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中国性文化象征 >

第8节

中国性文化象征-第8节

小说: 中国性文化象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繁衍后代看成是人生的头等大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结婚的目的也是为了“广继嗣,事宗庙”,生孩子必须通过性交进行,所以必须对性交加以指导,这就是不言而喻的事了。在中国历史上,对性教育有正式记载的始于汉代。  东汉建初四年(79年),朝廷组织了一次全国经学讨论会,由皇帝亲自主持,这个会议的记录以后由班固整理编辑成《白虎通德论》,简称《白虎通》,这是当时官方对经学的标准答案,对后世影响很大。可是,就是这么一部官方的极为“正统”的书,却对性问题予以很高的重视,甚至讨论了应该和未满五十岁的妾性交几次这样的细节。《白虎通》还有一节专门讨论“辟雍”。“辟雍”是古代的一种学宫,男性贵族子弟在里面学习作为一个贵族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艺,如礼仪、音乐、舞蹈、诵诗、写作、射箭、骑马、驾车等,在课程中居然还有性教育。  贵族子弟从十岁开始就要寄宿于城内的“小学”,至十五岁时进入郊外的“辟雍”,换言之,他们从十岁“出就外傅”至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中间要有十年离家在外过集体生活。那么,为什么性教育要在学校进行而不能在家中进行呢?从《白虎通》看来,这个问题在那次御前会议上也被提出来了。《白虎通》记录下来的解释是:你父所以不自教子何?为亵渎也。又授之道当极说明阴阳夫妻变化之事,不可父子相教也。  以上这段话里所说的“授之道当极说明阴阳夫妻变化之事”,这就是性教育,在东汉就把这个内容作为贵族子弟学校的必修课了,可见那时人们的性观念(包括统治阶级的观念)还是相当开明,对研究性问题相当重视,当然从今天的观点看来,性教育不能父子相授,则未必。  那时的贵族子弟,十五岁进“辟雍”,二十岁毕业,这中间有性教育,似乎可以和今日的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相媲美,不过前者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后者是为多数人服务的,如此而已。  “嫁妆画”和“压箱底”在中国古代,广大民众有没有性教育呢?当然有,不过没有那么系统、全面,而多用“形象化教具”,进行“暗示引导”的教育方式。“嫁妆画”和“压箱底”就是其中主要的两种。  “嫁妆画”实际上是一卷(约有八张至十二张)不同性交方式的春宫画,因为社会大量需要,所以多用木版印制,乡土味、民间色彩很浓。在女儿出嫁前,父母往往购买一两卷“嫁妆画”,放在嫁妆之内,随女儿带到夫家去。到了新婚之夜,小两口(他们往往对性是很无知的)就把“嫁妆画”铺在床上,“照猫画虎”地做。  关于“嫁妆画”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其实物在民国初年还有不少发现,可见此物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存在了很长时期。东汉有个文学家张衡曾写过《同声歌》,以女性第一人称描写男女在新婚之夜的心情,后世对此诗评价很高,认为它“丽而不淫”,“寄兴高远”,“以喻臣子之事君也”,等等。诗云:  邂逅承际会,得良充后房,  情好新交接,恐栗若探汤。  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  绸缪主中馈,奉礼助尝。  思为莞席,在下蔽遥床,  愿为罗食帱,在上卫风霜。  洒扫清枕席,芬以狄香,  重户结金肩,高下华灯光。  衣解金粉御,列图陈枕帐,  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众夫所希先,天老教轩皇。  乐真斯夜乐,液齿焉可忘!  这首长诗的前面大部分都是一些铺垫,而“衣解金粉御”句以下,则进入夫妻第一次的性生活正题了,它的意思是:把首饰都卸下来,把衣服脱了,把“嫁妆画”铺开在枕帐之间,这时,要拜素女(传说中精通房中术的女子)为师,欣赏这夺人心魄的人体姿态之美。现在,我们要做这每个人都感兴趣的事,正像天老教轩皇一样(“轩皇”指黄帝,黄帝曾向一些有学问的老者学习如何性交)。人生的快乐莫过于今夜的快乐了,这种快乐即使到老得掉牙的时候也不会忘记呢!  可以看到,这首长诗不仅叙述了“嫁妆画”,而且把新婚的性生活写得多么蕴藉,多么深远!  除了“嫁妆画”以外,中国古代还有一种性教育工具是“压箱底”。它是一种瓷器,有的比拳头还小一些,外表多作水果状,有盖,内藏一对呈交合状的男女。平时,人们把它放在箱底以辟邪,到了女儿出嫁前,母亲把“压箱底”取出来,揭开盖以示女,让她体会“夫妻之道”。


