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中国城市的1000个细节 >

第27节

中国城市的1000个细节-第27节

小说: 中国城市的1000个细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60
  山西历史上出美女,武则天是文水人(与刘胡兰是老乡),杨贵妃是晋南的,貂蝉是忻州的,有人说这首先要归功于更北方来的猛男,来的都是入侵者,体格剽悍,一来必找最漂亮的本地人,所以,两相搭配,就生出了更多美女。“米脂婆姨绥德汉”也是近似的道理。
  661
  山西人尚武,一直出武将,其中“裴杨”两姓至为有名,“裴”是指山西裴氏家族,“杨”是指北宋的杨家将,其他名将还有西汉的卫青、霍去病,三国的关羽,唐朝的薛仁贵、郭子仪,都叫一个赫赫有名。
  662
  山西文化名人也不少,诗人王勃、王维、王之涣,文学大师柳宗元、关汉卿、罗贯中、史学大师司马光等等,文气余脉还是有的。

风味小吃


  663
  太原的风味小吃,略述两种于后,一曰头脑,传为太原著名医家傅山先生所创,用肥羊肉、黄花、煨面、藕根、长山药、良姜、酒糟、黄酒八样原料配制而成,又名八珍汤,食用的固定时间为每年阴历白露至来年立春,清晨;二曰灌肠,将肠划成菱形小块,浇以由鸡蛋、豆腐皮、金针、木耳、葱、姜、蒜、辣椒配制的卤汁,配用荞麦面蒸熟制成,呈碟形薄片。
  664
  拉面,又叫抻面,是山西城乡独具地方风味的面食名吃。山西人吃拉面,是因为山西的很多地方至今保留着婚嫁、生辰都用拉面待客的传统。高明的厨师,一分钟能拉水面团3斤、抻拉12扣,8条共8192根,将其连接起来,竟有12华里长。
  665
  山西人的主食———主要是下层人的———就是刀削面,别的再能让人记住的食物就不多了,当然,还有一样东西名气也很大,那就是醋。
  一个出那么多煤的地方,灰尘当然少不了,人的喉咙因此需要些特别的东西来中和滋润。
  666
  持家、理财,最见功力的当然是经营钱庄商号,山西人素有晋商之说,跟南方的徽州人一样,形成南北两个最会经商的集群。先有曹家号,后有朝阳县。先有复盛西,后有包头城。这都是些什么地儿呢?前半截就是钱庄商号,后边才是附生的城市名。
  667
  票庄可以看作是商业的一次自发“倒腾”,现银因安全和数额携之不便,因而需个讲信誉的人出来做主,一方面集中收揽现银,在另一个地方支取去,由于是异地存取,所以需多设各地分号,靠的都是实力。山西历史著名的日升昌、蔚泰厚、大德通等,就这样一步步发展起来,从最初只办理汇兑与存放银钱业务,逐渐到为清政府汇解官饷,直至成为清政府的“财政部”,山西人会理财的大名就是这样一步步地挣来的。
  668
  王振忠《陋实的山西商人》讲了两个票号之间的故事:日升昌原由雷履泰和毛鸿翙两哥们儿经营,至利润越来越大,终于分家,毛不久就另起一家蔚泰厚,很快就可与日升昌匹敌,雷心有不甘,及生子就将其起名雷鸿翙,整天“我儿我儿”地叫着,毛亦不让,很快也就有了后代,又取名毛履泰,这样,山西票号就在“儿子”与“孙子”的相互抵牾间拉开了历史。
  669
  到处都有人挣了钱,到处的人都在挣钱,于是废耕织、学业,传统的斯文不见,只有商人。全民皆商的山西在当时也很为别地的人不耻,因为这有个比较,同样是赚钱,徽商就可一边不忘文化承继与风雅,“亦儒亦商”,而不像晋商,斯文扫地,民风已然市侩到轻薄与粗陋,仿佛他们就像是一个只会装醋的什么坛,所以,他们在很多人的口里只能叫“老西”或“侉子”了。最可说明问题的是,清中叶以后,被改置的宣化府竟搞起了“小脚会”,结婚的,没结婚的,都带着两条凳子,一高一低地把脚放上去,解开裹脚布,任狭客或看热闹者一一把玩品藻。
  670
  1924年5月,泰戈尔前来太原访问———其重要行程是去督署内北厅访晤阎锡山。后来,阎锡山多次在各种场合都说到他和泰戈尔晤叙一事。当时,泰戈尔曾问阎:“您说中国是中道文化,我们此行经上海、天津、北京,为什么从未见到一点痕迹呢?”阎锡山很内行地说:“不只上海、天津、北京找不到,就是太原也找不到,你们想要找,去乡村可以找到一点。”后来,泰戈尔就留下了一位英国朋友住到晋祠,半年后离太原,行前对阎说:“从民间看起来,果然还有点中道文化。”

