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实话实说谈保险 >

第25节

实话实说谈保险-第25节

小说: 实话实说谈保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经验和常理,那些年轻人大多数没有人寿保险,有些人可能在工作地方有几万元的团体保险,只有极少数的自己买了十几万到几十万的人寿保险。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没有人寿保险? 
  对当事人来说,很多都从未想过人寿保险。他们都觉得自己年轻身体好,根本不必考虑人寿保险。没错,从年龄和身体状况来说,年轻人需要用到人寿保险的机率比较小。但是事故却往往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年轻人的活动多,危险性高和刺激性强的活动也多,加上年轻人经验少阅历浅,血气方刚不知天高地厚,容易乐极生悲。 
  有些人认为年轻人没有什么负担,不需养家也没有房子贷款负债,因此不需要买人寿保险。持这种见解,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很片面。首先,有贷款负债和需要养家就需要有人寿保险,这是肯定的,但不等于没有贷款负债和不需要养家就不需要人寿保险。第二,现在不需要人寿保险不等于将来不需要人寿保险,现在身体健康平安无事时不办理,拖到身体有问题或出了事才办理,太晚了。第三,即使不需要人寿保险,也不等于买人寿保险没有好处。 
  年轻人出事,真的无牵无挂就走了吗?不见得。他们的父母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心血和金钱,抚养他们成人成才或将成才,他们突然出事走了,不但在精神上和感情上对父母造成很大的打击,也可能直接间接带来经济损失。尤其对华人家庭, 后辈照顾年老的前辈的意识和做法仍相当普遍,这种优良的文化和美德仍在传继。所以,说在经济方面年轻人不需要买人寿保险的说法值得商榷,是否有点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父母养育之恩,自私?大大咧咧的年轻人,也该明白家人疼爱他们。 
  很多家长没想到替在学青少年孩子或叫刚出来做事的孩子买人寿保险,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种想法:我的孩子很乖,不会出事的。但在现实中,很乖的孩子多多少少要与同学或朋友去看电影、聊天玩耍、参加晚会、购物吃东西或办其它事情。我们的乖乖不喝酒,不吸毒,不开快车,不打架生事,但做父母的有没有想到,人家的孩子会喝酒开快车,会吃迷魂药闹事?我们相信,在去卖圣经路上车祸中,在游乐场惨剧中,在阳台倒塌事故中,大多数年轻人都是好孩子。这些好孩子的父母比野孩子的家人更伤心。因为有父母和家人的关爱,这些年轻人才成为好孩子。   
  又是年轻人(2)   
  其实替年轻人买人寿保险并不需要花很多钱,每天一块钱就可以买到几十万元的最基本的纯寿险。这种代价,没有人负担不起,只有人不愿意去正视问题和付出代价。如果经济许可,可以参加有钱累积下来的长期寿险,在得到保障之同时累积一些钱为将来运用。如果目前预算比较紧,可以先参加基本的纯寿险,以后经济状况改善,例如念完书出来做事赚钱,再改为有累积资金功能的长期保险。因此,做家长的可以先用很少的预算先替孩子开个头买个保障,等孩子赚钱后再交给孩子接手付保险费。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念完书后出来做事,会有工作单位提供的人寿保险,不必自己操心另买。但很多家长不明白,不是每个顾主都提供大额的人寿保险,而且一旦离职,那些人寿保险将失效。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能在一个岗位上呆久的?何况有些人不一定能顺利找到工作,也有些人就喜欢自己干,不想打工。所以,为了慎重起见,最好能有自己的保险。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念了那么多书,什么都懂得,保险的事他们会自己懂得处理,大人不要管。其实人寿保险,与学历学识没有关系,但与一个人的阅历、人生观、家庭观和思想感情有关,年轻人需长辈的开导。 
