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不在服务区 作者:林夕-第2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卓尔拿出手机,是一个陌生号码。
“喂,是我。”电话里,传来苏醒温厚的声音。
卓尔松了口气,“我以为是谁呢,你在哪儿?”
“深圳。”
“办完事了吗?”
“完了。”
“什么时候回来?”
“明天。本来今天就可以走,我有个同学结婚,非让我留下来参加婚礼。”
“哦。是这样。”卓尔点点头,若有所思的样子。
“卓尔——”苏醒稍稍停顿一下,说:“你不生气了?”
“生什么气?”卓尔问,忽的明白过来,“哦,那件事,我早忘了。”
“真的?”
“真的。”
“谢谢你。”苏醒长长舒了口气,浑身一阵轻松。“明天晚上,请你吃饭好吗?”
“呵!”卓尔轻叹了一声。
“怎么,你有事?”
“没什么事,你不是不喜欢在外面吃饭吗。”
“是不喜欢,只是想借吃饭的名义,找个理由见你。”
卓尔微微一笑,语气轻柔地道:“见我,不需要理由。”
第16章(1)
窗外,响起一阵巨大的轰鸣声。
是飞机引擎的声音。卓尔忍不住停下来,走到窗前,向空中了望。她看到的是大片大片的雪花。雪花飘落在城市秃兀的楼顶、拥挤的阳台和穿流不息的马路上,也飘落在卓尔起伏不平的心中。
人的记忆就象装满燃料的仓库,随时都可以爆发,但需要借助一点外力,类似火种的东西。或许是一句不经意的话,或许是一支熟悉的歌曲,或许是某个特定的景物。此时,卓尔望着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记忆的匣门一下被打开了。
记忆这东西真怪,即使在当年亲身经历的时候,那些景象也没有象现在这么清晰,这样打动她。那种雪特有的银色白光,那种踩在雪上发出的吱吱声,那种空气中寒冷的味道,似乎每一样都比当年更打动她,让她激动不已。可是当年走在她身边的他,他们年轻的恋情,好象被埋在那些厚厚的雪下面,需要花费一点时间,才能回忆起来。
只要花费点儿时间,还是能回忆起来。最先回忆起来的是他的背影。也许是因为这是他留给她的最后一个片段吧。那是她第一次去他的城市,那天下着大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蜿蜒起伏没过膝盖的厚厚积雪象一个巨大的容器,把往日的尘埃都覆盖住了。马路、屋顶、山坡连着半空中的云,一片银白,凝眉而望,直觉双目刺痛。
更让她感到刺痛的是他那消失的背影。他机械般地移动步履,缓缓向前,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茫茫雪海中的尽头。那一刻,她就知道,这座城市她不会再来了。城市因为他而存在,没有了他,就变成了自己人生的一个车站,一个荒芜的车站。
“哎,想什么呢?电话。”卓群在后面大声道。
卓尔一怔,思绪被拉了回来。“谁呀?”
“还能有谁?叶子。”
卓尔跑去接电话,卓群转身进了卫生间,出来时见卓尔在厨房里准备早餐,不禁有些诧异。
“哟,这么快就讲完了!今天怎么没煲电话粥?”
卓尔笑笑,没吱声。
“她找你干吗?”卓群问。
“没事儿,让我等会儿去她家,她煲了鸡汤。”
卓群呶呶嘴,开玩笑道:“我说,你们俩不是同性恋吧。”
“别瞎说,女人和女人就不能做朋友了?谁象你,周围都是男朋友!”
