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散文集之混乱年代的复杂人性-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D檬编坏匾簧槲鳎隙ㄊ且蛞簧够魍罗γ鞘溃唤鎏瞥嬖谑被崴氖毕硎芾渲砣猓蟠蚴酪不岜蝗嗣亲魑咧冶9目!<由嫌钟形鞅北呔橙嗣竦拿窀杷萄铮钟写竺ΧΦ睦钐赘呈氨碚谩保蛔级笫酪杖嗽傺菀迥敲醇赶伦樱毓⒘忻呕Ф疾怀破妗?上Э商荆辖劳砹耍职莸褂诎猜簧阶拢皇烙⒚晕魉N瞥錾胨来蟀氡沧樱斫诓槐#蛟羟ィ饭俑枪茁鄱ò烁鲎郑骸俺笤帐婧玻荒芩劳酰
回想一下,公元742年,即唐玄宗天宝元年,唐朝设十节度使(十大军区),其中九大节度使都是处于西北边疆,只有河东一镇治所在在较处内地的太原。唐玄宗中后期,由于郭虔瓘、郭知远、王君廊、张守珪、王忠嗣、牛仙客等能将良臣的经营,吐蕃、突骑施、奚、契丹等异族遭受沉重打击,已无能力进攻唐境,远远窥伺而已,唐朝只要稍于边塞筑坚城待守即可。
偏偏玄宗晚年好安乐,以为只要边镇不乱,即可高枕无忧。他哪里知道,节度使在外,重兵在握,有专征之权,兵之强弱多寡,将领之忠奸精英,朝廷一无所知。同时,安禄山等人又收买人心,以蕃将全代汉将,将士只知主师的恩威,根本不知朝廷的存在。加之唐玄宗晚期已承平多年,内地又无重兵防守,外强中干,重用文臣(又多是李林甫、杨国忠此等奸邪自私之人),因此,塞外精锐之师一反,内地全是疲弱乌合之众,仓悴迎战,交兵即溃。封常清、高仙芝等人再能战斗冲锋,对唐朝生有八颗忠心,再舍生忘死,也不过一身两臂,不能呼风唤雨,没有导弹核武器,冷兵器时代,只能眼着盛唐的大厦轰然中塌,无可奈何!哥舒翰虽有军事干材,但其度量隘浅,不恤军士,老病昏庸,又加上杨国忠窜掇唐玄宗再三催命出潼关迎敌,败亡之势,根本就不可扭转,唐朝上下骄昏如此,三将败擒,也在常理之中。时兮命兮,令人长叹。
临危救难再构国家
——唐朝中兴大将李光弼、郭子仪、颜杲卿、张巡
哥舒翰潼关大败,消息传来,“上始忧”,玄宗这个真正着了慌,六神无主。由于杨国忠兼任剑南节度使,安禄山刚刚造反的时候,他就早早让其副手崔园暗中准备长途行军所需,万一有难,他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物质存储逃往自己的兼任地区。唐玄宗向他问计,杨国忠马上以蜀地为首选,玄宗当时脑子一锅乱粥,当然也就答应下来。转天上朝,杨国忠在朝堂上会集百官,问应敌之策,众人皆唯唯不对。杨国忠惶惧流泪,说:“一直有人上告安禄山谋反,总共有十年之久,皇上总不相信。事已如此,不是我这个宰相的过错。”下朝后,杨国忠忙使自己的堂姐妹韩国夫人和虢国夫人入宫,劝唐玄宗入蜀。
安禄山大军一路杀来,气势汹汹。潼关破后,长安指日可至。都城之内,士民都惊惶乱窜,不知所之。唐玄宗先下诏称自己御驾亲征,大小朝臣谁也不相信。上朝时,只有平时应到人数的十分之一、二。眼看告急文书一路飞来,安禄山军队已离城不远,唐玄宗忙命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集结御林军,保护着杨贵妃姐妹、杨国忠、皇子、贵妃、公主、皇孙等直系亲属一帮人偷偷溜出,逃之夭夭。
路经马嵬驿,御林兵起事,杀杨国忠等人。玄宗无奈,下令杨贵妃自尽,眼看宠妃“辗转玉颜马前死”,老头子心如刀割也无可奈何。入蜀之前,当地父老遮道哀求,恳请玄宗留太子李亨留在当地,以号令诸军,抵御安禄山贼兵。不得已,唐玄宗留下后军二千人与太子,自己在一行人保护下急忙往蜀地加速逃亡。
长安城内,安禄山大开杀戒。贼兵把霍国长公主(唐睿宗女儿)等公主、王子、王妃、驸马宗室尽杀于崇仁坊,并统统活挖其心,掏出来祭尊被唐廷斩首的安庆宗。同时,又虐杀杨国忠、高力士等人的亲党八十三人,皆用铁制锐器撬开脑盖加以残杀,血流遍地。转天,又残杀皇孙及皇室郡主县主二十多人,金枝玉叶,一时凋残。至此,标志着光辉赫赫的盛唐时代戛然终结,唐王朝已在风雨飘摇之中。
力挽狂澜殊死报唐
