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征战实录-第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所了解,但是,这次他没有抓到任何确凿的证据。冷欣左思右想,提出要陈毅派人到东路
去联系。
陈毅一听,很高兴,说:派人东进,可以呀,但必须带电台,不然怎么联系呢?人少了
不行,至少得去一个营。
冷欣连连摇头,说:那怎么行呢?冷欣生怕陈毅打着合法的旗号“越界”东进,只得放
弃上述要求:
这年冬天,国民党投降、分裂的危险继续发展,顾祝同、冷欣等人不但进一步限制新四
军的活动,还不断派遣武装特务袭击新四军的后勤供给,还利用苏北韩得勤的部队阻止新四
军向江北发展。
为了巩固新四军第1、第2支队东进北上的辉煌战果,进一步推动苏南地区抗日游击战
争的发展,1939年11月7日,新四军第1、第2支队领导机关奉命合并,成立新四军江南
指挥部,陈毅任指挥,粟裕任副指挥。叶飞领导的“江抗”主力与丹阳游击纵队合编为新四
军挺进纵队,北渡长江,在扬州、泰州地区开展游击战争。
至此,陈毅、粟裕领导的新四军第1、第2支队不但人数增加,在江南站稳了脚跟,还
造成了跨跃长江两岸,随时可以向苏北发展的有利态势。
新四军第4支队的东进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曲折。
以高敬亭为司令员的第4支队是新四军中人最多、实力最强的一个支队。1938年春
季,新四军江南各支队东进皖中时,连战皆捷,创造了继续东进、进取皖东的极好环境。但
是,由于种种原因,高敬亭没有执行党中央关于“江北新四军向津浦路东敌后挺进”的指
示,一度按兵不动。
中央决定派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到江北,说服高敬亭率部东进,同时把庐江、无为等县
城的部分游击队和自卫军编为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在皖中地区抗击敌人。
但是,项英没有及时贯彻党中央的这个部署。
1938年11月10日,毛泽东发电报给项英,查问张云逸到江北之事。电报中说:
白崇禧已允新四军张云逸同志率一个营到长江
以北安徽境内活动,已否派去?
现在安徽中部最便利我军活动,新四军可否派
二个营至三个营交张云逸同志率领过江。
毛泽东不但要求新四军派部队到江北,还要多派部队。白崇禧允许张云逸带一个营到江
北,毛泽东认为可以派二至三个营。这就是一种高超的战略远见。
为了贯彻执行东进方针,张云逸于1938年11月率领军部特务营到达江北无为地区,很
快与国民党豫鄂边游击总司令廖磊建立了统一战线关系,庐江、无为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游击队也统一整编为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
这时候,部队应该大踏步东进了。然而,高敬亭却有意拖延。
驻扎在大别山的国民党桂系军队察觉到新四军的东进意图以后,自己千方百计向皖东伸
展,又以种种手段阻止新四军东进,并企图把第4支队挤出皖东地区。在这种情况下,中央
军委再次要求新四军第4支队东进。
1939年3月,高敬亭不得不命令部队东进。但是,当部队进至合肥东北的兴众集中
时,高敬亭又借故命令部队停止东进。高敬亭竟然带着手枪团和特务连返回出发阵地西蒋冲。
第4支队东进再次受到干扰。
高敬亭为什么这样做?历史留下了一个谜,因为高敬亭在两个多月以后“被错误地处
决”。
历史也揭开了谜底。
高敬亭是河南省光山县堇店(今属新县)人,1928年春参加农民运动,翌年3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曾经担任县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第75师政治委员、第28军政治委
