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5502-手术刀就是武器--白求恩传 >

第1节

5502-手术刀就是武器--白求恩传-第1节

小说: 5502-手术刀就是武器--白求恩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本书与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渊源已有半个世纪。该书英文版第一版由利特尔·布朗公司出版,巴金先生和萧珊女士推荐给巫宁坤先生翻译,1954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前身之一上海平明出版社出版,1955年重版。1957年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再次出版此书。1973年纽约每月评论出版社出版了英文修订版,1979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了中文修订版。2005年,本书再次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修订,根据内容,从加拿大近年发现的大量资料中精选大量的插图,图文并茂地展现白求恩不平凡的一生,并请译者撰写了新版的译后记。    
    宣传文字    
    这部传记由巴金与萧珊推荐翻译,宋庆龄作序。作者泰德·阿兰是白求恩的好友,塞德奈·戈登一直关注白求恩的事业,他们用朴实生动的笔调真实地叙述白求恩传奇、独特、丰富的一生。本书译者著名翻译家巫宁坤先生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现居美国。这部长达半个世纪的经典译作,历久弥新。    
    传记从白求恩充满冒险精神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开始,着重展现了白求恩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战场生活、事业发展和情感经历。第一次大战爆发时,二十四岁的白求恩在加拿大宣战的当天参军。一战之后,他的精神世界遭遇了幻灭。在他遇到恬静的弗朗西斯并与之结婚后,就在底特律开始了行医生涯,亲自体验了给穷人和富人看病的天壤之别,不安分的内心思想开始活跃起来。可是,当他患上肺结核(当时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又主动要求与弗朗西斯离婚。通过查阅相关的医学资料,白求恩找到一种极端的治疗方法,并奇迹般地治好了自己的病,他再一次和弗朗西斯结婚,但他们的婚姻仍以失败告终,而他在医学界的声誉却越来越高。白求恩注意到公共卫生和医疗制度问题,他毫不踌躇地宣称社会化医疗制是一种能使医学得到解放、全民公平得到医疗机会的制度。当他积极地实施自己的理论时,西班牙战争爆发了,他毫不犹豫地动身前往西班牙。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白求恩又来到中国,投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之中,夜以继日地为伤员做手术,撰写医疗小册子,培养医护人员,写信寻求国外资金援助……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白求恩写下遗嘱,将所有物品遗赠给中国的战友和医疗机构,请求国际援华委员会照顾他的前妻弗朗西斯,他写道,在中国的这两年是他生平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时日……    
    正如本书作者所说,“虽然白求恩起初是作为一个胸外科医生得到国际声誉的,但他在各种不同的程度上也是一个画家、诗人、军人、批评家、教师、演说家、发明家、医学著作家兼理论家”。作为一名胸外科医生、发明家兼理论家,他不断地探索与写作,对科学的钻研精神达到了忘我的程度;作为一名画家和诗人,一名古董鉴别者和经营者,他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观;作为一名批评家、教师和演说家,他直面社会的丑陋,提出医疗制度改革,怀抱一颗公正平等的心去传播自己的社会理想。“他真正是一个为那种要去体验和丰富全部生活的迫切需要所驱策的新文艺复兴时期式的人物。”    
    这是一部读来令人动容、潸然泪下的传记好读本。    
    经典评价    
    任何时代的英雄都是这样一种人:他们以惊人的忠诚、决心、勇气和技能完成了那个时代放在人人面前的重要任务……诺尔曼·白求恩就是这样一位英雄。    
    他是那些帮助我们获得自由的人中的一位。他的事业和他的英名永远活在我们中间。    
    ——宋庆龄    
    白求恩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加拿大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然而他也是由他的国家和当代世界所形成的。他真正是一个为那种要去体验和丰富全部生活的迫切需要所驱策的新文艺复兴时期式的人物。    
    虽然白求恩起初是作为一个胸外科医生得到国际声誉的,但他在各种不同的程度上也是一个画家、诗人、军人、批评家、教师、演说家、发明家、医学著作家兼理论家。    
    对于白求恩来说,中国人民是亲如骨肉的。他真诚而深挚地热爱中国人民。愿他的献身精神和自我牺牲的榜样继续鼓舞伟大的中国人民。    
    ——〔加〕泰德·阿兰  塞德奈·戈登    
    半个多世纪以前,巴金先生和萧珊女士向我推荐这部白求恩传记的英文原著。这位加拿大友人,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英雄事迹令我感动不已。    
    这部传记记录了白求恩成长的全过程:白求恩的一生是不断探索和追求真理的一生。他在追求真理中不断成长,又为真理而慷慨献身。它所塑造的白求恩不是一个钢筋铁骨的传奇式的英雄,也不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完人,而是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的凡人。    
    ——巫宁坤


