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不是天才-第2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相反,在美国人的观念中,研究当今的社会现状,跟踪世界最新科技、最新动态,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远比追溯昨日的辉煌重要——当然,在他们的首都华盛顿也有华盛顿纪念塔、林肯纪念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捐躯的将士墓地、无名战士碑等,但这些只是供人凭吊、游览而已。他们的态度一般是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再没有“炒作”的兴趣和必要。他们认为一切应从现实和未来的利益出发,对我有用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他们的自然科学研究、社会人文科学研究,莫不讲究实用性。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都是研究当今经济生活中的问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人类未来的经济活动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经济学家。
未来学在美国早成为一门非常热门的科学。《第三次浪潮》、《权力的转移》、《大趋势》、《下世纪》等未来学者的著作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畅销全球,风靡世界。这些书之所以赢得数以亿计的读者,就在于它们敏锐地分析了我们所处的世界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因为未来是属于每个人的,每个人的命运都与未来世界的发展变化联系在一起。这种前瞻式思维反映在美国的教育领域,就是不注重历史、不注重权威。学校教育一般不鼓励学生死记硬背,而是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其想像力、创造性。美国人有句口头禅:“没有做不出来的东西,只有想不出的东西。”他们把想像力放于智慧的最高境界,认为想像力是人的知识、智慧、愿望和追求的延伸和拓展。一个大学生,甚至博士生,你可以不懂历史,甚至说出与历史典故相差万里的笑话,没有人歧视你。但如果说某人缺乏想像力,则意味着这人能力不行,或者很乏味。有想像力才会有创新能力。在这个生存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生存发展。因此,美国的学校教育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放在首位。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美国学校不仅有一流的科研实验条件,而且从授课思想上也从各方面鼓励学生创新。美国人最爱说的一个单词是“try”(试)。微软公司的老板比尔·盖茨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脱颖而出的。他在十几岁上学时就开始“try”计算机软件,后来休学专门去“try”,终于“try”出一个世界软件王国。据说在美国找工作,老板如果问你干过什么没有,即使你一点儿也没接触过,你也不要摇头说:“我不会。”你要勇敢地说:“让我试试。我想我行。”美国人崇尚这种敢于挑战、敢于尝试新事物的精神。一个民族大家都去“try”,你“try”我“try”,总会“try”出新玩意儿,新东西就会层出不穷。事实上美国日新月异的高科技产品就是这样来的。反之,返顾式思维反映在我们的教育领域,首先是教育理念的陈旧,我们的家长(也包括部分老师)总是放不开手脚,总想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者叫人生经验和教训指导孩子的行为,他们的口头禅是“我们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我们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言外之意就是你听我的就没错儿。我们的大人们为什么不这样说呢:“我能做到的你就能做到。我没有做到的你也能做到。”放下大人的尊严与孩子商讨着办事,效果会更好。也许,你在肯定孩子的某个想法,说:“唔,这是个好主意。听你的!”