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省委书记和他的秘书们 >

第24节

省委书记和他的秘书们-第24节

小说: 省委书记和他的秘书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论,还提出了若干意见和建议。
  文章尖锐,文笔流畅。洋洋洒洒占了两大版。在省报发表后,全国各地报纸纷纷转载。
  与此同时卜奎也写了一篇长文,标题是《实事求是精神的丧失》。文章从大跃进讲到文化大革命,也是洋洋洒洒占了大半版。许多读者都来信说他的文章写得很有水平。
  有一天,在省报的文艺版,发表了一篇杂文《砂锅捣蒜的故事》,副题是《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有感》,写得很有意思。
  文章一开始就讲了一个民间故事:
  俗语云“砂锅捣蒜,公鸡下蛋”纯粹是胡扯!可是有一位理论家偏说:“小砂锅,能捣蒜,千锤万锤打不烂。”众人不信,那么就实践一下吧:第一个人拿来一个砂锅。“乒当”打破了,理论家说:“你的砂锅质量不好!”那么,再实践一回,人们拿来第二个砂锅,“乒当”又打破了,理论家又说:“你捣的方法不对!”那么进行第三次实践,又拿来一个砂锅,第三次打破了。理论家气急败坏地说:“你是别有用心的破坏!”
  虽然屡试屡败,就是不承认实践,就是不承认“砂锅不能捣蒜”这一规律。
  张敬怀和卜奎看了,都说写得好,很形像,且具有哲理性。一看作者,署名是“二马驹”显然是一个化名。张敬怀让卜奎向报社打听一下作者是谁,很想和他谈一谈。
  卜奎给报社编辑部打电话询问,编辑部回答说,作者叫“冯怡”,并且说了作者的地址和电话。
  卜奎回来报告张敬怀:“你猜猜,这个二马驹是谁?”
  “谁呀?”
  “你认识的。”
  张敬怀略微一想:“是小冯吧?”
  “是。”
  张敬怀和秘书都开怀大笑了。
  “这个小冯,笔端还真有点文采呢!”
  第八章 秘书变首长
  最近,张敬怀一直在考虑卜奎的工作问题。卜奎和他当秘书,已经十多年了,从德的方面说,在文化大革命这场浩劫中,正是因为卜奎给他当秘书,才受了许多苦。经过这场考验,卜奎的人品,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从才的方面来说,也应该把他放在更重要的岗位上,对于我们党的事业,他会做更大的贡献。况且,按正常情况,一般给张敬怀这样的领导人当三五年,顶多五六年秘书,早就提拔了。
  哪有当十多年秘书,还“窝”在领导自己身边的呀。他不能太自私,应该放他到大海中去畅游;应该让他在更大的舞台上,演一出惊心动魄的活剧。
  可是,目前卜奎已经不单单是他的秘书,而是他工作上的助手和参谋,是他的头脑、思想的一部分。他是时刻离不开的。从感情上说,他把卜奎当成自己的儿子,甚至是他身体的一部分。让他离开自己实在难以割舍。
  可是,我是不是太自私了?我应该给我们的国家,推荐一个好干部。
  这天,张敬怀下决心和卜奎谈谈。因为卜奎和青莲之间,根本没有夫妻感情,卜奎已经长期住在张敬怀家里,并且在一起吃饭。闵青莲则住在她娘家。两人虽然在省委后院有两间房子,卜奎除了回去取点日用东西,平常是不回家的。
  “卜秘书,你来一下。”张敬怀向西厢房喊。
  “来了。”不到一分钟,卜奎就站在张敬怀的面前。
  卜奎和张敬怀虽然是上下级,但从来不拘礼节。在张敬怀站着和他说话时,交办的任务都比较简单,卜奎也不坐下,三言五语,张敬怀交待完毕,卜奎就去办了。如果要说的话长一些,张敬怀总是坐着,卜奎不用请,也会主动落坐,听从张敬怀细细交待任务。
  可是卜奎站在那里,张敬怀半天迟迟不言语。
  卜奎问:“什么事情?”
  张敬怀迟疑着:“其实也没有什么事……你回去,回去,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卜奎好一阵生疑,张书记有什么话不好出口呢?
  卜奎刚要转身,张敬怀又叫住了他,迟疑了半天,说:“卜奎同志!”
