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朱光潜谈读书 >

第16节

朱光潜谈读书-第16节

小说: 朱光潜谈读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或者说,自然与人的冲突——而他们只走到这冲突
两端中的一端,没有能达到黑格尔的较高的调和。为什么不能在现实人物中
发现庄严幽美的意象世界呢?我们很难放下这一个问题。放下但丁、莎士比
亚和曹雪芹一班人所创造的有血有肉的人物不说,单提武粱词和巴惕楞
(Parthenon)的浮雕,或是普拉克什特理斯(Praxiteles)的雕像和吴道子
的白描,它们所达到的境界是否真比不上关马董王诸人所给我们的呢?我们
在山林隐逸的气氛中胎息生长已很久了,对于自然和文人画已养成一种先天
的在心里伸着根的爱好,这爱好本是自然而且正常的,但是放开眼睛一看,
这些幽美的林泉花鸟究竟只是大世界中的一角落,此外可欣喜的对象还多着
咧。我们自己——人——的言动笑貌也并不是例外。身分比较高的艺术家,
不尝肯拿他们的笔墨在这一方面点染,不能不算是一种缺陷。
我在谈《小哥儿俩》,这番讨论自然画与人物画的话似乎不很切题,其
实我的感想也有一种自然的线索,作者是文学家也是画家,不仅她的绘画的
眼光和手腕影响她的文学的作风,而且我们在文人画中所感到的缺陷在文学
作品中得到应有的弥补。从叔华的画稿转到她的《小哥儿俩》,正如庄子所
说的“逃空谷者闻人足音跫然而喜”。在这里我们看到人,典型的人,典型
的小孩子像大乖、二乖、珍儿、凤儿、枝儿、小英,典型的太太姨太太像三
姑的祖母和婆婆,凤儿家的三娘以至于六娘,典型的佣人像张妈,典型的丫
鬟像秋菊,跄跄来往,组成典型的旧式的贵族家庭,这一切人物都是用画家
笔墨描绘出来的,有的现全身,有的现半面,有的站得近,有的站得远,没
有一个不是活灵活现的。小说家的使命不仅在说故事,尤其在写人物,一部
作品里如果留下几个叫人一见永不能忘的性格,像《红楼梦》里的王凤姐和
刘姥姥,《儒林外史》里的马二先生和严贡生,那就注定了它的成功,如果
这个目标不错,我相信《小哥儿俩》在现代中国小说中是不可多得的成就。
像题目所示的《小哥儿俩》所描写的主要的是儿童,这一群小仙子圈在
一个大院落里自成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有他们的忧喜,他们的恩仇,他们
的尝试与失败,他们的诙谐和严肃,但是在任何场合,都表现他们特有的身
分证:烂漫天真,大乖和二乖整夜睡不好觉,立下坚决的誓愿要向吃了八哥
的野猫报仇,第二天大清早起架起天大的势子到后花园去把那野猫打死,可
是发现它在喂一窝小猫儿的奶,那些小猫太可爱了,太好玩了,于是满腔仇
恨烟消云散,抚玩这些小猫。作者把写《小哥儿俩》的笔墨移用到画艺里面
去,替中国画艺别开一个生面。我始终不相信莱辛(Lessing)的文艺只宜叙
述动作,造型艺术只宜描绘静态那一套理论。
作者写小说像她写画一样,轻描淡写,着墨不多,而传出来的意味很隽
永。在这几篇写小孩子的文章里面,我们隐隐约约的望见旧家庭里面大人们
的忧喜恩怨。他们的世故反映着孩子们的天真,可是就在这些天真的孩子们
身上,我们已开始见到大人们的影响,他们已经在模仿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们
玩心眼。我们不禁联想到华兹华斯的名句:
你的心灵不久也快有她的尘世的累赘了。习俗躺在你身上带着一种重压,像霜那么
沉重,几乎像生命那么深永!
