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王熙凤是个好领导-第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母笑着说:“是什么故事啊?该不是又来哄我这老婆子开心的吧?”
嘴上这么说,但看得出贾母已经开始兴致勃勃了。王熙凤就讲:
“日本的松下公司准备从新招的三名员工中选出一位做市场策划,于是,对他们进行上岗前的训练考核。
公司将他们从东京送往广岛,让他们在那里生活一天,按最低标准给他们一天生活费2000日元,最后看他们谁剩的钱多。这样就必须要求他们利用自己的智慧让2000日元的生活费在短短的一天里生出更多的钱来。
做生意是不可能的,在最便宜的旅馆里住一宿就得2000日元……也就是说,他们手里的钱仅仅够在旅馆里消费一夜的,要不然就别睡觉,要不然就别吃饭,除非他们能在天黑之前让这些钱生发出更多的利润。而且他们必须单独生存,不能联手合作,还不能给人打工。”
贾母插话说:“哟,看来这些条件可是够苛刻呢!”
王熙凤说:“是啊,不过这正是松下能长期发展的关键所在,他们此举的目的,是在考察一个人在短时间内的策划和创造能力。”
贾母说:“你快说来听听,后来怎样了?”
“第一位先生很有音乐天赋,经过前思后想后,便做出了这样的决策:他用500日元买了一个眼镜,用剩下的钱买了一把二手吉他,来到广岛最繁华的地段——新干线售票大厅外的广场上,演起了‘瞎子卖艺’。他的吉他弹唱功夫相当不错,他演的瞎子也非常出神入化。凄惨的歌声加上面部悲伤的表情感动了一个个过往的行人,仁慈的人们都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只半天下来,他的大琴盒里已经装满了钞票。
第二位先生很有宣传鼓动的能力,经过短时间的分析以后,决定发挥一下自己的特长:他花了500日元做了一个大箱子,上写:‘将核武器赶出地球——纪念广岛灾难45周年暨加快广岛建设大募捐’,也放在最繁华的广场上。然后用剩下的钱雇了两个中学生做现场宣传演讲。他的成绩相当不错,经过他和两位中学生的大力鼓吹,人们信以为真,踊跃捐款,还不到中午,他的大募捐箱就满满的了。”
贾母笑着说:“这两个年轻人还真不简单呢。”
王熙凤说:“前面这两位先生所做出的计划可以说都不错,有一定创造性,但和第三位先生比起来,就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贾母说:“你就别再卖关子了,快说来我听。”
“第三位先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一个小餐馆好好地吃了一顿,一下子就消费了1500日元,然后钻进一辆被当作垃圾抛掉的旧丰田汽车里美美地睡了一觉。从他的言行举止中根本无法看出他来这里是干什么的,好像没有任何使命似的,但从他的面部表情中看出似乎是胸有成竹的样子,谁也不知道他为这次竞争做了什么样的计划。
前两位先生的‘生意’异常红火,一天下来,他们都暗自窃喜自己的聪明和可观的收入。仿佛现在已稳操胜券。谁知到了傍晚时分,厄运降临到他们头上,一位佩带胸卡和袖标,腰挎手枪的城市稽查人员出现在广场上,他直接来到前两位先生的面前,扔掉了瞎子的眼镜,摔碎了他的吉他,撕破了募捐人员的箱子,赶走了两位学生,没收了他们的‘财产’,收缴了他们的身份证,还扬言要以欺诈罪起诉他们……然后扬长而去。
两位先生站在那里,像一对木鸡一样呆住了,半天才回过神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对刚才的事情充满了诧异,沮丧万分。看来这次竞争无疑是失败了,并且还得担上被起诉的风险。于是,异口同声地说;‘这下完了,别说赚钱,就连老本都亏了进去。’”
贾母笑了:“呵呵,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这位稽查员就是第三位先生假扮的。要是真是这样的话,那这位先生也太不仗义了吧,窃取别人的劳动果实怎么说也是不道德的。可是细想一下,他的行为并没违犯游戏原则,而且好像再符合不过了。”
王熙凤说:
“老祖宗说得极是,那位稽查员就是第三位先生假扮的。
当前面的两位先生狼狈不堪地返回松下公司,他们第一眼便看到了那位稽查人员正坐在老总的办公室里,好像是在特意恭候他们两人。经过老总介绍,他们才知道这位稽查员正是他们的另一位竞争对手。
