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中国舞蹈史 >

第16节

中国舞蹈史-第16节

小说: 中国舞蹈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甘美的馈赠,绿洲上的人们便用歌舞向大自然投去最纯情的回报。天山脚
下的维吾尔人是真正的歌舞民族。在平常的日子里,只要有人打响第一声手
鼓,无论是在庭院中村道上还是田埂边,人们都会寻着鼓声的方向聚集歌舞,
更不用说在他们的“巴扎”集市、“麦西来甫”和其它宗教、民俗节庆日了。
“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能唱歌”是维吾尔人的真实写照。正是这样的
生活方式,孕育、创造和保存了大量的传统舞蹈:赛乃姆、多郎、萨玛、夏
地亚纳、纳孜尔库姆、盘子舞、手鼓舞,都是新疆各地流传很广的民间舞蹈,
而首先对新疆民间舞进行整理、并将之升华为艺术舞蹈带往内地的,是“新
疆第一舞人”康巴尔汗。1947 年,康巴尔汗一行在上海等地的表演,轰动了
社会,它让内地人第一次领略了新疆独有的舞风和舞韵。在《盘子舞》中,
康巴尔汗双手各持一盘,指夹竹筷,随着音乐款款起舞。手中的竹筷轻轻敲
击着瓷盘,清脆的盘声和着悠扬的弦乐在耳际间萦绕。她娇美动人的面容,
典雅端庄的舞姿,眉目间的一颦一笑,都传达出难以言表的风韵,让人隐隐
地联想到天山的神秘和妖娆。除《盘子舞》外,康巴尔汗的代表作还有维吾
尔族的传统经典《林帕黛》和它的姐妹篇《乌夏克》。


康巴尔汗1922 年出生在南疆的歌舞之乡喀什喀尔。她曾在莫斯科音乐舞
蹈学院接受过最良好的舞蹈教育。除芭蕾训练外,她主攻中亚各民族的传统
舞蹈,对维吾尔、俄罗斯及前苏联十六个加盟共和国境内的各民族舞蹈都有
很高的造诣。30 年代,康巴尔汗作为唯一一位来自中国的演员,曾与乌兰诺
娃、列别辛斯卡娅等前苏联功勋演员一起,同台为斯大林、米高扬、莫洛托
夫等国家领导人献艺。“新疆第一舞人”的康巴尔汗,在解放后,为创立和
发展新疆的专业舞蹈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东方三绝”的阿依吐拉、崔美善、莫德格玛
如果说,康巴尔汗的艺术风格代表了维吾尔族舞蹈中高贵典雅、含蓄端
庄的一面,那么,阿依吐拉表演的《摘葡萄》,则让人们见识了维族舞蹈中
炽烈奔放和急如旋风的另一面。舞蹈由中庸的慢板开始,表现了维族少女在
收获的季节来到葡萄园里,望见晶莹剔透的葡萄坠满枝头,少女心中充盈着
丰收的喜悦。阿依吐拉平稳、从容的舞步和维族舞蹈中特有的膝部微颤,使
整个舞姿显得柔媚而富有弹性。切分节奏中略带闪烁的舞动和紧鼓慢舞间的
移颈、翻腕、弹指,都显示出纯正浓郁的新疆舞风。阿依吐拉在前半部分的
表演热情而有节制,俏丽动人的身姿透露出青春的骄傲与矜持。接下来的快
板中,她以高超的技巧做了大段华采性表演。一阵紧似一阵的鼓声里舞蹈瀑
布般一泻千里,最后,在一段激越的手鼓声和让人难以置信的飞速旋转之后,
舞蹈戛然而止定格在一个跷手弯腰的造型上。

独舞《摘葡萄》主要采用了维族民间的手鼓舞形式,然而它的艺术魅力
却并不仅仅在于把民间精湛的手鼓舞技艺淋漓尽致地复现在舞台上。编创者
们撷取了生活中最普通的细节——葡萄的酸与甜,并以此为契机来结构作
品,造成舞蹈在情绪色彩、节奏速度上的对比与变化,以及人物表情上的种
种微妙表现,从而使整个舞蹈情趣盎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阿依吐拉不仅
以她高超的技巧在炫技性的旋转舞段里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她细腻、准确,
惟妙惟肖的表演,更是让人们在以后长久的岁月里津津乐道。

朝鲜舞蹈婀娜的体态,内省含蓄的气质,沉静清幽的意境,以及若隐若
现若断若续的呼吸和举手投足间所有精微难言的韵味,不知让多少舞蹈演员
和舞蹈观众着迷;另一方面,在诸东方舞蹈中,朝鲜舞的精深复杂和难以驾
驭也是有名的。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的观众都把崔美善同朝鲜舞
联系在一起。