  替年轻人买人寿保险,有很多非经济性的好处。通过办理和拥有人寿保险,年轻人培养出爱护自己、关爱别人的意识和责任感,增加亲情。很多年轻人依父母的嘱咐或安排买了人寿保险,他们未必明白很多有关人寿保险的事情,但他们可以领悟到父母的疼爱,也很自然地在潜意识中产生关爱父母的反馈。这种亲情和责任感意识,也会在他们成家立室后传继下去。在当今人情日趋淡薄的社会环境,这是很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年轻人快或刚踏入社会就参加人寿保险,可唤起他们的风险和保障的意识,养成行事谨慎和做事负责任的习惯。我们看看,有很多已成家立室的年轻人缺乏对家人负责的态度和对家人提供保障的行动。我相信,他们的父母若能在稍早的时候替他们或鼓励他们买人寿保险,正面地影响他们,这种对家人无所谓的、缺乏责任感的情况会有所改变。有些父母说,孩子将来喜欢怎样就让他们自己决定吧。这话独立来说,有道理,但嫌消极了。年轻人到底还是年轻人,人生阅历太浅,有很多事情还是需要父母指引启发的。做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应当不限于给孩子吃的穿的和念书,更应对孩子的将来的有所影响,留下父母烙印。做父母的如果不积极地影响孩子,那么他们抚养了孩子,但没培养自己的孩子。如果经济许可,替年轻人买有钱累积下来的人寿保险,帮助年轻人养成长期节省储蓄和为将来筹划的美德。时下年轻人出来做事,拿到丰厚的薪水都花掉了。人寿保险里面存下的钱虽然不会让年轻人快速增值发财,但这种半强迫性的保障加累积的机制,却对他们有深远的正面影响。 
  JC Penny’:百货公司的创办人,以及迪士尼游乐王国的发起人,最能体会到人寿保险单中藏起来的钱的好处,因为那些钱在他们创业之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他们没有老早买了人寿保险,可能今天的世人也不知道JC Penny’:和迪士尼是怎么回事。 
  “人寿保险的基础是什么?” 
  是爱和信。当事人对别人有爱心和对自己有爱心才会买人寿保险。当事人相信代理人及其公司,并对他们有信心才会向此代理人及其公司买人寿保险。如果保险公司和代理人没有信用或不为当事人信任,人寿保险不会办得成,或者办了也会有很多烦恼。   
  有谁嫌保险赔得太多?   
  问:有个保险代理人叫我买一份三十万元的人寿保险,我觉得保三十万太多了,只想保十万,若将来想保多些到时再加保。我怕他想做多些生意,要我买我不需要的东西,你的意见如何? 
  答:那位代理人是否想做多些生意而叫你买多些保险,我不知道。但在我近二十年保险业的实践经验中,处理了很多寿险理赔,从未听过逝者家属抱怨保险公司赔得太多,反而有个别的埋怨我为什么当时不卖多些给当事人。假如那位代理人真的纯粹出于想做多些生意的目的而叫你买多些保险,对买者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他赚多点钱,而你得到多些保障,他开心,你安心。保险代理人用不正当的不负责任的方法做多些生意才是值得批判的;但代理人叫客户买多些保险而自己能做点生意,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不会错的。得到保险赔偿的家属能亲身体会有保险和有多些保险的好处,他们也更能领略到保险代理人的苦心。 
  投保三十万元,太多吗?我不清楚那代理人为何建议你买三十万元,也不知道你为什么觉得十万元已足够了,但我可以给你一些情况考虑一下: 
  假设家属获得三十万元的赔偿,存入银行里本钱不动,只提利息,以便长期有收入使用,按年息5%计算,一年只有一万五千元利息,或每月有一千两百多元,长期需要有些收入以应付各种开支的家属,会嫌这一千多元太多吗? 
  每个月一千多元的利息收入,能够补偿你的工作或生意收入的损失吗?你每月的赚钱能力就只有那么一千几百块钱吗? 
  如果动用本金,这三十万元能维持多久?每个月连本带利有多少? 
  这笔赔款,要不要先拿来应付医疗费用、丧事开支、交税还债等责任,付掉后还余下多少能给家人应付其它的开支? 
  如果你有孩子要念大学,这三十万元真的很多吗?当然孩子可以念普通大学,也可能要念名校或学杂和生活费用很高的学校。为什么有人愿意花几倍的预算念那些学校?你也知道,他们并不是笨蛋。 
  如果你是做生意的人,生意缺少了你这个重要的支柱将会受到什么影响?这三十万元能够弥补将来生意的损失吗? 