在不怕失掉自己权威的民主气氛中更能显示自己的权威。另外,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往往容易把先贤或榜样绝对化,目的是希望孩子景仰、崇拜,从而作为动力,让孩子赶上人家。为什么非要孩子仰视呢?难道我们不可以这样说吗:“他能做到的,你一定能做到。”“只要你不放弃,年龄小就是你的资本、你的优势!”在平常心态(而不是敬畏和神秘)下,更容易树立自信心;有了自信才能向权威挑战。再一个很大的弊端是教材的陈旧。我们的教材选编者对那些老掉牙的东西津津乐道,难以割舍。中国学校的教材一般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贯制。老掉牙的东西翻来覆去,还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此外,即使学生在节假日出门旅游,所游历的也往往是长城、故宫、兵马俑、华清池、孔府圣地、中山陵等。有人说:在这种浓厚的历史氛围熏陶下,传统的优秀文化必然会积淀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成为其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我们想过其负面效应没有呢?在美国,不论哪个大中城市都有科技馆、博物馆,甚至于航天馆等。他们的最新科技不仅能迅速地反映在教材中,也能尽快反映到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对历史文化的推崇、对前贤圣人的景仰,会不会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开拓精神呢?值得探讨。最近,《中国青年报》(2002年10月15日教育科技版)载,济南市某小学所有年级的课程表里增添了一门新的课程——“国学”。“国学”教材的编订以“四书五经”为主,并精选了《岳阳楼记》等经典古文的片段。这门新开设的“国学”每周一课时,并利用早自习和课前五分钟诵读。于是就出现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摇头晃脑地诵读的精彩场面。初读这篇报道,笔者还以为记者是以此作为反例,呼吁教育专家或学者们纠正复古风呢。不料这报道接着说“参加听课的专家、学者对该小学的这一举措表示了惊喜和赞赏,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一位家长还高兴地说:“国学课程让传统文化走进了我们的家庭,成为我们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有甚者,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某博士,说自己学的是古典文献学,常读国学大师的作品,“读的时候常有绝望的念头出现。”因为他发现大师们在15岁左右就已经把传统的经典读过并已成诵。“这是我们惟一欠缺的。”在2004年的今天,我们的文人学士仍然对“大师”推崇备至,并提倡营造“环境”再出“大师”,真叫人啼笑皆非。
几千年来,我们的文人学士们钻在故纸堆中不能自拔,皓首穷经,我注六经,六经注我。那氛围、那环境还不够么?做学问的、写文章的,诗云子曰、语录连篇。正是因为自己的思想不敢与先贤圣人的思想相左,才出不来新意,不能成为“大师”。对大师的景仰几近于绝望,还会超越么?泱泱大国,万千学子,就靠啃老祖宗的骨头过日子,中华民族的思想活生生被禁锢在“四书五经”里,还谈何想像力、创造性呢?这种思想禁锢不仅造成了中国过去的落后和贫弱,而且还从文化“基因”上影响中国的今天和未来。它从观念和习俗上使人们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不动脑子,一切遵从传统,僵化保守,不敢向权威挑战,很难接受新事物。
在当今世界,知识滞后几年,我们的现代化进程就会与人家相差十万八千里。观念再滞后,就更不堪设想了。在教育领域,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素质,开启学生的思维,激发其想像力、创造性,跟踪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信息,面向未来。
第三卷不怕“大灰狼”
经过几次与“大灰狼”的较量后,自然会想出制伏它的高招。被“大灰狼”吞过一次,生命就会得到升华。
