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红色少女日记 >

第27节

红色少女日记-第27节

小说: 红色少女日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由工人阶级贫下中农掌管学校,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就必须具有社会主义的文化知识。    
    在旧社会,工人、贫下中农的子女哪能念得起书?今天我们当了家做了主,政权掌在我们手里,同样也需要有高度的文化水平。毛主席也告诉我们要做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因此,今后我一定要把教贫下中农识字的任务继续完成好,决不能半途而废,更不能向后退,后退是没有出路的。    
    1969年6月15日  星期日    
    今天我们干的是间甜菜的活计,开始间得很不好,全是双棵,宋玉兰看到后大声招呼:“哎!回来重间,看全是双棵能行吗?!”她敢于与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很值得我学习。


六、广阔天地(1968年10月13日1970年至10月11日)1969年6月17日——6月30日

    1969年6月17日  星期二    
    五月节前,有一天天还没亮,就有社员打发家人给我们送来了鸡蛋,说:“天亮前吃了鸡蛋,肚子不疼。你们这么小就来到农村,不容易呀!吃吧,这些鸡蛋是送给你们吃的。”    
    学习吕玉兰《十个为什么》部分摘抄:    
    人的立足点不同,想法不一样,想的不是一个理儿,怎么会互相理解?你说我太傻,我觉得我有自己的聪明。    
    当领导,自己不实际干,不接触实际,就没有真知识,不能人家说啥是啥,这不是领导人,而是被人领导。别看发号施令不少,实际是个传话筒。我15岁当干部,哪里来的经验,就靠一个“闯”字。    
    我病了,有的同志对我照顾得很好,这是一种阶级感情,是在对我做政治工作。我感谢他,不一定在私人方面回敬他。在工作上努力,把工作做好,以工作成绩来报答他。不能“得人一牛,还人一马”,要公对公,不要私对私。    
    人的思想意识不在脾气好坏。一个阶级的人,急脾气的,慢脾气的,都能说到一块去。    
    个别谈话,不要光说人,也叫人家说说自己。要有来有往,互相交心。提高了人家,也提高了自己。这有什么不好呢?    
    1969年6月19日  星期四    
    昨天我们集体户男女同学发生了口角,原因是杨艳华煎鸡蛋时舍不得多放油,又怕煎煳了,就往锅里浇了一瓢水。她这一浇,碰巧让谢立群看见了。谢立群顺口说:“这哪是煎鸡蛋啊?成了水煮鸡蛋了!”杨艳华听后哭了,说爱吃不吃,我还不稀得①做了呢!    
    10斤肉没吃,②饺子没人包,贫农户长郭殿喜忍着手伤的剧痛带病给我们烧火,组织我们开会。老贫农李金老大爷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喂完了猪来帮我们包饺子。    
    已经很晚了,他俩儿仍语重心长地做同学的思想工作,今天天没亮又给我们抱来了柴火。    
    1969年6月20日  星期五    
    今天重新翻看河北省著名的劳动模范吕玉兰的先进事迹。    
    工农兵群众直接掌握了革命思想理论,就能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无私的革命品德,无畏的革命胆略。    
    吕玉兰在“十个为什么”里说的好:“干革命是不能讲赔本赚钱的,革命需要的时候,连生命也可以贡献。”“不是给哪个人干的,是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的,任何时候也不能赌气。”    
    在原则问题上吕玉兰说:“该办的事不送礼也要办,不该办的事就是送座金山也不能办!”    
    吕玉兰掌握了毛泽东思想,就有了无畏的胆略和惊人的革命干劲。她那顶着风浪上的革命意志,永远值得我学习。    
    1969年6月22日  星期日    
    今下午我正在田间砸粪料,当时又困又累,头上的大疖子也使劲地发胀,地边有好几棵大苞米被踩在地里,自己根本就看不见。老户长郭殿喜同志看到后十分心疼地说,快把这几棵苞米扶起来培上土,不然秋后得少打多少斤粮食啊!    
    1969年6月25日  星期三    
    今天又轮到我的饭班。中午我给大家盛高粱米饭,不知从哪儿冒出5个大海碗来。一嚷嚷,杨艳华笑着说别吵吵,那是男生到公社开会拿回来的。听说后,我坚持让男生把碗给人家送回去,不送,也该到公社或大队做一下自我批评。    
    杨艳华说,你让谁去送呀?谁肯为几个大碗跑上几十里的路呢?再说这不光彩的事儿,谁去谁不遭骂呀?    
    想了想,可也是,我原有的想法也就不再坚持了。    
    1969年6月30日  星期一    
    最近,自己的思想出现了反复和动摇,对在农村扎根的思想认识不足。自己也明白自己,出名出利的思想像绳子一样紧紧地捆着自己。回忆起今年2月,当有人问我有什么感受时,我说了句:“农村好。”这一句话,3个字,说明自己那时得到的教育和体会是深刻的。我在给父母的信中也这样写到:“我已爱上了农村,爱上了贫下中农……”    
    想一想,看一看,为什么仅仅才相隔几个月,自己就动摇了呢?这也正如毛主席所教导的:“知识分子在其未和群众的革命斗争打成一片,在其未下决心为群众利益服务并与群众相结合的时候,往往带有主观主义的倾向,他们的思想往往是空虚的,他们的行动往往是动摇的。”是毛主席把我们派到了贫下中农当中,离开了毛泽东思想我们就会寸步难行,就会迷失方向,走上邪路。    
    以前我在城市干部家庭里生,今天我要在贫下中农里成长。    
    


