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能拿高薪-第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馐焙颍橇礁鋈丝吹缴倘送飞洗鞯氖且欢ズ焐拿弊印9艘换岫珹喊道:“我戴的是黑帽子。”A是如何推理的?
分析与解答
A是这样推理的:如果我戴的也是红帽子,那么B就马上可以猜到自己是戴黑帽子(因为红帽子只有两顶);而现在B并没有立刻猜到,可见,我戴的不是红帽子。可见,B的反应太慢了。
结果,A被土耳其商人雇用了。
十人猜帽
十个人站成一列纵队,从十顶黄帽子和九顶蓝帽子中,取出十顶分别给每个人戴上。站在最后的第十个人说:“我虽然看见了你们每个人头上的帽子,但仍然不知道自己头上的帽子的颜色。你们呢?”第九个人说:“我也不知道。”第八个人说:“我也不知道。”第七个、第六个……直到第二个人,依次都说不知道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出乎意料的是,第一个人却说:“我知道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了。”他为什么知道呢?
分析与解答
第十个人开始说:“不知道自己头上的帽子的颜色。”这说明前面的九个人中有人戴黄帽子,否则,他马上可以知道自己头上是黄帽子了。第九个人知道了九个人中有人戴黄帽子,但不能断定自己帽子的颜色,这说明他看到前面的八个人中有人戴黄帽子。依次类推,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帽子的颜色,说明每个人前面都有人戴黄帽子。所以,第一个人断定自己戴的是黄帽子。
第3章 逻辑推理3。 经典推理题目(12)
螺丝的规格
菲德尔工长有两个聪明机灵的朋友:S先生和P先生。一天,菲德尔想考考他们,于是他便从货架上取出11种规格的螺丝各一只,并按下面的次序摆在桌子上:
M8X10M8X20
M10X25M10X30M10X35
M12X30
M14X40
M16X30M16X4OM16X45
M18X40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M后的数字表示直径,X号后的数字表示长度。
摆好后,他把S先生、P先生叫到跟前,告诉他们说:“我将把我所需要的螺丝的直径与长度分别告诉你们,看你们谁能说出这只螺丝的规格。”
接着,他悄悄把这只螺丝的直径告诉S先生,把长度告诉P先生。S先生和P先生在桌子前,沉默了一阵。
S先生说:“我不知道这只螺丝的规格。”
P先生也说:“我也不知道这只螺丝的规格。”
随即S先生说:“现在我知道这只螺丝的规格了。”
P先生也说:“我也知道了。”
然后,他们都在手上写了一个规格给菲德尔工长看。菲德尔工长看后,高兴地笑了,原来他们两人写的规格完全一样,这正是自己所需要的那一只。
问:这只螺丝是什么规格?
分析与解答
对于聪明的S先生来说,在什么条件下,才会说“我不知道这只螺丝的规格?”显然,这只螺丝不可能是M12X30,M14X40,M18X40。因为这三种直径的螺丝都只有一只,如果这只螺丝是M12X30,或M14X40,或M18X40,那么聪明而且知道螺丝直径的S先生就会立刻说自己知道了。
同样的道理,对于聪明的P先生来说,在什么条件下,才会说“我也不知道这只螺丝的规格”?显然,这只螺丝不可能是M8X1O,M8X20,M10X25,M10X35,M16X45。因为这五种长度规格的螺丝各只有一只。
这样,我们可以从11只螺丝中排除了8只,留下的是三种可能性:M10X30,M16X30,M16X40。
下面,可以根据S先生所说的“现在我知道这只螺丝的规格了”这句话来推理。用推理形式来表示:如果这只螺丝是M16X30或Ml6X40,那么仅仅知道螺丝直径的S先生是不能断定这只螺丝的规格的,然而S先生知道这只螺丝的规格了,所以这只螺丝一定是M10X30。
第3章 逻辑推理3。 经典推理题目(13)
猜数
Q先生和S先生、P先生在一起做游戏。Q先生用两张小纸片,各写一个数。这两个数都是正整数,差数是1。他把一张纸片贴在S先生额头上,另一张贴在P先生额头上。于是,两个人只能看见对方额头上的数。
Q先生不断地问:你们谁能猜到自己头上的数吗?S先生说:“我猜不到。”P先生说:“我也猜不到。”S先生又说:“我还是猜不到。”P先生又说:“我也猜不到。”S先生仍然猜不到;P先生也猜不到。S先生和P先生都己经三次猜不到了。可是,到了第四次,S先生喊起来:“我知道了!”P先生也喊道:“我也知道了!”