《白求恩传》 题记译后记

    半个多世纪以前,巴金先生和萧珊女士向我推荐这部白求恩传记的英文原著。这位加拿大友人,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英雄事迹令我感动不已。后来他们盛情嘱我把它译成中文,我从来没有译过这样大部头的著作,但感到义不容辞,就斗胆应命了。幸运的是,我的译文经过萧珊的精心润饰,就在1954年由上海平明出版社出版了,采用的书名是《外科的解剖刀就是剑》,副标题为《白求恩大夫的故事》。1955年重版时改用副标题为书名。1957年上海新文艺出版社版仍以此为书名。1979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修订版,纪念白求恩逝世40周年,采用的书名是《手术刀就是武器——白求恩大夫的故事》。文革期间,白求恩曾经是一个家喻户晓、无争议的英雄人物,时过境迁,许多人今天对他的名字可能会感到陌生了。感谢上海文艺出版社,这部传记现在又要和新一代的读者见面了,改用《手术刀就是武器——白求恩传》为书名,也可告慰萧珊的在天之灵于万一。    
    这是一部感人肺腑的传记。它所塑造的白求恩不是一个钢筋铁骨的传奇式的英雄,也不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完人,而是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的凡人。他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在那条道路的终点,树立着一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形象。    
    这部传记记录了白求恩成长的全过程:白求恩的一生是不断探索和追求真理的一生。他在追求真理中不断成长,又为真理而慷慨献身。白求恩不怕鬼,不信神,勇于探索,勇于追求。因而不论在医学领域,还是在思想、政治领域,他都能冲破一个又一个禁区,从一个境界上升到另一个更高的境界。    
    在一个异国生疏而又无比艰苦的战场上,他没有丝毫“洋专家”的架子,搞什么特殊化,而是严格要求自己。他坚持与普通战士同吃,同住,同行军,同战斗,救死扶伤,患难与共。为了对这位不远万里前来支援八路军抗日的著名外科大夫稍加照顾,毛泽东在发给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的一封电报里指示:“请每月付给白求恩大夫一百元。”白求恩立即婉言谢绝了给他的特殊津贴,坚持把这笔钱“留作烟草费,专供伤员购置烟草及纸烟之用”。他成了一个传奇人物:    
    他是一个永远不知疲倦的人。他往往爬到最高的山顶上去救治受伤的战士。在他还没有给伤员想尽一切办法以前,他决不肯离开。他一个人能做许多人的工作而不需要休息。他只有在没有一点工作剩下来的时候才去睡觉——有时在露天,有时在乡村的茅屋里,有时在窑洞中。如果他的工作给耽搁了,或者他看到别人的工作没效率,他会大发雷霆,把他左右的人吓得浑身发抖。但是对于他医治的战士,他眼睛里却流露出慈爱。对于所有的伤员,他劈头第一句,总是用中国话说:“我的孩子……”    
    白求恩不仅全心全意献身眼前的战斗,而且高瞻远瞩关心中国的未来。在他创建的战地模范医院盛大的开幕典礼上,他语重心长地向中国战友们指出:    
    我们需要领导人,尤其是小领导人,作为起萌芽作用的核心,去深入广大的人民群众,唤醒他们,让他们认清现实,并且向他们指出摆脱贫困,愚昧和苦难的道路。正因为缺乏这类小领导人,所以才有独裁者,才有那些自以为我们应该佩服、崇拜,并且像羔羊一般地服从的所谓“伟大人物”、“伟大英雄”。    
    言犹在耳,白求恩已经离开我们65个年头了。重新回顾他所走过的道路,重温他那些用斗争实践检验过的充满生命力的思想,来激励我们献身建设自由民主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也许是对他的最有意义的纪念。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曾得到杨善荃先生的协助。虽然全书经过我统一审校,仍不免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1979年由三联书店再版前曾根据原著1973年修订版作了必要的订正,此次新版又作了一些修改。    
    巫宁坤    
    2004年11月13日