卓群耸了耸肩:“没办法,我就喜欢男人,对女人一点也不感兴趣。”
“不用急,人生都是一段一段的,等过了这一段,被男人伤了心,就知道女朋友的好处了。给,拿进去。”
卓尔把煎好的蛋给卓群,自己端了两杯牛奶,两个人在餐桌前坐下。
“听方晓说,苏醒今天回来,你们晚上要一起吃饭。”卓群一边吃一边说。
“嗯。本来想叫你一起去,你们台里会餐,你就别去了。你刚去,利用这个机会和台领导、同事熟悉熟悉,搞好关系,对你以后工作有利。”
“哼,你们怎么一个论调。”卓群不满地嘟咛道。
“我们?我们是谁呀?”卓尔问。
“方晓。他也这么说。几乎和你说的一模一样,好象你们商量好了似的。”
“这说明我们说的对,所以才不约而同。”
“那也未必。错误就没有雷同的了?”
“有,但很少,你没听人常说错误百出。100个错误要碰巧相同,几率太小了。”
“好了好了,算你说的对。我不去行了。”
卓群不以为然,把盘子往前一推。进屋换好衣服,拿上背包,去电台准备节目去了。
卓尔收拾好餐桌,而后把房间清扫了一遍,拿上包,也离开家。
雪还在下,地上铺了厚厚一层,卓尔在路边等了足有五、六分钟,才等到一辆出租车。司机把车开得很慢,边开边抱怨道:“路不好,不敢开快。”
“是呀,好久没下这么大的雪了。”卓尔望着窗外,感叹道。
第16章(2)
还有两天就是新年了,路边的橱窗有的还画着圣诞老人和圣诞树。卓尔出神地望着,车子颠了一下,她坐直身子,抱紧怀里的包。
到了叶子家。卓尔照例抱起久久亲热一会儿。叶子把煲好的鸡汤盛到碗里,端给卓尔。
“不错不错。”卓尔喝了一口,赞叹道,“你的厨艺真是越来越好了,不知将来哪个有福气的男人把你娶到家。一辈子享受不尽。”
“干吗让他们享受!让他们享受不如让自己享受。”
卓尔瞅瞅叶子,见她不象是说气话,气色也比前几天好多了,不由感叹道:“看来,你真的成熟了。”
“这要感谢他。女人不经过男人之手,就不会成熟。”
“男人也一样,这回老宫经过和你分手,也会成熟的。”
“也许吧,不过已经和我没关系了。”叶子长长舒了口气。
卓尔看着叶子,连连点了几下头:“我真佩服你,说分手就分手,干净利落。不象有些人,反反复复,拖泥带水。”
叶子轻轻摇了下头:“其实,在这之前,我们曾经闹过一次分手,后来又合好了。人都得经历一个过程。不满你说,刚开始几天,真不习惯,有时真想给他打电话,想去见他。可一想见了面又能怎么样?还不是老样子。就狠狠心挺过去了。”
“挺过去就没事了。有些恋人不分手,并不是感情多好,而是不愿意改变一种生活习惯。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心理学家说,20天就能养成一种新习惯。”
“不用20天,我现在已经开始习惯了。一个人生活有一个人的好处,没那么多人照顾,全心全意照顾自己。享受宁静,还有思考的乐趣。这些天我总想以前很少想的问题。比如结婚,以前觉得理所应当,到了年龄就该结婚,可现在静下心来仔细一想,觉得不可思议。人需要爱可以理解,但为什么要结婚呢?为了繁衍后代?地球上已经这么多人了。为了占有对方?可占有的人也同样被占有,失去自由。”
“你说的有道理,可是,怎么说呢?”卓尔沉思道:“婚姻这种形式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必然有它的好处。它经济,安全,稳定,但就象你说的,它有一个最大缺陷,违背人性自由。婚姻是制度的产物,是用来管理、约束和局限人的。据说有的公司招聘员工时,同等条件下会录用有婚姻的,因为有家庭负担,会比较敬业,忠诚,忍耐,不会轻易跳槽。公司如此,社会亦如此。但对个人就不同了,它意味着自由度的减少。当一个人整天为面包发愁时,自由好象对他没多大用处,但当你账户上的钱多的连你自己也记不住时,就会发现,自由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从这个角度说,婚姻是相当脆弱的。所以,要用法律来保护,用孩子来维护,用道德来监护。”
“我以后——”叶子抬头看着卓尔,“不想再踏进婚姻了。如果遇到喜欢的人,我会选择和他生活在一起,但不会举行仪式,不办法律的手续。”