——中兴大将之李光弼
时至今日,只要说起唐朝“安史之乱”之后挽狂澜于既倒的大将军,国人只熟悉郭子仪,戏曲中又有《满床芴》、《打金枝》等传统折子戏,男女老少,都能知晓一二。仔细研读各类史书,才知拥有兴唐第一功的,当属本来是契丹族的李光弼。《旧唐书》中,只把李光弼与王思礼、邓景山、辛云京共列一传;《新唐书》虽多篇过于精简,却把李光弼单独成传,待遇与郭子仪相当。南宋以后,估计屡次失国,汉人的民族意识空前高涨,总是把郭子仪等汉族出身的将师刻画为光复国家的栋梁,有意无意地逐渐弱化其他“九夷”出身的蕃人大将。随朝代递嬗,又无民间戏曲、演义渲染,这些立有奇功的能臣武将们的事迹渐趋黯淡,几近失传。
究其实也,赫赫大唐的创立者李渊家庭本来就不是纯种的汉族,绝非后来编造杜撰的是什么李耳或李广的后裔。李唐家系渊自北魏的西北民族杂居地区,或许是汉化的鲜卑人,或许是汉化的突厥种。皇室自身的民族模糊观念和以“天下为已任”的雄才大略,李唐王朝的民族隔阂意识非常淡薄(其实汉族是文化意义上的民族),初唐时就有冯盎(百越)、阿史那社尔(突厥)、契苾何力(铁勒)、黑齿常之(百济)、李多祚(靺鞨)等“九夷”大将,忠心耿耿于唐室,为唐王朝东征西讨,死命拼杀,青史有名,都是大唐“纯臣”。因此,唐朝使用非汉族的“九夷”将领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
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留给后人这样的印象,好象造反起兵、残暴杀人的都是“异族”,其实他们手下充当首席军师出尽坏点子的都是汉人。安禄山兵起,河北尽降,以至于唐玄宗哀叹:“河北二十四郡,怎么就颜真卿一个忠臣!”即使与安禄山同宗的安思顺,也是忠于唐朝,事前不断向玄宗提醒安禄山要造反,虽然事后由于哥舒翰造假,使玄宗怀疑安思顺和安禄山暗中勾结,下令杀掉安思顺兄弟,但当时“天下冤之”,他们最终仍是唐朝不叛之臣。而且,以李光弼为最,在唐王朝最危急的时刻,“九夷四蛮”出身的将军们,包括哥舒曜、白孝德、李国臣、白元光、荔非元礼等人,舍生忘死,力赞唐室,时至今日,他们的忠勇行节,仍旧令人感动,千载之下,依能使人至于唏嘘泣下。
李光弼的父亲李楷洛,原本是契丹奠长。武则天统治时期,内附唐朝,官至右羽林大将军,封蓟郡公。吐蕃侵袭河源,李楷洛率精兵抵御。临行前,老头子不知怎有了预感,对人讲:“灭了来袭的吐蕃贼,我也回不来了。”果然,平贼之后,李楷洛于回师途中病死,真正是“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唐廷大力褒扬,赠营州都督,谥忠烈。
李光弼烈士子弟,自幼就不象一般孩子一样嬉闹玩耍。少年时代起,李光弼就精于骑射,性格严毅刚果,不苟言笑,让人一见肃然,营中上下皆知这是个有远大志向的好苗子。
李楷洛死后,李光弼袭父封爵,在河西节度使王忠嗣手下任府兵马使,充赤水军使。王忠嗣一直慧眼识人,对李光弼另眼相待,他常常对人讲:“日后能代我统兵的,非光弼莫属。”由于在击破吐蕃、吐谷浑的战斗中屡建战功,唐廷进封李光弼为云麾将军。当时的朔方节度使安思顺推荐李光弼为副使,知留后事(统管全部军备后勤事务)。由于李光弼一表人才,为人磊落,安思顺想把女儿嫁给他。“光弼引疾去”,推托自己有病,没有答应这门婚事。由此,就可以见出李光弼出道时就有深谋大略,不把自己陷入这些权臣大将的关系网中,这样,才能一心尽忠朝廷,免受私人的利诱恩惠。素与安思顺不和的哥舒翰知道此事后,大竖拇指赞叹李光弼是个汉子。当其时也,安禄山、安思顺兄弟权倾朝野,平常人想巴结他们都没门,而李光弼意坚辞不做“乘龙快婿”,志节确定不同反响。为此,哥舒翰“异其操节”,上表朝廷,征入京城为武官。
