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陶渊明集译注 >

第31节

陶渊明集译注-第31节

小说: 陶渊明集译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曰:“吾尝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秔(同“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18)故便:所以就。求之:指求为彭泽县令。
(19)及:到,指到任。少日:不久。
(20)眷然:眷念的样子。归欤之情:回家的念头。欤:语助词,无意义。《论语?公冶长》: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21)质性自然:本性真率。
(22)矫励:勉强克制情欲,以志节来策励自己。这里引申为“做作”。《晋书?刘琨传》:“然
素奢豪,嗜声色,虽暂自矫励,而辄复纵逸。”
(23)违己:指违背自己的本性与志向。交病:指身、心同时遭受痛苦。病:忧苦。
(24)人事:指出仕为官。
(25)口腹自役:为生计所迫而去做自己所不愿做的事情。役:役使,驱使。
(26)一稔(rěn 忍):收获一次,即一年。稔:谷物成熟。
(27)敛裳:指收拾行装。宵逝:犹宵遁,指乘夜悄然离去。
(28)寻:不久。程氏妹:渊明同父异母的妹妹,嫁于程氏。见《祭程氏妹文》。武昌:地名,
在今湖北省鄂州市。
(29)情在:按照情理应当。骏奔:急赴,骑快马飞奔。《晋书?王述传》:“急缓赴告,骏奔
不难。”
(30)命篇:名篇,题篇名。
(31)乙巳岁:即晋安帝义熙元年(405)。
(32)芜:荒芜。胡不归:为何不归去。《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胡:
何。
(33)心为形役:心志为身形所役使。即序文中所说“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之意。奚:为何。
(34)谏:止挽救。追:补救。此二句语出《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35)迷途其未远:化用屈原《离骚》:“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迷途:指出仕。
今是而昨非:典出《庄子?则阳》:“蘧(qú渠)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化:变化,不墨守成规),
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讪(qū屈,退)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年非也。”今是:以今之
退隐为是。昨非:以昨之出仕为非。
(36)遥遥:同“摇摇”,行船摇动的样子。轻飏(yáng 扬):轻疾,形容船行轻而快的样子。
飏:飞扬,飘扬。
(37)征夫:远行之人。熹(xī希)微:天色微明。熹:放光明。
(38)乃;语助词,无意义。瞻:望见。衡宇:横木为门的房子,这里指家中简陋的住宅。衡:
同“横”。载欣载奔:高兴得奔跑起来。载:且,又。
(39)僮仆:尚未成年的仆人。僮:“童”的本字,古称未成年的男子。萧统《陶渊明传》:渊
明出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服役的仆人)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
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稚子:幼小的儿子。渊明此时共有五子,长
子十三岁,幼子五岁。参见《责子》诗。
(40)三径:汉代赵歧《三辅决录》卷一:“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
仲、羊仲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后所住的田园。就荒:近于荒废。
(41)樽(zūn 尊):盛酒器。
(42)引:取来。壶觞(shāng 商):酒壶与酒杯。自酌:自饮酒。眄(miǎn 免):斜视。这里
是闲观的意思。庭柯:庭院中的树。柯:树枝,代指树。怡颜:面带笑容。怡:喜悦的样子。
(43)倚:靠。 寄傲:寄托做世之情。审:明白,深知。容膝:仅能容下双膝的小屋。极言居室
狭小。《文选》李善注引《韩诗外传》曰:“北郭先生妻曰:‘今结驷列骑,所安不过容膝;食方丈
于前,所甘不过一肉。”易安:容易得到安适。
(44)涉:涉足,散步。 常关:经常是关闭着的。意谓不常与人往来。
(45)策:拄着。扶老:手杖的别名。流憩:漫步休息。矫首:抬头。矫:举,抬起。遐观:远
望。
(46)无心:形容云随意飘荡的样子。岫(xiù袖):山穴。
(47)景:指日光。翳翳(yí缢):光线暗弱。入:指太阳落山。盘桓:徘徊,逗留。曹植《洛
神赋》:“怅盘桓而不能去。” (48)息交、绝游:断绝与世俗的交往。
(49)相违:相互背逆,互不相容。复:再,还。驾言:驾车外出,指交游。《诗经?邶风?泉
水》:“驾言出游。”言:语助词,无意义。焉求:何求。
(50)情话:知心话。
(51)春及:春天来到。事:指耕种之农事。西畴:西边的田地。
(52)或:时或,有时。巾车:有帷的车。《周礼?春官?序官》有“巾车”,郑玄注:“巾,
犹衣也。”贾公彦疏:“巾,犹衣也者,谓玉金象革等以衣饰其车。”棹:划船用具,这里作动词用,
义同“划”。
