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郝万山讲伤寒论 >

第118节

郝万山讲伤寒论-第118节

小说: 郝万山讲伤寒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谔鄣貌荒苋淌埽膊槐匾俅匪恕T俸罄此换疾〉氖焙颍疑先ニ胰ィ铱此褂忻挥叙鲋偷木猜鐾牛挥辛恕
  所以刺期门,我只有一个病例来说明,就是在它发作的时候用放血的方法,来泄血分的瘀热,这是因势利导的一种方法。不过因为我只是见到这么一个病例,我不敢报道。因为一个人的认识毕竟是有限的,我在这里把它讲出来供大家参考,如果大家今后在临床上也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也遇到他在发作的时候,看到了胸胁下静脉瘀滞,能够放血的话,那你告诉我,这们我们就可以总结更多的病例。
  第二种情况是血热互结,阻遏少阳气机,正邪分争就出现了寒热交作,如疟状。这是第二种情况,瘀热互结,阻遏少阳气机,正邪分争,出现了寒热交作,如疟状的临床表现。那么这个恶寒不是寒邪伤人的阳气,而是瘀血阻遏少阳的阳气,使阳气不能温煦长养,所以才有一种冷的感觉。少阳阳气不是有温煦长养的作用吗,现在少阳阳气不能向四周布达,因为受到了瘀血的阻滞,所以就见到恶寒,少阳阳气起而抗邪。因为抗邪少阳的阳气就出现了一种病理性的亢奋,于是乎就出现了发热这种情况。后世医家也把它叫做瘀血发热,瘀血发热的特点就是寒热交作。
  有许多产后的妇女,当恶露排泄不畅的时候,她身上一阵冷一阵热,这实际上就是瘀在胞宫,进而阻遏了少阳的阳气,阳气不能够温煦长养就冷。随后发热呢是阳气抗邪,阳气占了优势,就出现了热,所以这种寒热交作如疟状,是瘀血发热的特征之一。它不是外来的寒邪入少阳经,正邪分争的结果。这种证候正因为它有寒热交作如疟状的这种临床特征,所以我们可以用小柴胡汤来治疗。但是只用小柴胡汤和枢机、解郁结是不行的,必须加凉血活血药,或者说凉血化瘀药,比如说加赤芍、丹皮、茜草等等。
  这就是《伤寒论》中所涉及到的热入血室证的全部的临床表现和病机以及它的治法。应当说这是两种治法,一个是影响了肝的用刺期门的方法,一个是影响到了少阳胆经的用小柴用汤,这两种方法不要混淆。
  非常遗憾的是后世医家把这两种类型混淆起来,认为那个暮则谵语、胸下硬满如结胸状的也可用小柴胡汤,那么这个认识是不大对头的。
  好,现在我们看看讲义,看一看我们刚才的这种归纳总结,能够不能够把讲义中原文所涉及到的热入血室证都概括在内。
  打开讲义第150 页,看原文的143 条,“妇人中风”,你看这是个太阳病,“发热恶寒”,这是太阳中风的临床表现,“经水适来”是月经刚刚来,就得了太阳中风证,“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热除是表邪没有了,表证的发热消退了;“脉迟,身凉”身凉不就是表证的发热消退了吗?脉由原来的浮而数现在变迟了,这说明在表的邪气入里了,发热退了,脉也就变慢了。发热退,在表邪气入里。“胸胁下满,如结胸状”,我在黑板上加了个痛,加了个痛的根据是什么?就是根据如结胸状,那就不是光满的问题,而是必须有痛,胸胁下满痛如结胸状,这是热入血室,血热互结以后阻遏了肝经的气血,使肝经气滞血结,所以出现了胸胁下胀满疼痛,象结胸这样刚才我们说过了,后世医家把这种证候叫做血结胸。“谵语者”,这个谵语,是血热上扰,肝不藏魂的表现,它的临床特征是暮则谵语,如见鬼状,后面有一条会详细的讲,此为热入血室,当
  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仲景在这里用一个实字,为什么用一个实呀?因为这里头是邪热和有形的瘀血相结,瘀血是有形的病理产物,仲景要用实字了。143条它所讲的热入血室证是影响到肝经的气滞血结。
  144 条,“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这个中风病在什么时候得呢?是月经刚断,月经刚干净,这个时候血室还是空虚的。这个时候得了中风证,过了七八天,它的热型发生了变化,寒热交作,一会儿发作,一会儿不发作,这叫发作有时,就是时作时不作。这是热入血室,瘀热相结,影响了少阳经经气的畅达,瘀热阻遏了少阳经气,使少阳阳气不能够温煦长养,就出现恶寒,少阳阳气奋起抗邪,就出现了发热,因此就出现了寒热交作的情况。“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这是血结以后导致的寒热如疟;“发作有时,小柴用汤主之”,这就是我们讲的第二种情况。
