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泰国十日谈-一个上海知青在缅泰的奇遇 作者: 吴越 >

第9节

泰国十日谈-一个上海知青在缅泰的奇遇 作者: 吴越-第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纷纷下车。旅店老板满脸含笑地迎了出来,合十招呼:
  “萨瓦迪!欢迎欢迎!天气不好,道路阻塞,诸位旅客,一路辛苦!快请进来,小店设备虽然不是一流的,招待可是顶呱呱的哟:热饭热菜,味道可口,招待小姐,服务周到,大小房间,随意选择,铺设整洁,卧具干净,光临住宿,包君满意!”
  吴永刚想起多洛给他的那几封信,掏出来一看,其中果然有一封是写给“敖县车马旅店格勒老板”的,就执信在手,上前合十问讯:
  “萨瓦迪,请问,您就是格勒老板吗?”
  “萨瓦迪,不敢当!在下正是格勒。请问有何见教?”
  “南邦多洛先生有信给您,请您多多照应。”
  吴永刚把多洛的信递给格勒,他瞄了一眼,立刻就满脸含春地欢笑起来:
  “啊呀,原来是上客光临,荣幸,荣幸,真是小店的荣幸!多洛先生嘱咐小店要伺候得周到些,那是当然!多洛先生就是不吩咐,小店也会以上宾之礼来接待贵客的。”说到这里,他回头向门内高声叫喊:“玛妮,贵客临门了,你还不出来接待呀!”
  随着这一声叫喊,应声从大门里面走出一个身穿水绿络骚甲子①、抖动着胸前的一对丰乳、裸露着两个明显是擦了粉的雪白的肩头、下着紫红色长筒裙、齐额角插了一圈儿兰花的姑娘来。她的相貌、身材其实都不错,可是打扮得俗不可耐,而且偏要尖着嗓子用一种装出来的娇滴滴的嗓音答应:
  
  ①  络骚甲子──泰族青年女子穿的一种无肩头背心,是一个圆筒子,用两条同色小带挂在两肩,胸腋以上全部赤裸,本是家居便装。当地华侨、华裔称之为“吊肩衫”。
  “来了,来了!这个鬼天气,又下起雨来了。我还以为今天不会有贵客了呢!”
  格勒冲吴永刚一扬下巴:
  “快把上客吴先生领到贵宾楼去休息,好好儿伺候着!”
  玛妮又是一声娇滴滴的“是咧!”就过来帮吴永刚提起帆布包,说了声:“请跟我来。”就在前面引路。
  吴永刚颇有些后悔不该这样早就把多洛的介绍信亮出来,以致在这一车旅客中,他的身份显得有些突出了。
  进了大门,才看清里面是一个“口”字形的大院子。围着大院子,除了大门两边是平房之外,其余三面高低大小都是高脚楼。正对着大门,是一排朝南的木结构高脚楼,中间一座房子最高,像钟楼一般,四面脱空,看上去好像只有一间房间。大概这是一等客房了。这座楼房的两边,各有一排稍矮的高脚楼,也是木结构,每排大约有三四间房间。这大概是二等客房。院子的东西两面,各有一排低矮的竹楼,房间都很大,连在一起,样子像营房。这是三等的统铺,无所谓房间了。大门两旁朝北的平房,一面是马厩和草料房,一面是老板伙计的住房和烧菜做饭的厨房。“口”字形院子里,有两条十字交叉的碎石子甬道,把院子分割成“田”字形,从甬道可通三面高脚楼前各自的木扶梯,旅客可以从这里直接上下进出。此外,所有的房间前面都有相通相连的阳台。就是楼与楼之间,也有“天桥”连接。这样,即便在雨季,店家送水送饭,或旅客互相来往,都不必露天行走了。
  玛妮把吴永刚引到正中间那座小楼前,沿着木扶梯上了楼,前面是一个阳台。门前放着一个棕垫,那是擦去脚上、鞋上的尘土用的。门旁边放着一个铜盆和一把大铜壶。这里没有自来水,一般的旅客,只能下河洗涤。旅店特地为一等客房准备一把贮水壶,以备高贵的旅客随时可以用壶里的水洗脸、洗手、洗脚。开门进房去一看,里面是内外两间,都是木地板,象征性地用半人高的篾笆隔开,四周却都是木板墙,窗户还是双层的,一层玻璃窗开着,一层纱窗关着。外间放有木制的桌椅,桌子上还有一台十分老式的留声机,这里就算是客厅吧。泰族人住竹楼,一般都不用床,而是在地上铺几张竹席,全家人都围挨着火塘睡在一起;这里的“贵宾楼”,因为有时候也要接待非泰族的外宾,所以半泰半洋,居然在里间设一张雕花的大木床,挂着淡绿色的蚊帐,作为高级卧室。
