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3-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爱情-第8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某种兴趣活动时,为了不被那种习惯陷进去,为了不被卷入它的机制中,我会努力使自己向其他的快乐敞开身心;而且,我的兴趣大都是普遍性的,并且停留在日常的层次上。也许,那些在某种兴趣上被认可为专家、或自称是专家的人,会认为像我这样的态度不过是一个还没有具备忍耐资质的懒惰的初学者的自我狡辩而已。在他们看来,在门前徘徊与深入其里之间有着相当大的差别。虽然刚才我使用了“认为”一词,但这并不是说,他们是误会了,或者是弄错了。显然,他们那样看并没有错。连我自己也经常能感觉到那种差异;我想说的是,深入到某种东西的内部,可以看到在外面往往看不到的东西,而且经常是不可避免必须面对的东西。对一个初学者来说,这并非是一件他所渴望的、令人愉快的事情。
情况就是这样。事实上我几乎没有什么能拿出来谈论的响当当的习惯或者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我必须就我为什么会涉及兴趣和习惯的话题,而且还要继续写下去的理由做一个说明。那就是,我想说的不是习惯和爱好,而是我自身的趣味。我的趣味可以说是扔掉习惯和创造兴趣,这跟我的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说得简明一点,我爱驱使触发我写作的某种东西。此时的那个某种东西,当然是指多样的、复合性的、有着好几条声带的存在总体;而我之所以要写,是出于对某种东西的茫然的爱情。当陷入了爱的情感之中,而且某种东西正向小说形态发展的时候,我不想事前做确切的构思。对我而言特别重要的是,在每一个瞬间里那些无定型的东西获得形态的过程本身。当几页笔记变成小说时,有许多选择的余地;一旦选好了,它就会向最可望的方向前进,而我也会尽最大的努力启发自己。正因为如此,选择的瞬,不管是在之前还是之后,始终具有价值的有效性。所以我在拒绝习惯性、排斥其自身机制的前提下,通常会把选择的余地一直保留到最后一瞬,然后彻底地、完整地利用他们。现在我感觉到我所使用的语言再一次变得晦涩,对此我也无可奈何。看来在价值层面上,我首选的不是既容易,又温和的阅读方法,而是能被正确阅读的方法。现在我正在重新确认这一点。总之,最终我的宗旨就是:写作时扔掉习惯并创造兴趣,拜托给写作瞬间能动的想象力。这样坚持下去,说不定就能发现一条实现所谓正直的想象力的道路——这既茫然、又无辜的“说不定”。
赤身与肉声 上赤身与肉声(22)
写作时,我总是怀疑,是不是在黑暗里到处都埋伏着各种类型的陷阱。既然如此,不仅不能写过于单纯的文字,而且也不能过于狡猾;不能过于谦恭,也不能过于阴险。这不仅是为了写作者本身,同样也是为了读者。如果把作者和读者暂定为恋人关系,那么在所爱的人面前,他当然不能显得狡猾或阴险,留下一个纯真和谦虚的印象也未必是一种美德。有时候,仅仅是为了对方,也要主张自尊心,而且这才是正确的爱情方法。如此看来——尽管这是在重复说过的话——最终还是需要正直。就是为了那个正直,我一边在我的内部消化驱使我写作的动机,一边又让想要写作的我,在写作的那一瞬间与其溶为一体。所以,我把所有的恶劣条件都如实地告白给读者,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的有利条件。这样,在那些点燃我的数不清的东西面前,我的心和我的小说才会完全敞开,而且我能一边扔掉习惯培养爱好,一边停留在有一点随心所欲的、自足的写作空间里。自足?我又一次输给了使用这个词的欲望。但是,实际上我并不知道,自足的状态是什么样的状态?那只是我无意识欲望的对象而已。况且,为什么所谓自足的话语,其声音如此的不自足呢?或许,那只是对某种欲望——哪怕是一次也好——能瞬间性地燃烧自己的希翼?或者是正相反?