问:S先生和P先生头上各是什么数?
分析与解答
“我猜不到。”这句话里包含了一条重要的信息。
如果P先生头上是1,5先生当然知道自己头上就是2。S先生第一次说“猜不到”,就等于告诉P先生,你头上的数不是1。这时,如果S先生头上是2,P先生当然知道自己头上应当是3,可是,P先生说“猜不到”,就等于说:S先生,你头上不是2。第二次S先生又说猜不到,就等于说:P先生头上不是3,如果是这样,我头上一定是4,我就能猜到了。P先生又说猜不到,说明S先生头上不是4。S先生又说猜不到,说明P先生头上不是5。P先生又说猜不到,说明S先生头上不是6。
S先生为什么这时猜到了呢?原来P先生头上是7。S先生想:我头上既然不是6,他头上是7,我头上当然是8啦!P先生于是也明白了:他能从自己头上不是6就能猜到是8,当然是因为我头上是7!实际上,即使两人头上写的是100和101,只要让两人对面反复交流信息,反复说“猜不到”,最后也总能猜到的。
这类问题,还有一个使人迷惑的地方:一开始,当P先生看到对方头上是8时,就肯定知道自己头上不会是1,2,3,4,5,6;而S先生也会知道自己头上不会是1,2,3,4,5。这么说,两人的前几句“猜不到”,互通信息,肯定是没用的了。可是说它没用又不对,因为少了一句,最后便要猜错。
真话假话
有一天,某国首都的一家珠宝店,被盗贼窃走一块价值5000美元的钻石。经过几个月的侦破,查明作案的肯定是A,B,C,D这四个人当中的某一个。于是,这四个人被作为重大嫌疑对象而拘捕入狱,接受审讯。四个人的供词中有一些互相矛盾的内容:
A:不是我作案的。
B:D就是罪犯。
C:B是盗窃这块钻石的罪犯。
D:B有意诬陷我。
因为几个人供述的内容互相矛盾,谁是真正的罪犯还无法确认。现在,我们假定四个人当中只有一个说了真话。那么请问:罪犯是谁?
分析与解答
罪犯是A,因为B和D的话是互相矛盾的,B和D的话不能同真,不能同假,因而必有一真,必有一假。从这里可得知,A和C都是说假话。从A说“不是我作案的”这句话假,可推出罪犯是A。
第3章 逻辑推理3。 经典推理题目(14)
谁是盗窃犯
有个法院开庭审理一起盗窃案件,某地的A,B,C三人被押上法庭。负责审理这个案件的法官是这样想的:肯提供真实情况的不可能是盗窃犯;与此相反,真正的盗窃犯为了掩盖罪行,是一定会编造口供的。因此,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说真话的肯定不是盗窃犯,说假话的肯定就是盗窃犯。审判的结果也证明了法官的这个想法是正确的。
审问开始了。
法官先问A:“你是怎样进行盗窃的?从实招来!”A回答了法官的问题:“叽哩咕噜,叽哩咕噜……”A讲的是某地的方言,法官根本听不懂他讲的是什么意思。法官又问B和C:“刚才A是怎样回答我的提问的?叽哩咕噜,叽哩咕噜,是什么意思?”B说:“禀告法官,A的意思是说,他不是盗窃犯。”C说:“禀告法官,A刚才已经招供了,他承认自己就是盗窃犯。”B和C说的话法官是能听懂的。听了B和C的话之后,这位法官马上断定:B无罪,C是盗窃犯。
请问:这位聪明的法官为什么能根据B和C的回答,作出这样的判断?A是不是盗窃犯?
