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郝万山讲伤寒论 >

第147节

郝万山讲伤寒论-第147节

小说: 郝万山讲伤寒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脏的化脓性的感染性的病灶化脓了,破溃了,通过呕吐排出体外,这是排脓、排毒的一种方式,这种呕吐,你不要用和胃降逆止呕的药,这就是说不可治呕,你不要用和胃降逆止呕的药来制止他吐脓。“脓尽自愈”把这个痈脓中的脓血吐干净了,它就不再吐了。这一条是告诉你,有时侯呕吐是机体排邪的一种表现,你不要强行的止吐。就象太阴病、少阴病,当他们自愈的时候,象太阴病,“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此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那个下利,你不要去止下利,那是机体阳气恢复以后,排泄体内的湿浊邪气的一种表现,是给邪气以出路的一种表现,你不要用止泻的方法治疗。
  少阴病也有自利而愈的那个条文,那种自利也是少阴阳气恢复以后,排泄体内的寒湿邪气的一种表现,那种下利,也不要用止泻的方法来治疗。
  关于厥阴病篇所附的下利的证侯,所附的呕吐的证侯,我们就都谈完了。无论下利也罢,无论呕吐也罢,都体现了或寒或热或虚或实这样两极转化的特点。而在这里头非常重点的方证,有白头翁汤证,有吴茱萸汤证,这都是我们必须掌握的。
  厥阴病还剩下一点点内容,我们只好留待下次课来上。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67 讲 辨呕吐、辨预后、厥阴病篇小结
  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上一次课,讲的是厥阴病篇的一部分内容。我们厥阴病篇呢,还剩一点点,我想,我们把剩下的这一点内容讲完了之后,再把厥阴病篇作一个系统的小结。所以我们在这里呢,就不对上次课所讲的内容作归纳作总结了。上次课的最后,我们谈到了厥阴病篇所附的“下利”的证侯和“呕吐”的证候,无论是“下利”的证候也罢,还是“呕吐”的证候也罢,都是“或寒或热,或虚或实”,都具有“两极转化”的特点,我还应当说明的是,这些证候,它有的根本就没有涉及到肝,没有涉及到心包,没有涉及到厥阴经,它不应当是厥阴病。不是厥阴病为什么附到厥阴病篇呢?这就是后世的人,或者是王叔和在整理《伤寒杂病论》的时候,他看到厥阴病篇的原文比较少,所以他就把“厥利呕哕”一篇的内容附到了“厥阴病篇”。但是我们惊奇的看到,他附到厥阴病篇的这些“厥利呕哕”的证候,同样具有“或寒或热,或虚或实”,这种两极转化的特征,因此呢,它和厥阴病的特点有相吻合的地方,所以附在厥阴病篇,也有它的一定的内在的联系。
  我们上次讲完“下利”,讲完“呕吐”,我们现在讲“哕”。请大家打开讲义,208页,看原文380 条:
  “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fei4'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哕”这个字我们以前遇到过,“哕”在宋代以前得中医书籍中,它作为一个症状,指的是“呃逆、呃忒'te4'”,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膈肌痉挛。所以你看《伤寒论》也罢,《脉经》也罢,《诸病源候论》也罢,《千金翼方》、《千金要方》也罢,《外台秘要》也罢,见得到这个“哕”, 它就是指的“膈肌痉挛”,“呃逆、呃忒”,也可以把它叫做“吃逆”,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膈肌痉挛。宋朝以后,这个词义发生了变化,“哕”字就变成了“干呕”,所以在现代汉语里有“干哕”这个词,“干哕”这个词就是指的“干呕”。我们《伤寒论》是汉代的著作,所以《伤寒论》中所出现的“哕”是“膈肌痉挛”,“膈肌痉挛”有胃气上逆的因素,也有肝气上逆的因素,也有膈气上逆的因素情况就比较复杂。它不仅仅是一个胃气上逆。
