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运筹帷幄--诸葛亮兵法 >

第9节

运筹帷幄--诸葛亮兵法-第9节

小说: 运筹帷幄--诸葛亮兵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析
  本篇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谈论导致胜败的种种征兆,这是将领作出投入战斗判断的重
要参考。所谓不打无把握之仗,就是要判断出取胜的把握方能投入战斗嘛!在诸多征兆
中,诸葛亮特别强调“贤才居上”,把让贤德之人担任要职列为取胜的最根本条件。从
根本上说,这还是一个用人问题,只有任用贤德之人担任要职,军队才能团结一致,才
能军风端正,士气高昂,保证必胜。
  拓例
  诸葛亮说吴抗曹
  赤壁大战之前,北方曹操力量最强大,处于攻势地位。而孙权、刘备则处于劣势、
守势地位。特别是刘备连吃败仗被曹军赶的直往南跑。曹操带领大军南下,孙权、刘备
面临曹操号称百万的大兵只好准备应战。两军决战需做各种工作,而廓清内外环境是很
重要的方面。就内部而言必须统一认识。刘备集团内部比较一致,决心抗击曹操。孙权
集团则战和不统一。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情紧急,请派我去向孙权求援吧。”刘备同
意了他的请求,诸葛亮领命去了东吴。
  当时孙权驻军在柴桑,正在观望刘备和曹操的龙争虎斗。诸葛亮来到这里,对孙权
说:“天下大乱以来,您起兵占据了江东,刘备也在汉水以南招募军队,和曹操争夺天
下。现在曹操已削平群雄,基本上平定了北方,最近又攻破了荆州,威名震动四海。刘
备没有安身之所,好似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才跑到夏口。将军您应估量自己的力量来
应付眼前的局面:如果您不能依靠吴、越的兵力与中原的曹操抗衡,不如早点儿放下武
器,捆起盔甲,向曹操称臣。现在您表面上装出服从曹操的样子,内心里却迟疑不决,
另有打算,在事情已危急到如此时刻还不能决断,大祸很快就要临头孙权问道:“如果
像您说的没力量抗衡就投降,刘备为什么不向曹操称臣投降呢?”
  诸葛亮答道:“当年的田横不过是齐国的一个壮士,尚能守节而不屈辱投降,何况
刘备作为皇族的后代,有盖世无双的才能,许多贤士都仰慕他,投奔到他的门下,就好
像水流向大海一样,如果他的事业不成功,那是天意,怎么能因为暂时的挫折就投降曹
操称臣呢?”
  孙权有些不高兴了,吼道:“我也不会投降曹操的!我怎么能拿整个东吴的土地和
十万将士去受别人控制呢?现在除了刘备,没人能够抵挡曹操,但刘备刚刚打了败仗,
怎么能再和曹操相抗衡呢?”
  诸葛亮说:“刘备虽然在长坂打了败仗,但现在归队的战士加上关羽的水军,还有
精兵上万人,刘琦手下的将士也不少于一万人。曹操的军队远道而来,疲惫不堪,听说
追赶刘备的骑兵一天一夜走了三百多里路,他们现在的情况,如同‘强弓发出的箭,到
射程末了时,它的力量连鲁地出产的薄绢也不能穿透’一样已经不堪一击了。这种做法
为兵法所忌。而且,北方人不习惯于水战,再加上荆州百姓是被逼着归附曹操的,这些
都是打败曹操的有利条件。现在将军您如果能够派出猛将统率几万大军,和刘备同心协
力,一定能打败曹操。曹操兵败,必然会退回北方,这样,刘备的荆州和您的东吴,势
力就会增强,三分天下,各据一方的局面就形成了。成功与失败,就在现在了。”
  孙权听诸葛亮如此一说,茅塞顿开,非常高兴,便派周瑜、程普、鲁肃等带三万大
军,与刘备合力抵抗曹操。
  孙刘这两大集团解决了内、外环境问题便为全心全力、集中精力与曹操决战扫道路,
创造了条件。最终取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
假  权
  原文
  夫将者,人命之所县也,成败之所系也,祸福之所倚也,而上不假之以赏罚,是犹
束猿猱之手,而责之以腾捷,胶离娄之目,而使之辨青黄,不可得也。若赏移在权臣,