(53)窈窕:深远的样子。壑(hè贺):山沟。崎岖:高低不平的样子。丘:丘陵,小山。
(54)欣欣以向荣;谓草木繁荣茂盛。欣欣:草木茂盛的样子。涓涓:细水慢流的样子。《荀子?法
行》:“涓涓源水,不壅不塞。”
(55)善:欣喜,羡慕。得时:适时,与时相适。行休:行将结束。指生命将要完结。
(56)寓形:寄身,托身。宇内:世间。
(57)曷:何。委心:随顺心意。去留:行止,胡为:为何。遑遑:心神不安的样子。之:到,
往。
(58)帝乡:神话中天帝住的地方。这里指仙界,成仙。《庄子?天地》:“千岁厌世,去而上
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期:希望。
(59)怀:盼望。良辰:美好的时节。植杖而耘耔(zǐ子):指隐耕的行为。植杖:见《癸卯岁
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一注(7)。耘:除草。耔:在苗根培土。《诗经?小雅?甫田》:“今适南亩,
或耘或耔。”
(60)皋:水边高地。舒啸:尽情地放声长啸。赋诗:作诗。
(61)聊:姑且。乘化:顺从大自然的运转变化。归尽:指死亡。乐夫天命:以顺从天命力乐,
即乐天安命。《周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奚:何。
'译文'
我家贫穷,靠种地不够养家糊口,幼子又多,米缸里没有余粮,如何才
能得到生活所需,我实在没有办法。亲戚朋友多劝我去谋个官职,我内心豁
然有所动念,只是一时没有门路求得。适逢多事之秋,诸侯以施爱于人为美
德,叔父因我贫苦而举荐我,于是我被任命在彭泽这个小县做县令。当时时
局不定,心里害怕到远处做官,彭泽县离我家仅有一百里地,作为俸禄的官
地中的收获,足够用来酿酒,所以我才请求做彭泽县令。到任后不久,因思
念家乡便产生了回家的念头。为什么呢?我生性真率自然,不是勉强自己做
作得来。挨饿受冻虽然痛苦,但违背本心却更加痛苦。以前也曾出仕为官,
都是为了养家糊口、填饱肚皮而自我驱使。于是惆怅感慨,内心激动不平,
为有负于平生之志而深感惭愧。本指望干满一年之后,便应该收拾行装乘夜
悄然离去。不久,我那位嫁给程氏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按情理应当疾速奔赴
那里,所以我也就自己免官离职。从仲秋到入冬,在任八十多天。因辞官归
隐这件事顺遂了我的心意,所以写此文章题为《归去来兮》。时乙巳年十一
月。
归去吧,田园将要荒芜,为何不归?违心步入仕途,既是自己所为,何
必惆怅独自悲!深知往事不可挽救,来日尚可努力追回;确实迷路好在不远,
感到今是昨日为非。归舟漂荡轻快飞扬,寒风飘飘吹拂我衣。问行人前程有
多少,恨天未亮晨光暗昧。
一眼望见我家陋宅,心中欢快向前飞奔。年轻童仆上前欢迎,幼子盼望
等在家门。家园萧条近于荒废,青松秋菊尚喜犹存。领着幼儿进入室内,已
备有酒满满一樽。取来酒壶举杯自饮,闲观庭树心喜开颜。靠在南窗寄托做
世之情,深知居室狭小易得安闲。每天漫步家园有趣味,院中虽有柴门常闭
关。拄着拐杖漫步休息,时尔抬头远眺闲观。闲云悠悠飘出山间,鸟儿疲倦
也知飞还。夕阳渐暗日将落山,抚摸孤松流连忘返。
归去吧,让我与世断绝不再交游。世俗与我互不相容,还驾车出游何所
求?心喜亲戚知心话语,爱好琴书可消我忧。农民们告诉我春天来到,我将
从事春耕西边田头。有时驾着带帷马车,有时划起一叶小舟;山沟深远寻幽
探胜,道路不平经历山丘。草木茂盛欣欣向荣,涓涓泉源细水慢流。羡慕万
物皆得其时,感慨自身生命将休。
算了吧,人生在世能有几时!何不随心听任去留?干吗心神不安要到哪
里?荣华富贵非我所愿,神仙世界不可希冀。盼望佳日独自出游,或者躬耕
整理田地。登上东面高岗纵情长啸,面对清澈溪流吟诵新诗。姑且顺应自然
变化了此生,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怀疑!
陶渊明集卷之六 记传赞述
桃花源记并诗
'说明'
这篇作品为陶渊明晚年所作。作品以虚构的方式,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乱,
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平等自由,道德淳朴、宁静和睦的社会生
活图景——桃花源,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中的美好社会,
与当时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和否定,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晋太元中(1),武陵人捕鱼为业(2),缘溪行(3),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4),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5);渔人甚异之(6)。复前行,
欲穷其林(7)。林尽水源(8),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
入。初极狭,才通人(9);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10)。土地平旷(11),屋舍俨
然(1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3);阡陌交通(14),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