  这称呼也让卜奎吃了一惊。在同志和朋友的关系中,越是亲近的人,称呼越随便。过去的习惯是这样:如果张敬怀没有什么事,想和卜奎下盘棋、练练书法什么的,就叫卜奎为“小卜!”,如果张敬怀有什么并非他的本职工作,是个人求秘书办点私事,就称他为“卜奎”。如果是张敬怀布置工作任务,就喊他“卜秘书”。如今称他为“卜奎同志”,这是很不平常的。
  “你坐下。”张敬怀不紧不慢地指着沙发。
  卜奎落座,并不再问。
  “我早就想和你谈一谈……”张敬怀又停下来。
  卜奎仍然听着。
  “可是,我实在是下不了这个决心……”
  卜奎不语。
  “你在我身边工作,或者说是在一起工作,前后算来,有十多年了吧?”
  卜奎忙纠正张书记:“不是一起工作,是我在张书记领导下,为张书记服务,完成我秘书本职的任务。”
  “你这话……自然也对。”张敬怀又停下。“可是我常常觉得,我们是一起工作。在工作中,你已经不仅是我脑子的一部分,甚至也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我……”张敬怀开始动情了“我怎么也没法……从我身上把你割下来。”
  “我也觉得离不开张书记。”卜奎说。
  “可是……”张敬怀深情地说:“我把你留在身边太久了,早应该把你放出去,按你的人品,能力,应该担任更重要的任务。”
  “我觉得,给张书记当秘书,已经够重要的了。”卜奎真诚地说。
  “我耽误了你的前途……”
  “我在张书记身边,也学习了很多东西,张书记的思想,知识,人格,可能会影响我的一生。”
  张敬怀说:“有很多时候,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你为我受了那么多苦,我感到对你不起。”
  卜奎纠正张书记:“不能那么说,”略作停顿“在这场灾难中,凡是中国人,都在劫难逃。即使当时我不给你当秘书,我也很可能是一个小当权派,也免不了受到冲击的。”
  “但是,在那种情况下,并不是每个人都经得起考验的。何况当时是‘ 以革命的名义’ 进行的。好多人都疯了,有的父子、兄弟都互相揭发。”
  “其实,就我而言,能做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仅仅是实事求是,没有胡说八道罢了。”
  “在当时的环境下,最不容易的就是实事求是。”张敬怀叹了口气“不谈这个了。我想把你放出去,到下面,在工作实践中,接受锻炼,增加才干。但是,不知道你想做些什么,做那类工作?你可以提个要求,经过省委讨论,然后任命。”
  卜奎想了想:“我给张书记当秘书,并没有觉得有什么‘ 屈才’ 的。只是,我也想,到基层锻炼锻炼,对自己也可能有益处……”
  张敬怀说:“你还是讲讲,你想干什么性质的工作,甚至于想到哪个地方或地区。你讲了,以便组织上结合需要,做适当安排。”
  卜奎又沉默良久,说:“我们这些人,这么多年,形成了一种习惯,个人的工作,怎么安排,干什么事情,到什么地方,都由组织和领导决定。”
  “你没有一点自己的选择?”
