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柯云路9天才少年的12把金钥匙 >

第19节

柯云路9天才少年的12把金钥匙-第19节

小说: 柯云路9天才少年的12把金钥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有了这种眼光, 就可以在一切社会行为的表演中看到一个人自信心的状态。从此出发,我们也知道如何缔造自己的社会行为能力。 
    所以,希望同学们从今天开始要特别重视从自信心的培养出发, 来提高自己的社会行为能力。 
     
    三善解人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培养社会行为能力的第二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对人的理解力。 
    这种对人的理解力特别重要。 
    自信从来不是盲目的自信。你说你气吞山河,气壮如牛,胆大包天, 到什么场合都不畏惧,嗓门很宏亮,举止非常大方,但是你在每一个场合都处理不当, 对人态度不妥当,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心,或者破坏了各种双边关系, 结果你的所有社会行为以失败告终。 
    屡次失败,你的自信心也会崩溃。 
    真正的自信心是包含着智慧在其中的,它是在一次又一次成功的社会行为中、 交际中逐步培养起来和强化、提高的。 
    因此,我们要很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双边关系,很好地交际、交往和联络, 很好地完成社会行为,无疑要内含一个智慧──对人的理解。 
    有了对人的理解,再加上对自己的理解,才能够对彼此的关系有所理解。 
    同学们要善于观察自己和周边的同学,也要善于观察生活中遇到的老师、 家长或者长辈,你们要研究一下,为什么有些人让你感到亲切,让周边的人感到亲切, 并且为大家也包括你所接受? 
    他们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善于理解你,善于理解他人。 
    古人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一个人不善于理解别人, 经常是“己所不欲,遍施于人”,虽然这个人表现得好像很自信,但是, 他屡次破坏人际关系和周边的环境,没有成功的社会行为,自信心也会逐渐坍塌。 
    同学们可以审视一下自己,当我们和整个社会相处时,比如在学校和同学、 老师相处时,你善于不善于理解他人?知道不知道其他人的心理活动? 知道不知道他们心中的喜悦和忧愁?知道不知道他们的向往?知道不知道他们最愿意被人理解的是什么、最愿意被人欣赏的是什么?知道不知道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知道不知道他们最担心、最烦恼和最回避的是什么?知道不知道他对你的态度? 知道不知道他对你的内心的判断? 
    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具备这个智慧。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个成年人,甚至一个到了中年、老年的人, 都可能没有这种智慧。这种不理解他人的愚昧现象相当普遍地存在着。 
    如果你想做一个有社会行为能力的人,如果你想做一个使自己、 也使他人幸福的人,如果你想做一个在当代社会中真正成功的人, 善于理解自己和理解他人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天才的社会活动家必须具备这一素质。如果你特别想做一个社会活动家, 想做一个政治家、外交家,想做一个企业家,想做一个老师,想做一个好的医生, 想做一个在社会中要广泛交际的事业家,你必须从现在开始学会提高自己的这一素质。 
    即使你以后想做一个关起门来研究学问的人,你也需要提高这一素质。 因为在学问之外,你有生活,有家庭,有朋友,有上街的购买,有郊外的游玩, 有处理学术活动中人际关系的这种需求。如果你在这些活动中是一个失败者, 它反过来也将挫伤你的研究和事业。 
    这个世界上并非只有你一个小孩 
    根据我的观察,我们的同学中有些人具备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的素质, 但还有很多人不具备这个能力。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不能只看到自己内心的喜悦, 也不能只看到自己内心的痛苦;不能只看到自己的要求,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兴趣;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尊严, 不能只看到自己各种各样的愧疚和羞辱。 
    一个人必须善于看到他人内心的相似之处。 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在这一点上普遍有着严重的缺陷。 
    当我们提醒同学们培养自己这种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的能力时, 一点不是对你们的苛求,一点不是教条地说辞,而确确实实是为了你们明天的幸福。 
    一个善于理解自己的人,一个善于理解他人的人, 才能真正成为被大家所接受和理解的人,才能真正成为一个被大家所欢迎和喜爱的人, 才能真正实现自己人生的幸福和成功。 
    对人的理解是一种特别有用的能力。作为一个文学家、艺术家, 它会表现为你对世界的理解和创造。作为一个老师,它也会成为你指导学生的心理素质。 作为一个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政治家,它会成为你直接的组织能力。 
    无论做什么工作,你如果要真正成为一个成功的、幸福的、健康的、 被社会所理解、所接受的人,首先要理解社会,理解别人。 
    你没有理解他人的能力,没有理解他人的素质, 却想成为被人们广泛理解的人,这是痴心妄想。因为在这个世界上, 人们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把注意力放在对你的理解上。 

