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征服史-第2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审章相公时你也在场,你还记得他是怎么料理那替身的?”
赵文皱眉回想,“杀了替身,交换衣物,然后放把火,趁乱逃走……最后在城外被三叔的亲卫捉到!……没有什么罢?”
“你忘了一样,他毁了替身的容。他放那把火便是为了此事。那替身体形与他相似,但毕竟相貌不同。不毁了他的面目,如何瞒得了人。然此具被毁坏的尸首,纵然有饰物、体形为证,终归会有人怀疑。就是这点怀疑,童贯就不得不留下来犁庭扫穴,以确认章渝的死讯。”
好像是有点道理。“所以只要把章渝献出去,童贯就会回京了?”
“当然不会!”
赵文一呆,“听错了吗?”他疑惑地望向赵瑜。
赵瑜瞥了他一眼,解释道:“必须要先打上一仗,得让童招讨明白,要想把我等剿灭,至少还要费上半年!须得如此,他才会安坐下来,接受我的赠礼。到时,如果他心情好的话,招安也不是不可能!”
“招安?”赵文并不喜欢这个词,这意味着要把性命交到官府的手上。
“我会以三叔的名义去谈的!”赵瑜一笑,脸上尽是奸狡。
观音山主寨后宅。
手持麂皮,在爱剑上轻轻拂拭。一遍,再一遍,就算剑身已晶亮如镜,陈绣娘仍没有停手的意思。每当心情烦躁时,她都会把这对子午剑拔出了,擦拭一遍,她的心情也会因此而平静下来。
但今天……不,自从她丢了从父亲手中接过的老寨,她的心中就一直没有安定过片刻。为了把父亲传下的基业延续下去,她逼着自己去努力,去拼命,而这四年来,她的心血也没白费,寨里的生活也蒸蒸日上,没有人再因为她的性别而怀疑她的能力。
但这一切,却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在官军面前,在这些被浪港寨杀得丢盔弃甲的废物面前,她却无能为力,只能仓皇而逃。所以她投了浪港,希望能借助赵家的力量来光复她的象山寨。
但是她又失败了。浪港寨看似不可一世的强大,却是建筑在沙滩上的。郑家区区百人的作乱,就轻而易举地斩下了赵橹、赵瑾的头颅,而官军突然登岛,更让一切陷入不可收拾的境地。
虽然她又逃了出来,还带着章相公和至善国师,但衢山岛也不是安全的地方。很快,官军就会追踪而至,到那时,她又该如何是好?
叹了一口气,她把长剑在眼前竖起,犀利的锋刃所透出的寒气,在肌肤上激起一颗颗战栗。可是,再锋利的长剑又怎能比得上千军万马的威严?在潮水般的敌军面前,她又能斩杀几人?
长剑侧过,一个素衣飘逸的身影在剑身上映出。陈绣娘偏头看过去,那个还在热孝中的少女,端坐在桌案前,低头抄写着什么。
金刚经。
陈绣娘识字不多,但这几个字还是认得。只是她想不通,抄写这些经文又有何用,指望下辈子能投个好胎吗?
她嫉妒着蔡婧。同是丧父,她为保住家中的基业夜不能寐,而那女孩却只需烧纸念经。她执掌寨中,有人诋毁她、有人畏惧她,却没有人关心她,而那女孩却能独享呵护,虽然赵家二郎每日只过来聊上几句,但他对聘妻的怜爱,就算是瞎子也能看得出来。就连给她的命令,也是保护蔡婧。
保护吗?爹爹啊,你可知道,你女儿已经沦落到要给人看家护院了!
这时,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由远而近,从门外传来。
陈绣娘霍地站起,拔出长剑,“是谁?”虽然憎恨自己现在的任务,但既然答应下来,她就会坚持做到。陈家大娘,从不食言。
“是小的!”声音很熟悉,是赵瑜的亲兵,隔着门,他喊道:“蔡小娘子!陈小娘子!二郎请你们速至聚义厅!”