女招待


  671
  在太原住了一年的李敖,得出如下印象,也值得一记:
  一、禁烟局的鸦片一堆一大操场,都是一块块砖头大小,排列成阵,像去了砖窑似的。我想任何毒枭,都不会比我看过更多的鸦片。
  二、爸爸的日文秘书于秘书在局里的一个同事婚礼上,在喜棚中搂住一个“女招待”亲热,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女招待”。
  三、日本的国宝———相扑团到太原来表演,于秘书带二姊和我去看,看到一个个特大号的大胖子角力赛,发现他们虚礼与赛前动作N多,令人好笑。
  四、我到太原最高点玩过一次。后来这地方有争夺战,阎锡山的许多干部纷纷自杀于此。阎锡山到台湾后,写“先我而死”四个字追念他们,国民党把这些死难者当作“太原五百完人”来纪念,但他们是阎锡山的人,不是国民党嫡系。国民党嫡系精于逃难,死难非其所长,所以烈士缺货,很没面子。
  五、我在太原参观过一家做香的工厂。看到香是从机器里一根根挤出来的,很好奇。
  六、我在太原公园里还看过一条怪胎牛,这牛有五只脚,一脚从脖子下伸出来,真是无奇不有。
  672
  李敖还说了:对他耿直脾气影响最大的是一个山西男佣人,叫温茂林。一派典型中国淳朴农民的打扮。“他话不多,粗识文字,脾气很憨,我做错了事,他会怒目指摘我,可是我很喜欢他”。
  673
  洪洞县必须一说,自苏三的一句唱,洪洞县的百姓从此就背了黑锅。然而,洪洞县确为中原百姓的祖籍之地。
  元末明初,连年用兵,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而山西却风调雨顺,人丁兴旺。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50余年间组织了8次大规模移民。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
  674
  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阴遮数亩”的汉槐,汾河滩上的老鸹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鸹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鸹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675
  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历史罕见,传说当年移民时,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为记。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
  676
  当时,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上路。由于手臂长时间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了。

