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官途 >

第379节

官途-第379节

小说: 官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终都在玩他李向东和杨晓丽了吗?你一个小局长玩得起吗?
  他心里虽然冒冷汗,脸上的神情却不能出卖自己。他苦着脸儿说:“这个事,真是误会了,真是误会了。”
  李向东说:“既然是误会,那就这样吧?我想,还是由你向那些华侨社团好好解释,跟他们说清楚为什么要公开招标?有什么好处?让他们取消的原来的决定。”
  他说,这次出访,我发现你壮局长在华侨社团中还是有点威信的,你的话他们是会听的。我想,叫你劝他们同意公开招标,采用这种最公平最公正的形式应该没有问题,既使,就是叫你指使他们搞那种点名指定,我想,他们也会听你的。
  壮局长不傻,当然能听出那弦外之音,但是,他只能傻笑。
  他说:“我尽力吧,尽力吧!”
  李向东说:“如果你出面都不行,那就只好由我亲自劝他们了。这一次美加行,他们对我这个市县第一猛人应该也有印象了,应该也能听进我的话吧?”
  壮局长忙说:“李书记你事情多,工作忙,就别让这些小事缠身了,还是我来处理吧!”
  至此,半个小时的时间也到了,其他开会人员也陆续来了。
  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黄、杨晓丽、建设局的局长等。李向东在会上明确指出,以后新建学校这项工作由黄直接负责,教育局、建设局等部门通力合作,在较短的时间内拿出一个可操作性的公开招标方案。
  公开招标方案出来后,连同市委办起草的《关于成立市县城区新建学校领导小组的通知》一起交五人组会议讨论研究,再召开市委常委市长联席会议表决通过。自此,黄正式从杨晓丽手中接过新学校建设的工作,有效地抑制了壮局长的某些行为。
  第六三六章 紧急会议
  这天,李向东怎么也想不到,地级市委市政府会召开紧急会议。他的秘书到下面镇任党委书记已经两个多月,打了好几次电话要他去指导工作,他总抽不出身。这天,见没什么事,就决定去了。他太清楚,一个市委书记的视察指导对基层新班子有多重要,尤其是新上任的党委书记。
  人家想,你这市委书记的秘书为什么下来基层了?是不是市委书记对你有看法了,不要你了?如果,市委书记总不露面,人家就真认为你是被发配下来了。但市委书记一露面,性质就不一样了,就是被重用了,就是下来基层锻炼了,或者是镀金了,有一天离开,就当大官了。
  因此,李向东说什么也得到秘书那走一走,撇开是不是重用不说,至少,对提高秘书的威信是很有作用的,对秘书在基层开展工作是很有帮助的。
  然而,车刚上了高速公路,手机就响了。
  电话是市委办秘书科打来的,通知他马上赶往地级市参加紧急会议,会议时间是十点正。
  李向东看了看时间,快九点了,就想,这紧急会议也太紧急了吧?好像一点准备也没有,上午一上班,主持召开会议的人头脑一发热,就决定开这会了。
  他想,这会下午开不行吗?
  从市县赶去地级市,大半个小时,似乎没什么问题,边远一点的某市,要赶过去,从接到通知那一刻开始,马不停蹄地急往地级市赶,也就刚好踩着十点这钟点到。如果,要上厕所小个便,那是肯定迟到了。
  他想,主持召开这会议的地级市领导也应该考虑一下下面的感受吧?你不能想开会就开会,弄得人家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这会儿,李向东认为,地级市根本没理由召开这么紧急的紧急会议,又不刮风不下雨的,会有什么事那么紧急呢?即使真发生了什么紧急事件,也不可能招集开会这班人冲上第一线吧?了不起也是提醒大家要注意,要汲取教训,回到各市区,做好防范工作。所以,这会完全可以下午才开。
  这么想,李向东就觉得,主持召开这会的人太不冷静了!
  有这个想法之后,李向东自己也吓了一跳,想能招集一帮市区委书记赶往地级市开会的人,要么是地级市委书记,要么是市长张志东,难道他们经的事没你李向东多,会不冷静?
