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情报局档案-第1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研究试验小组发现了一种药物——普斯普剂,被称为PCP。爱德华兹他们经过研究发现这种药物有麻醉作用并能使人产生幻觉。经过进一步研究,中情局的研究试验小组发现PCP通过影响人的大脑及中枢神经活动对人体产生多种作用:小剂量服用会出现与大多数抑制剂相似的镇静效果;中等剂量服用则产生感觉障碍,表现为痛觉缺失或感觉缺失现象;如果大剂量服用PCP,将产生幻觉和惊厥、昏迷甚至死亡等急性中毒症状。大剂量用药后1~2小时,吸毒者开始出现情绪不稳、兴奋躁动、失去痛感、神经麻木并自感失重,继而注意力不能集中,产生思维障碍,逐渐出现幻觉,有的还因此导致进攻行为或自残行为。随后的研究和试验使得爱德华兹十分满意。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工作最后告知爱德华兹,如果给人服用较大剂量的PCP会使之产生思维混乱、感觉迟钝、判断力和自控力下降,在这个时候配合特殊的审问便会使被审问者不知不觉地讲出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而且服用PCP的人有一定的心理依赖性,他们会为了得到药物而不得不按我们的要求做。爱德华兹立即要求研究试验小组对PCP的作用进行证实,不过这可难坏了研究人员。爱德华兹自己也明白这有多么困难,“难道让他们去找活生生的人来进行试验?”,“这太可怕了。”于是,他去找局长,当时的中情局局长是希伦科特。希伦科特听了爱德华兹的抱怨后也没有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不过他让爱德华兹的小组继续努力,研制更多的药物,将来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爱德华兹和局长都知道,这一天的到来是很难预测的,可是大家也只能如此了。
与此同时,研究试验小组陆续发现并研制了许多其他的特殊药物。麦角酸二乙基酰胺就是其中一个。麦角酸二乙基酰胺(Lysergids),简称LSD,是一种无色无嗅无味的液体,属于半合成的生物碱类物质。这种物质是由瑞士化学家艾伯特·霍夫曼在1938年利用麦角中所含的麦角胺、麦角新碱首次合成的。LSD是已知药力最强的迷幻剂,极易为人体所吸收。吸毒者服用该药30~60分钟后就出现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瞳孔放大等反应,2~3小时左右产生幻视、幻听和幻觉,对周围的声音、颜色、气味及其他事物的敏感性畸型增大,对事物的判断力和对自己的控制力下降或消失。此时,在生理上常伴有眩晕、头痛及恶心呕吐等症状。LSD要在肝内代谢,通过肠道排出体外。当药效消失、迷幻期结束后,服用者往往会感到严重的忧郁,有些人还会出现幻觉重现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的恐惧性反应有时会导致自杀行为。LSD会使服用者产生顽固的心理依赖性,长期服用也会出现药物耐受性以致服用量不断加大。长期或大量服用LSD除了使记忆力受到损害,并出现抽象思维障碍外,还有相当严重的毒副作用,会大量杀伤细胞中的染色体。中情局研究人员发现,通过给人服用这种药物,再配合心理攻势,能容易将一个人的思想控制住,并在一段时间内被安全控制。可是同PCP一样,研究人员无法对这种药物进行最终的可行性试验。
第五部分:CIA的伤疤:精神药物与人体试验“蓝鸟行动”和“蓟菜工程”(2)…(图)
爱德华兹和他的研究小组前前后后发现了许多类似功能的药物,包括毒品。他们对这些特殊的药物进行了分别的研究,并在一定程度取得了成果。可是,由于无法通过实际的试验来检验先前研究,爱德华兹们陷入了一个困境。正当他们苦恼的时候,中情局长找到了爱德华兹,告诉他:“你和你们的药物马上就能派上用场了,我们在日本抓到了几个人,他们被怀疑是双重间谍,所以你派你的人带上你们研制的那些东西去东京审讯他们。这可是你们的机会,别让我失望。”这次会面后,爱德华兹十分兴奋,他们辛苦研究的药物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他对他的研究人员很有信心。而且确信这次通过真人的试验会为以后的研究十分有利。于是他派出了研究小组前往东京,结果他们在东京的表现让中情局十分满意。爱德华兹受到了局长的表扬。爱德华兹和他的特别研究试验小组的工作得到了肯定,他们的研究继续秘密地进行着。