初九之卷 第35章 出战(下)
蔡、陈二女随了亲兵,来到聚义厅的侧门前。两人抬眼观看,只见厅内头领云集,人人披甲持锐,正一个个的躬身上前,接过赵瑜发下的令箭。
蔡婧犹豫了一下,停住了脚,聚义厅大堂乃寨中军议之所,闲杂人等向不得入。蔡婧只是女眷,无寨中职司,没有名分,此时不便入内。陈绣娘虽有个头领的身份,却也只是让亲兵入内回禀,自己并没跟进去,作为外人,她总有分顾忌。
亲兵悄步走进厅中,赵瑜不待他说话,一挥手,便命他站在一旁。为了安抚众头领,耽搁了一点时间,这些人不离开,他也不便当众与蔡婧说话。
“众位叔伯兄弟!”派发出最后一枚令箭,赵瑜总结陈词,“爹爹、大哥虽已亡于奸人之手,但寨中军力犹存。官军不顾脸面,收买郑、夏二奸,这正证明了他们没有正面击败我浪港水军的信心……”
“……这几日,寨中大小战船陆续回来了有七十多,精兵千五,且战具皆备,比起一年前,尤胜一筹。官军此次来攻,若来的船少,我便歼灭之,若来的船多,就载上岛上人众去外避上数月——去琉球、高丽、日本的海路我半年前便已派人探清,针图、火长皆已齐全,现在趁西风去,春来东风起时便可回来——衢山地处外海,粮草转运不济,我就不信,官军能把几千大军驻扎在衢山岛上半年?半年后再回来,这两浙外海还是我们的天下!……”
“……众位叔伯兄弟都是寨中老人,想想五年前,还在浪港山的时候,寨中是何等凄惨?再想想三年前,我们刚夺下衢山岛的时候,又是怎样的狼狈?当年后退无路,得破釜沉舟,但现在我军进退由心,来去自如,官军再强,又有何惧?!……”
“……各部战位,前已派定,请依令而行。敌军将至,我不再多言,战火即起,诸位宜勉之!”
众头领轰然应诺。怀揣令箭,各自去了。
看着他们离开,赵瑜暗自叹气。若是有赵橹或是赵瑾在,刚才那番话就不必说了。虽然不服气,但他的父兄的确是那种能让部下心甘情愿一起出生入死的领导者。以寨中威望而论,赵瑜远不如赵橹、赵瑾。所以他刚才的那番话才那般软弱——开战前,哪有先向部下保证后路的——只不过为了安抚众人,防止他们立刻反乱,才不得不如此。
那些头领,大半是收到噩耗后自昌国前线逃回来的。他们回岛后,便私下串联,赵瑜在岛上暗桩无数,又怎会不晓。只不过大敌当前,不想把他们逼反,才姑且容之。
不过也仅仅姑且容之,若能如愿退去官军,这些人日后肯定要处理掉;若是不得不离开,他也只会带着选定的三百人走,其他人,就留给官军领赏罢!
见厅中军议已经结束,陈绣娘不待通禀便走了进来,蔡婧在后亦步亦趋的跟着。
径直走到赵瑜身前,男装的英武少女开门见山地问道:“二郎,可是官军到了?”
赵瑜点点头:“正是!”他看看门外的光影,估摸了一下时间,“大约还有三个时辰!”
他在衢山西面和南面的外海上派了七条斥候快船,监视着各条海路。最远的前出有五十里,直达岱山岛。只要它们发现敌船,便会燃起船头狼烟,然后由三艘渔船中转,把敌情传回岛上——这是模仿烽火台的做法——由于每艘船的烟号不同,所以很容易判断出敌军的来袭方向和距离,不过船只数量就只能欠奉了。
“可是要出战?”
“能战则战,不能战则走!”赵瑜略含深意的瞟了陈绣娘一眼,“前面我说的话,绣娘姐和婧妹你俩也该听到了,我没有在岛上殉死的打算,只要能活下去,卷土重来并非难事。”他向外踱了两步,又道:“所以你俩要跟我一起上船,
到海上再见机行事。”
蔡婧屈膝一福,应声道:“小妹知道了。”她牵起陈绣娘的手,跟着赵瑜便要离开。
陈绣娘一愣,尚有时间,怎么东西都不收拾?她一顿足,拉着蔡婧停下来:“现在走了可就不一定再回来了,婧妹你的衣物和书籍都丢下吗?”