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个培养目标来讲,中国家长和美国家长就存在差异。当然,世界上任何一国的父母都希望子女前途辉煌,出人头地。但具体到这个“望”上,美国家长好像“望”得不是那么具体,不是那么急切。他们似乎更重视孩子是否快活,是否在干他乐意干的事,更尊重孩子的个性。在这种差异下就出现了中美小学生的两种不同境遇。中国的小学生除了在学校的课堂上坐六七节课,放学后要完成一大堆课外作业外,不少经济条件好的家长还要给孩子们加码儿。有的请了钢琴教师让孩子学琴,有的让孩子上绘画、书法等培训班。这样,即使是节假日,孩子玩的时间都少得可怜,一般是极不情愿地让父母牵着鼻子走。相比之下,美国的小学生就很享福了,他们一般是早上八九点钟由校车接到学校,下午三四点钟就由校车送回了家。在课堂上学习的时间一般只有四五个小时,这四五个钟头中还有一半时间在做课堂游戏。通过折纸让孩子们认识些几何图形,或是某同学过生日,让孩子们在电脑上制作生日贺卡,或者是唱歌做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一些知识,增加些技能。教师给孩子的自由多些,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才艺的机会也多些。家长们对孩子的分数也不太在意,能得个B,就大加赞赏。孩子们的课外作业少,一般是放了学一扔书包就玩。玩什么呢,附近游乐场有篮球、旱冰、网球等场地,有泳池、滑梯、吊梯等,孩子们随心所欲。当然,也有不爱动的,就在家中玩电脑、游戏机。
两种不同的栽培方式,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果子”。我们的中小学生一般是循规蹈矩的乖乖宝,基础知识扎实,笔头考试的功夫过硬。中国的学生转学到美国的,只要过了语言关,大都是成绩优秀。笔者认识的随父母到美国的两个学生,一个来自山东,一个来自杭州,都得了最高奖项,美国总统奖。因为我们的孩子经过了升学竞争的考验,博闻强记、基础牢固。美国学生就没有这方面的优势了。但是,我们的孩子身体素质要弱些,不及美国孩子耐冷耐热耐磕碰。相对来说,跟踪最新科技和捕捉社会发展变化的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也差些,创造性也不及美国学生强。另外,美国家长对孩子能否升入哪所大学,大学毕业后干什么工作,也没有中国家长那么忧心忡忡。我认识的一位美国煤气公司的工人乔治,女儿在银行工作,儿子大学毕业后到了个清洁公司帮人洗地毯,谈论起儿女来,他同样津津乐道。好像孩子们能自食其力就挺好,对儿子的工作他一点儿也没有自卑感,也没有帮儿子调动个单位什么的想法。至于儿子的工种不太好,是否会影响到他的恋爱婚配,好像那只是儿子自己的事,与父母无关似的。不单单乔治是这样,美国人的观念就是这样。父母养育到子女成人后,就尽到了责任。上什么大学,找什么工作,与谁结婚,以至于上不上大学,先打工赚钱后上大学,这一切子女都有选择的自由和权力。当然,父母亲可以谈自己的看法,提合理化建议,但子女听与不听那是人家的权力,父母决不强行干涉。与此同时,子女与父母经济上的联系也越来越少。子女赚钱租房、买车,不依靠父母;父母亦不指望养儿防老。同时他们也不帮子女带孩子。基本上是各工作各的,各享受各的(美国人养老一般靠养老保险金)。只是到“母亲节”或“父亲节”时,子女们才送些礼物给爸妈。节假日时,祖父母、外祖父母也会与孙子、外孙们聚一聚,送孩子们些礼物。这与我们中国家长的“一保到底”的终身制大不相同。与我同龄的好多朋友,都是老六六届、六七届高中生,因为自己赶上“文化大革命”没能上成大学,生了孩子就把孩子当成另一个自己,不管孩子有没有能力,非让其圆自己的大学梦不可。从小学操心到中学,每一次孩子会考,他们都翘首等待在考场外,患得患失,忧心忡忡。孩子大学毕业后又愁他能否有份儿好工作。有了工作又操心能否找到好对象。子女一生孩子,自己尚有工作精力便提前退休,替子女带孩子。父母好像欠了子女终身的债,就为还债而活着。他们认为,人类生存就是为了传宗接代。美国人不这样,好多家庭主妇在摆脱子女的拖累后又找到了工作,享受职业女性的优越感的同时,为社会服务,同时也为自己攒一笔养老金。她们追求的是多姿多彩的人生。我常常想:美国家长这种近乎任其自然发展的管教子女的方式,不就等于放了羊么,难道不怕“狼”把小羊叼走么?事实上也常有“大灰狼”叼走迷失羔羊的情形。比如吸毒的少年、未婚先孕的少女、校园枪杀案的发生等。这些都是家教不严,孩子们小时候受约束太少,给予的自由太多所致。美国人难道就不考证他们这样做的利弊得失么?
后来,在美国看外孙时接触了美国的儿童故事,似乎理清了些
美国人的教育思路。故事说的是一位猪妈妈和三个猪宝宝的生活。一天,猪妈妈对三个猪宝宝说:“孩子们,你们长大了,该自己维持生计了。你们选择些生活用具,自己过日子去吧。”于是猪大哥背了锅碗,猪小弟背了录音机,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