与此同时,中情局内部还有一项十分特别的研究试验项目。这个研究项目被称为“蓟菜行动”,它的目的是通过特殊的技术手段使得人成为特殊的人,他们的意志和信念被特殊的药物改变,思维程序受到控制和支配。其实就是把人变成“机器人”。后来“蓟菜行动”和“蓝鸟行动”被中情局合并到一块儿,统一负责。而这个任务的总负责人就是后来的中情局长,有名的艾伦·杜勒斯。中情局由此秘密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蓟菜行动”和“蓝鸟行动”合并到一块儿去是因为他们有相似方向和研究手段。从此,更多的中情局部门和人员投入到其中。后来的材料揭示出在那段时间里,共有44个大学、15个研究机构、12个医院和10多个制药厂商参加了这项行动。美国的情报部门、司法部门、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替中情局进行过秘密试验。
在美国不同的地区,这种试验也在悄悄地进行着。据称,在纽约,有个试验点利用妓女把人引到一个特定的地点,然后秘密地让她们喝下含有特殊药物的饮料,同时试验者在暗中观察研究。据后来了解,大概在20年来有成百上千人被秘密地进行了试验。
奥尔森案件
其实,在“蓝鸟行动”和“蓟菜行动”的试验中,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很多被试验者因此丧命。其中比较有名的一件事故是奥尔森事故。
弗兰克·奥尔森是当时的美国陆军生物中心的医生,他也是中情局秘密试验的一名试验人员。1953年11月18日,一些穿着讲究而且各个表情严肃的人陆续来到阿巴拉契亚山附近的一个庄园里开会。他们都是药物研究人员,其中的一个人叫做弗兰克·奥尔森。在会上,他们分别将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发现做了报告,然后就一些技术问题进行讨论。这种研讨会大概一年都要秘密进行两三次,每一次都有相应的主题,而这次的主题就是药物LSD。包括弗兰克·奥尔森在内的这些科学研究人员都很喜欢这样的研讨会,通过会议可以借鉴和学习别人的研究成果。而且,这些会议的组织单位也给了他们大量的资金。但是,他们不喜欢会议的进行方式,总是在十分秘密的场合;而且他们要保证会议的过程和结果都不许向别人透露,会议结束后所有人不许私下联系。当然,他们更不知道组织这些会议的单位到底是干什么的。其实,这个单位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中情局希望这些生物、药物学家可以为他们研制出他们所需要的特殊药物。至于这些药物将来要用作什么是不会告诉他们的。每一次会议都是由中情局严密组织,而且会议的各个角落都有中情局人员在关注着。18日的会议很成功,与会的专家们对他们新近研制的LSD十分满意,认为这种药物已经达到了预先设计的效果。会议结束后,像往常一样有一个小小的庆祝仪式。这时,会议工作人员拿出一瓶威士忌,说:“祝贺各位在LSD药物上取得的成绩,让我们为LSD干一杯怎么样?”大家当时都很高兴,于是每个人都倒了一杯——除了不会喝酒的两个专家。“我有一个建议,既然我们研制出了LSD,为什么我们不首先品尝一下它呢,我们都知道,喝一点儿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一建议也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因为他们都认为这些剂量不足以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作用,并且他们都想亲自体验自已研制的药物的效果。
第五部分:CIA的伤疤:精神药物与人体试验“蓝鸟行动”和“蓟菜工程”(3)…(图)