    人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人人都有自己的眼光,人人都有自己的利益, 人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你不想理解别人,却奢望别人对你的理解,这种心态是不成熟的。 
    我们在未来社会中,就社会行为能力而言, 一定要和独生子女的心理状态实行断乳决裂。这个世界上并非只有你一个小孩,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呵护你的家长, 你也不应带着这样的不满、带着这样的暴跳如雷去要求别人的理解。 
    你只有通过自己对别人的理解,来换取别人对你的理解。一报还一报,善有善报。理解了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理解。 
    当你不能够理解他人时,他人也常常不可能理解你。 
    站在他人的角度看一看世界 
    所以,经过这方面的训练,同学们在头脑中应该有一个飞跃的发展, 就是我怎么能够从今天开始去理解对方心中在想什么? 
    这里有一个最简单、也是最成功的方法,那就是“将心比心”, “由此观彼”。站在他人的角度看一看世界,看一看问题。你们只需要做一点这样的训练。 
    当你和一个同学发生冲突时,你可能满脑子对他的不满, 满脑子都是你的道理,可是,如果你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如果我是他,他会怎样想?你发现, 他也是满脑子的道理,满心的不满。 
    一个家庭中,夫妻之间发生争吵,谁都怒气冲天,谁都觉得自己有理, 可是站在对方的角度看一下问题,常常会发现相反的事实。 
    说句笑话,在军事上讲“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就是经常不但从我方的角度看我方,还要从敌方的角度看一看他所面临的态势,从敌方的眼里看看敌方,同时看一看自己。这个比喻或许能够启发我们对人际关系的理解。 
    当然,他人并不是我们的敌人,但至少都是我们人际关系的对方。 当你不能理解对方时,记住,一切对方都可能成为你的敌人。当你能够理解对方时, 一切对方都可能成为你的朋友。 
    你不理解对方,就可能伤害对方,就可能成为对方的敌人。你理解对方, 就能够欣赏对方,帮助对方,沟通彼此的关系,你们就可能成为朋友。 
    所以,从“将心比心”开始,从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问题开始, 获得一个对他人的理解,对整个社会的理解,同学们稍微尝试一下,马上就有体会。 
    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做?我不理解他。那么,请你站在老师的角度想一下, 他为什么这样做?他的情绪是什么?他的思路是什么? 
    对家长也可以这样。你对家长不满、不理解,那么你可以想一想, 他的角度到底是什么呢?我爸爸为什么要这样说话,要这样对待我?我妈妈为什么要这样说话, 要这样对待我?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一下,你就会特别明白。 
    明白之后,你就获得一点调试彼此关系的智慧。 
     
    四充分运用讲话的权力 
    培养社会行为能力的第三个重要方面,就是表达能力。 
    社会行为、交际、交往和联络,差不多都要依靠表达来进行。 
    一个人有了自信,才可能有好的表达。反过来,一个人有了好的表达, 才可能有更好的自信。 
    在社会行为中,我们很少见过这样的人,他非常自信, 但是他说话却非常差劲,言语不清,这是不大可能的。一方面他说话结结巴巴,怯怯懦懦,语无伦次, 同时还说自己在社会行为中很自信,这常常是很可笑的。 
    所以,提高自己的社会行为能力,在相当大的意义上就是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这种表达能力既和自信心相关,和对人的理解力相关,又需要单独的训练。 
    我们前面曾经讲过,表达能力是学习智能的一个方面。在这里, 表达能力又成为社会行为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为了你今后学习好,学问好,事业好, 也为了你生活好,社会行为能力好,都要特别重视表达能力。 
    同学们要在生活中充分利用这个权利。每个人都有讲话的权利, 但是许多人经常不用。要经常自觉地尝试,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 
    无论是在一个平平常常的游玩中,在社会活动中, 甚至像到市场买东西这样的简单生活中,都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你在未来社会行为中能力的高下。 
     
    五得道多助 
    培养社会行为能力的第四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有完整的道德体系,道德感。 
    当我们把道德体系和道德感放在这里时,有些同学们可能觉得突然。但是, 只要你们稍微想一下,就会发现,道德感、 道德素质和道德的要求常常和一个人的社会行为能力密切相关。它们是两件事,但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社会行为的结果, 常常又构成一件事。 
    且不说那么远大、高大和崇高的事情,且不说什么使人望而生畏的道理, 仅仅从我们的社会行为,从每一个人具体的生存, 从一个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的角度而言,一个没有充分掌握同时代社会道德要求的人,大概很难在社会行为中比较成功。 
    大至人类、国家和社会,中到普通的社会交往、交通等方方面面, 再到平常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每一个时期都有一定的道德规范体系。 当我们不能够按照这个体系做事时,我们就难免碰壁。 
    有一句特别通俗的话,甚至可以说是很庸俗的话,在生活中, 人们可能会玩笑地说,也可能会很严肃地说:这个人真不够意思,这个人真不够朋友。 
    这里就包含着小小的做人、做朋友的道德判断在其中。这种真不够意思、 真不够朋友也可能在批评某一个人在处理问题中损人利己,不符合处理人际关系的常规。 
    在这个社会中,很多常规是需要我们遵守的,红灯停,绿灯行, 黄灯作为过渡,这个交通法则也是一个比喻。在人际关系与社会行为中,从大到小, 对道德的规范和要求,应该有所了解,有所熟悉。 
    就好像一个人到不同的国度生活,要适应不同国度的道德规范要求一样, 使自己的行为不突兀,不莽撞。 
    在一个学校,我们的记者曾看到这样一件事情,在水池旁的一汪积水边, 一个残疾同学滑倒了,周围的一些同学拍手大笑。请同学们想一下, 这种拍手大笑引起的,肯定是更多人的反感甚至厌恶。 因为这些拍手而笑的同学无疑丧失了一个通常人应该具备的扶助弱者的基本道德。 
    记者接下来看到这一幕,这个残疾人最终被一个同学搀扶起来了,那么, 人们对于那些拍手而笑的同学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印象?人们会想, 这些同学怎么这样没有同情心? 
    同学们, 当一个人的某些不符合道德要求的做法被周围的人进行了否定的判断之后,他在这个社会中还有成功的社会行为空间吗?没有了。 
    如果一个人背后被很多人议论为一个不道德的人,不怎么样的人,坏人, 不可信的人,不可交往的人,要有所防范的人,不可合作的人,不能交朋友的人, 这个人还有什么社会活动的空间呢? 
    应当说,社会做出的这种淘汰是必要的。 社会只有把那些不遵循道德规范的人罚下场,才能获得健康的发展。 
    所以,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第一不要被道德黄牌警告,第二, 应该时刻勉励自己,永远不在社会这个大赛事中做被道德红牌罚下场的人。 
    从积极的意义上讲,一个人有了被同时代人大多数人所接受、所赞赏的道德表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