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史-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书沿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阐述中国舞蹈发展的历史。书中,中国
舞蹈史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舞蹈发展阶段,近、现代舞蹈发展阶段,以及当代
舞蹈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皆引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资料加以论证。本书既有
中国舞蹈史清晰的纵向发展脉络,又有充分的横向史料展开。
中国舞蹈史
第一章祈神求天记事象功
历史的路向两边长长地延伸,站在路上的人,不论往哪头探望,目力所
及都是有限度的。如果说,对未来我们只能展望,那么,对于过去,我们则
可寻着那些已留下的足迹,重温过去的路程。。
大约在170 万年前,原始人类已经存在。其后经历了旧时器时代、新石
器时代、神话传说时代等漫长时期,才逐渐步入文明社会。伴随人类文明发
展而来的舞蹈,迄今为止,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距今5000 多年。这一
历史的确认是以1973 年青海大通县出土的舞蹈纹饰彩陶盆为认证的。这个属
于马家窑型文化的彩陶盆,记录了当时氏族部落成员舞蹈活动的情景:人们
手拉手,朝着同一方向踏地而舞。这一很能激起人们联想的陶盆,打开了舞
蹈历史的第一页。(见图1)
在舞蹈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时期,舞蹈历史的
发展是伴随人类自身进步而来的。人类感官上享娱欢乐的放纵追求与人类理
性道德的自我匡正约束,二者的相互突破与替代,往往推动了舞蹈的发展。
让我们回溯到荒古茫茫而又遥远的年代。。
图1 舞蹈纹彩陶盆(距今5000 多年前)
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
一、人类生存与舞蹈雏形
原始社会人类生存状况极其低下,穴居野处,茹毛饮血。人类的进步首
先是生存条件的不断改善提高。我国古代传说记载,原始先民“有巢氏”“构
木为巢,以避其害”,其后“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进一步,
“神农氏”发明农具,教人耕作,“伏羲氏”教人结网捕鱼。原始舞蹈有不
少是记述这类与生存条件改善有关的重大事件的。如史籍记载,远古时代有
反映伏羲氏发明结网,教人捕鱼的乐舞《扶来》;有反映神农氏发明农具,
教人耕作的乐舞《扶犁》等。进入原始农耕时期,反映农业生产的乐舞传说
相应更多了,如《葛天氏之乐》,表演时三人执牛尾,踏地而舞,乐舞分别
表现诸如祝愿人丁兴旺、祭拜图腾对象、祈求五谷丰收、敬畏上天、感谢土
地等多种与农业生产和人类生存有关的愿望。
原始舞蹈与反映生产劳动相联系,我们可以从现存少数民族舞蹈中,见
到这类舞蹈的遗迹。云南怒江一带怒族,有表现原始采集生活的舞蹈《找竹
叶菜舞》,湘西土家族有表现原始狩猎活动的《摆手舞》。云南基诺族插秧
时要合乐,点完一垅后,男女会合,歌舞自娱。高山族、佤族在舂米时有《杵
歌》相伴。
这类原始舞蹈一般带有很强的模拟性,重复着劳动过程的愉快,表达渴
望收成的心情。
原始人类对天地万物,日月星辰,怀着神秘敬畏之情。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对于现代人来说,更为贴切和合。原始人类的生存,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大
自然的恩宠。因此,原始舞蹈有不少反映人与宇宙万物间相互关系的祭祀性
舞蹈。上文中提到的《葛天氏之乐》中,就有专门的段落“敬天常”“依地
德”。除了天地万物之外,对于氏族部落首领以及本氏族部落有杰出贡献的
英雄人物,原始先民也充满了宗教膜拜等思想感情。史料记载,这一时期有
歌颂先帝黄帝的乐舞《云门》,云是当时这一氏族部落的图腾,在此,图腾