酒喝完了,会议也结束了。所有的人都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并继续进行研制工作。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个月左右后,中情局接到了药物LSD研究小组负责人的报告,“LSD药物出现问题,可能导致受药者丧命”。弗兰克·奥尔森回家后出现了反常的行为。他的家人也发现他越来越情绪低落,行为古怪,而且经常出现痛苦的情况。当中情局知道这一情况后,他们立即意识到可能是LSD出了问题。于是马上派人将奥尔森送到纽约的精神病医院。治疗之后又转到疗养院进行继续护理。然而所有的治疗全都没有任何效果,奥尔森的情绪越来越失控。终于有一天,他病情恶化,脾气暴躁,当砸完屋里所有东西后跳楼自杀了。
这一件事惊动了当时已经是中情局局长的艾伦·杜勒斯。他得到的解释是“不应该是LSD药物出现问题,因为其他服用的人员都没有出现问题”。他命令有关部门马上立即展开调查,并保证以后不能再出现类似事件。后来调查表明,实际上奥尔森本身就有一定程度上的精神问题,服用LSD后病情加重最后导致了事件。中情局最初向奥尔森的家属公布的是,奥尔森是由于一种罕见的疾病而死亡,后来才告诉他的妻子,奥尔森是跳楼而死。最后,他的亲属得到了75万美元的赔偿。福特总统还以个人名义向奥尔森家属道歉。
奥尔森事件发生后,中情局内部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很多人开始反对继续进行这种人体试验。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要求研究工作继续下去。事实上,这种秘密的研究试验一直没有停止。奥尔森事件中,他的家属得到了应有的赔偿,可是在美国的各个地方以及世界上很多地方,有多少个像奥尔森这样的人存在,他们成了试验的受害者,然而却不为人所知。
物质主义笼罩下的美国人,总是相信人类的精神活动可以通过物质手段严格控制,并一再试图以这种思想引导情报工作的进行。当LSD、“吐真药”之类的精神药物似乎不起作用时,一度被认为是屡试不爽的测谎仪就开始大行其道。
所谓“测谎仪”,实际上是一套由各种电子元件组装成的间谍仪器,可以利用电磁频率的变化记录下被审讯者的血压、脉搏、呼吸、排汗等方面的变化。一般情况下,被审讯者由于思想压力、心理紧张和恐惧,面对杀气腾腾的中央情报局讯问特工提出的问题,回答“是”或“不是”的时候,血压、脉搏、呼吸、排汗等方面的数据记录则可证明他们是诚实的还是在说谎。
在被测试之前,首先要进行预测。所谓“预测”即是中情局人员把要提出的问题从头至尾先问被测试者一次。那些不能直接回答“是”或“不是”需要加以解释的问题要重新措辞。预测完后,正式测试开始,被测试者的身体安装仪器部件:一条可以伸缩的橡皮管环绕在胸脯上来测呼吸;在腿上、手臂上戴上量血压的扣环来检验血压和脉搏的变化,仪器会做自动记录。操作者坐在仪器后面,仪器则放在被测试者身后,然后由操作者提问一个个问题,让被测试者一一回答。测试结束后,测试者研究图纸上的记录,找出那些被测试者没有说出真话的征象。
试验完毕后,测试者对这些“征象”进行讨论,问被测试者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是什么干扰乱了他的思想,当时他有什么心理负担。接着再进行第二次测试。事实上,要判定回答是否谎言,至少需要进行三至四次测试才行,一种不正常的反应至少要在两次不同的测试中都出现才有一定意义。仪器测试之后,被测试者还得应付测试者有意无意之中的“心理测试”。比如,明明仪器记录没有说谎征象,但测试者却会对被测试者说,你在这个地方没有说真话,请再回答一遍。实际上这是向他们施加心理压力。
对测谎仪的作用,中央情报局历来争议激烈,莫衷一是。事实上,许多人撒了谎但测谎仪却没能测出来——这通常归功于其过硬的心理素质——例如震惊整个美国的双重间谍埃姆斯就成功地两次躲过了测谎仪的检查。阿富汗战争后塔利班战俘被测试时,多次把假话说出来,美军就信以为真,接着徒劳无功地采取多次大规模的空中打击和地面搜捕行动。这些战俘今天说重要人物逃到巴基斯坦境内,明天说逃到阿富汗南部山区,后天说逃到索马里或者在空袭中死亡等,使美军耗费了大量人力和弹药,甚至导致一架KC…130空中加油机坠毁、7人死亡的有史以来的最大的一场悲剧。
2001年12月,美中央情报局特工通过测谎仪审讯战俘后得知,重要目标“根据地”秘密转移到了海上,并组成了一支大约20艘舰船规模的舰队,分布在以阿拉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