员(无军长)等重要职务。红25军开始长征以后,高敬亭奉命留下坚持了极其艰苦的三年
游击战争,使大别山上的红旗一直不倒。正是由于这些功绩,党中央把带领新四军第4支队
的重任交给高敬亭。
但是,高敬亭缺乏全局观念,不愿离开大别山,不愿到交通发达的水网稻田地区作战,
对党中央确定的“东进北上”的方针贯彻不力。高敬亭甚至把4支队当作个人资本,认为新
四军是‘吃4支队的饭’。
按照常理,项英应该督促高敬亭执行“东进北上”的方针,谁知项英在对第4支队下达
的要求中竟提出:军事上要控制津浦、淮南两铁路;不宜单纯扩大部队,不宜提出创造皖东
根据地的口号等等。这显然是不符合“东进北上”的方针大略的。
4月下旬,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统一指挥江北的新四军。并由东南局
和江南新四军抽调一批干部到江北。中央还明确要求,由新四军委派员主持成立江北指挥部。
那天一大早,叶挺同邓子恢、罗炳辉、赖传珠等人一起离开了新四军军部,前往江北。
那时候,日本侵略军在长江上设置了封锁线,叶挺等人是从新四军第3支队的活动地域越过
日军封锁线,到达长江北岸的。
一路上,叶挺同大家一起夜行晓宿,有时步行,有时乘船,整整用了10天时间,才到
达庐江东汤池。张云逸的临时江北指挥所就在东汤池。
在东汤池,叶挺组织成立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张云逸兼指挥,徐海东任副指挥,赖传
珠任参谋长,邓子恢兼政治部主任,这就为打开皖东抗战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5月9日,叶挺和张云逸一起前往西蒋冲找高敬亭。叶挺对高敬亭说:东进方针是中央
确定的,你必须率领部队东进合肥、定远等地,建立皖东抗日根据地。
高敬亭沉默不语。
叶挺说:你把第4支队的干部召集起来,我要讲话。叶挺的讲话实际上是对东进方针的
宣传,也是一次东进的动员。听了叶挺的讲话以后,大家进一步理解了中央的方针,对执行
东进方针进行表决时,指战员们纷纷举起了手。
高敬亭用眼光一扫,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也举起了手。
高敬亭投了“东进”这一票,但心里依然不舒服。第4支队开始东进以后,高敬亭又瞒
着叶挺和张云逸等人要第7团和第9团停止东进。第7团和第9团都是大别山的部队改编
的,同高敬亭关系密切。
第7团的团长和政委接到高敬亭的指示,觉得是个机会,竟然叛逃离队,投进国民党顽
固派的怀抱。
第9团的指战员全局在胸,不听高敬亭那一套,继续东进。
叶挺等人得知高敬亭的行为以后,十分气愤。第7团团长、政委逃离部队和高敬亭屡次
不执行中央指示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新四军开辟皖东局面。一天,叶挺同张云逸、邓子
恢等人在合肥县青龙厂集体召见高敬亭,并按照预定计划把高敬亭扣押起来。
云岭县新四军军部,项英在关心第4支队。延安,毛泽东也在关心第4支队。国民政府
方面,蒋介石更为注意江北新四军的动态。
对高敬亭的处置,项英犯了一个不该犯的错误。他没有及时请示党中央,却向蒋介石报
告:高敬亭该不该杀。
其实,毛泽东早在一年前就告诉项英,新四军方面的事情不要事事都请示国民政府。毛
泽东以薛岳为例告诫项英,说:
薛岳等的不怀好意,值得严重注意。但现时方
针不在与他争若干的时间与若干里的防地,而在服从他的命令开到他指定的地方去,到
达那里以后就
有自己的自由了。尔后不要对他事事请示与事事报告,只要报告大体上的行动经过及打
捷报给他。
毛泽东要项英“打捷报”给国民党的将领,蒋介石却看到了项英要处置高敬亭的报告。
于是,历史又留下了不该有的那一笔。
国民政府军委会打电报给叶挺:“白崇禧电奉委座电令,所请将高敬亭处以枪刑照准”。
中共中央也发电报给新四军:争取教育改造4支队,对高采取一些过渡办法,利用目前
机会皖南军部派遣一些得力干部到4支队工作。
过渡办法是什么?是调离领导岗位?还是赴外地学习?
