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青春期-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青少年的反应并不算是异常。事实上,在接受测验的年轻人当中,有75%的人作出和他相同的反应,他们一次次地承认一条短的直线比一条长的直线长。他们都没有勇气说:〃其余的被试的判断是错误的。我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我认为他们都搞错了。〃在一个集体中的大多数人都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或者犯了一个很明显的错误)的情形下,只有少数人…25%的人…有勇气站起来反对大多数人的意见。这就是群体的压力对一个缺乏主见的人所造成的影响。
朋友的力量
从这项研究中,另一项有趣的事实被揭示出来。在9个故意做出错误判断的青少年被试当中,只要有一个人选出正确的答案,那位被研究的被试敢于承认正确判断的几率就大大提高了。也就是说,当你心中的想法与集体中的大多数人向左的时候,这时只要有一位朋友能够站出来支持你做的决定,你就会有更大的勇气去来承认自己的决定并付诸实践。相反,如果你只是孤军奋战,那就很难坚持自己的观点。
现在又有一个有趣的问题被提了出来。为什么在青少年时期,社会压力(群体压力)会如此地大呢?为什么我们如此地害怕被集体中的伙伴们拒绝和孤立呢?为什么我们很难不去做同龄伙伴让我们去做的事情呢?为什么我们不能独立一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回到前面所提到的〃自卑感〃的问题。
当你感到自己毫无价值,同时又极其愚蠢的时候…也就是正是说不喜欢自己的时候…你会更加害怕被朋友们的嘲笑与拒绝,面对别人的嘲笑,也会变得特别敏感,自然没有勇气在言谈举止方面与众不同。你认为自己的问题看起来已经相当糟糕,根本不敢再逆群体的意愿行事,让事态变得更坏。于是,别人说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你就穿什么样的衣服;别人告诉你应当如何说话,你就如何说话。你没有自己的想法,群体的意志成了你的意志。你不敢举起手来,站起来陈述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也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你的最大希望就是尽可能地让你的一言一行不引起别人的非议,这一切行为产生的根源只有一个…自卑感。
歌手兼演员迪安·马丁(Dean Martin)曾经说过:〃如果有人不知道'惧怕'为何物,那么,他(她)一定是个经常挨打的蠢瓜。〃不过,研究过上面的那个案例之后,我们知道,人们并非由于怕挨打才感到害怕,而是害怕被群体拒绝…害怕以后大家〃不带自己玩〃,怕自己不能被邀请参加聚会。。。。。。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害怕失败。
少年唱诗班
如果你想证实青少年存在〃妥协〃的心理,那么,你只需留心观察一下你身边的伙伴。下一次当少年唱诗班到你所在的教会或者学校献诗的时候,留意观察唱诗班里的成员,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女孩子都会梳同样的发型!假若时下正流行自然的长发(即没有烫过的长发),那么,你会注意到每个女孩子的长发都会直直地垂到她们的肩膀上,几乎无一人例外,没有哪一个女孩子有勇气将头发烫起来。相反,如果时下流行卷发、马尾式长发或全部往后梳的发型,所有的女孩子的头式也将是千篇一律的,很显然,她们下了一番功夫,让自己与朋友们一模一样。
有个少年唱诗班曾经在美国迈阿密的一个音乐会上演唱了一首充满感情的诗歌,歌名是〃争战的圣诗〃,每当诗班唱到〃荣耀,荣耀,哈利路亚!上帝的真理在行进!〃下边的听众由于被上帝的话语所激励而激动不已。这个唱诗班由60名青少年组成,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唱诗。当演唱者和观众都沉浸在这美好的乐曲中的时候,前排有个女孩子太投入、太激动了,以致于晕倒在台上了。唱诗班的指挥看到她倒下了,但是,为了不破坏全体的表演,就继续指挥演出。两旁有几个成年人赶紧跑上台去,围在女孩的身边,帮助她恢复知觉。然而,当第一个女孩晕倒的时候,〃我也可能晕倒〃的意念就植入其余59个敏感的孩子的脑海中了。
大约6秒钟之后,唱诗班中的另一个年轻人的脸色变得惨白,接着,整个人便站立不住,瞬时间,从最后一排消失了。此时〃昏倒〃一词对其余唱诗班的成员的暗示就更为强烈了。每一位唱诗班的成员都在心中思忖:〃下一个昏倒的人会不会就是我?我真的感到晕眩啊!〃
果不其然,第三个人砰然倒在主席台的地上。紧接着,仿佛野火在草丛中蔓延一般,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人接连倒下。。。。。。待到献诗接近尾声(〃上帝的真理在行进〃)的时候,一共有20个青少年仰面朝天躺在台上!妥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妥协的压力
同伴(一群同龄的孩子)的言行、好恶能够对一个青少年产生极大的压力,有时,甚至可以让这个青少年做出荒谬的事情。电视广告对成年人的影响就是他们应当打扮得一模一样,比方说,〃油光可鉴的头发已经过时了!〃这一类的广告语就是在告诉大家:现在早已没人用头油了,如果你还像自己在五六十年代那样,往头上抹头油,那你就是土老冒。
老年人常常由于自己上了年纪而被弄得浑身上下不自在。这不是很荒唐吗?全世界共有50多亿人,每一个人都要变老,面对衰老的问题,无一例外!(当你有一天真地停止变老,那可就有麻烦了!)