是的,他就是那个在饭馆里吃饭,在汽车里睡觉的第三位先生,他的投资是用150日元做了一个袖标,一枚胸卡,花350日元从一个捡垃圾老人那儿买了一把旧玩具枪和一脸化装用的络腮胡子,当然,还花了1500日元吃了顿饭。
这时,松下公司国际市场营销部总部长走过来,一本正经地对站在那里怔怔发呆的‘瞎子’和‘募捐人’说:‘我们所需要的主管,不仅仅是只具备策划短期行为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懂得用长远的目光去规划未来。’说完他郑重宣布前两位先生被淘汰出局。”
贾母笑着说:“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我也算是听明白了,你这是在绕着弯子向我说明企业的长远规划有多么重要呢。”
王熙凤含笑不语。
贾母说:“好了,多争论这些也没什么益处,我们还是来看看,你为贾府集团公司规划的未来是个什么样子吧。”
凤姐儿经典管理之四一切尽在运筹帷幄之中(2)
2、尝试做第二的感觉
既然做“第一”太辛苦太劳神,那么争做“第二”又何妨?
贾母戴上老花镜,拿过那份王熙凤所作的《贾府集团公司长远规划书》,很仔细地开始翻阅起来。
头一节是“公司的现状”,详尽分析了公司目前的自然经营状况,列出了历年来公司利润及其走势趋向,并分析了在同行业中自己所处的位置和竞争实力;
第二节是“我们的优势和劣势”;
第三节是“当今世界化妆品行业的发展趋势”;
……
说得都很中肯在理,贾母边看边不住地点头。
再往下看,贾母的目光在其中一节的标题处停了下来,盯在那儿足足有一分钟的时间。那纸上眉端赫然写着:“努力争做第二”!
“我说凤辣子,这里是不是打印错了呀?”贾母将那份规划书推到王熙凤面前,指着那处标题问。
王熙凤说:“没有错,我要阐述的就是这个意思。”
贾母坐直了身子,用疑惑的眼光看着王熙凤:“这我就搞不懂了,我们集团公司一直提倡永不服输、开拓进取、争创一流,你在竞选时也承诺过要把贾府集团公司变为一个国际化跨国大公司。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应该努力去争第一才是呀,怎么还说起努力争做第二这种话来?这不是让员工们失去进取心吗?”
王熙凤说:“董事长,您说得一点儿没错,现如今商场如战场,丝毫没有退缩的余地,激发广大员工积极进取的热情非常重要,也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但是不知道您想过没有,‘第一’只有一个,而且争‘第一’时还得看争的代价,争得不好,恐怕最后什么都会保不住,连做第二都甭想了。”
见贾母依旧是眉头紧皱,王熙凤进一步的解释说:
“许多企业制订的长远规划,都存在着好高骛远、贪大求全的毛病,那根本就不是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所以执行时也就没有依据的价值,等同于废纸一张。
按照我们公司目前的情况,在化妆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且不说国外诸如法国的香奈丽公司比我们强出许多,国内也有几家大型化妆品企业并不比我们差。另外,必须得承认的现实是,我们这一家族式企业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缺陷或者可以说是弊端,比如人浮于事、设备老化、产品更新换代周期太长等等,这都是过去多年来造成的,积重难返,指望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够彻底改变现状显然不现实。”
贾母说:“你说的这些情况我也都清楚,但是一个规划嘛,我看还是给大家设想出一个前景光明的未来好些。”
王熙凤说:“我认识北京的一位从事电脑行业的老板,他的企业在中关村相当有名气。这位老板给自己企业定位时就是采取了‘争做第二’的策略,他叫做‘第二战略’。他认为,当‘第一’不容易,不论是产品的研究开发、行销,还是人员、设备等,都必须比别的企业强。为了怕被别的企业赶超,又得不断地扩充、投资。换句话说,做了‘第一’以后要花很多的内力来维持‘第一’的位置,因为一不小心,不但第一当不成,甚至想当第二都不可能了。”
贾母说:“有这么严重?你的根据是什么呢?”