《白求恩传》 题记白求恩:不可磨灭的爱恋

    ——读《手术刀就是武器——白求恩传》(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8月版)    
    一    
    白求恩是一个艺术家。他画画,他收集古董,他甚至靠倒卖古董发了财,并大方地资助需要钱财的艺术家,同时混迹于艺术圈与演艺圈。这些事情很多人都不知道,会惊讶于他那迷醉人生的放浪姿态。通过很多途径找到白求恩的图片,其中有一幅图片上,白求恩坐在椅子上抽烟,神态上充满了对人生的不屑,这正是那段时间的写照。他为什么会这样呢?几年前,快要大学毕业的他一听到一战爆发,国家征兵,马上就响应了号召参军了。然而战场教会了他认识死亡,觉悟生命,还感到政治空虚,一切不过是寡头们的娱乐而已。    
    他回归到医生的职业生涯中。一个慷慨的女人埃丽诺•;德尔夫人用她的金钱成就了他,一个羞涩的女人弗朗西丝用她的爱情拯救了他。前者资助了他的事业,让他有机会无负担地在医学上不断精进,而后者成了他一生中不可磨灭的女人,这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富贵女给了他内心的平静,婚后两人度过了一段神仙眷侣般的生活,然而生活总是要溢出轨道,白求恩发现自己得了肺结核,当时这个病症是绝症,白求恩不能让年轻的妻子看着自己死去,坚决地要求离婚。离婚之后,他孤身一人到特鲁多疗养院,等待死亡。    
    传记对这段经历的描述很冷静。这时的白求恩内心彻底孤独,天覆地彻,孑然一身,爱人是他自己逼走的,弗朗西丝怎么哀求他都不同意,坚持离婚,坚持孤独地走完人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他面对的是身边战友的死亡,这一次他面对的是自己的死亡,这死亡还不紧不慢,存在却不马上兑现。他在病房里画了很多壁画,与病友交谈,照常抽烟——有图片为证,明知道抽烟会对疾病不利,他仍然按照自己的心愿,与死亡接吻。他想念他的妻子,虽然他们已经离婚。    
    如果这次疾病夺走了白求恩的生命,造物主并不感到光荣,造物主给了他一次机会。白求恩在病房中依然阅读医学杂志和书籍,并从中找到一线生机:动手术解决肺结核病症。理论文章具有前沿性,固执的白求恩坚持用自己的生命赌博一下。他居然奇迹般康复了。作为一名医生,他的研究对象变得格外明晰:肺结核。他成了传奇式的人物。他再次向弗朗西丝求婚,弗朗西丝马上答应,他们再次结婚了。    
    二    
    这一次,相爱的人并不幸运,嫁给一个工作狂并不幸福,弗朗西丝提出离婚,传记中并没有详细地说明缘由。这是一个很深奥也很简单的问题,他们两人的性格并不适合:一个理想主义、饱含激情,另一个恬静、渴望平淡生活。很可能是他们没有孩子,白求恩很喜欢洋娃娃,最后他面对失败的婚姻说:多年的爱恋只剩下一个洋娃娃。没有细节表明白求恩受到多大影响,他只是愈加热衷于继续做画、做雕刻,照顾当地的无名艺术家,出钱买他们的作品,还建了一所儿童美术学校。这和当年在伦敦的放浪生涯不同,虽然他再次通过艺术来缓解自己的内心。1935年秋季他在蒙特利尔举办了个人画展。那些年他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全世界医学界都有人慕名到圣心来观摩他的工作。一个成功的外科医生、社交界的红人、有结婚条件的单身汉,然而他与这身外的一切格格不入。    
    他发觉了生活的气息不对,周遭的世界不妥。当他只是为穷人看病的时候,他一名不文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