第三部分:充满象征义的性器物意蕴深藏的性启蒙(2)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古代性教育一般都在母女之间进行,这是因为,“男女授受不亲”的原则使母子、父女之间不能谈这种事,而“严父”和儿子谈性问题又是亵渎,所以只有母女相传了。所以对结婚的小夫妻来说,妻子的性知识往往比丈夫多,而且女性比男性发育得早,妻子的年龄又往往比丈夫大几岁,所以过夫妻性生活往往是妻子教丈夫。  其他性教育方法类似“嫁妆画”、“压箱底”这样的“形象化教具”在宫中也有,这就是所供奉的密宗欢喜佛。密宗提倡“男女双身”、“男女双修”,欢喜佛也多作男女交合状。  在明代、清代,宫中多供奉欢喜佛,而且有时组织王子、王孙们去看,明代的《通俗编》记载:“欲以教太子,虑其长于深宫,不知人事也。”  当然,古代的性教育也绝不仅是“暗示引导”,也有一些性学古籍可供阅读,但不那么普及。少女出嫁时,奶娘、稳婆、小姊妹可能会教她;也可能小姊妹们会在新嫁娘窗前唱山歌,这些山歌都有性内容。唱山歌虽有调笑的成分,但也有性启蒙的作用。  四、性工具的流行  在中国古代,性工具尤其是人造阴茎相当流行。对于性工具,古人称之为“角光生”、“藤津伪器”等,它的功能主要有二:一是补充的功能,女子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性交的满足时,往往使用它;二是娱乐的功能,在男女过性生活时,以它嬉戏,以增加乐趣。  性工具在中国源远流长性工具在中国古代出现得很早,在中国古代性文化博物馆中展出了一个石阳具,有柄,说明它是实用物,据鉴定这石阳具已有三千五百年之久。这说明中国人至少在三千五百年前就会使用性工具了。在这以后,历代都有不少人造阴茎出现,青铜的、玉的、镏金的、瓷的、陶的、骨的、木的等等。2002年7月,在西安郊区发掘一个汉代古墓时,竟一次发现七个青铜的和骨剔的人造阴茎和阴茎护套,从这个墓的墓葬来看很一般,墓主人很可能是个平民,而平民墓葬却有这么多性工具,可见此物当时使用之广。  可是,到了明、清两代,性工具却被称为“淫具”,这是和当时的性禁锢分不开的,性即淫,追求性快乐即淫,那么性工具当然是“淫具”了。其实,性工具的补充和辅助的意义是很大的,例如摘树上的果子,手臂够不着就用棍子打,棍子就是手臂的补充;老年人腿没劲了,要用拐杖,拄拐杖就成为腿力的补充。那么,如果生殖器的功能有些退化了,为什么不能通过一些药具或工具来补充呢?至于夫妻之间嬉戏、快乐,双方自愿,又不影响他人,又为什么要否定它呢?  性工具在古代广泛使用的原因不论怎么说,中国的古代对性工具虽然不明着提倡,却也是默许的,究其原因,大致有四个。  第一,明、清两代极力提倡女子贞节,夫死不得改嫁,有不少女子,青春妙龄,要守空房几十年,长夜漫漫,是很难熬的。清代青城子《志异续编》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寡妇,为夫守节六十年,每到夜深难眠时,就把一袋铜钱撒在地上,然后再一一拣起,如此几遍,直到倦极才睡。在历史和笔记小说中没有提到守节妇夜间用人造阴茎自慰的事,可能这不便明言,但是从撒铜钱一事看来,寡妇使用性工具真是太可能了。在中国古代性文化博物馆中,展出了一个箱枕,在箱枕的夹层中就藏着一个木制性工具,这个箱枕很可能属于一个寡妇使用的,长夜难眠,就用这个性工具“解渴”了。  第二,古代官宦豪富之家往往广蓄姬妾,一个男主人要养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小老婆,显然不可能满足她们的性要求,于是这些女人只能用性工具来“解渴”。古人对女人偷汉(现代时髦的说法叫“婚外情”)是严厉禁止、惩罚极严的,因为那样会影响子女的血统,影响到私有财产的继承,而使用性工具则不涉及这些问题,也不叫“失贞”了。有时,男主人还鼓励姬妾用性工具来自慰。例如西汉有个中山靖王刘胜,以姬妾众多而闻名于史,他亲自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双头铜制阴茎,长短粗细的不同阴茎末端还有个小疙瘩以刺激女子阴蒂,十分科学。此物于20世纪60年代初挖掘满城汉墓时发现,现存河北省博物馆。  第三,有性功能障碍者使用。例如太监被阉割后,丧失了性功能,可是有些太监还要和宫女结为“菜户”(假夫妻),于是就只有使用性工具了。例如中国古代性文化博物馆中保存的一个瓷质性工具,就是从天津静海的一个太监墓里发现的。  第四,明、清时代,福建、广东一带海运发展,不少人出海谋生,漂洋过海几年才回来,长期守空房的妻子有时就用性工具来自慰。由于需求的女子多,所以店里也有卖的,但不是公开的。女子去这个店,把头戴的斗笠摘下,放在柜台上,斗笠下面压着钱,然后离店办事过一会儿回店,拿起头笠,钱已被店收去,只有一个性工具压在下面。这就是他们的交易方法。  总之,从性工具的使用上,也可以看到古时的许多社会风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