像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作者是不肯以某一种单纯的固定的风格自封
的。我特别爱好《写信》和《无聊》那两篇,它们显示作者的另一作风。《写
信》全篇是独语,不但说了一个故事,描写了一个性格,还把那主人翁——
张太太— — 的心窍都披露出来。这是布朗宁( Browning) 和艾略特
(T。S。Eliot)在诗中所用的技巧,用在小说方面还不多见。我相信这种写法
将来还有较大的前途。《无聊》是写一种mood,同时也写了一种atmosphere,
写法有时令人联想到曼斯菲尔德(Mansfied),很细腻很真实。“终日驱车
走,不见所问津”,古人推为名句。这篇小说很有那两句诗的风味。
我总得再说一遍,这部《小哥儿俩》对于我是一个新发见,给了我很大的喜
悦。我相信许多读者会和我有同感。
1945 年3 月于嘉定
原载《天下周刊》创刊号,1946 年5 月,据《朱光潜全集》(9)
谈文学选本
文学作品是读不尽的!人生有限而近代生活又极繁忙,所以对于爱好文
学的人们,我们不必要求过奢,不妨容许他们取一点捷径。让每个人都接近
一点文学,总比叫大多数人因书籍太多而索性不读,较胜一筹。
不过文学教育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而不是一种知识的贩卖。比如喝茶,
茶的好味道一定要喝才能知道。喝起来,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滋味。每个人自
己所尝到的滋味才最亲切,最真实。读一千部茶经或茶史也抵不上啜一口真
正的好茶。读文学也是如此,人所读的尽管为量极少,必须真正是文学作品,
而不是关于文学的“道听途说”,如文学史,文学大纲,戏剧原理,小说作
法之类书籍。与其搜寻许多学术权威著作去辨明五言诗和七言诗,或是词与
曲的关系和分别,不如学会真正爱好一首诗或一首词。因为这个道理,没有
多少时间可读书而却爱好文学的人们,应该丢下文学史或文学大纲之类书
籍,去找几部轻便而不太简陋的选本来细心玩味。在选本里读者还可以和作
者对面,可以和他发生亲切的契合,尝到他的作品的特殊滋味。
在读选本之前,我们须明白选本的功用和缺陷。编一部选本是一种学问,
也是一种艺术。顾名思义,它是一种选择。有选择就要有排弃,这就可显示
选者对于文学的好恶或趣味。这好恶或趣味虽说是个人的,而最后不免溯原
到时代的风气,选某一时代文学作品就无异于对那时代文学加以批评,也就
无异于替它写一部历史,同时,这也无异于选者替自己写一部精神生活的自
传,叙述他自己与所选所弃的作品曾经发生过的姻缘。一部好选本应该能反
映一种特殊的趣味,代表一个特殊的倾向。
因为如此,一个好选本还可以造成一种新风气,划出一个新时代。在中
国,《昭明文选》,《玉台新咏》,《花间集》,王渔洋的《古诗选》,姚
惜抱的《古文辞类纂》以及张惠言的《词选》,都曾经发生这样的功用。在
西方专就英国来说,十八世纪波塞主教(Bishop Percy)所选的《古英诗遗
迹》,是浪漫运动的一个重要的成因。冉塞(Allen Rainsay)的《茶桌杂抄》
激动了彭斯(Bunns)和其他苏格兰诗人用苏格兰土语写诗。现代英国诗有回
到多恩(Donne)及“哲理派”的倾向,而开这个风气的是一个选本,即谷里
尔生教授(Crierson)的《十七世纪哲理派诗选》。
初学文学者对着浩如烟海的典籍,不免觉得如置身五里雾中,昏迷不知
去向。其实真正好的作家并不多,而真正好的作家的真正好的作品也往往寥
寥有数。为文学训练起见,泛读不如精读,精读必须精选。最大的词人如苏
东坡,集里有许多随便写成不可为训的词,最大的诗人如英国华兹华斯,集
里中年以后的许多作品大半为“才尽”之作。我们读他们的全集所得的印象
远不如从精选本所得到的那样完美。有些诗人如贾长江,姜白石诸人终身在
写诗,而现在所流传的他们的诗集都不过薄薄的一本,可是里面篇篇精粹,
我颇疑心他们自己曾经严格地删选过。如果每个作家都像他们肯“割爱”,
那就无劳后人去选。不幸得很,许多大作家都有敝帚自珍的毛病,让很坏的
作品摆在集里,掩盖了真正好作品的光焰。本来在文学训练中,读坏作品有
时也很有益,因为好坏在相形之下才易见出。不过就一般读者说,从许多坏