分析与解答
不管A是盗窃犯或不是盗窃犯,他都会说自己“不是盗窃犯”。
如果A是盗窃犯,那么A是说假话的,这样他必然说自己“不是盗窃犯”;
如果A不是盗窃犯,那么A是说真话的,这样他也必然说自己“不是盗窃犯”。
在这种情况下,B如实地转述了A的话,所以B是说真话的,因而他不是盗窃犯。C有意地错述了A的话,所以C是说假话的,因而C是盗窃犯。至于A是不是盗窃犯是不能确定的。
向导
在大西洋的“说谎岛”上,住着X,Y两个部落。X部落总是说真话,Y部落总是说假话。
有一天,一个旅游者来到这里迷路了。这时,恰巧遇见一个土著人A。
旅游者问:“你是哪个部落的人?”
A回答说:“我是X部落的人。”
旅游者相信了A的回答,就请他做向导。
他们在路途中,看到远处的另一位土著人B,旅游者请A去问B是属于哪一个部落的?A回来说:“他说他是X部落的人。”旅游者糊涂了。他问同行的逻辑博士:A是X部落的人,还是Y部落的人呢?逻辑博士说:A是X部落的人。
为什么?
分析与解答
设:A是X部落的人。
(1)如果A遇见的B是X部落的人,那么,B就说自己是X部落的人(因X族人是说真话的),这时,A向旅游者如实地传达了这个回答。
(2)如果A遇见的B是Y部落的人,那么,B也会说自己是X部落的人(因Y族人是说假话的),这时,A也向旅游者如实地传达了这个回答。
设:A是Y部落的人。
(1)如果A遇见的B是X部落的人,那么,B就说自己是X部落的人,由于A是Y部落的人,他是说假话的,所以,他会把B的回答向旅游者传达为“B说他是Y部落的人”。
(2)如果A遇见的B是Y部落的人,那么,B就说自己是X部落的人,而A也会把B的回答传达为”他说他是Y部落的人”。
从题目的给定条件可知,A对旅游者传达的话是:“他(指B)说他是X部落的人。”可见,假定A是Y部落的人时得出的(1),(2)两个结论,都是与题目给定条件相矛盾的;只有前一个假定(即假定A是X部落的人),才符合题目给定条件。所以,做向导的A是X部落的人。
第3章 逻辑推理3。 经典推理题目(15)
君子、小人和凡夫三条大汉站在逻辑博士的面前,其中有一个是永远讲真话的君子,有一个是永远撤谎的小人,有一个是时而撒谎、时而讲真话的凡夫。这三个人分别说了如下的三句话:A:我是凡夫。B:A说的是实话。C:我不是凡夫。听了这三句话之后,逻辑博士立即断定A,B,C各为何种人。为什么? 分析与解答首先,因为君子是不会自称凡夫的,所以,A不可能是君子。这样A或者是小人,或者是凡夫。假定A是凡夫。如果A是凡夫,B就不可能是凡夫了,凡夫只有一个。这样,B就是君子。这样一来,A,B,C三人分别是凡夫、君子、小人。小人是说假话的。C说:“我不是凡夫”,此话为假,那么,C就是凡夫了。这样,凡夫就有两个了,与设定的条件矛盾。因此,设A是凡夫是不能成立的。因此,A是小人。这样,B的话成了假话。他必定是凡夫(既然A是小人,B不会也是)。由此可见,A是小人,B是凡夫,C是君子。说谎岛上的运动会当逻辑博士访问说谎岛时,该岛正在举行第50届夏季运动会。大会主席给100米赛跑的第一、二、三名发奖时,逻辑博士正好在现场。博士向两个看热闹的岛民问道:“你们两位是什么族的?”听了博士的问话后,这两个人互相指着对方说:“他是两面族的。”这时,博士又继续问道:“100米比赛跑第一名的人是哪个族的?”“诚实族的。”高个子岛民回答说。“不,是说谎族的。”这是矮个子岛民的回答。逻辑博士再问:“跑第二名的是哪个族的人呢?”高个子的岛民回答说:“两面族的。”矮个子岛民说:“诚实族的。”“那么,跑第三名的人呢?”逻辑博士又问道。“说谎族的。”这是高个子的回答。“两面族的。”这是矮个子的回答。根据这两个岛民的回答,你能说出这两位观众是什么族的吗?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