  如果你已是上了年纪的人,你想照顾曾与你同甘共苦厮守的老伴吗?三十万元,对照顾一个已缺乏赚钱能力的老人真的太多了吗? 
  你与家人的感情关系如何?如果大家很冷漠,甚至家人所作所为令你很失望痛苦(不是一时的生气),那么,投保十万元也可能太多了吧?如果你感到家人很可爱(虽然有时令你生气),你大概不会觉得三十万元太多吧? 
  可能目前你的预算不宽裕,投保三十万元的寿险保费会较吃力,你可以与代理人商量,采用目前可以用比较低的预算而投保三十万元的一些方案。有些寿险,相对来说,保额比较低而储蓄成分比较高;有些寿险着重保障比较大而储蓄成分比较少;有些寿险纯粹只提供保障而没有储蓄功能。你与代理人深入讨论,然后制定一套比较实际和适中的方案。 
  人寿保险不像普通的商品那样,你掏出腰包就随时可以购买。人寿保险要趁身体好的时候尽量买多些。否则如果你现在只买十万寿险,但以后身体有了问题,就买不到更多的寿险,或要付出比常人高很多的代价。相反,如果你现在有能力投保三十万元而买了三十万,以后你确实认为不必保三十万元或你付不起保三十万元的保费,你可将保额减低。作为谨慎的人,应投保大些,保大些而没有用总胜于需要用时才发觉太少了。 
  “我相信自己是不会发生意外事故的,何必买保险呢?” 
  “连天也不晓得谁将会发生意外,我们凡人又何必去争论或推测你会不会发生意外呢?保险公司也无意和你争论你会不会发生意外,它只打算万一你或你的家人发生意外后提供帮助。”     
  什么是人寿保险?是对社会的贡献的延续   
  是对社会的贡献的延续   
  每一个生活在这世界上的人,只要不做奸淫抢杀偷骗欺诈的坏事,都会对社会作出贡献。每个人以自己的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之中不同的岗位上作出各种贡献。什么是贡献?贡献是一个人对别人在物质上或精神文化思想上的正面影响。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政治家和企业家等重要人物固然对社会有很大的贡献,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对社会也有很大的贡献。一个工人或办事员将产品做好或将服务搞好,就可以解决别人的问题,满足人家的需要;一个厨师烹调食品,色香味和营养俱全,不但填饱客人的肚子,还给客人带来快乐;一个清洁工人,给大家一个干净的地方生活和工作,让大家身心愉快,身体健康。 
  做父母的努力工作,赚钱养家,尽自己的能力给孩子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将来成人成才,对社会有更多的贡献;做子女的,照顾年长的父母,让老人家安度晚年而不成为社会包袱;做老板的将生意搞好,不但自己赚钱,而且养活员工和员工家属;打工的养活自己一家,也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推了一把力。 
  然而,当一个人因伤病不测匆匆离开这个世界后,他(她)能够给社会的直接贡献就会立即停下来,而且可能留下一大堆还没有做完的事情和一大串仍没有兑现的心愿。可能孩子还未完成学业;可能老人家很需要人照料;可能房子的贷款或生意的借款仍未还清;可能生意因失去主力而走下坡;可能故乡的医院仍欠建造资金;可能遗产将被政府砍去一大块;可能…… 
  如果他(她)有人寿保险,保单的恤金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他做完未完成的事情,完结他仍未实现的心愿。他的孩子可以有比较充分的经济能力,在安定环境中完成学业;他的父母或老伴有宽裕的钱请人照料;他的生意不怕债主临门,而且有大笔现金周转,解决危机;他的子孙有充足的现金缴交遗产税,将毕生辛苦建立和累积下来的财产保住,家族继续兴旺,并且发扬光大。 
  如果没有人寿保险,孩子可能要辍学,交结三教九流之辈,吸毒酗酒打架;年老父母或老伴可能沦为被忘记的可怜老人;家人可能要将房子交回银行,搬去破落的地区做窝;生意可能一蹶不振,员工树倒猢狲散;故乡的医院可能半途而废;遗产可能像漏气的输呔,压扁了;……结果一切成了社会的累积。每一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