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15);黄发垂髫(16),并怡然自乐(17)。见渔人,乃大
惊;问所从来(18),具答之(19)。便要还家(20)。为设酒杀鸡作食(21)。村中闻
有此人,咸来问讯(2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2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4),不
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2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6)。此
人——为具言所闻(27),皆叹惋(28)。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9),皆出酒食。停数
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30)。”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31),处处志之(32)。及郡下(33),诣太守(34),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35),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36)。
未果(37),寻病终(38)。后遂无问津者(39)。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40)。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41)。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42)。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43)。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44)。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45)。
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46)。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47)。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48)。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49)。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50)。
治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51)?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52)。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53)。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54)?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55)。
'注释'
(1)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年号(376—396)。
(2)武陵:晋时郡名,郡治在今湖南省常德市一带。
(3)缘:沿着。
(4)夹岸:溪流的两岸。
(5)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朵。屈原《离骚》:“夕铮锞罩溆ⅰ!辩头祝悍倍嗟难印�
屈原《离骚》:“佩缤纷其繁饰兮。”
(6)异:惊奇。之:指桃花林。
(7)穷:尽,走完。
(8)林尽水源: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流的源头。
(9)才通人:仅能容一个人通过。
(10)豁然开朗:形容山狭隘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
(11)平旷:平整广阔。
(12)俨(yǎn 掩)然:整齐的样子。
(13)属:类。
(14)阡陌(qiānmò千莫):田间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
交通:互相通达。
(15)悉:都,全。
(16)黄发:指老人。《诗经?鲁颂?I 宫》:“黄发台背。”郑玄笺:“皆寿征也。”《尚书?秦
誓》:“尚猷(犹)询兹黄发。”垂髫(tiáo 条):指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故称。潘岳
《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后汉书?伏湛传》:“髫发厉志,白首不衰。”
(17)怡然:愉悦的样子。
(18)所从来:从何处来。
(19)具:全,都。之:他们,指桃花源中人。
(20)要(yāo 腰):通“邀”,邀请。
(21)为:远本据曾本、苏写本补。
(22)咸:都。问讯:询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