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女囚档案 >

第29节

女囚档案-第29节

小说: 女囚档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为是自己忙乱之中记错了,从来没往张春莲身上怀疑。在柳静如眼里,张春莲始终是一个淳朴的乡下女孩,尤其是自己平时在经济上并没有太多地限制她,她做梦都没有想到张春莲会做出这样的事。可眼前的事实却不得不让柳静如感到震惊,尤其是看到这1万多元港币,突然让柳静如想起来不久前从香港回来后,曾经有一笔港币不翼而飞…… 
  “报警吧,姐。”表妹在一旁焦急地说。柳静如犹豫了,她真不愿相信这些钱就是张春莲拿的。即使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她都生怕自己误会了张春莲。 
  天亮之后,柳静如给在海淀分局当警察的表弟打了个电话,把情况简单告诉了表弟,让他来看看这个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凭着职业的警觉,表弟认为张春莲有盗窃的嫌疑,让柳静如立即报警。但柳静如坚决反对说:“先弄清楚情况再说,别着急报警。” 
  这时,张春莲从外面打来电话,口气中明显带着不高兴:“姐,我男朋友不想让我在你这里干了,我们半年前就在河南老家订了婚,我要跟我男朋友去广州,你把我这个月的工资结了,一会儿我回家取完东西就走。”这个消息更让柳静如吃惊了,张春莲半年前订婚怎么会不告诉自己呢?难道她真的是像表弟预料的准备开溜了吗? 
  柳静如决定找张春莲当面问个明白。她依旧很随意地在电话里对张春莲说:“春莲,你赶紧回家来吧,有什么事情回家再说。”张春莲一脸怨气地回到家中。在客厅里,柳静如关切地询问张春莲男朋友的情况。这时候柳静如才知道,张春莲半年前说自己的母亲病重要回老家一趟,柳静如还给张春莲拿了2000块钱,嘱咐她一定带母亲到大医院去看病,没想到张春莲是回家办喜事去了。张春莲解释说,回家结婚是突然的事情,怕柳静如知道自己结婚了就不用自己当保姆了,所以就没有告诉她。柳静如说:“傻妹妹,姐姐怎么会让你走呢?你别走了,我找人给你男朋友找个工作。” 
  正当柳静如在楼下苦苦劝说挽留张春莲时,柳静如的表弟在楼上已经拨打了“110”报警。闻讯而动的警察很快就将张春莲带到了公安局。在大量事实面前,张春莲如实交代了盗窃柳静如财物的事。据张春莲交代,2001年春节她回老家,经人介绍认识了在广东打工的同乡吴六周。吴六周听张春莲吹嘘自己在北京的一个亿万富姐家做家政服务,几年已经攒下了几万块钱。心怀叵测的吴六周一听张春莲这样说,很快与张春莲订婚了。随后,在吴六周的暗示下,张春莲开始一次次将黑手伸向自己的主人。刚开始,面对吴六周的怂恿,张春莲也有些犹豫,她说:“我姐对我那么好,我可不能昧着良心拿她的钱!”吴六周说:“咱们结婚需要钱吧,下一步还要盖房子,你妈妈的病也需要钱治疗,光靠咱们卖苦力永远出不了头。你那么傻,你就是自己拿个三百二百的,你们家主人也发现不了啊!” 