“一个人足够成熟和理智的话,就会自我约束,而不必依靠外在的东西。仪式和手续就是多余的了。法国大哲学家萨特和波伏娃一生没有结婚,但他们却相伴生活了50年,比许多有婚姻的人更长久稳定。”
两个人越谈越投入,以致于忘了喝碗里的汤。
“哎,别光说话,汤都凉了。来,我去热一热,再弄点儿饭吃。”叶子起身道。
“别弄了,我们出去吃。别把时间都浪费在厨房。”
叶子爽快地道:“好。正好我顺路去银行。”
“怎么,学校发奖金了?”卓尔开玩笑道。
“没有。是他汇来的。昨天打电话告诉我,汇了一万美金。让我去银行查一查。”
“真的?想不到他还挺绅士的。”卓尔颇感几分意外。
叶子点点头,感叹道:“你说有没有意思。以前做夫妻象冤家似的,每次打电话说不上两分钟就吵,现在离婚了,倒客客气气的,象个知根知底的老朋友。昨天我们在电话里讲了一个多小时。”
第16章(3)
“讲了一个多小时?都讲什么了?”卓尔饶有兴趣地问。
“说出来你可以写小说。他怕我情绪低落,消沉,讲了几个中国人在美国的奋斗故事,鼓励我振作起来。我说我都30岁了,还能往哪儿奋斗哇!你猜他说什么?”
“说什么?”
“他说,不能这么想,人的有效生命从30岁开始。30岁之前是做准备。”
“这句话比较经典。”卓尔点点头,赞叹道,“看来他在那边不光刷盘子,也学了点儿东西。”
“是,这是我这辈子从他那听到的最有价值的一句话。还有那一万美金,他让我将来有机会去读书用。你看,我们离了婚反而成朋友了。婚姻,真是太可怕了。”
“也没什么可怕的。人生是一场淘汰赛,婚姻也一样。人家有更好的选择,把你淘汰了。做为优胜者,给你一点儿补偿或帮助,也是正常的。你不也一样,也把老宫给淘汰了。振作起来,好好干吧。”
“是。就算为了这个,也得好好干。以后多淘汰男人,而不是被男人淘汰。”
叶子笑嘻嘻地说。卓尔推了她一下:“这话只能跟我说,可别在男人面前讲。”
“知道。要是说了,他们还不把我当成荡妇,谁还敢和我好。走,今天我请客。我们找个地方好好吃一顿。”
卓尔和叶子在校门前分手,脚步轻快地走进中文系那栋灰色大楼。
也许是心情好的缘故,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离下课时间还有10分钟,卓尔清了清嗓子,把讲的内容做一个小结。
“人生就是一部经济学。因为人所拥有、可供支配的时间是有限的,是稀缺成本,所以需要经营。就是说,要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设立目标。你的人生是从你设立目标那天开始的,在此之前,都是在围着别人绕圈子。当然,目标也不要设立的太早,可能有的人4岁就立志做钢琴家,并且做到了。但对大多数而言做不到。但也不能等到40岁,那就没机会了。从你们现在这个年龄到未来10年,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要在这一阶段尝试并确定一生为之努力的方向,以及未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其次,要每天总结、反省自己。一个人一生不可能不犯错误,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可以说,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从一个错误到另一个错误的过程。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重复错误。为此要经常总结、反省,观照自己,少走弯路,减少成本和资源浪费,增加成功的几率。”
“老师,因为有张朝阳、丁磊等学子创业成功的例子,现在大学流行一种观点,,认为一流人才应该自创公司,二、三流人才才去给人打工。您怎么看?”后排一名学生举手提问。
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