1934 年,崔美善降生在朝鲜庆尚南道的一个民间艺人家里。幼年时,随
着父母的歌声和长鼓飘零卖艺来到中国的黑龙江。在民间歌舞的耳濡目染
中,崔美善艺术的天性像稚嫩的幼芽悄然破土。后来她有幸进入中央戏剧学
院舞蹈研究班,师从朝鲜舞蹈大师崔承喜,开始了职业的舞蹈生涯。《长鼓
舞》是崔美善的代表作。表演中,她不仅继承了朝鲜舞深情、优美的传统特
点,还通过娴熟的旋转和击鼓技艺,让生命的激情在一圈圈飞快的平脚抹转
中,在变化多端的声声鼓点里得到了酣畅淋漓的诠释。舞姿造型准确、优美
而且富有雕塑感,是崔美善表演风格的一大特点。于双手击鼓飞速旋转中戛
然伫立,瞬间的稳态舞姿造型让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无可挑剔。这种特点
的形成,无疑来自她经年累月地对身体的磨砺与塑造。在崔美善的舞台生涯
中,除了以《长鼓舞》为代表的一系列朝鲜族风格的舞蹈外,她还成功地表
演过印度、巴基斯坦、埃及、日本,以及中国的蒙族、维族和傣族舞蹈。

莫德格玛是蒙古草原上升起的又一颗舞坛明星。1962 年,在芬兰赫尔辛


基举行的第八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舞蹈比赛中,她表演的《盅
碗舞》,以其精湛的技艺受到各国同行的高度评价,并为祖国捧回了一枚金
质奖章。“盅碗舞”是内蒙草原上的一种舞具性民间舞蹈,主要流行于伊克
昭盟高原地区。表演时,舞者双手各持一对酒盅,随着音乐和歌声边击边舞。
为了加强表演的难度,有时舞蹈者还要头顶一个或数个瓷碗。这种民间舞蹈
形式曾被不少专业舞者采用和表演过,然而,莫德格玛的《盅碗舞》以其卓
尔不群的气度始终独领风骚。开场时,她头顶金碗背向观众,双手各持一对
酒盅;细碎急促的“圆场”步似草地上的阵阵轻风,向观众迎面吹来。舞蹈
沿“之”形等大迂回线路的“圆场”展开,手里的酒盅不时轻轻叩击,发出
银铃般的歌声,像轻风鼓荡起的风旋,盘旋着飞舞着向远方奔去。舞到高潮
时,莫德格玛以她细碎得让人叹为止观的“碎抖肩”技巧,将观众的情绪推
向极致。“圆场”,是舞蹈中最普通的舞步;“碎抖肩”,在蒙族舞里也是
典型而常见的技巧。然而,莫德格玛凭借她深厚的艺术功底,用这两个看似
寻常的动作筑造了一个舞蹈的七宝楼台。

值得提及的作品和舞蹈家还有许多。与“东方三绝”的崔美善、莫德格
玛、阿依吐拉齐名的,还有傣家的“金孔雀”刀美兰。50 年代她因在舞剧《召
树屯与楠木诺娜》中,成功地扮演了楠木诺娜这个傣家传说中的理想女性而
一举成名。进入80 年代她又推出了脍炙人口的《水》。独舞《水》代表了刀
美兰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炉火纯青的至美境界。另外,陈翘的女子群舞《草笠
舞》,冷弘茂的《快乐的罗苏》(“罗苏”为彝语的音译,意即彝族),张
苛、欧米加参的《草原上的热巴》,李俊琛的《洗衣歌》,金明的《孔雀舞》,
梁伦的《阿细跳月》等,也都因选材、立意、构思和编排上的新颖与独到,
而成为这个时期少数民族舞蹈中最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

春华而秋实,新中国的舞蹈工作者们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迎来了第一
个金色的丰收季节。
思考题:

1。试谈五、六十年代古典舞和民间舞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
2。谈谈你对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继承与发展、创新的看法。
参考书目:

1。王克芬、隆荫培、张世龄著:《二十世纪的中国舞蹈》,青岛出版社
出版
2。吴晓邦主编:《当代中国舞蹈》,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3。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编:《中国当代舞蹈家的故事》,人民音
乐出版社出版

第七章中国舞剧繁荣初呈

舞剧是舞蹈艺术的高级形态,同时也是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戏
剧样式。它由古代舞、乐、歌、诗并立的综合性表演分化、演进而来。近代
意义上独立完整的舞剧,是伴随着近代剧场在西方的出现而逐渐形成的。