  我们现在所谈到的 380条是讲的一个“胃中虚寒”所造成的呃逆,因为仲景说,“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这个胃中寒冷就是胃家虚寒,这个病是怎么造成的呢?从他写的这个病历来看,伤寒一个外感病,医生用了剧烈的吐法,又用了剧烈的下法,这就造成了中气的极度虚衰,所以说“极虚”。这么虚的病人,医生还要给他用强烈的汗法,“复”就是又,用了强烈的汗法。为什么用强烈的汗法呢?“其人外气怫郁”,结果发现这个人还有些脸红,身上轻度的发热,好象是表气闭郁的一种现象,所以又用了强烈的发汗的方法,那么发汗用的什么方法呢?用的“水疗” 法,“复与之水,以发其汗”,用的“水疗” 法。“火疗”我们以前介绍过,有火针,有火薰,有火熨,有火灸,它完全是治疗“沉汗痼冷”的“虚寒证”的。“水疗”我们以前没有(特别)提到过。所谓“水疗”, 一个是饮水疗法,一个是用水来洗浴的方法。那么饮水疗法,我们在讲“五苓散适应证”的时候提到过,但是没有直接用“水疗”这个词,我们只是讲的饮水疗法,它治疗“胃中津液不足”的口渴,要“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因为当胃中津伤的情况下,胃的这种受纳的功能,脾的这种运化的功能都比较低下,胃中津伤,津液不足,机体的本能的生理反映,就要引水自救,这就是我们多次说过的,内有所缺必外有所求,引水自救,特别是“胃中津液不足”的时候,就想大量的喝冷水,实际上大量的喝冷水常常造成“水停中焦”。所以仲景所提倡的饮水疗法,就是“少少与饮之”,慢慢地每次给他喝少量的温水,因为它胃中津液不足的时候,胃的这种受纳、运化功能都低下啊,这是“水疗”的一种方法,使胃中津液慢慢恢复了,这种胃津被伤的口渴就得到缓解;还有一条“水疗”,就是用水来浇浴,用水来浇浴达到什么效果呢?退热的效果。或者用水来浇浴让他出汗,有类似于今天我们通过洗澡的方式来出汗,来退热。这也属于水疗,那么现在这个病人,用了大催吐、大泻下,正气大虚,虽然有一点表气的怫郁,那也应当本着“虚人伤寒建其中”的
  原则,先补里后解表。也常常有时候当里气恢复了,表邪自然解除,因为里气恢复了,营卫畅达了,正气自我祛邪,人体自我康复的机能发挥作用,常常表邪就解除了,如果还有表邪不解除的话,那你再解表不迟。现在一个“里气极虚”的证候,你就用水浇浴的方法来洗澡,这就更会伤里气,所以仲景说了“中焦虚寒,虚气上逆”,就出现了呃逆不止。
  那么这个证候我们用什么方子来治疗?“中焦虚寒,虚气上逆”出现的是“呃逆”,我们抓病机,想一想我们学过的方子,哪个可以治疗“胃家虚寒”?吴茱萸汤?对了。
  吴茱萸汤,我们学过的三条原文中,阳明病篇的是“食谷欲呕,属阳明”,那是“胃家虚寒,受纳无权”;在少阴病篇所学的“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那是一个“胃寒气逆,剧烈呕吐”,结果造成阴阳气一时的不能相顺接于手足,出现了“手脚发凉,剧烈呕吐,升降逆乱”,病人痛苦难耐,所以出现了“烦躁欲死”,这些症状非常类似于少阴的“阳衰阴盛证”,它叫少阴病,应当说它不是少阴病,而是少阴病的类似证,用吴茱萸汤“温胃散寒,降逆止呕”;而在厥阴病篇,它治疗“干呕,吐涎沫,吴茱萸汤主之”,那是一个“肝寒犯胃”, 又有“肝胃两寒,饮邪不化”,又有“肝胃两寒,浊阴上逆巅顶”,也用吴茱萸汤“暖肝胃,降浊阴”。
  这三条方证都以“呕吐”为主,它们的病机是“胃家虚寒”。我们讲的它的主证,380 条,它的主证是“呃逆不止”,对于一个“呃逆”的证候,我们也应当辨证。在太阳病篇曾经提到过旋复代赭汤,它所治疗的不是呃逆,在《伤寒论》中它所治疗的不是呃逆,而是“噫'ai4'气”。这个证候是“胃虚痰浊中阻”,痰浊中阻,用旋复代赭汤“化痰,镇逆,补中”,来治疗噫气不除。可是我们说,旋复代赭汤这张方子,在现代临床上又常常用于“胃虚痰阻”的“呃逆不止”,还记得吧?那是旋复代赭汤在临床上扩大应用范围,可以治疗呃逆不止。这个呃逆,只要是“胃虚而痰浊中阻,胃气和膈气上逆”的,我们就可以用旋复代赭汤来治疗。而治呃逆不止的时候,代赭石要适当的重用。我们现在遇到的一个呃逆,为什么不用旋复代赭汤呢?因为它的病机不是“胃虚痰阻”,而是“胃家虚寒,无力以降”,没有力量降,所以虚气上逆,导致的一个“呃逆不止”,