然而,成年人却常常因为自己正常的衰老迹象而感到自卑。这种巨大的压力迫使我们进入一个相同的模式,我们似乎不再是人,而变成了机器人。
思考这些问题
现在我们一起来思考几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当人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妥协〃的问题立刻变得如此重要呢?你知道为什么同龄人的压力可能会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危险因素吗?你是否试图寻找一些办法让自己晚一些陷在麻烦当中?〃妥协〃的压力目前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痛苦呢?它如何拦阻你无法做出正确的决定?它又是如何影响你的生活的呢?
〃妥协〃的危险性就是在于它能让一个人去做违背自己良心和做人原则的事情,在你缺乏勇气去做与众人看法相左的决定的时候,妥协的危险性就暴露得淋漓尽致了。
你有说〃不〃的权利吗
假设你正和4个年轻人一同坐在一辆汽车里,而你们的年龄都在16岁左右。你们在夜里开着车四处找乐。前座负责开车的年轻人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小瓶子,里面装着一些小药丸。他倒出一颗药丸,放到嘴里,然后把瓶子传给坐在他旁边、靠近车门的那个年轻人。那个人显得十分兴奋,笑着从瓶子里倒出了一颗药丸,然后把药瓶递给后座的人,你是最后一个接到药瓶的人,这时你的四位朋友都已经吃了瓶中的药丸。
当你接到药瓶的时候,你会说些什么呢?你知道那些药丸就是一种对身体有害的毒品。你不想吞吃毒品,可是也不想让朋友们笑你胆子小。就在你犹豫不绝的时刻,坐在你身边的年轻人笑着说:〃胆小鬼!怎么了?你害怕了?喂,你们看,车后坐着个乖宝宝!他怕他老爸会发现他吸毒。没曾想过我们的大英雄竟然是个胆小鬼!算了吧,娃娃脸,试试看,感觉好极了,你一定会喜欢上它的!〃
你的手微微一颤,掌心也湿透了。其他的几个年轻人开始捉弄你,因为他们一心想拉你下水,让你像他们那样吸毒。这时你所承受的压力实在是相当大的。你的心咚咚直响,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只觉自己很笨。有一个想法闪入你的脑海:或许我应该试一试,尝一尝其中的滋味,我只吃这一次,不会对身体有多大伤害。于是你让步了,倒出一颗药丸,放到嘴里。你顿时感到一身的轻松,能够再次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真是好极了。
下一次再有人把毒品递给你的时候,由于你以前有过吸毒的经历,于是你就很〃潇洒〃地接受毒品。渐渐地你会上瘾,很快就会严重地依赖毒品,而这一切都是第一次妥协的结果。我们就可以知道:在我们的国家,每天都有青少年在吸食毒品,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因此而身体倍受摧残,最终丧失生命。人的身体是极其脆弱的,很容易被伤害,而一旦受到伤害,这人的余生只能在痛苦中度过。有的年轻人为了贪图一时的快乐,过度吸食毒品…哪怕只是尝试着过量使用毒品,导致突然死亡。
我最近辅导了一位年约13岁的女孩子,她每天都要吸食毒品,毒品严重地摧残了她的身体,以致于医生说她一生都没有机会恢复健康。这个女孩子用这种方式来对待自己年轻的生命,难道不令人惋惜吗?这也是她人生中的羞耻!这女孩本可以像其他的年轻人一样有美好的人生,不幸的是,当有人第一次递给她毒品的时候,她没有勇气回绝说:〃我只有这么一个身体,我只活这一遭,为什么要毁我自己呢?〃