这里我要再次给故事打一个结。因为我认为,与其如此观念性地讨论习惯和爱好,不如采取某种日常性的、具体的方式。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喝酒或是酒宴的场景。这可能是因为最近我生活的相当部分都奉献给了喝酒,而我对酒宴的所有方面都深具爱意的缘故吧。通常都说,台球打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可以看到球滚动的样子;围棋下到了一定水平,也能看到一盘棋;但是,酒宴不管重复多少次,都全然没有看得见的和能勾住眼神的东西。第二天从醉意中醒过来,留在脑子里的只是些琐碎的、无关紧要的片段而已。所以,酒宴每一次都
是重新开始。把那些在非酒宴状态下所做过的分析和理论全都扔掉,然后坐下来喝酒,那一瞬间的我,那种状况下的我,就是我在言及的、重新开始的我。因此我是在扔掉习惯,选择破例,创造每一次的爱好。酒宴直到次日早上起床后,被头痛和懊悔捉住时才结束。再没什么执着的东西,也没有必要执着,因为有了这个结束,才能有下一个开始。创造出来的兴趣重复几次,就会变成习惯;我会取消那些被重复造就的习惯,然后重新创造爱好。在某种意义上,写作的,或酒宴的这种状况,会令人联想到不断反复的生与死的现象。因为断绝,所以最终还是连接的。对人类来说,必要的是,一直到死为止,在脑子里努力记住对死亡的意识。这样或许能在异说的意义上克服死亡。在死亡面前,要习惯自我麻醉,爱好让我陷入忘却之中。不过,只要生命在继续,就不能脱离爱好,所以最后除了重复打破后再建、又打破后再建之外,再没有其他事情可做。但遗憾的是,打破的行为和建造的作业之间的距离实在是太近,而且它们两个又非常熟识。正是这一点使我们的方向感变得模糊。
那好,我已经实在是无力再支撑下去了,所以应该就此向读者告白。大概翻过这本书的读者都会知道,这一章的文字写得非常短。其实,到准备开写《赤身与肉声》第六章时,我已切实地醒悟到,这部小说要求我进行全面性的体制改善。换句话说,不能以这样的方式、这样的状态一走到头,即抵达死亡。刚开始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我还能感觉到一种自由和奔放的生机之类的东西;但随着页码的增加,我或小说本身的气氛也一再变得停顿和沉闷,而且无法控制小说向着与最初意图不一样的方向发展的感觉。这样当然是不可以的。假如真的决定性地变成那样的话,这部小说将失去最起码的意义。因此,只要有可能,我连一瞬间都不想放过自己。我一边发挥能动性折腾自己,一边挣扎着更新自己。但是非常对不起读者,因为这次我是在尚未准备好的状态下走进了这部小说。原来我抱有这样的期待:一旦进入小说,在写作的现在时中,在写作的瞬间所闪烁的那些无数颗气泡里,说不定能抓住某种技能的衣角?但是我还没有成功。因此,为了避免再一次犯累赘的毛病,我想就此结束这一章。然后要反省一段时间,如果经过反省仍得不到好结果的话,这部小说就只好以这个样子死于非命。
回想一下:在这一期间我并没有对这部小说做什么确切的阐明,或者是形成什么替代的习惯,或者以约定的语气悄悄地暗示以后要怎么做的计划和构思。突然,某种疑心强烈地抬起头来。这也说不定。实际上这部小说只不过是现实的外壳而已。关于应该在体制改革以后,以实现体制改革为内容来写这部小说的质问也是充分可能的。站在提出这种质问的人的立场上看这部小说,我摆脱不了这样一种感觉:它就像一具吊在横梁上的骷髅,被风吹得东摆西荡。不过,就像所有的事情一样,这次的问题也并非那么简单,我也没有办法。