晋祠


  677
  去太原必去晋祠,它是位于市西南郊二十五公里处的悬瓮山麓的一片古建园林,有近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据《史纪·晋世家》的记载,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诵封同母弟叔虞于唐,称唐叔虞。叔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奉祀叔虞,在晋水源头建立了祠宇,称唐叔虞祠,也叫做晋祠。
  678
  晋祠的建筑颇有名,其圣母殿采用“减柱法”营造,殿内外共减十六根柱子,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屋架,因此,殿前廊和殿内十分的宽敞。研究“减柱法”必借力学原理,又得考虑到传统建筑手法中的斗拱,以此,晋祠很有名。
  679
  说到山西,就想到它是我们中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说白了就是给国家挖煤的。这样挖下去,未来几十年会变成一个什么模样,可能是炉渣堆!也可能是垃圾坑!因为凡是有煤矿的地方,几乎没有一处不是地面塌陷,植被破坏,水资源与空气都已严重污染了。
  人说山西好风光,什么好呢?倒有打油诗说了:
  太原好,春天来了沙尘暴;
  太原好,小偷跟着汽车跑;
  太原好,贪官污吏真不少;
  太原好,下岗工人命不好。
  680
  煤、煤、煤,这就是一个煤的城市,地上到处是煤,烧着发电的煤,等着装车的煤,地上是煤,地下也有煤,都说太原的煤快要挖到市中心了,所以这地方连一个立交桥也建不了。
  除了煤,就是醋,据说当年阎锡山的部队装备除了一杆枪以外,再就是每人腰上一个醋葫芦。此外,再不知道太原还有什么了。可是,这让我想到了一句四川俗语,叫“霉得倒醋”,也就是霉到家了的意思。
  681
  山西近些年没有什么作为,本地人都纷纷看不惯了,直把自己的家乡鄙视为“一个硕大的贫民窟”,而在这个贫民窟里,老百姓无事可做,关系网漫天飞舞,环境污染到了百米以外一团黑雾的状态。
  有一段时间,太原在全球污染最为严重的十大城市中名列榜首。
  682
  太原的国有企业有很大一部分是搞化工的,这些工厂大都建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成片的厂房和低矮的围墙,跟灰暗的天空一个调子,当我试图在这片不可能再有什么生机的厂房转悠时,围墙上还依稀闪出了“抓革命、促生产”的石灰标语。
  683
  越是经济落后和综合实力不济,它的餐饮娱乐场所,桑拿、按摩、歌城或是别的地下“性产业”就会异常火爆,看看太原,这个铁律再次验证。
  在酒楼、在洗脚城,或是别的什么消费地方,迎门小姐或服务生凡称呼必是“领导”,“领导好”,“领导您慢走”,“欢迎领导下次再来”,无论什么样的人在太原都被称为“领导”。这说明,一、生意人在太原至今还是店小二;二,好多消费还在靠公款支撑。
  684
  有学者说,山西一直有点尴尬:人家都在“扫黄”,而山西却在“引黄”(指万家寨引黄入晋水利工程),大家都在追新求异,而山西修的第一条高速路却叫“太旧路”,还有三轮车,偏不顺着骑,而是倒着踩———启动时脚往后踩以推动前进,这怎么说呢?也可以叫富有独创思维,亦可叫土得掉渣,随你想。

三陪小姐


  685
  在河北的某地———记不清具体地址,大概离石家庄不远,有一位刚刚在海南捞了一大把的“三陪小姐”兴冲冲地给还在家乡苦熬的小姐妹们发了一封电报,曰:此处人傻,钱多,速来。
  我一听说这个故事,就喜欢上了这几句话,无论怎么说,这都算是多年难得一遇的简洁文本。
  686
  我一到石家庄就去找我的朋友,朋友在文联上班,谈着谈着,他竟然也谈到了小姐:知道吗?在我们那村子里,大人教育后代都是以三女子为榜样,念什么书?早点出门挣钱,你看人家三女子才在外边挣了两年,家里就把小洋楼盖上了。
  “三女子就这样成了我们村的大名人,就是两年前,大人还常常要提到我这个读书榜样的,可是,现在,不行了。今年春节我也准备去拜访拜访三女子。”
  687
  在很多时候,石家庄都喜欢把古城正定当作自己的历史,这样,此地至少就诞生过唐代马球、乐伎表演,北宋时期的宫词演唱,再把跑旱船、踩高跷、跑竹马、舞龙灯、狮子舞、霸王鞭等归并一处,石家庄的古老文化历史就齐了。
  688
  这虽然有点勉强,但还不够,于是,河北人索性把范围再扩大些,以便争得更多发明权,比如,“1977年在正定县南杨庄出土的5400~5500年前的陶质蚕蛹,是仿照家蚕蛹烧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