  李向东是个经常能检讨自己的人。他能从别人的蛛丝马迹窥探到别人的某种思维和动机,同时,也能从自己的一闪念,察觉自己的某种思想动态。
  他想,自己怎么就会有这种怪念头呢?怎么就怀疑地级市主要领导的工作能力和处事方法呢?
  经常产生怪念头怪想法,对上级领导持有怀疑态度的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那些自认为怀才不遇的人。他们总觉得自己能胜任某一个职务或某一项工作,然而,却得不到上级的重用,于是,心里就会有许多怪念头,甚至于许多牢骚话,总觉得上级领导不行水平不行眼光不行。
  一是那些路走得太顺,顺得自己信心爆棚,天下老子第一了,谁也不放在眼里,谁都不如自己。
  李向东想,自己这思想动态会不会属后一种?
  自从担任临市市长到市县市委书记,他的路一直都很顺,遇到什么困难,再大的困难,自己都一个个冲破了,因此,在这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挺进到下一个辉煌中,他夜郎自大的心态便不知不觉地膨胀了。
  这是一个危险的苗头,自己不约束好自己,任由这种心态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让自己陷入困境。
  李向东告诫自己,你并没什么了不起,其实,你根本没什么可值得炫耀的,你就一普通人,一个运气相对比别人好一点的人。在临市解决那五个亿是你的能耐吗?如果没有朱老板,你解决得了吗?如果,换了一个人去当市长,遇到朱老板,不也一样可以解决吗?
  他想,你在市县当市委书记才多久?虽然,解决了班子不团结的解决,但没有老邝,你会行吗?你一个光杆司令能成什么事?何况,这才算什么事呀?经济上去了吗?社会进步了吗?你就在这“哇哇”叫了。
  他对自己说,你就是运气好了一点点,就是运气好了那么一点点,你竟然拿自己和地级市委书记比,和市长张志东比,比得来吗?你们是一个层次吗?这辈子你也不可能到人他们那个层次。
  李向东把自己狠狠地训了一番,感觉自己已经有点夹着尾巴做人的。这才舒了一口气,才叫司机掉头,赶往地级市。
  这时候,他的手机响了起来。
  杨晓丽在电话里问:“你在哪里?过来接我一起去地级市开会。”
  李向东愣了一下,问:“你开什么会?”
  杨晓丽说:“不是去开紧急会议吗?我也参加。”
  李向东这才问:“市县哪些人参加?”
  杨晓丽告诉他,除了他俩,钟市长也参加,卫生局肖局长也参加。
  李向东就觉得这会有点莫明其妙了,肖局长也参加的会议,定是卫生工作会议了。杨晓丽作为分管卫生的副市长,参加这会也好理解。如果,硬要说加强卫生工作的领导,钟市长去参加,也还沾点边,他这个市委书记去参加,就怎么也说不过去了。
  别说李向东当了市委书记从没参加这种会议,就是踏上官途,弄懂什么人应该开什么会开始,就没听说过,地级市的卫生工作会议要通知市委书记参加的。
  他打电话给市委办,问刚才谁通知他去地级市开会?问参加会议的是哪些人?他不好乱批评人家,问人家有没有通知错了。那人似乎也曾有过李向东的怀疑,很认真地核对过,因此很肯定地说,是要你参加,名单上写得很清楚。
  李向东就想,这卫生工作什么时候提到这么高的位置了?比计划生育工作还高了!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偶尔,还会通知市长去参加,这卫生工作会议竟把市委书记也拉去了。
  杨晓丽没有坐李向东的车,他都上高速公路了,不可能再兜回城区接杨晓丽,所以,她便坐钟市长的。不坐自己的车,她是想,开完会回来时,坐李向东的车。别人可能不愿坐李向东的车,觉得跟市委书记坐在一起,太拘束。杨晓丽当然不会有这种拘束。
  这是一个始料不及的会议。地级市委书记、张志东市长都参加了,并在会上做了重要部署和讲话。会议耗时一个小时,但所有参加会议人员脸上都布满了严峻,腰杆挺得直直的,犹如就要奔赴战火纷飞的第一线,就要经历一场生与死的洗礼!