然而,当时的情况极其复杂。当叶挺看到延安发来的电报时,连声说:晚了!晚了!因
为高敬亭已于1939年6月24日在安徽省合肥县青龙厂(今属肥东县)被错误地处决。
历史终究是公正的。36年以后,毛泽东在有关高敬亭的一份材料上批示:“我觉此案
处理不当。其责任我怀疑主要是项英。”
1977年,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对高敬亭予以平反,恢复名誉,认为高敬亭“在坚
持鄂豫皖边区的革命斗争中是有功的,将其处死是错误的”。
高敬亭的问题处理完后,叶挺又组织有关人员对部队进行整编,原第4支队编为第4、
第5两个支队。
第4支队由徐海东任司令员,下辖第7、第9、第14团。不久,该支队开辟了以定远东
南的藕塘为中心的津浦路西根据地。
第5支队由原第4支队的第8团为核心编成,辖第8、第10、第15团,司令员是罗炳
辉,政治委员为郭述申。这个支队开辟了半塔集为中心的津浦路东根据地。
津浦路东、西等根据地的创建,不仅为皖中、皖东地区的抗战打下了基础,也有利于新
四军第1、第2支队北渡长江。
新四军东进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叶挺回到东汤池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以后,心情一直很沉重。一连几天,叶挺常常夜望
星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这天,叶挺刚进屋,忽然听到一声报告,说:军长,彭雪枫司令
员派人来,一定要见你。
叶挺的心“突”地一跳,他想,彭雪枫的游击支队离这里远呢,他派人来,一定有要紧
事。刚一转身,来人已到跟前。仔细一看,好一名英俊的指挥官。
来人是新四军游击支队第2团政委谭友林,原来是贺龙的部属。谭友林没有见过叶挺,
却深知这位北伐名将治军严格,内心非常崇敬叶挺,却又有几分畏惧。当他握住叶挺军长那
双热情的手时,一股暖流传遍全身,旅途的疲劳一下子消失了。
“报告军长,彭司令员派我来,请军部解决我们的正规番号和经费问题。”说到番号和
经费,谭友林显得格外认真。
叶挺的心像被猫爪抓了一把。一支抗日的部队没有正规番号怎么行?上万人的部队没有
经费怎么行?彭雪枫的部队恰恰缺少这两项。这是为什么?
让我们窥视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窗口。
彭雪枫是河南省镇平县七里庄人,中国工农红军的高级指挥员,曾经担任红军第3军团
师政治委员、红军大学政治委员、陕甘支队第2纵队司令员等重要职务。长征途中,彭雪枫
在攻克娄山关、遵义城等战斗中战功赫赫。抗日战争初期,彭雪枫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处长
兼驻晋办事处处长。1938年春季,彭雪枫到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兼任河南省委军事部长。
那年,新四军第8团的留守处在确山县竹沟镇组织了两个新兵连。这两个连由彭雪枫领导。
徐州战役以后,中共豫西特委、豫东特委等组织了当地的民众抗日武装,其中有豫东游
击第3支队。
9月初,河南省委根据周恩来、叶剑英的要求,决定由彭雪枫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300
多人挺进豫东。10月11日新四军游击支队到达西华杜岗时,与豫东游击第3支队一部及先
遣大队合编,部队扩大到1000多人。这支部队仍然称为新四军游击支队,由彭雪枫任司令
员兼政治委员。
这以后,彭雪枫率领游击支队继续东进,行程千里,一边作战,一边发展壮大部队。淮
阳县窦楼一仗,与日本鬼子的骑兵队遭遇,毙敌少尉以下十多人。到1939年初,彭雪枫的
游击支队已经发展为3个团、1个游击总队和一个随营学校,共约5000多人的强大部队。
但是,他们一度与新四军军部失去联络。
周恩来离开新四军军部以后,叶挺军长要组织部队东进北上,却不知道新四军游击支队
在哪里,叶挺急了,只好发电报到延安,问:“彭雪枫部现在何处,最近情况如何,又将用
何种名义?”
叶挺相信彭雪枫的部队一定在打日本鬼子,却不知道他们是何种名义。叶挺着急呀!他
向延安提出,彭雪枫“如能与我们发生关系最好”。
彭雪枫也在找叶挺。游击支队在贫困地区活动,由于国民党政府不给正式编制,部队极
其艰苦,数千人有时候连红薯粥也喝不上。眼看就是春节了,支队司令部提出,能不能把那
十几匹马卖了?
彭雪枫一听,很不高兴,那是仅有的十几匹战马呀,怎么能卖呢?但是,他很快又作出
决定:卖,把我那坐骑也一起卖掉,让部队吃几餐饱饭。
于是,豫皖边界传开了“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