除了吸食毒品以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不良行为可以归咎于妥协的压力。为什么你会认为青少年嗜酒和酒精中毒是很严重的问题呢?为什么年轻人明明都知道,科学证明尼古丁会缩短生命、污染肺部、增加患肺癌的几率,却还是要继续抽烟呢?为什么青少年会拿起第一根烟,让肮脏的烟气进入自己那原本健康的肺部呢?通常是因为有一个〃好朋友〃把烟递给那个从来没抽过烟的青少年,说:〃你要不要吸一口?〃于是很不幸的事发生了,这些从未抽过烟的人不能鼓起勇气说:〃我绝不吸烟!〃
做领袖的勇气
在你和朋友的关系面对危机以前,思考下面几点事实对将你大有裨益。你应当认识到:事实上他们和你一样感受着来自伙伴的压力。他们也是因为害怕与众不同,才接受吸食毒品、抽烟、喝酒等恶习的诱惑,他们心中和你一样充满了矛盾。他们担心若是拒绝与朋友们同流合污,那么,下一次那位家中有车的朋友再想找人一起外出兜风的时候,就不会将他们列入考虑范围之内了,因为他们太不入流了。于是只能像水母那样,随波逐流,做些荒唐的事。
然而,你如果能够在感受到极大的压力的时候,仍然十足的自信,那你真的很了不起,你的生活乃至命运都将发生变化了。你可以对他们说:〃如果你们想去做那些疯狂的事就毫无顾忌地做吧!不过,我觉得那是很愚蠢的行为。〃这样的回答一点也不孩子气,还表明在大多数人做出错误选择的时候,你有勇气坚持己见。
我还想告诉你一个事实:大多数的青少年会由衷地敬佩那些在遭人嘲弄的情形之下,仍然有勇气坚持自己的观点,明辨是非的同龄人。而有这些性格和人格优点的青少年往往能够成为集体中的一个领导者,因为他十分自信,坚持正确的理念,不像其他的人那样自卑和软弱。
此外,他们的影响力很大,可以影响一些青少年,因为这些青少年正在寻找一位能够增强他们自信心的朋友(还记得上文提到过的那个卡片游戏的故事吗?)。别人可能由于他们的勇气而备受激励,就勇敢坚持正确的观点,不再被群体中其他人或大多数人的意见所左右。
残障的痛苦
〃妥协〃的压力并不仅仅对那些吸食毒品或抽烟、喝酒的年轻人有害,而且更会深深地伤害那些有残障的青少年。比方说,在我担任辅导工作的那所高中里,就有一位双目失明的女孩子,她无法接受自己与众不同的事实…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用自己的双眼来欣赏世界。她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否认自己是个〃盲人〃。她拒绝接受特护教师的帮助…这位教师是受雇来帮助她的。这个女孩既不做老师让她完成的功课,也不和老师交流,甚至企图走路时不使用她的那把白色的拐杖或牵一条导盲犬。她在学校走路的时候总是昂首挺胸,仿佛看得见前面的道路。有一天,我看到她朝着一个错误的方向走去,我想上前拦住她,可没等我来得及到她的跟前,她已经撞到一根柱子上了。这个可怜的女孩子拒绝接纳自己残疾的现实,因为她无法接受自己与〃正常〃的学生不同这个事实,结果,自己备受自卑感的折磨。
我也见过失聪的孩子拒绝戴助听器,而助听器恰恰能帮助他们听清老师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有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仅仅由于他觉得〃戴那玩儿显得很傻〃,就执意拒绝戴助听器。虽然在不戴助听器的情况下,他几乎无法听见老师的讲话声音,但他还是一出家门就摘下助听器。
我认识一个4岁的小男孩,他在自己家里丢掉了眼镜,他的父母找遍了家中的每一个角落,但还是没找到,那个小朋友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