从动笔写这部小说开始,我经常想起“蒸鬼鱼”。按照曾经流行过的巧答题的说话方式,我要回答,我的小说就是“蒸鬼鱼”。据我所知,“鬼鱼”长期以来一直受歧视,被认为是毫无用处的东西,不久前其食用价值才开始被认可,并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在此之前,渔夫们若看到鱼网中有鬼鱼,会带着倒霉的表情把它拿出来随便扔掉的。我习惯于一边写小说一边反省,但是,其中大部分不能直接放进这个叫做小说的网里,只能悄悄地放在创作日记或札记里。可是现在,我却把那些东西汇集起来写这部小说。打个比方的话,我就像某位阿婆把那些扔在海滩上的“鬼鱼”拣回来,然后想尽方法把它吃掉。不过,正如我多次说过的,比喻只是比喻而已。所以,我现在一边莫名其妙地翻腾着“鬼鱼”,一边想说,我并不属于这方面的开拓者,也不指望。不久后这样的小说会像现今的“蒸鬼鱼”一样,人气兴旺,我只是想自己小心翼翼地诊断一下。既然那些被随便扔在泥滩上的“鬼鱼”也有自己的某价种值,那么我这种随想式、诺言式的小说是否也有存在的理由呢?好,现在我真的要结束这一章了。暂时停手前我想再次跟读者许下诺言,那就是这部小说的体制改革。
开始新的一章总是令人感到快乐、自由和特别舒服的。最近我分明意识到,对我来说《赤身与肉声》是一个快乐的空间。这里容许几乎是所有的东西,我可以说所有我想说的话,也可以不说(每一章在没有特定对象的同时又拥有小说本身这一非常明确的对象)。到目前为止,写小说还从未成为一件痛苦的事;同样,如果写作本身不能让我领略到充分的快乐,
我绝对不会写这种非正常类型的小说。这一点或许同样适用于读者。因为对那些可以从一般的小说里得到充分乐趣的人来说,这部小说肯定是毫无意义的。
现在我又重新坐到了书桌前。摆放在我面前的家什,又一次成为我的镜子。我有一种习惯或者是爱好,就是把自己定期面对的东西,都当成是一面镜子。它们会把我变化的样子,毫无保留地向我显示。不过,真实的镜子只会照出我渐渐衰老的面容,而类似桌子、打字机和书这样的镜子向我呈现的,却往往是同一副面孔,甚至是更年轻的面孔,而让我吃惊。这种镜子不一定只是物体的,我所反复接触的所有人对我来说也都在履行镜子的功能。他们会把我转换成一种变化无穷的样子反射给我。虽然他们自己日渐衰老,却艰难地反射出我更加年轻的影像。突然我想这么说:也许他们是为了成为时时刻刻变化无常的我的镜子而变老了。反过来,我又是其他某个人的镜子。贪心一点说的话,我甚至想成为我见过的所有人和哪怕只能见一次面的人的镜子。这样就算老得再快也没有关系。我会根据自己要反射的人的情况来改变作为镜子的自己。现在我要仔细看放在眼前的那面叫做打字机的镜子。但是,好像还没有调整好焦距,所以我的样子模糊不清。
赤身与肉声 上赤身与肉声(23)
为了找准焦距,现在我把在这期间为了写这一章而准备的那些笔记本满满地堆在打字机旁,然后整理一下思路。我想根据我先拿起哪本,或者是翻开哪一本哪一页,来决定我思路的方向,以及我在本章中会采取的态度模式。过去我有时会因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而感到茫然,但现在大致翻一翻就可以找到很多。我现在是沉浸在所谓幸福的苦恼里,另一方面却又感到犹豫不决。那是因为,当事先准备的内容过于充分时,那种饱满感会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松懈下来,以致错过许多机会。
有趣的是,某一瞬间浮现出某种灵感,对我的写作而言,也许是长处,但也可以作为短处起到负作用。就是说,当我意外地突发奇想时,会情不自禁地产生“这是哪里来的意外收入”的感觉;相反,当不管多么努力,但仍什么也得不到时,又会陷入“这又是什么不幸”的疑惑之中。所以一般情况下,我的写作都会倾向于幸福或不幸,二者必居其一。当写作前准备的笔记本足够多的时候,我会感到心里很充实;但是一旦开始跟着预定的思路走,又会从心里不痛快。反过来,在准备不足的状态下开始写作时,我会感到不安,甚至是感到焦虑;但是,在渐渐找到感觉之后,就可以感到某种开创性的快乐。
刚刚我不知不觉中止了写作。也许是感到不一定非以这种形式继续下去,而在作出新的选择之前,应该先做一番全面回顾,并整理一下思维的缘故,所以我在上面空了一行。
那一个空行既是陷阱,又是空白。我想象读者会在那里感到诧异:为什么要空出一行呢?然后带着些许好奇心跳过那一行。这一瞬间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罗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