王熙凤说:“虽然这位老板的观点不一定有多么科学、合理,当‘第一’也并不见得就真的那么辛苦,而当第二或第三就一定会轻松。但结合现实细想一下,从中还真能悟出许多道理,我们不妨借鉴一下。
当‘第一’者确实要花费很多的力气来保住自己的地位!大至一个企业,小至一个人,都可能有这个问题。‘第一’所冒的风险也是最大的,产品、资金、设备、人员、销售等都要求比别人要多、要好、要大。好不容易排到了‘第一’,又一下子成了众人的‘眼中钉’,都想超过你,甚至算计着要弄垮你!最近新推出的中国内地十大最富有的人物名单不知董事长看到没有,那里面没有一个人面对记者的采访时肯承认自己富有,其中就不乏这方面的因素。”
贾母点着头说:“听着还确实是这么回事。那我们就放弃‘第一’不去争取了?”
王熙凤说:“也并非是我们争做‘第二’了以后就放弃了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只是我们的一个策略和方针而已。我考虑来考虑去,还是觉得争当‘第二’的好处多些。首先,我们可以静观‘第一’者如何构筑、巩固、维持其地位,其成功或者失败,我们都可以拿过来当作经验和警戒;其次,可趁此机会培养自己的实力,以迎接当‘第一’的机会。我们暗中积攒着力量,待有一天我们觉得自己具备这方面的实力后,就可以趁机攀升;另外,由于我们志不在‘第一’,所以做起事来就不会急切,就不会造成压力过重,也不会勉强自己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这样反而能保全自己,降低失败的几率。
因此,我觉得不管是做人还是经营企业,从第二、第三做起都没关系,并不一定非得想着力争第一,如能稳稳当当做个第二,一旦主客观条件成熟,自然也就成了第一。这时候的第一,肯定是名副其实的真正的第一。”
贾母听到这里不由得咧开嘴笑了:“凤辣子,算我没有看错你,还真有你的一套小九九呢。我现在完全赞同你的看法了。好吧,咱就不要那个名义上的第一了,咱就远远地瞄着它好了。出头的椽子先烂,我们不去当出头鸟。但在我们的心里,可是憋着劲儿要向‘第一’努力呢!你说我这话对吗?”
王熙凤也笑了起来,说:“老祖宗说得极是。”
凤姐儿经典管理之四一切尽在运筹帷幄之中(3)
3、把握住关键性的决策
关键时候的一个正确的决策,能把企业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
王熙凤所作的《贾府集团公司长远规划书》经过董事会的一番争论,在贾母的力排众议下,最终获得通过。
有了前进的方向,贾府集团公司这艘巨轮在王熙凤的掌舵下终于开始了新的航程。
首先她在产品广告上下狠力气,大做文章。和她关系已经相当融洽的负责这方面工作的探春给予了她积极的配合,一时间,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上到处都是宣传贾府集团公司化妆品的广告,用“铺天盖地”一词来形容一点不为过。没多久,就连牙牙学语的孩童张嘴都能说出贾府集团公司产品的电视广告词。
紧接着王熙凤又推出了一项大胆的举措:直销!
何为直销?按王熙凤的说法,简言之,直销就是企业的产品不经过中间环节转售而直接推销给用户的方式。贾府集团公司的直销形式也出人意料地简单:通过电话、传真、因特网的订购方式,直接面对用户。
无论是广告宣传还是建立为直销服务的电子商务网站等等,都需要前期的大笔资金投入。光是广告费,王熙凤一下子就砸进去近亿元的资金,这相当于贾府集团公司上一年度利润的两倍还多呢。
人们翘首以待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