六、广阔天地(1968年10月13日1970年至10月11日)1969年7月4日——8月2日

    1969年7月4日  星期五    
    昨晚临睡前,一个女生从女厕所往屋里拿尿罐子时不小心打碎了。因为晚上我们不敢出去上厕所,于是决定到外边男厕所去偷男生用的尿罐子。为了偷到这个尿罐子和防止男生突然上厕所,我们又决定集体行动。    
    5个女生是这样分工的:女生房间留一个人,集体户外门站一个人,从外门到男厕所的墙根①站一个人,厕所门口站一个人,另一个人进男厕所去拿尿罐子。    
    让我们掩口偷偷笑个不止的是,我们偷到了男生的尿罐子而没有被他们发现。至于今晚他们怎么解手,怎么想办法再去找其它的尿罐子,我们就不管了。【张颐武评点:这篇日记非常生动有趣地讲述了女生集体出动去偷男生尿罐子的故事,读来让人忍俊不禁。通过张新蚕的生动描写,花季年龄的女中学生们天真可爱和团结一致的协作精神跃然纸上。】    
    1969年7月11日  星期五    
    前天下午,老贫农宋兆凤边压瓜蔓儿边对我说:“你们不种这块地,就这么白白地荒着,让阶级敌人不看笑话?”老贫农的话犹如千斤重锤猛击我的头脑,给我敲了警钟。仅仅是一句话的问题吗?不是。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到贫下中农的觉悟是多么高啊!也正如毛主席所教导的:“最聪明最有才能的是最有实践经验的战士。”检查自己最近的思想情况,有点放松。表面上农村一天一天很安静,也能和社员嘻嘻哈哈,但这里面却有不同的起点、不同的进步。    
    1969年7月29日  星期二    
    今天兰玲姐来信了,说她从双辽集体户回到了四平,还带回了80斤粮食。从妈那儿,她听到了一些关于我的事儿。兰玲姐信中说:“你才17岁,17岁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仅占四分之一,因此不能劳动过度。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现在累垮了,以后四分之三的时间怎么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呢?再有你老是单独行动,利用中午、晚上的业余时间教社员识字,我认为你这样做不对。毛主席说接受再教育,并不是指接受某几个人的教育,而是上好农业这一课。现在大田作物又都长起来了,自己单独行动会有危险。再说现在正是农忙时节,应劳逸结合才对,人是肉长的,不能和机器比。我们高中学生,还有40多岁的农民成年人,在烈日下还常头晕,晚上都感到睡眠不足,你一个初中生怎能吃得消?就是教也该在农闲时教,而且要和同学一起去,要不会受孤立,叫大家瞧不起。再说个别社员为了让孩子挣工分,不送他们去学校念书,本身就属于自私自利行为,你不能去帮这些人的忙。”    
    兰玲姐还说他们队的3名女生都回来了,要不然她也不能回来。现在每天帮着姨拆洗棉袄,帮着姨做全家10口人的棉活。时间长了,觉得老待在家里也没意思,准备棉衣做得差不多了就回集体户去。    
    兰玲姐听说我没鞋穿了,正好前几天我户两名女同学到家里问有什么事没有,兰玲姐代表家长顺便给我捎回了4元钱。她还准备单给我亲手做一双鞋,让我再回家时带走。    
    最后信中问到我们这儿有没有减价的布票布,是6寸以下的,若有,可酌情买一些。特别是3寸1尺的,买它14尺,①如果手头上没布票,可向社员借几尺。    
    1969年8月2日  星期六    
    《人民日报》8月1日的社论——《人民军队所向无敌》传达了毛主席的新指示:“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毛主席这一最新指示和昨晚《平原游击队》②的电影,给了我极其深刻的教育。检查自己的思想,完全是一个胆小鬼、怕死鬼。前些日子自己思想在走下坡路,滑得很快,加上头上长了个大疖子,疼得要死,开始对农村感到苦,想在城市多住些日子避过三伏。而且姐姐也有同样的想法,对我影响很大,甚至幻想到部队当兵,认为到部队会对自己锻炼更大,想象着当上一名女兵,走起路来该多神气。今天我认真做了一下斗私批修,察觉到自己有轻视工农、思想空虚和方向不明的问题。    
    艰苦奋斗是劳动人民的优良本色,我决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躺倒。通过昨天上午割绿豆的实践,证明毛主席的论断是无比正确的。越是软弱无能,就越是学不会。对困难估计的越多越高,战胜的决心就会越少越小。    
    “尊重群众,不要耍骄傲”,这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曲中的词句。刚来到农村,自己对贫下中农还是尊敬爱戴的。可是最近一段时期,自己总有一副“了不起”的臭架子,说话抢上风,对贫下中农有指教、甚至有顶撞的态度出现。正像毛主席批评的:“他们不知道这种架子是不好的,是有害的,是妨碍自己进步的。”    
    