作品中抉择少数好作品,不但时间不允许,能力也决不够。文学上披沙拣金
的工作应该让修养深厚的学者去做。这种工作的结果就是选本。它的最大的
功用在供一般人能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得到一国文学最精华的部分所能给
的乐趣。
编选本既能披沙拣金,所以选本不但能为读者开方便之门,对于作者也
有整理和宣扬的效果。选某一作家的诗文,就好比替一个美人梳装打扮,让
她以最好的面目出现于世。一个诗人获得听众,有时全靠选本做媒介,一般
中国读者知道陶谢李杜苏黄,大半靠几种通俗选本。这种了解当然是不完全
的,甚至于是不正确的,但是究竟比毫不了解为好。选本对于不甚知名的作
家的功劳尤其大。许多诗人一生只做过几首好诗,如果不借选本,就早已淹
没无闻。欧洲最古的选本是《希腊诗选》,里面包含一千余年的(从纪元前
五世纪到纪元后六世纪止)希腊文短诗。有许多诗人借这部选本以一两首短
诗甚至于一两句隽语而永垂不朽。在中国也有许多诗词专集的作者借《文
选》、《玉台新咏》、《花间集》之类选本而流传到现在。一个选本可以说
是文学上的博物院或古物陈列所。
选本都不免反映选者的个人好恶以及当时的风气。所以公允只是一个理
想,事实上都难免有所偏向。有偏向就有缺陷。比如英诗最通俗的选本《英
诗金库》的选者生在维多利亚后时代,和当时诗人丁尼生是密友,他的选本
就不免囿于维多利亚时代的不太高尚的文学趣味,对于划时代的诗人如多思
(Donne)布莱克(Blake)诸人竟一诗不选。王荆公的《唐百家诗选》,把
一般人所公认的大家如李杜诸人一律放弃,而入选作者的诗也往往不是代表
作。明朝有许多唐诗选本也只是代表何李钟袁那一般人的粗疏或浮浅的趣
味。从这些事实看,专靠选本也有很大的危险,那就是依傍一家之言,以一
斑揣想全豹。很少有选本能把所选的作家的真正面目揭出来。一般选家都难
免有些像印象派画家,从某一个角度看出某一面相,加以过分地渲染。好作
品往往被遗弃,坏作品往往得滥竽。一般只知信任选本的读者不免被人牵着
鼻子走,不能行使独立自由的判断。所以读选本虽是走捷径,终只能是初学
入门时的一种方便。从选本中对某作家发生兴趣以后,必须进一步读全集。
一般选本只是一种货样间,看得合适,你就应走进货仓里去自行抉择。
每个研究文学者对于所读的作家都应自作一个选本,这当然不必编印成
书,只要有一个目录就行。学问如果常在进展,趣味会愈趋纯正。今年所私
定的选目与去年的不同,前后比较,见出个人趣味的变迁,往往很有意味。
同时,你可以拿自己的选目和他人的选本参观互较,好比同旁人闲谈游历某
一胜境的印象,如果彼此所见相同,你会增加你的自信,否则,你也会发生
愉快的惊讶,对于自己的好恶加一番反省,这是文学批评的一种有益的训练。
三十五年十一月改写旧稿
原载《经世日报?文艺周刊》第12 期,1946 年11 月3 日,据《朱光潜全集》(9)
旧书之灾
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是印刷业最早兴起而也最盛行。我们略翻阅叶德
辉的《书林清话》之类书籍,便可以明白我们的祖先在印书和藏书方面所费
的心血和所表现的崇高理想。远者不必说,姑说满清时代,刻书是当时国家
文教要事之一。在京师的有武英殿,在各省的有金陵、杭州、成都、武昌、
广州各大官书局,都由政府资助,有计划有系统地刻印四部要籍,地方文献
多由各当地书局分印,大部头著作一局不能独刻的则由各局合刻。刻书流传
文化,是一件风雅的事,官书局之外有许多书籍的爱好者,像阮元、卢文绍、
毕沅、鲍廷博、伍崇曜、黎庶昌、王先谦诸人都以私人的力量刻成许多有价
值的丛书。当时读书人多,书的需要大,刻书也是一件可谋利的事,官局与
私人之外,又有许多书贾翻刻一般销行较广的书籍,晚起的商务印书馆是一
个著例。现在,官书局久已停闭了,私人刻书也渐没落了,书贾更不必说。
从前许多辛辛苦苦刻成的书版大半已毁坏散佚,偶有存在的也堆在颓垣败壁
中,无人过问。
从前,各大都市都有几条街完全是书肆,有钱的去买,无钱的去看,几
乎等于图书馆。现在的情形就萧条不堪了,抗战初我到成都,西御龙街和玉
带桥一带还完全是书店,到抗战结束那一年我再去逛,这些书店大半都已改
为木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