罚不由主将,人苟自利,谁怀斗心?虽伊、吕之谋,韩、白之功,而不能自卫也。故孙
武曰:“将之出,君命有所不受。”亚夫曰:“军中闻将军之命,不闻有天子之诏”。
  译文
  将帅是军队中的关键。他悬系着千万士卒的性命,关系着战争的胜败结局,左右着
国家命运的盛衰兴亡。如果君主不把指挥军队的权力全部交给将帅,就好象用绳索捆住
猿猴的手足却斥令它快速地攀爬树木,跳跃飞奔,又好象用胶带粘贴人的双眼,却要求
他辨别各种颜色,这都是不可行的事情。如果赏罚大权被权贵所操纵,主将没有任何可
以自主的权力,上下必然会被私心、利力所笼罩,人苟且于私利,就没有人会为国家效
命,更没有旺盛的斗志。那么,就是有伊尹、吕不韦那样出类拔萃的才智,有韩信、白
起那样的功绩,也不能自保。所以,孙武说:“将帅一旦领兵作战,一概不从君命”。
亚夫也讲:“在军中,只有将帅的命令可听,没有听见君主的诏令”。
  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了兵权问题。这个问题,诸葛亮在《将苑》的第一篇文章《兵权》中,
已有论述,不过侧重点不同:《兵权》论述的是统兵之权,是总的指挥权;《假权》一
文着重论述的是临阵指挥之权,强调“将之出,君命有所不受。”要求保证将领临阵指
挥的全权。文章一开头就用了三个排句,突出说明这个指挥权关系重大。接着,文章又
用比喻加以论证,最后还引用孙武和周亚夫这样杰出的军事家的名言加以证明,可见诸
葛亮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也确实太重要了,诸葛亮自己就有切身之痛。当
他四出祁山,好不容易连胜司马懿,打出了大好形势时,后主刘禅却听信宦官的谗言,
下旨召回诸葛亮,意欲削权防变。诸葛亮无奈撤兵,结果功号一篑,白白葬送了大好形
势。最终诸葛亮没能征服中原,抱撼而死。授予将领全权,确实是用兵的根本。
  拓例
  审时度势破敌军
  建安十六年,偏将军马超等人谋反,杀了凉州刺史韦康。建安十九年,韦康旧部赵
衢、尹奉、姜叙等人起兵征讨马超。姜叙在卤城,马超在冀城,赵衢等人诱使马超出城
攻姜叙,便冀城空虚,赵衢等人乘机攻入冀城,将马超的妻子杀死。马超攻卤城不下,
又回不了冀城,他只好逃奔汉中。姜叙等人兵少,不敢贸然去追。
  姜叙派人找夏侯渊求援。夏侯渊与手下诸将商议此事,诸将都说没有曹操的命令不
便行动。夏侯渊却认为,将在外,应当审时度势,怎么有利就怎么干。他说:“曹操在
邺城,从这里去往返一趟就有四千里地,等命令来时,姜叙他们早就被马超打败了,非
赶快去救援不可。”
  于是,夏侯渊命令部将张郃率五千步骑兵,从陈仓一条小路上去追击马超,他自己
在后面押运粮草督阵。马超如丧家之犬,战斗还没打响,他就跑了,丢下的大批军用物
资,成了张郃颌的战利品。夏侯渊赶到时,支持马超谋反的各县,都已献城投降。
  和马超一起叛乱的韩遂,此时正在不远处的显亲,夏侯渊想袭击显亲,斩杀韩遂。
韩遂得到消息后,连夜逃走。夏侯渊与部将们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有的说应立即攻
击韩遂,有的说应去攻打兴国。夏侯渊认为,韩遂有精兵强将,兴国的城池很牢固,攻
击哪一个都不可能立即得手,不如采取调虎离山之计,先去攻打长离的诸羌子弟,其中
有很多是在韩遂的部队中当兵。如果韩遂舍弃长离,羌人子弟就无家可归;如果韩遂去
救长离,就把韩遂诱出了城,可以和他在野外作战,则韩遂必败。众将官认为主帅说得
有理,遂按计划行动。
  夏侯渊留下督将看守军需物资,亲率轻兵步骑去长离,攻烧羌屯,斩杀和抓获了很
多羌人。在韩遂军中的羌人将士,纷纷奔回自己的部落。韩遂也率兵出城去救长离,被
夏侯渊拦在半路。
  夏侯渊手下的部将见韩遂的兵马很多,建议挖壕沟打持久战。夏侯渊却说:“我们
围战千里,现在挖沟扎营,士兵们会很疲惫的,不能坚持多久。韩遂兵马虽多,我看很
容易打败他。”于是夏侯渊下令擂起战鼓,手下将士神威大振,高喊着冲向韩遂的阵地,
韩遂的将士人心已散,毫无斗志,顿时乱了阵脚,四散奔逃。
  夏侯渊得胜回图阳,稍事休整,又兵围兴国城。兴国五千人逃奔马超而去,其余的