  这是一个多事之春,一场灾难席卷全国,甚至向世界各地蔓延。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国经济腾飞,渐使世人瞩目,但这场厄运,倾刻间便中国成为世界的聚焦点。
  非典,SARS像一只挣脱牢笼的狂魔猛兽,猛扑而来,很有一种中世纪英国伦敦的鼠疫之势,不可抵挡,行将席卷全国,乃至全世界。
  这是共产党第四代领导核心接任的第一年,在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正确应对,夺取了抗击非典的重大胜利!
  在这场抗非典斗争中,中国大地涌现了许许多多勇挑重担,指挥若定的优秀领导干部;涌现出一大批舍己为人,默默工作在抗非典第一线,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的先进共产党人和医护工作者,如邓练贤、叶欣……
  在这场抗非典斗争中,我们的基层领导干部,市县市委书记李向东以及他的市委市政府班子成员、各部门单位领导、党员干部是如何应对的?
  在一个个突发事件中,在经历了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中,他们表现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大英雄气概?
  第六三七章 什么是非典
  地级市的会议一结束,李向东便召集所有参加会议人员坐他的车,他在回市县的路上,利用这段时间,弄清楚一个个疑问。
  非典上怎么回事?
  为什么传播得这么快?
  为什么无法控制?
  难道真的就一点办法也没有?
  会议安排市委书记和市长是坐在一起的,因此,会议期间,李向东曾向钟市长了解过这些问题,然而,钟市长一问三不知,头摇的幅度多他还大。他说,我们还是虚心地请教请教肖局长吧!肖局长虽是卫生局长,但他这个局长却是科班出身,是从医生、主治医生、医院院长一步步当上来的。据说,他当副局长的时候,还经常站手术台。
  李向东那辆四轮启动的吉普车虽然宽敞,却也只有两排坐位。
  杨晓丽坐在副驾驶位上,毕竟,她是唯一的女同志,谁都不好意思让她在后排挤。其余三个人李向东、钟市长和肖局长便坐在后排。肖局长个子矮小,在市委书记和市长的夹击下,更显小得可惜,仿佛就像一个营养不良的小孩子。然而,他那八百多度厚的近视眼镜,以及他滔滔不绝的言语,却让人感觉到他是这车上的最高学者。
  他说,非典,即非典型性肺炎(SARS)是指还没找到确切的病源,尚不明确病原体的肺炎。由于医疗部门不能明确地找到致病的原因,医务人员曾给了它一个临时的名字——“不明原因肺炎”(Unexplainedpneumonia,简称UP)。
  他说,非典型肺炎的名称起源于1930年末,是相对典型肺炎而言。典型肺炎通常是由肺炎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主要由细菌引起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又发现了有别于典型肺炎的新原体——肺炎支原体,因此,并视其为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体,然而,随后又不断发现新的病原体,尤其是肺炎衣原体。
  卫生局长说:“这次非典,又发现了新的病原体。到底是什么病原体还不清楚。按我个人的理解认为,这多少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有关。”
  他说,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是一件好事,但我们又不能否认,它对自然生态所产生的影响和破坏。比如,我们研究了某种饲料,它能缩短家禽生长的周期,让我们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得到经济效益,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破坏了自然生态规律。
  他说,这类家禽长期食用某种饲养,在体内有可能就会产生一种新的病变,新的病原体,而这种新的病原体便不可避免地侵袭我们人类。
  卫生局局长问:“我这么说,不知你们能不能理解?”
  杨晓丽老老实实地说:“好像有点懂,又不全懂。”
  她虽然坐在副驾驶座位上,却坐得并不舒服,总要扭过身子趴在椅背上,听肖局长的讲解。她看看李向东,又看看钟市长,李向东透过司机的头顶,看着前面的路,钟市长却侧身看着窗外的景致。他们一言不发,脸上都很严肃。
  他们也像杨晓丽那样听得一知半解,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思维。他们心里都明白,在前进中,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却又不断遇到了新矛盾新问题,非典就是医学上的新矛盾新问题。如何阻止非典的蔓延,便是他们的首要任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