  刚才我们说过了,这种情况光用小柴胡汤调和气分是不行的要加血分药,丹皮、赤芍、茜草,这是常用的。
  下面看了看145 条,“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得了外感病,什么时候得的外感病呢?正好是月经刚来的时候得的外感病,这就趁血室之空虚,外邪入里,形成了热入血室证。它的临床表现“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这就补充了血热互结,影响肝经气滞血结并且血热上扰,肝不藏魂,而出现了这样的症状,“此为热入血室”,这也叫热入血室证。怎么治疗?前面已经说过了,刺期门。底下他说了一句话,“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为什么要提出来无犯胃气?因为阳明腑实证有谵语,这个谵语不是日晡所发潮热的时候谵语,而是暮则谵语。所以你不要把它当成阳明腑实证的谵语,你不要用苦寒泻下药从阳明胃来治。为什么叫无犯上焦呢?上焦的什么证候可以出现谵语呢?当热陷心包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第6 条讲风温为病的时候,提到的“鼻息必鼾,语言难出,多眠睡”,那个时候他可能会在高热的状态下,由于热陷心包,热盛神昏而说胡话,你不要以为这里的暮则谵语是心包热盛,而用清心开窍的方法来治疗,所以这叫无犯上焦。胃是中焦,心包是上焦,因此合起来就是二焦,也就是无犯胃中焦和心包上焦这两焦,你不要把它当成心包上焦的证候,中焦的胃燥的证候。“必自愈”,当然有的可以自己好,月经一过它就自己好了呀,不能自己好的,在发作的时候用刺期门穴的方法来治疗。
  热入血室证还有一条,就是我们讲义上的127 页216 条,“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类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然汗出则愈。”这里所说的热入血室,它邪气的来路,和我们刚才讲的那三条不同,刚才讲的那三条邪气都来自于太阳,而现在讲的是热入血室证,邪气来自于阳明,是阳明之热趁血室空虚的时候,内入血室,和血相结。那么和血相结以后,血热上扰,肝不藏魂,出现了暮则谵语。在这里他没有具体的说,那么这个下血应当是指的热迫胞宫之血妄行,月经量增多。热迫血行,经量增多。当然又有人说是便血,但是我觉得便血没有依据,因为病已经离开了阳明,是热邪内陷入胞宫,它不应当再见便血。“但头汗出”,我们又一次遇到了但头汗出,这是血热互结,热不得越。怎么治疗?刺期门。因为这是影响了肝经气滞血结的问题,当然也还应当有胸胁下硬满疼痛如结胸状这样的临床表现,用刺期门穴的方法随其实而泻之,它是个实证,所以我们就用放血的方法来泻实,放血以后还可以出现濈然汗出则愈。那个热呢还可以从表而散,汗出了以后,热邪还可以从表而散,所以我们归纳热入血室证的这四条,看起来我们在这里所描述的热入血室证基本能够概括《伤寒论》原文中所说的热入血室的临床表现和治法。在这里提醒大家的是,热入血室证应当说邪气的来路或者是阳明或者是太阳,邪气的来路没有少阳。之所以附在了少阳病篇来讨论热入血室证,是因为血热切期望互结于胞宫以后,它反过来影响了少阳,或者厥阴肝的气机的疏泄,更何况治疗热入血室证用到了小柴胡汤,所以把它附在少阳病篇,严格来说它不是少阳病。
  这样的话少阳病篇的内容我们就全部讲完了,我们现在给少阳病篇作一个总结。