人都投降了夏侯渊。夏侯渊又乘势扫荡了高平等地,缴获很多粮草和牛马。
  夏侯渊审时度势,赶马超,追韩遂,破兴国,平高平,连战皆捷。仗都打完了,曹
操所派的节度使才拿着曹操的命令赶来。
哀  死
  原文
  古之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伤者,注而
抚之,死者,哀而葬之,饥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礼而禄之,勇
者,赏而劝之。将能如此,所向必捷矣。
  译文
  古代凡是优秀的将领,对待自己的部下就好象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当困难来临时,
身先士卒,首当其冲,站在最前面,在功劳荣誉面前,与部下谦让,把功劳、荣誉推给
部下,对待受伤的士卒,百般安慰和抚恤,当部下为国捐躯时,又能厚葬他们,并妥善
地安排好后事,在粮食不够吃时,主动地把自己的食物让给下级,在天气寒冷的时候,
把自己的衣服让给士卒穿用,对待有才智的人,以礼相待,并委之以高官,对待英勇擅
战的部下,他会给予恰当、及时的奖赏并勉励他再立新功。身为一名将帅,做到了上面
的几项内容,就会所向披靡,百战百胜。
  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了“养人如养已子”的论点,这和我国历代将领“爱兵如子”的说法
是一致的。诸葛亮是不是第一位提出这一主张的人,没有考证,不敢妄下断语,但他在
一千多年前就如此明确地提出这一论点,总是十分可贵的。更可贵之处还在于,诸葛亮
不但提出了主张,而且提出了这一系列爱兵的途径,总共达八项,相当详尽。作者说,
如能做到这些,就能造就一支所向无敌的军队。诸葛亮在前面论述过从严治军,这里又
专文论述爱兵如已子,可见他对这个问题的重视。这个问题确实是领兵的要旨之一,得
军心者就能取得将士效命的结果,失军心者则会导至败亡丧身的后果。
  拓例
  平天下先兴礼仪
  曹操成为北方霸主后,百废待兴。在他的兴邦强国的计划中,他首先考虑的是兴礼
仪。东汉建安七年春天,他率军进驻谯县。在谯县境内,他走了一天,也没遇见一个熟
人,这使他感慨万分。他对部将说:我起正义之师,为天下人铲除暴乱。故乡的人民很
支持我,父送子,妻送郎,跟我走的人很多都战死在沙场。这真让我悲痛欲绝。”
  曹操安顿下来后,马上下令:“凡是跟我当兵的将士,因战死沙场而绝了后代的,
找他们的亲戚当他们的后裔,分给田地,由官府配给耕牛,设立学校,教育这些英雄的
后代。要建立祠庙,让活着的后代能够有地方祭祀自己的祖先。能够把死者的后代培养
成人,我死后见到我那些先去的将士,就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第二年秋天,曹操又下令:“十五年战乱,使青年人没见过仁义礼仪的风尚,这使
我很忧伤。我命令所辖各郡都要提倡和重视古代圣贤们的典籍的研究,要建立学校,满
五百户的县要设立专门负责培养年青人的官员,选拔本地优秀子弟给以教育,使先王之
道不致废绝,从而兴天下。”
  各郡县按照曹操的命令,大兴教育。教育兴而人才起,人才起而百废兴。曹操的教
育计划,为汉王朝崩溃后魏、蜀、吴三国的建立,奠定了人才基础。
三  宾
  原文
  夫三军之行也,必有宾客,群议得失,以资将用。有词若县流,奇谋不测,博闻广
见,多艺多才,此万夫之望,可引为上宾。有猛若熊虎,捷若腾猿,刚如铁石,利若龙
泉,此一时之雄,可以为中宾。有多言或中,薄技小才,常人之能,此可引为下宾。
  译文
  凡是三军出征作战,将帅必须有各类幕僚人员为自己策划参谋,共同讨论利弊得失,
辅佐在将帅左右。有些人口若悬河,能提出奇妙的谋略,见闻广博,多才多艺,这是万
里挑一的出色人才,可以成为将帅的高级幕僚,有的人象熊虎一样勇猛,象猿猴一样敏
捷,性格则烈如铁石,作战如楚地龙泉般锐利无比,这些人是一代豪杰,可以成为将帅
的中级幕僚。有的人喜欢发表言论,但能力一般,只是普通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