  泰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南北差异很大。随着旅游业的开发,沿海地区和湄南河两岸发展得相当快,人民生活已经逐渐接近西方,英美香港有什么,那里都有;甚至英美香港没有的东西,那里也有。但是东部高原和北部山区,却还相当落后。有的地方,比起现代化的曼谷来,几乎要落后两个世纪。南邦虽然也属于北部地区,但它处于北部地区的中心,又有火车过境,经济文化的发展尽管比不上南方,在北方就算是相当不错的了。至少有电灯自来水,街面上店铺林立,西式房子和高脚楼同时存在。说起来,敖县离南邦不过一百公里,但是经济文化,至少相差一个世纪。这里连电灯都还没有,遑论广播、电视了。
  泰族人的村寨一定傍水而建。因为地处热带,气候炎热,最热的时候,摄氏40度是常事儿,中午阳光直射下,能把鸡蛋烤熟了。夜晚入睡之前,人人都要下河洗澡,连女子也习惯于入江河溪流裸浴。即便在凉季,他们白天大都不穿鞋,入睡之前,也需要下河洗脚,然后换上拖鞋。以前是木拖鞋,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现在大都穿塑料拖鞋了。
  玛妮把吴永刚安顿在最漂亮的客房里,回头又送来茶壶茶杯和洗脸、洗脚水。看来,这是对头等客房的特殊照顾。
  吴永刚洗过了脸和脚,端一杯茶,站在窗前的阳台上远眺。尽管毛毛雨并没有停止,但是住在东西两面三等客房里的男女旅客们,却都提着拖鞋到大门外不远处的小溪边洗澡去了。
  这时候扎嘎已经把马车踃(音shào 哨)进车库,牲口也拴上了槽头,喂上了草料。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马是不睡觉的,顶多不过站着闭一闭眼。但是夜里仍要不断地吃,不然,第二天就没有力气拉车了。赶车的人辛苦了一天,半夜里还要起来给马添一两次料。因此扎嘎就睡在车库里。
  托钵僧呢,按规矩和尚四大皆空,吃八方饭,身上不带一文
  钱,随遇而安,逢斋化斋,逢缘化缘。到了旅店,他没跟大家一
  起进客房,而是随着扎嘎进了大车库。
  扎嘎不愿意托钵僧也住在车库里,要他进客房去。托钵僧却
  说:自己是不交店钱的旅客,还是不进客房的好。反正做和尚的
  有舍身饲虎之心,无生老病死之虑,就地坐禅,随处可歇,不在
  乎房内房外。只为外面下雨,才不得不在车库借宿一宵。两人为
  此吵吵起来。扎嘎还在喋喋不休,老和尚却不想再与他理论,管
  自盘腿打坐,不停地念佛。
  泰国是个佛教国家,百分之九十的人信佛教,对和尚都特别
  尊敬。还有百分之十的人或是伊斯兰教徒,或是基督教徒,他们
  虽然不信佛教,但也不能打骂和尚。这就叫“不看僧面看佛面”。
  扎嘎似乎不是佛教徒,但也无可奈何,只好由他。
  吴永刚正在眺望,玛妮送饭来了。一个托盘里面,米饭酒肉
  都有,菜肴也还不错,当然辣的居多。当地人早先吃饭用手抓,
  近代提倡卫生,吃饭改用勺,吃米粉才用筷子。格勒得知吴永刚
  是中国人,为尊重中国人的习惯,特地吩咐放了双筷子。
  天气潮湿,喝两口酒,吃点儿辣椒,对身体有好处。玛妮就
  站在桌子旁边替吴永刚斟酒。她的那件“吊肩衫”,本来就短,露着半个乳房和一条深深的乳沟,斟酒的时候,故意面向吴永刚把腰弯得低低的,让一对丰乳就在客人面前几乎全裸地晃动。她一边伺候着,一边打开留声机,放了一段泰族音乐,并在乐曲的伴奏之下唱了一支歌,跳了一个舞。吴永刚听那唱片旧得兹啦兹啦的十分刺耳,所谓歌舞,不过是念经一般的哼哼和肆无忌惮的全
  身扭动而已,并无出色之处,推说他吃饭的时候不习惯听音乐看
  跳舞,她也就很知趣地停止了哼唱和扭跳,把留声机合上。她一
  面继续斟酒,一面随口问一些有关中国的事情,又问来泰国几年
  了,常住什么地方,在这样的雨季,跑到这泰北山区来做什么,
  又讨好地问对她的服务满意不满意,还有什么要求,等等。
  吴永刚闯荡江湖多年,根据玛妮的言语、神态和那双带钩儿