中国古代舞蹈表演中虽然已不乏戏剧性因素;宋元以后兴起的戏曲更是
“以歌舞演故事”的舞台艺术。然而,戏曲里的“舞”只在演唱和道白中穿
插进行,并未成为统领戏曲诸表现形式的主要艺术手段,因此,中国虽有丰
厚的传统舞蹈文化之历史积淀,但终未能促成舞剧的正式诞生。作为近代剧
场艺术之一的舞剧,在中国的出现是本世纪30 年代的事。扶桑求学归来的吴
晓邦,面对破碎的山河,于1939 年为上海中法艺专的学生们创编了具有象征
意味的三场舞剧《罂粟花》。中国第一部舞剧终于呱呱坠地。

中国舞剧在30 年代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勃然兴起,西方文化与艺术大量传入。在舞蹈方面,
古典芭蕾和始于本世纪初的欧美现代舞,为包括中国舞剧在内的中国新舞蹈
的崛起提供了新的艺术土壤;中国近、现代史上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和革命
斗争,同时也吁求着直面社会和人生的新文艺的问世。以《罂粟花》为标志
的中国舞剧的诞生,正是这种时代需求在舞蹈界的积极回响。它仿佛在向世
人宣布,应社会风云而兴的中国舞剧将唱出我们民族和时代的大风歌。

继《罂粟花》之后到建国初期,中国舞剧开始了它最初阶段的多方面尝
试。这期间较有影响的人物和作品有,吴晓邦的《虎爷》(1940)、《宝塔
牌坊》(1942),俄籍犹太人阿龙·阿甫夏洛穆夫的《古刹惊梦》(1941)、
《孟姜女》(1944),梁伦的《五里亭》(1945)、《花轿临门》(1948)
等。其中,吴晓邦以现实斗争生活为主要对象,借鉴西方表现主义现代舞蹈
思想和创作手法,开始了现实主义风格的舞剧创作;阿甫夏洛穆夫以他自幼
受戏曲熏染、同时又深谙西方音乐的个人背景,尝试着京剧“舞蹈化”的创
新;梁伦则将艺术的触角伸向民间,追求风格浓郁的中国民族舞剧。1950 年,
欧阳予倩、戴爱莲等运用芭蕾的形式和技法创作的《和平鸽》问世。至此,
中国舞剧的先行者们以他们的全方位探索,勾勒出了中国舞剧在未来岁月的
大致走向。这便是:以戏曲舞蹈及其它传统形式为主的“古典风格”舞剧;
以民族和民间歌舞为主的“民族风格”舞剧;以芭蕾的形式和技法为主的“芭
蕾舞剧”;按照现代舞的美学原则而又相对突出个人风格的“现代舞剧”。

建国后,社会的安定,政府的倡导和全面展开的新生活,使舞蹈创作呈
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大量中小型舞蹈作品的出台,又进一步为舞剧创作积
累了经验。1952 年中央实验歌剧院设立了舞剧组,1954 年北京舞蹈学校成
立,以及翌年的首期编导训练班,使舞剧创作队伍初具规模。一个以民族和
传统的舞蹈为基础,借鉴苏联舞剧创作经验,发展中国民族舞剧的创作思想
也基本形成。与此同时,一批带有探索性质的中小型舞剧,如《盗仙草》、
《东郭先生》等相继涌现。在这种种摸索和酝酿之后,中国舞剧终于迎来了
它的韶华之年。

一、《宝莲灯》光初照人

舞剧《宝莲灯》(见图13)讲述的是一个在我国流传极广的古代神话故


事“沉香华山救母”。在“五岳之首”的华山西岳庙前,三圣母爱上了人间
的书生刘彦昌,并与之结为连理,生下儿子沉香。三圣母的行为冒犯了天规,
其兄二郎神率哮天犬前来讨战,三圣母借助法力无边的宝莲灯大败二郎神。
沉香百日庆典上,众人欢歌舞蹈,二郎神施计夺走宝莲灯,将三圣母压在华
山脚下。十数年后,沉香于深山随霹雳大仙苦练武功,又经大仙点化并授予
宝剑,奔往华山救母。一路上,沉香历经考验,出生入死,终于战胜二郎神
和哮天犬,夺回宝莲灯。最后,沉香剑劈华山,救出母亲。

舞剧《宝莲灯》是北京舞蹈学校首期编导班的毕业实习作,1957 年由中
央实验歌剧院舞剧团首演,赵青主演。创作过程中,编导李仲林、黄伯寿得
到了苏联专家查普林和我国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李少春的具体指导,因此,该
剧可以说是中西方戏剧艺术合璧的产物。在此之前,京剧、汉剧、徽剧、川
剧、秦腔等不少剧种中都有“沉香华山救母”这出戏。舞剧《宝莲灯》在吸
取传统戏曲之精华的同对,删汰了传统剧目中过于繁复的枝蔓旁节,将剧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