与先帝黄帝相提并论,是一种神人合一的思想观点。有歌颂先帝尧的乐舞《大
章》,传说记载,这个乐舞以模仿山林溪谷的声音而作曲,以陶鼓石磐为伴
奏。有歌颂先帝舜的乐舞《大韶》,据载,舜的时候,已将乐舞做为教育工
具,由此推测,此乐舞具有一定水平。有歌颂先帝大禹治水的乐舞《大夏》。
做为祭祀性乐舞,这些乐舞都是在仪式活动中使用,人们皆报以恭敬虔诚的
心情。
这一时期,融入华夏族的部落,东部夷人氏族少皞、颛顼、帝喾,分别
有乐舞《九洲》《六茎》《九招》等,皆是祭神用的,通过祭祀,以期达到
“谐人神,和上下”“调阴阳,享上帝”的目的。
现存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中,有不少原始性祭祀舞蹈。例如,傣族对孔雀
的崇拜和模仿,鄂伦春族对熊的模仿,汉族对龙的崇拜和模拟等,这些图腾
崇拜观念都逐渐化解在与之相关的民间民俗舞蹈之中。处于原始部落状况的
云南西盟佤族,存在一种祈求种族繁衍和谷物丰收的“祭头舞”,入春三月,
举行砍人头祭谷的重大宗教活动,仪式中,人们敲锣打鼓,歌舞数日。云南
哀牢山彝族,有祭祖和祭神的“十二兽神舞”,在仪式中,人们模拟兽神而
舞。
祭祀性原始舞蹈与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理解能力相关。一般舞蹈是为
祭祀所用,是做为达到神人相通的手段。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这类活
动的仪式性逐渐减小,而歌舞娱乐性则逐渐得到强化。现存的不少民族民间
舞蹈,都是从祭祀活动中发展而来的。
在原始社会,部落与部落联盟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传说记载,先帝舜
执政时,有苗族不服其领导,舜放弃以兵征战,而以“修教三年,执干戚舞”
的方式,征服了苗族。可见,原始社会有战争性武舞。华夏始祖炎黄二帝曾
与蚩尤部落大战于涿鹿,在这一传说记载中,遗留下了头戴牛角相抵作戏的
古代武舞,至今在广西壮族的“蚩尤舞”中可见其遗迹。在另一远古战争,
即炎、黄二帝之间的争战中,炎帝的臣刑天在被砍去头颅的情形下,以乳为
目,以脐为口,手执干戚而挥舞。此后留下了“刑天舞干戚”的原始武舞的
遗存。现今民间流传的《盾牌舞》《藤牌舞》《刀舞》,也是古代武舞的遗
存。原始的战争舞蹈,在现存的原始崖画中,更能见到生动的形象。云南沧
源崖画中有不少手执盾矛的人物形象,他们叉腿而立,昂首挺胸。广西花山
崖画中有佩刀执刀的高大首领形象,张臂骑蹲,周围排列数行动作同一的群
舞者。内蒙阴山岩画中有反映杀戮庆功起舞的场面。这类舞蹈大多反映了原
始人类因生存境况而引起的各种征战杀戮的历史现实,战争的胜利意味着他
们生存的安全和优势。因此,原始人视战争掠夺为荣誉。他们在反映战争的
舞蹈中,表现这一切,夸耀自己。这是一种单纯的本能,而无复杂的精神内
在原由,并且是由原始先民野蛮无知和生存条件恶劣艰巨所决定的。
在原始社会艰苦的条件下,人们更大程度是要依靠身体的力量维持生
存,依靠体力采集、狩猎和耕作。因此,生殖后代,繁衍种族是头等大事。
这种情况必然反映到相应的仪式和舞蹈之中。古代流传着一种祭“高禖”—
—母性始祖和管理婚姻的神(即女娲)的仪式活动。仲春二月,男女聚会,
供奉“禖宫”,欢歌跳舞,通宵达旦。类似风俗歌舞,在少数民族黎族的“三
月三”,白族的“绕山林”,佤族的“打歌”,彝族的“跳月”中都存在。
史籍记载,远古时代有女娲的乐舞,叫《充乐》。此乐舞创作成功后,“天
下幽微,无不得其理”。男女求偶,生殖繁衍,直接关系到原始社会生活各
方面,其之幽微,尤如阴阳。反映原始生殖崇拜内容的舞蹈,在原始岩画中
可见到有关画面和形象。内蒙阴山岩画中有男女对舞场面,更有甚者,男女
相搭而联,身体下部皆有夸大的生殖器描绘。类似的形象出现在新疆呼图壁
县天山深处,康家石门子岩画中,更为典型和突出。岩画中有巨型生殖崇拜
画面,刻有反映性爱的舞人形象和场面。求偶与繁衍,是人类最本能最原始
的情感。在生产力低下,物质匮乏的生存状况中,这一本能和情感的表现与
满足,显得尤为突出。
原始舞蹈中,还有祛病强身,防治疾病的舞蹈。炎黄二帝之前,流传着
《阴康氏之乐》,是专门祛除阴湿,加强血脉流畅的舞蹈。
原始舞蹈大多保留在上古神话传说、原始岩画遗存、出土文物资料、民
族民间舞蹈和许多史籍记载中。