蔡婧轻轻摇头:“瑜哥哥没让我带,那就不需要带,或是不能带。我听瑜哥哥的。”
赵瑜一笑,他不让蔡婧收拾什物,是怕惊动了仆役们。寨中的仆役不少,都是些老弱,他并不打算带走。但这事无法明说,蔡婧心软,要是让她知道了,赵瑜担心会误事。不过蔡婧对他无条件的信任,倒显得他多虑了。“婧妹、绣姐你俩的船舱里,女儿家的用品我都准备了一些,应是够用了。没必要再回去收拾家当。敌军将至,事不宜迟,能早一刻便早一刻。”
蔡婧低头谢道:“谢瑜哥哥顾念。”她就想要走,但陈绣娘仍紧紧拉着她。
“你抄的那些经文呢?不是要烧给蔡二叔的吗,就这么不要了?”她尖声质问。她想不通,为何蔡婧如此洒脱。她其实更想质问赵瑜,衢山岛上的基业为何说丢就丢,竟无半点不舍。
蔡婧宁宁定定地看着陈绣娘,幽黑的双瞳却清澈无比,陈家大娘的心结,这些天她也看出一二:“小妹抄写经文,是为了一赎爹爹今世之过,也为了祈求爹爹来世平安,这是小妹的一点孝心。但现在把这些丢下,却不是不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损,保护好自己是更大的孝心……”她轻轻抚上陈绣娘的手,掌心暖暖的,“姐姐以前做的并没有错。陈家伯伯在天有灵,若看到姐姐至今仍安然无恙,一定会很高兴的。”
倒斗岙港。
当赵瑜带着蔡婧、陈绣娘还有几个亲兵赶到港口的时候,原本停泊在此的大部分船只都已出航而去。抬眼而望,港口外的海面上,点点都是帆影。
“跑得真快!”赵瑜冷笑,如果真的开战,是不能指望他们的。
极目远眺,在视线的尽头,有两道散乱的烟柱隐约可见。那是两条作为中转的烽火船分别放出的信号。这证明两条相隔十五里的烽火船都看到外围斥候船点起的狼烟。根据它们的烟号,再辅以一点基本的三角计算,赵瑜很快便得出了敌军现在的方位和距离——西南方,三十里。
赵瑜抬头一看身边船只桅顶的定风旗,这判定风向风速的旗帜在风中舞动,旗尾的飘带半垂着,指向东南。他咂咂嘴,“只剩两个时辰了。”
“二郎!”看到赵瑜赶来,赵文在一艘船上摇手高喊。很快,赵武也在他身边探出头,一见是赵瑜,就一个跟头从船上翻了下来。
赵瑜等人疾步走了过去。这艘船和旁边的一艘就是他们所要乘坐的战船。接下来,不论是迎战,还是远扬,都是要靠着它们。
走到船边,仰头望着高耸的船帮,蔡婧、陈绣娘眼里都透着好奇,“这船真怪!”陈绣娘道。“帆也很怪!”蔡婧附和道。
赵瑜笑道:“是你们少见多怪!”这两艘船便是马林溪倾力打造的心血之作,首尖体长是广船的样式,但马蹄形的“花屁股”却是福船的特点,桅杆虽然只有三根,但桅顶的野狐帆,加上主桅两侧的插花帆和蓬裙,使得船上的帆蓬却增加到十余面,这到宋末元初才出现在福船上的特征,却在赵瑜的提点下被使用在船上。
有了这些特点,这两艘船顺风时至少比它船快上一半,而就算逆风,走起之字来也比原来寨中快船有两成的优势。但是,由于帆多了,船上耗用的人手,也比以前多上一倍,幸好这两艘船是赵瑜预备用来远航海外的,被塞进了三百多人,却不虞匮乏。
这两艘船一名“三国”、一名“水浒”。这名字起得与船一样怪,赵文赵武皆是不解,但赵瑜却不多加解释,只是把三国号交给赵武,而把自己的位置放在了水浒号上。
此时,港中船只皆去,只剩三国、水浒。偌大的港口中空空荡荡,相比起从前千帆汇聚的场面,凄清惨淡得令人落泪。港中原有的人员、奴工都被赵瑜调走,现在站在栈桥上的,就只有赵瑜数人。
“二郎,快点上船罢!”赵武忍不住催促道。
赵瑜身子一让,“绣姐,婧妹请先上去。”蔡婧轻提裙裾,和陈绣娘走上陡峭的搭板,如同灵活如枝头上的云雀,极轻巧地几步跳上船去。海上儿女,自是不同。
赵瑜紧跟着上了船。他在船上对栈桥上的赵武道:“把栈桥烧了后,就早点跟上来。”
赵武高声应是。短时间内这栈桥也用不上了,也用不着留着,如果官军要登岛,没有栈桥,也给他们留下麻烦。就算打赢了官军,这港口暂时也用不到,有东面的船坊港就足够用了。
赵瑜上船,在水浒号上久等着的水手们高高吹响了出港的号角。几名水手持斧砍断拴在栈桥上的缆索,船头绞盘转动,木爪石碇缓缓出水。船身轻轻一震,开始随着水波起伏。八条尾橹探入海中,左右划了起来。
“出海喽!”桅顶的号手高声叫道。
船上众人一齐应和。“出海喽……”
大观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