  导致的一个“膈气上逆”。那么既然抓病机,它是属于“胃家虚寒,虚气上逆”的话,那我们用吴茱萸汤“暖胃降逆”,完全是可以的,尽管吴茱萸汤的适应证在《伤寒论》的有三条讲的都不是呃逆,而讲的是呕吐,抓病机我们就可以用它来治疗胃家虚寒的呃逆不止。好,这一条,380条,我们就作这么多的讲解。
  下面看381 条,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伤寒”是泛指一个外感病,“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这是一个实证造成的呃逆。那么实证呢,常常是“有形邪气”的阻滞使“膈气不降,膈气上逆”而出现了呃逆。有形邪气阻滞于腹部,那么这个邪气是属于水湿类的邪气呢?还是属于燥热类的邪气?水湿类的邪气阻滞气机可以有腹满,燥热类的有形邪气阻滞气机,也可以有腹满,怎么鉴别是水湿还是燥热?那就看看大小便。所以叫“视其前后”, 看看他的小便和大便,“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如果是小便不利的,那就是水邪阻滞,水湿留滞,腹部气机不畅就出现了腹满,然后膈气不能降而膈气上逆,就出现了呃逆不止,这个时候就用利尿的方法。利尿用什么方子,在通常情况下,没有明显的寒,没有明显的热,我们就用五苓散,如果有明显的寒的,大家想一想用哪个方子合适呀?真武汤,它有利尿的作用,它也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如果明显有热的,大家都知道了按照这个思路,那就可以用猪苓汤,所以五苓散、真武汤、猪苓汤又可以治疗“水邪阻滞,水结”所造成的膈气上逆的“呃逆”;如果大便干结,大便不通,病人又有腹胀满,又有呃逆不止,这显然是燥实内结,虚实的实,是燥实内结,那么燥实内结我们选什么方子为好哪?小承气汤,因为它没有全身的那么多的毒热症状,就是一个肚子胀,我们选小承气汤通便,调畅腹部气机,膈气可以降了,呃逆就可以停止了。我们在阳明病篇的末尾,谈到了“实则谵语,虚则郑声”,谈到过吧,可是在阳明病篇,“实则谵语,虚则郑声”下面,又有一条谈到了“阳虚,心神失充,心神失养”也可以有谵语,所以谵语有实证、有虚证,但是我们在讲郑声的时候,说“ 郑声也,重语也”,那是“正气虚衰,精神失养”所造成的,所以郑声的临床表现,是语言反复重复一句话,而且声低息微,所以郑声只有虚证而没有实证,我们现在讲到了呃逆,膈肌痉挛,在前几天所讲到的膈肌痉挛多是虚证,而在这里讲到的膈肌痉挛也有实证,就实证来说,有水的也有火的,有水结的也有火结的,这个燥实内结实际上是火结,所以就呃逆这个证候来说,也体现了“或寒或热,或虚或实”,这种“两极转化”的特征。好,关于厥阴病篇所附的厥、利、呕、哕的证候,我们就谈完了。
  其实厥阴病的预后这一点内容,应当说我们学校上课的时候,都是给大家自学的,我们在这里呢,和大家一起来把原文看一看,都是非常好理解的,先看329 条,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厥阴病渴欲饮水,我们在厥阴病的提纲那一条里曾经遇到过,说:“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那个“消渴”是大渴,饮水而不能解渴,消耗了大量的水仍然不能解渴,所以它和后世所说的消渴病概念不是一回事,《伤寒论》中的消渴,只是一个“渴而能饮”,消耗了大量的水,而“口渴不解”的一个临床症状,现在渴欲饮水而不是消渴,脱水不严重,而且并没有 “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气上撞心”,这一些阳热症状。所以这个渴欲饮水它应当是在一个寒盛伤阳证的基础上,寒邪伤厥阴阳气这个证候的基础上,出现了邪退阳复,寒邪退了,阳气恢复了,所以阳气通达,阳气恢复以后,机体就需要水液的滋润,这样的一个气化恢复正常的现象,他想喝水,同样的道理,和我们在太阳病篇讲的那个阳明胃中津液不足的时候,引水自救,在引水自救的情况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