  “我喜欢搞工业。无论大厂、小厂,干什么都行。”卜奎说。
  “那好吧。”
  张敬怀想了想又说:“不过,你得稍微等一段时间,我让组织部给我找一个新秘书。你当然知道,我对给我当秘书的条件,要求比较高。你也留意一下,有合适的人选,给我推荐一个。等新秘书来了,你才能走呀。”
  “我明白。不用着急的。”卜奎说。
  过了几天,张敬怀又找卜奎谈话,说:“你的工作问题,省委已经讨论过了,决定让你到林阳市钢铁公司当个副总经理,现在征求你的意见。你看怎么样?那里距离省会,只有两个小时的汽车。你可以常来看我。我很清楚,你家庭生活不和睦。换个地方,眼不见心不烦也好。”
  张书记为他想得周到,卜奎十分感动,又想了一阵,说:“先不着忙的。等张书记有了新秘书,我再走。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我还可以干下去。”
  张敬怀说:“组织部对你的任命,很快就要下达。我这里正在物色新秘书。
  在这期间,你可以先到‘ 林钢’ 报个到。不是正式上班,是去看看,了解些情况,等我的新秘书定下来,你再去上任。“
  “可以的。”
  原来,省委办公厅的单主任已经被任命为省委秘书长。张敬怀物色新秘书的事,由他和组织部门共同负责。这天,张敬怀把单秘书长找到办公室,谈他物色新秘书的事。
  张敬怀说:“我对秘书的条件要求比较高,在诸多条件中,最重要的有三条,第一,人品要好,而人品好的主要标准:是要能够实事求是。具有了实事求是精神,才能给我们反映真实情况,包括我们不乐意听到的情况;离开实事求是原则,我们无法了解真实情况,那就会出现错误的决策,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办不好。
  第二,考核一个干部,不要只看档案和鉴定。鉴定上写那些“工作一贯积极”呀,“能够完成任务”呀,“善于团结同志”呀等等,都是空话,根本看不出一个人的品行和素质。档案上写的话,说了一大堆,远远不如一件小事能够说明问题。所以,你们向我推荐秘书,要多多注意细节,注意有形像性,能够表现一个人的本质的小例子。第三,文笔要好,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常常为我们起草文件、讲话稿,这就不用细说了。我们管干部的人,不是常常说‘ 人才’ 吗?什么是‘ 人才’ ?第一,所谓人才,首先要是个‘ 人’ ,即具有良好品质的人;第二是才,就是要要有‘ 才能’。是‘ 人’ 没有‘ 才’ 的,不能办事,人再好,有何用?而有‘ 才’ ,不是‘ 人’ 的,也不能用。如果只有‘ 才’ ,没有好的‘ 人’ 的品格,好事也给你办坏!所以你们选干部,要既是‘ 人’ ,又要有才!“。
  单秘书长说:“是!”说着告退出来。
  任命卜奎为林阳钢铁公司副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的省委文件,很快就下达了。
  林阳市是一个近百万人口的大中型城市,人们之所以称它为“钢城”,就因为它有个“林阳钢铁公司”,简称“林钢”。林钢是号称三十万职工的大型企业。对于卜奎来说,这是一个大海,任他畅游;又是一座高山,任他攀登。这项任命,对于卜奎是他生命的转折点。
  卜奎接受了张敬怀的建议,他先到林钢,看看门儿,认认人儿,初步了解点情况,为正式上班做点准备。
  在去林钢报到的头一天晚上,卜奎想回家拿点东西。闵青莲一直住在她娘家,他呢?一是不愿意回家,二是为工作方便,常常住张敬怀家里。省委后院那两间房子平常没有人住。
  这天,他走进这座筒子楼,来到自己的门前,用钥匙轻轻打开房门。室内冷清清的,外间屋摆了一个旧沙发,好像向他扑过来一阵凉气。他正要坐下来,忽然听见里间屋有男女轻微的调笑之声。他略微一怔,就想到这声音意味着内室发生什么事情了。他立即抑制住激动,很快镇定下来。在一分钟之内,他的脑子像一台计算机那样,迅速运转起来。这时,他有三种选择:一是,拿起厨房的什么利器,冲进内室,来一场血光刀影。这是他不能、不想、也是他的思想性格办不到的事情。二是进门“捉双”,那也太尴尬,无论对自己的面子和闵青莲以后的为人,都不可取。于是他做了第三种选择:他有意咳嗽了一声:
  然后便在沙发上躺下来,而且用随身带着的提包盖在脑门上。
  室内听见外间屋咳嗽,立即发生了“窸窸窣窣”的穿衣和轻微的脚步声。很快地,从内室溜出来一个男人的身影。卜奎假装什么也没有看见。青莲穿着还没有经过整理的内衣,迟慢地走在沙发上坐在他身旁。卜奎马上站起来,坐在另一张椅子上,捂着头,半天不说话。
  “你回来啦。”青莲淡淡地问了一句。
  卜奎又是半天没有说话。
  “你回家,也不打个电话……”
  卜奎抬起头,随身携带的提包掉在地上,他没有去拾,说:“咱们离婚吧。”
  “离婚?”
  “对,离婚!好合好散。什么也别说,嚷嚷出去,大家都不好看。”
  “我得想一想。”青莲说。
  “你想想吧。我得先到林钢去。从林钢回来,就一起去办手续。”说着,进内室拿了几件东西,随后出门走了。
  五十年代兴起的交谊舞风,五八年大跃进,停止了一段,六二年“解放”了几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当做“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