  的眼睛,心里基本上已经知道她是干什么的了,就一边吃饭,一
  边随口答应着,并不怎么理睬她。
  玛妮见吴永刚并不上钩,也无可奈何。泰国一年四季都有蚊
  子,雨季更加猖狂。她见吴永刚喝过了酒,开始吃饭,就站在一
  边替他扇扇子打蚊子。等他吃完了饭,把残汤剩水收拾了,端了
  托盘自去。
  过了半个多小时,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吴永刚正要寻找蜡烛,
  只见玛妮一手提一把白瓷茶壶,一手端一盏带玻璃罩的煤油灯,
  推门进来了。
  “吴先生,刚才我去洗了一个澡,灯送晚了,对不起。”
  她把灯放在桌上,随手又斟了一杯茶,双手捧着,献到了吴
  永刚面前。她头上的兰花已经全部卸去,上身的络骚甲子换成了
  浅紫色的“泡丰”,也就是一条只有几寸宽三四尺长的绸带子,
  象征性地围住了乳头,在背后打一个蝴蝶结,只要一拉结扣,上
  身就赤裸了。下身围的是一块浅绿色的绸子,露着肚脐眼儿和纤
  纤细腰,绸子的一端,只在腰间一掖,没有任何扣带之类,只要
  随便一拉,下身也就赤裸了。
  玛妮入夜之后如此打扮进入客人的房间,此来为何,聪明人
  一看自然明白,是不用再问的。可是吴永刚这个聪明人偏偏要装
  糊涂,故意问:
  “你忙活了一整天,如今天黑了,你也该下班了吧?”
  “干我们这一行的,哪有什么上班、下班哪!白班完了,接
  着上夜班嘛!“玛妮故意用一种装出来的娇滴滴的嗓音说话。
  “上夜班干什么呢?”
  “伺候您哪!”随着这句话,一个迷人的媚眼飞了过来。
  “你是老板雇来专门伺候这个房间的客人吗?”
  “不是他雇我来的。是他答应让我到这里来专门伺候贵客。我到这里来已经三四年了,他只管我的吃和住,没有给过我一个铢,到了每月月底,我还要给他钱呢!他说客人给我的赏钱,比给他的房饭钱多。其实呢,这间客房不是天天有客人。没有上客的时候,这间客房就空着,我就只好伺候另几间客房里的客人。他们不能算是上客,给的赏钱就不太多。再说,客人给多少赏钱,全凭他们高兴,又没个标准,有时候有的客人给得多,有时候有的客人给得少。伺候人么,不比买卖交易,既不能给客人开发票,也不能让客人给我开收据。客人到底给我多少钱,只有我自己清楚。就这样糊里糊涂的,让老板多要了我不少钱走。”玛妮似乎有一肚子的牢骚。
  “那你可以不在这里干嘛!”
  “您没看出来么?在这个县城里,就数格勒大叔这家旅店算最大的啦!在街上,是还有两家小旅店,可那里没有这样干净舒服的单人上房,大都是‘进门倒’,也就是进了门只能躺下睡觉的意思。凡是到敖县来的上客,只要是过夜的,大都住格勒大叔的店。我要是离开这里,到别的店里去,就赚不到这样多的钱了。格勒大叔知道我舍不得离开他这里,所以存心敲我的竹杠。我也只好想开些。反正我是给客人提供服务的,是多是少,总是我收入,不用我支出。除非这一个月断档就没有一个上客。好在这样的事情,几年来还没有过。”
  “你都给客人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呢?”吴永刚再一次明知故问。
  “这就看客人的喜欢啦!一般的,不过唱歌、跳舞、侍寝这三样。最多再伺候他们烧几个烟泡,帮他们捶捶背、揉揉腿什么的。过路的大佬,无非花几个小钱找点儿乐子寻点儿刺激享受享受嘛!南方来的客人,说我们北方姑娘性子野,把这叫做‘打野味’呢!吴先生,你们中国人,喜欢怎么玩儿,您想要我提供什么服务呢?”
  “你说一般的客人不过是要你唱歌、跳舞、侍寝这三样,那么,不是一般的客人呢,他们都要你干什么,遇上过什么特殊的要求么?”
  话说到这个地步,玛妮满心以为交易已经谈妥,今天夜里,自己是出卖给这个中国客人了,所以大大方方地谈开了生意经,并不以为有什么难为情。不料吴永刚却不点节目,而是想看看玛妮都能提供什么节目。这倒使她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