哥舒翰镇守潼关时,唐玄宗心中也打鼓,同时拜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收兵河西。临行之前,玄宗问郭子仪有何良将可以推荐,郭子仪马上就说出李光弼的名字。唐廷制下,以李光弼为云中大守,兼御史大夫,充河东节度副使。天宝十五年三月,李光弼以五千兵马与郭子仪合军,东下井陉,收复常山郡。史思明叛军来援,李光弼数出奇兵,贼军连败,唐军趁机攻拨赵郡。四月,唐廷又拜李光弼兼范阳长史、河北节度史。七月,李光弼率军又在常山的嘉山一带大破安禄山属下史思明、蔡希德、尹子奇三大将,斩首万余,生俘四千。史思明露发徒跣,只身一人逃往博陵。至此,河北大半郡县重为唐军所有。
首伐连捷之时,李光弼清醒认识到,范阳是安禄山老窝,应该先予攻克,绝其根本。计划未行,哥舒翰潼关败迅传来,唐玄宗逃往蜀地,一时间军心大骇。唐肃宗李亨即位后,马上派使臣授李光弼为户郎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光弼临危受命,立即提五千兵马赴太原。
当时,节度使王承业慌于军政,侍御史崔众在太原主持军事,平时根本不拿王承业当回事,参见这位上司时也时常着甲提枪,随便闯入,没有一点上下尊卑规矩。李光弼听说此事后,本来就对崔众很反感。朝廷令下来,依理崔众应把所部兵马全部交予李光弼掌管。赴营参见新上司时,估计是牛逼已成习惯,崔众骑马率兵士与李光弼会面,双方队伍相交,崔众仍旧大大咧咧安坐马上,根本不行参见礼。李光弼大怒,喝令左右当众把崔众拿下,绑缚关押。刚把崔众推走,朝廷中使赶到,说有任命崔众为御史中丞的诏书,又问众人崔众在哪里,要他跪地听封。李光弼答言:“崔众有罪,已经关起来了!”中使连忙拿出朝廷敕旨给李光弼看。
“现在要处斩的,只是侍御史崔众。如果你宣读制命封他为中丞,我就斩中丞崔众。如果朝廷有旨拜他为宰相,我就斩宰相崔众!”李光弼斩钉截铁,掷地有声。“中使惧,遂寝之而还。”兵荒马乱,大将在外,有生杀矛夺之权,这位公公胆小得聪明,赶忙回朝复命。转天,李光弼大树兵仗,在军中当众斩杀崔众,威震三军。这崔众也是倒霉蛋,撞在李光弼刀下,成为李将军树威立势的牺牲品。
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史思明等人率十万多叛军向驻扎太原的李光弼军发起攻势。当时,唐军的精兵锐卒都被征调到朔方军保卫唐肃宗,李光弼手下士卒连一万都不到。面对十倍于已、来势汹汹的劲敌,众将都建议修城凭固,坚守以待外援。惟独李光弼有自己的见解。“环城四周有四十里,现在派城内兵民大修城池根本就不现实,敌人马上就杀至城外,到时大家筋疲力尽,连御敌的力量都没有。”于是,李光弼亲率士卒百姓,在城外掘壕沟为守,又下令挖堑沟数万,周围将士也不明就里,只能依命而行。
史思明到太原城前信心百倍,对诸贼将说:“李光弼弱兵不过一万,太原可屈指而取,然后我们鼓行而西,直攻河陇、朔方两军,再无后顾之忧!”没想到,刚要攻城,李光弼派人先以二百人才能挽动的巨型抛石车猛砸大石,一顿乱轰,叛军有一、两万人被砸成肉酱。史思明指挥兵士搭建飞楼,用木幔围起,在中间堆土成山,想凭土山临城进攻。李光弼兵士从下面把土挖空,土山轰塌。如此数合,史思明知道确实遇到劲敌,再也不提连战速决的事情。
史思明在城外张灯结彩,大宴兵士,又让戏子在台上扮成逃跑的唐玄宗,一来刺激城内固守唐兵,二来给叛军当“宣传队”,鼓舞士气。戏演到一半,台上的几个戏子忽然不见——李光弼派人从先前挖的堑沟壕洞一直钻到戏台上,掏空地层,戏子们自然就掉了下去。没多大功夫,几个戏子就被推到城头,咔咔几下,涂满化妆油彩的脑袋就被扔了下来。“思明大骇”,把自己的统军牙帐赶忙迁到距城很远的地方。叛军走动时,也个个眼睛紧盯地下,惟恐不小心自己也掉到下面的窟窿里面,脑袋搬家。
相持之中,李光弼派人遍挖城外地下,可以说是中国军事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地道战”——只不过唐兵不是躲在里面放冷枪,而是把叛军营地的地下全部挖空。见时机成熟,李光弼假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