原始舞蹈除了娱乐作用外,更突出的是功利性和实用意义。原始舞蹈首
先起到传授生产经验,组织生产劳动的作用,因为这是维持生存的第一步。
原始舞蹈有着记述历史,保留传统的作用,它是维系发展民族文化和培养民
族感情的纽带。原始舞蹈还具有教育后代,锻炼勇士,防治疾病等多种社会
作用。
原始舞蹈的内容和形式较为简单,是集体性群众活动,即兴抒发表演,
歌、舞、诗相结合。原始舞蹈多伴随呼号和强烈节奏感,多以战利品和生活
用品为道具。“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其场面的典型描写。原始舞蹈形式
随意,简单方便,击石为节,踏地为歌。模拟性是原始舞蹈最大外部特征。
基于原始社会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生活前提,原始舞蹈不是个人享用的娱
乐品,而是属于全体成员在庆功祭祀时共享的财富。原始舞蹈的全部特征的
呈现,都是被其功利实用性质而限制。那么,原始舞蹈要进一步发展,则首
先要从功利实用性质上打开突破口。
二、声色追求与舞蹈进化
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阶段里,原有的制度和观念逐渐变化了。最
突出的例子是原始社会的公开选举制“禅让制”,在这一时期,由夏禹的儿
子夏启废除了。夏启杀死了原“禅让制”中产生的继承人,承袭了父亲的地
位,首开氏族部落领袖的世袭制度先河,从此结束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的原始社会,开始了“天下为家,各亲其亲”的私有制奴隶社会。夏启即位
后,在大乐之野(或天穆之野)举行盛大演出,将曾是公有的、用于祭祀天
地祖先的乐舞《大韶》,冒天下之大不韪,据为个人享用。至此,舞蹈发展
结束了它的原始时代,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夏、商时代是奴隶社会发展时期,生产力发展改变了共同劳动共同消费
的原始状况。私有制产生,阶级开始分化,个人权力日益增长。伴随整个社
会发展而来的舞蹈,走入了随着个人权力日益增长而来的声色追求的娱乐范
围——舞蹈进入了表演艺术的发展。在这种趋势中,势所必然,从事表演艺
术的乐工人员,即女乐队伍开始发展并庞大起来。夏启是历史上爱好声色、
耽于享乐的统治者。他热衷于狂饮奢食,淫溢康乐,作乐兴舞,极尽豪华。
夏启的儿子太康比其父夏启,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嗜音好色,酗酒淫乐,终
被后羿所逐。夏朝末代王夏桀时,乐舞享受程度达到当时最高水平。史籍记
载,夏桀宫中女乐三万人之多,每当宫乐奏起,响彻都城大街小巷。追求“以
巨为美,以众为观”的豪华奢侈乐舞场面。不仅将祭祀祖先神灵的乐舞,供
自己娱乐消遣,并且喜爱表演在当时看来,十分稀奇古怪的乐舞。靡靡之音
漫于朝廷,宫中集中大批艺人美女,按统治者的要求创作乐舞表演。夏桀在
乐舞享乐方面的极端追求,使得他在被讨伐时,这已是一桩很重要的罪恶。
可见当时宫中乐舞盛大豪华已达相当高程度。夏代第六王少康时,东方的方
夷氏族部落,来宾献乐舞于宫廷。第十六王发(敬)时,东夷各氏族部落再
次来宾献乐舞。这些是古代早期乐舞交流活动。
匆庸置疑,统治者阶层在声色娱乐上的奢侈追求,造就了大批技艺精湛
的艺人队伍,创作了一些有观赏效果的乐舞,由此推动了舞蹈发展。至少在
这一历史时期,统治者阶层在乐舞传统及其道德方面的堕落与舞蹈本身的发
展,是在相悖之中的,这是历史客观存在的事实。
夏朝末代王夏桀,在耽于声色,荒疏政务中,被另一部落联盟领袖商汤
讨伐了。从而结束了夏朝,并由商汤建立了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
王朝。商朝建立后,随即创作了纪念商汤伐夏桀这一事件的乐舞《大■》,
以此庆祝胜利。《大■》歌颂了商汤承衰而起,救护万民。商朝后代都将《大
■》列入祭祀祖先的乐舞中。
商朝时期,是神权统治的时代。舞蹈发展以祭祀性巫舞为主要代表。大
量祭祀舞蹈记录在甲骨文中。据有关专家考证,商代有祭祀舞蹈《隶舞》《羽
舞》;有求雨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