  少阳病的病位涉及到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腑和手少阳三焦腑,它是少阳经腑受邪枢机不利的证候。我们这所以说少阳主枢,又说少阳主半表半里,是因为少阳胆腑疏泄功能正常,阳明之气可降,太阴之气可升,对里气的调和有重要作用。手少阳三焦腑气调畅,那么太阳阳气的布达就正常,对太阳的主表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少阳经脉虽然在人体的一侧,脏腑虽然在人体的一侧,但是少阳阳气的作用部位却是在内影响了阳明、太阴,在外影响了太阳,表里内外都相关,所以我们就把这种特殊的脏腑特殊的经络,特殊的功能叫做半表半里,半表半里不是一半表一半里,而是既和表有关,也和里有关,因此我们不如直接把它叫做少阳主枢。
  另外我们也谈到了少阳经别过心脏,和心脏相联系,因此少阳病枢机不利,除了会影响阳明胃、太阴脾、太阳表之外,还会影响心,常常出现心胆不宁的证候。少阳受邪以后,它的临床特点主要有四个:一个是经腑同病,这是和太阳病、阳明病不同的地方,经脉受邪和胆腑郁热同时存在;一个是容易气郁,容易化火,这和少阳主疏泄、少阳内寄相火有关;一个是容易化痰、化水、生饮,这是和三焦气机失调以后水道失调容易生痰生饮、生水有关,而痰饮水湿内生以后,反过来又会影响少阳气机的疏泄;第四个特点,容易伴发阳明、太阴、太阳之气的不和,也容易伴发心胆之气的不宁,你看看影响是全身的。
  治疗少阳病用和解的方法,所谓和解就是和枢机、解郁结。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用小柴胡汤这一个方子,解经邪、清腑热、畅气机、化痰浊又兼有补正气。小柴胡汤我们已经谈得很多了,攻补兼施,寒热同调,是一个极其好用的方子,所以在和解的基础上,如果兼有轻度的太阳表气不和,轻度的阳明里气不和,象心烦、喜呕、那就是胃气不和呀。轻度的脾络不和,象腹中痛、那就是脾络不和呀。轻度的心胆不宁,出现了心烦,我们都用小柴胡汤这一个方子来统一治疗就可以了。
  所以小柴胡汤可以治疗少阳经腑受邪,枢机不利的证候,可以治疗三阳同病,以少阳病为主的证候,可以治疗少阳病兼有轻度的太阳表证,可以治疗少阳兼有轻度的阳明郁热,或者阳明的不大便,但是一旦阳明燥热盛,太阴脾虚寒,心胆不宁,精神不安的时候,我们单独用小柴胡汤就不行了,或者兼有太阳表邪,邪气比较重的时候,单用小柴胡汤也就不行了,因此少阳病兼有太阳、阳明、太阴和心胆不宁的时候,张仲景又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提供了不少在临床上很好用的方子,这些方都属于合方,柴胡桂枝汤是治疗少阳不和,兼有太阳表证,又兼有太阴四肢末梢被风寒邪气所伤的四肢烦疼证,光用小柴胡汤,这个时候不行,要和桂枝汤合用,和枢机、解郁结,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疏通经脉,缓急止痛。这是柴胡剂的第一个加减方,柴胡汤和桂枝汤同用。
  当它兼有阳明里实的时候,那么光用小柴用汤也就不行了,所以要和枳实、大黄,再加芍药合用,这就是大柴胡汤,当然大柴胡汤还要把小柴胡汤中的甘草和人参去掉,它有和解少阳,清泄阳明的作用,治疗少阳和阳明同病。但就大柴胡汤这张方子来说,在《伤寒论》中除了治疗少阳不和兼有阳明里实之外,它还治疗一个临床非常常见又非常重要的病证,那就是少阳胆腑的热实证,所谓少阳胆腑的热实证,过去的医家很少有人提到,它的临床表现就是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我之所以不说它是阳明腑实证,因为病位不在腹部,阳阳腑实证是腹满痛,绕脐痛,腹大满不通,腹满,腹胀满,病位不在心下。现在心下拘急疼痛,就是上腹部拘急疼痛,正相当于我们今天所看的胆绞痛,胰腺炎的上腹痛,甚至包括某些胃病的胃痉挛的疼痛,同样也可以用大柴胡汤。所以它的病位不在阳明,而仍然在少阳,是少阳病的心下支结的症状的加重。而呕不止这也不是阳明病的临床表现。因为阳明病的本证没有呕吐,不仅仅没有呕吐,在阳明病篇,关于阳明的禁下证中还提到,阳明病其人呕多不可下,所以呕不止绝对不是阳明腑实的表现,那应当是少阳枢机不利,胆热犯胃那个喜呕、多呕、善呕这个病情加重,所以我们说少阳腑实证应当是指胆热伤津,津伤化燥,因燥成实,胆热和胆中的精汁相结,而形成的胆腑的热实证,这个时候用大柴胡汤,清泄胆腑的实热邪气,让实热邪气从肠道外排,应当说是理所当然的一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