  吴六周的话触动了涉世未深的张春莲。张春莲回北京后,吴六周也随着张春莲来到北京打工,在他们瞒着柳静如偷偷约会的时候,吴六周多次催促张春莲动手。一次,张春莲在洗衣服时,发现柳静如的衣服口袋里有1。4万元港币,张春莲就把这些钱收了起来,她怕柳静如问起这些钱,就搁在自己的房间里,等了很多天,柳静如一直没有过问。直到2002年4月,张春莲才到银行开了个户,放心大胆地把钱存到了银行。 
  也许是第一次得手太顺利,张春莲的胆子越来越大。仅仅在4月到7月间,她就在银行分4笔存储了人民币10多万元。此后,张春莲隔三差五地从柳静如的口袋和手提包里拿钱。这一切,柳静如都蒙在鼓里。 
  柳静如陪着张春莲一同到公安机关,一路上她还在不停地对张春莲说:“你可不能瞎说,自己没有做的事千万别乱说。”当从张春莲口中亲口听到这些事实时,柳静如失望了,一种真诚被人扭曲的痛苦让她感到十分难过。考虑到张春莲毕竟跟自己一起生活了5年多,柳静如恳请警方能够从轻处理张春莲,柳静如对警察说:“只要追回被盗赃款,我也没有什么损失,对她进行一些批评教育就行了。” 
  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张春莲盗窃10余万元的行为属于重大盗窃案件。在法律面前,柳静如的善良已经无法让张春莲逃避惩戒。更让柳静如没有想到的是,张春莲被刑事拘留后不久,经民航总 
  医院检查,她已经怀有4个月的身孕。而那个指使张春莲盗窃主人财物的吴六周,也就是孩子的父亲,在听说张春莲被拘捕之后,早已逃之夭夭。听到这个消息,柳静如再次找到公安机关,希望从轻处罚张春莲,并积极为她办理取保候审手续。 
  2002年8月30日,张春莲被拘留13天后取得取保候审资格。在办理取保手续那天,柳静如托人转告张春莲,请她好自为之,说她们以后最好不要再见面了。没想到,随后的一个电话又一次让这个在商场上驰骋风云的铁女人心软了。 
  电话那边的声音很嘈杂,张春莲哭着说:“姐姐,我对不起你,我不是有意要拿你的钱的,是我骗了你,都是我男朋友叫我这样做的,他希望我能有很多很多的钱。我现在被放出来了,我打算回老家去。” 仅仅是一瞬间,柳静如似乎已经忘记了对方是一个刚刚伤害过自己的人,女性特有的善良让她突然产生了留住张春莲的念头,她焦急地问:“你在哪里?赶紧回家来,有什么事情回家来再商量,你别着急,出来了就什么都好了。” 
  “我在西客站,我已经买了回老家的火车票。姐姐,我现在没脸见你了……”柳静如还没来得及说话,张春莲就把电话撂了。柳静如立即通知公司财务总监拿1万元现金,叫上司机直奔西客站。等找到张春莲刚才打电话的公用电话亭,早已经看不到张春莲的影子。柳静如找遍了西客站也没有找到张春莲。她若有所失地回到了公司。 
  柳静如知道,张春莲是真的走了,那一瞬间,她突然很自责。直到今天,柳静如也无法说清楚自己的真实感受,作为受害者,她是有足够的理由去恨那个女孩的,可不知为什么,她恨不起来,尤其是知道张春莲身怀有孕后,女人所特有的母性让她对张春莲更多了几分牵挂。 
  几天后,警方在调查核实之后,把张春莲盗窃的赃款10多万元退给了柳静如。拿着这10多万元钱,柳静如心里很不是滋味,她自然而然想到了回到河南老家的张春莲:突然遇到这样的事情,张春莲会不会受到家人和亲友的冷遇?吴六周跑掉之后回来了吗?尤其让柳静如不安的是,在张春莲的问题上,她自认自己也有无法推卸的责任。假如当初自己没那么大意,假如事前有些察觉,张春莲也不至于越陷越深。 
  柳静如觉得眼下只有自己才能帮得了张春莲,至少可以让她在经济上不太窘迫,她立即吩咐助理按照张春莲老家的地址给她邮寄了1万元钱。一周之后,张春莲从河南打来电话,告诉柳静如钱已经收到了,张春莲在电话上感激涕零地说:“姐姐,你是我的恩人啊,你对我这么好,我下辈子当牛做马也要报答你。”柳静如说:“什么也别说了,你好好保重自己,先把孩子生下来再说。” 
  2003年春天,柳静如屈指一算,张春莲的孩子应该满月了,她几经周折终于找到张春莲所在村委会的电话。一听到柳静如的声音,张春莲哇地一声在电话那边哭了。柳静如觉得有些意外,按说此时的张春莲已经做了母亲,她应该高兴才对。柳静如赶忙询问她现在的生活状况,张春莲在电话里支支吾吾,欲言又止。 
  柳静如说“有什么困难都跟姐姐说,我会帮你的。” 
  “可我没脸见你呀,姐姐……”张春莲在抽泣声中挂断了电话。柳静如再打过去时,那边一直都是占线的声音。 
  柳静如知道张春莲一定有什么难言之隐,她找来了在自己公司工作的张春莲的老乡陈红,想从侧面了解张春莲的情况。原来张春莲在北京盗窃的事情早已在老家传得沸沸扬扬,这几个月她一直是在别人的唾沫星子里过来的。以前张春莲回老家时,亲友们都把她当作城里人高接远送。但自从出了那事后,家乡人不再答理她。尤其是吴六周音信杳无后,张春莲在村民眼里成了被丈夫抛弃了的女人,婆家的人根本就不认她这个儿媳妇。无奈之下她回到娘家居住,但父母也不谅解她。最可怜的是自己在即将临产时,按照当地的风俗,嫁出去的女儿是不能在娘家生孩子的,否则会给家人带来晦气。张春莲只好躲到了村边早已废弃的一间破房子里,在料峭寒风里生下了一个女婴。让张春莲没有想到的是,孩子生下来就是残疾,她的一条腿一直不能动弹。 
