污气与药力相攻,就如同水火交战,你的性命不保,万万不可食用。”石旻又说:“神仙不难修成。只是人们多被尘俗所牵累,像槛中猿、笼中鸟一样,空有飞翔超腾之心,哪能修成神仙?”
( 资料来源:《太平广记》)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安期生
朱月明 整理
安期生是秦汉间传说中的仙人,姓郑,名安期。道教视安期生为重视个人修炼的神仙。他被奉之为上清八真之一。
关于他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司马迁在《史记·;乐毅列传》中评述汉初黄老之学的师承体系时写道:“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在《史记·;孝武本紀》中方士李少君曾告诉汉武帝说: “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唐代诗人李白有诗为证:“我昔东海上,崂山餐紫霞。亲见安期生,食枣大如瓜。”《列仙传·;安期先生》则称安期生为琅琊阜乡(今属山东)人,在海滨卖药,当时的人称其为“千岁翁”。秦始皇东游时,曾与他谈了三日三夜,赐他数千万金璧。秦始皇离去后,他丢弃金宝不顾,并留书始皇:“后数年求我于蓬莱山”(“数年”在《云笈七签》及《仙鉴》中则是“千年”)。始皇得信后,就派遣使者徐市(音福)、卢生等数百人入海。还未到蓬莱山,就因遇风浪而折回。
安期生在不少名山都有仙迹留下。在地处舟山群岛东南部,与普陀山、朱家尖带水为邻,古称白云山,又名桃花山的桃花岛就流传着“安期生泼墨成桃花”的传说。说是很早以前,桃花岛只是一个荒岛。大约在秦朝时,安期生为避秦暴政,独自漂流到这个岛上。他上岸一看,岛上荒无人烟,却气候宜人,风景秀丽,仿若世外桃源,是一个安鼎设炉、采药炼丹的好地方。于是他开始隐居在安期峰的一个天然石洞修道炼丹。一晃就是十几年。这时到岛上定居的人也多起来了。生性喜孤独、好清净的安期生决定离开这里,另觅佳处。在渡口处,安期生摆上文房四宝,希望用画留下桃花岛的美景,不想,船老大的吆喝破了他的兴致,于是他将那墨泼向山石。不久山石上出现了奇形异状的桃花纹,宛如天然一般,人们多取之作为珍玩。此山也因此得号桃花。
尽管史籍对安期生的生平有所交代,但是安期生是如何得道升天的却没有记载。可是在广州一带却流传着“安期生成仙”的传说,讲述安期生是怎样升天的。
安期生后来南下,来到羊城,见到峨峨云山、淼淼烟霞的白云山,遂定居下来。他经常背着一个葫芦,为白云山周围的贫困村民悬壶济世。人们都说,碰到郑安期,贫病的人才得生。
一天,一个哭哭啼啼的孩子跑来,说他父亲得了重病,安期生一听,立即背上葫芦来到病人家。病人已不省人事,浑身烧得象一团火,喉咙处生了一个毒疮,三天三夜未进一滴水、一滴米。安期生断定病人患的是热毒攻心症,必须用九节菖蒲方能治愈。可上哪儿找这名贵的药材啊!
安期生行医多年,并未亲眼见过九节菖蒲,只知道九节菖蒲生有九节,是稀世之宝,常人吃了可以延年益寿,病人吃了能祛病。药书上说:罗浮山东涧、白云山蒲涧中有之,以长在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