六、广阔天地(1968年10月13日1970年至10月11日)1969年8月10日——8月21日

    1969年8月10日  星期日    
    明天又要轮到我做饭。下午收工回到户里,我跟户长反映说,明天中午没菜吃,做什么才好呢?男生×××说:“有,有菜,外边园子里有,准有。”    
    我赶紧跑到园子里看,看了一会儿又跑来说:“哪有哇?在哪儿呢?”×××说:“怎么没有,我去!”不一会儿,他拎来两个西葫芦,放到地上说:“这不是吗?明天炒吧!”我说:“怪了,我咋没看见呢?”他说:“你没往里走,就在菜地紧里头哪!”我说:“哎,我真笨,怎么就没往里看呢?”    
    进了女生的房间,我见杨艳华老捂着嘴笑,这笑里像有什么事儿似的。她越笑,我越瞅她,并问她为什么笑。她说:“自从你上次非让男生去公社还那几个大碗之后,有些事就开始瞒着你了。咱们户好多天都缺菜吃,又不敢拿本队和本队社员家的,就在附近队的菜地里去拿,拿回来后怕你嚷嚷,就扔到园子里的犄角旮旯,啥时吃啥时取。你不知道这事儿,当然也就找不着了。”    
    我刚要说什么,杨艳华又说:“还有一事得告诉你,你得注意。今年开春,有一天你做完了饭,可能时间有点富余吧,就帮着附近一家社员刨茬子。等同学们回来,发现大锅里最上层的饭蓝了一大圈——那是高粱米饭放的时间长了,黑锅下的锈!大家吃了有锈的饭,能不对你有意见吗?这事儿你也不知道。”    
    听她说了以后,我坐在炕沿上想了许久许久,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滋味。我感谢杨艳华能把很多我不知道的事儿告诉我,要不我岂不成了傻子了吗?    
    1969年8月13日  星期二    
    可能是这两天发生的事儿让我长了点心眼儿吧,昨晚我注意到我们几个女生睡觉的位置。去年冬天我自己一个被窝,睡在炕梢,其他4个女生都是两个人一个被窝,然后把剩余的一条被子压在两人合盖的那条被子上面。    
    还有,那天,我看见杨艳华一顿吃了11个豆包,就笑她能吃,她反说我更能吃。她说:“你算过你一顿吃多少没有?满满一大碗高粱米饭那是8两啊!”我说:“是吗?有那么多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