  听完陈红的讲述,柳静如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柳静如让陈红想法转告张春莲,让她带着孩子来北京吧,想方设法先把孩子的病治好,不能让孩子留下终生残疾!并告诉她不用担心孩子的治疗费用。 
  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柳静如多次安排公司到广州出差的人员打听吴六周的下落,以便规劝吴六周回河南老家照顾妻子,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 
  但柳静如万万没有想到,2003年8月26日,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以张春莲涉嫌盗窃罪向朝阳区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2003年9月25日,朝阳区检察院以张春莲涉嫌盗窃罪向朝阳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作为案件的当事人,柳静如也得到了庭审通知。 
  主审本案的是朝阳区人民法院高级法官马瑛审判长。因为多次审理保姆盗窃案件,马瑛法官知道,大多雇主都不会原谅盗窃财物的保姆,除了提出要严惩其刑事犯罪外,有的甚至还提出高额民事赔偿。而马瑛法官在通知张春莲前来法院接受审判时,正是张春莲的河南老家洪水泛滥期间,当张春莲转乘4次车船抱着只有几个月大的孩子来北京时,毫无法律意识的她竟然乞求法官马瑛:“阿姨,我们家穷,我东取西借只带了300块钱,连旅馆都不敢住,还带着个孩子,您能不能快点审,我好早点儿回家?” 
  按照有关程序,马瑛法官约见了受害人柳静如。令马瑛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刚刚介绍完张春莲的情况,柳静如当即拿出1万元来,第一句话竟然是:“她在哪儿,她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我帮助她。” 
  做了多少年的法官,也办了数不清的案件,但对于这样的受害者,马瑛感到非常意外。她将信将疑地对柳静如说:“你把电话先留下,张春莲现在住在一个建筑工地的老乡那里,等我们找到她再说好不好?” 
  柳静如似乎看出了马瑛的怀疑,她真诚地说:“马法官,按说我应该恨她,我也确实非常气愤,但她经过这么多磨难,上天已经惩罚她了。她的行为只是给我带来了危害,而对社会的危害并不是很大。我的态度非常明确,我希望这件事情到此为止,请求法院不要再对她进行任何的处理了。” 
  马瑛法官被柳静如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她说:“您这样为一个曾经伤害过您的人说话,我非常感动,作为被害人,您只要自己提出不予追究,我们在审判时会适当考虑您的请求。这样吧,现在给她这么大一笔钱,她拿着在建筑工地上也不安全,等宣判后你再给她,好不好?” 
  “好吧!”听马瑛法官这样说,柳静如爽快地答应了。回到家,她连夜给马瑛法官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再度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在信中,柳静如写道:我请求法庭对张春莲宽大处理,不再判刑收监,让她认识到自己的罪过,用忏悔之心去很好地教育她的孩子,支撑家庭,用辛勤劳动洗刷罪恶与耻辱,悔过自新,同时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来,这样也达到了法律“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我愿意从经济上资助她重新站立起来,请法庭、法官认真考虑我的请求。 
  第二天一大早,柳静如专程赶到法院,把这封信交给了马瑛法官。随后她立即叫来公司的法律顾问张律师咨询,张律师告诉她,如果张春莲的盗窃罪成立,可能会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柳静如沉默了片刻后对张律师说:“张律师,请你现在放下手头所有的工作,全力以赴帮助张春莲打好这个官司,一定要争取到最佳结果!” 
  这时候已经是10月末了,突如其来的第一场大雪使北京的初冬寒气袭人。虽然柳静如知道张春莲正带着孩子住在丰台区一个建筑工地,但为了不打搅她,柳静如没有去找她。她到超市购买了奶粉、奶瓶等一大堆小孩子的生活用品,托母亲送给张春莲和孩子。 
  柳妈妈曾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