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戒律学纲要(选录) >

第14节

戒律学纲要(选录)-第14节

小说: 戒律学纲要(选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节 八关戒斋的内容

  八关戒斋的内容,前面已经大略地介绍过了,现在再来稍加解释。

  一至五戒,除第三淫戒之外,完全与五戒相同,我们不再解释,读者可参看
“人间天上的护照”第一章。即使淫戒一条,我在该文中,也已提到:“每月的
六斋日,不得行淫。”不过,但持五戒而不持八关戒斋的人,虽说六斋日不得行
淫,万一行了夫妇的正淫,也不算犯戒。唯於《梵网》菩萨戒轻垢第三十条,也
有如此的规定:“……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缚著。於六斋日,年三长斋
月(正月、五月、九月为长斋月),作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者,犯轻垢罪。”(
大正二四·一○○七上至中)这是说:受了《梵网》菩萨戒的人,也应於每月的
六斋日及每年的三个长斋月中,皆不得犯杀生、偷盗、淫欲、非时食等的行为,
否则便跟持八关戒斋的人一样,成为犯戒罪!这在《梵网》戒中,称为“不敬好
时戒”;五戒之人,不敬好时,虽非犯戒,总也不是好事,今在八戒之中,如果
不敬好时,那就成为犯戒了,这是与五戒情形不同之处。同时,八戒的不淫,还
有更进一层的要求,《佛说斋经》中说:“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如来),无淫
意,不念房室,修治梵行,不为邪欲,心不贪色,如清净戒,以一心习。”(大
正一·九一一上)在此最要紧的,是要向佛陀看齐,虽仅一日一夜,也得希望做
到百岁比丘那样的梵行清净,身不犯淫行,口不说淫语,心不念淫意,在此一日
一夜之中,完全要以出世离欲的身心来自期自处,凡是一念淫意现前,或者回忆
过去的淫境,或者想像未来的淫乐,便算斋不清净。这一要求,比起菩萨戒的“
不敬好时戒”,又要严格得多了。但是,菩萨应持六斋,故在《优婆塞戒经》中
有“持六斋戒”的规定。

  现在,我们从第六戒起,分条研讨如下:

  第六条、不著香华蔓,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

  因为八关戒斋是重在教人出离世间,重在种植出世之因,所以从事相上看,
是属於自求解脱生死的小乘法门(不要轻视小乘,若无小乘行的基础,大乘行便
无从落实。自己不能生死自主,先喊:“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那是等同犯罪
堕地狱,而非乘愿救地狱了;要知道,唯有自主的能力越强大,能做到化度的范
围越深广。)故也不要说:“为了接引众生,一生补处的菩萨也要用花蔓璎珞来
作庄严。”要知接引众生是一回事,求了生死又是一回事。

  “著香华蔓”,是印度的美化装饰品,用香花结成花冠,缀成花圈,连成花
串,或用金银宝物镶嵌连缀而成,戴在头上,挂在胸前,披在肩上,乃至垂吊佩
饰於全身上下。如在今天来说,女人的项链、项圈、耳环、发夹、饰帽、别针、
手镯、钻戒、指环等等,男人的手表、金戒、领带上的饰物等等,皆属香华蔓的
同一性质,所以南传小乘比丘与沙弥,他们的手上是不带表的,原因即在於此。
现在各地大乘比丘出国访问,接受欢迎,有用夏威夷式的花圈,敬献於项间佩挂
者,乃是不合要求的事。在此不著香华蔓的含义之中,当也包括了不著华丽高贵
色彩与色彩鲜艳的衣服在内,这是不能不注意的。出家人著袈裟——坏色衣,是
终身的事,在家人於持八关戒斋的六斋日,衣著自也应当力求朴素为宜。这在佛
陀时代,有一个例子:当时有一位非常有钱有地位的贵妇人,叫做毗舍怯母,有
一次,她去拜见佛陀,直到走近祗园精舍的门口,才发觉她是盛装出来的,一身
都珠光宝气的花蔓璎珞,她觉得去见佛陀是不该如此的,但又不便再退回家去卸
装,於是就将那些花蔓璎珞卸下来,随便向精舍里的树下一放,朴朴素素地去见
佛陀。以此可见,弟子为了恭敬佛陀,所以不敢打扮得花枝招展去拜见,我们为
了了生脱死而受八关戒斋,自是更不应该盛装艳抹了。

  “香油涂身”,本来也是印度的习俗,印度地处热带,皮肤需要经常润滑,
所以有钱的人,不论男女,都有涂油的习惯,有的人,每洗一次澡,便得涂一次
油,故此“涂油”,也有清洁剂的成分在内;比丘比丘尼本不许涂油,但遇有病,
佛也准许涂油,这在律中,常可见到,用油涂脚,更是平常的事。不过,俗人,
尤其是有钱的人,均用上等的香油。过出家生活的人是不可用香油涂身的。今日
市场上所卖的香水、香皂、香粉、香脂、香膏、香油等等,在受八关戒斋的日子,
自也一律不得使用(如果比丘比丘尼用香料涂身,那是持戒不净的徵象)。以上
两点,男人比女人容易持,女人之爱美心理,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不听说“女
为悦己者容”吗?女人美化自己的容貌,乃为求取男人的爱慕与欢心,其中富有
挑逗引诱的淫意在内,所以佛陀要求,在家弟子们於受了八关戒斋的日子里,要
把这些全部放下。如说为了交际与应酬的理由而不能放下,那么你可在没有交际
应酬的日子,再受八关戒斋,绝不可既然受了,又要去犯,受戒功德大,犯戒罪
更大!所以泰国的在家人,如於六斋日(他们称为佛日),受八关戒斋,“那是
一日夜不回家的,夜间就和衣睡在佛殿的四边”。
(见净海法师的《泰僧安居记》,《海潮音》四三卷三月号)

  对於香料的运用,律中也有指示:涂在佛殿里,涂在僧房里,或因住处房内
有臭气,亦可燃烧各种好香来薰。如有患眼、患疮,医师处方,教用香料为药,
并且非以香料涂抹不能治好者,也可以用。在今天,好像已极少用香涂疮的实例
了,故也没有开用的必要。

  “歌舞倡伎”,是娱乐,以世间法来说,人之对於娱乐,是不能缺少的,人
类自初民开始,便有简单的歌唱与舞蹈,因为娱乐是调剂人类生活的一种产物,
所以娱乐之於世界各民族中,自古以来,均受重视。不过娱乐的范围很广,娱乐
的效果,也有善与不善,所以今世的社会,要提倡正当的娱乐而取缔不正当的娱
乐,娱乐之有益於人的身心者,为正为善,有害於人的身心者,为邪为恶。故在
中国的古圣先贤,要“制礼作乐”,“礼者养也”,礼的目的,在培养中正和平
的国民性,是为了发扬人性,提高人格而设。“乐者乐也,乐则安,安则久。”
乐的目的,是在陶冶和乐互助的国民性,是为了上下和敬,长幼和顺,族里和亲
而设。其实礼乐二者,相互为用,才能产生敬顺和乐的效果:有乐有礼,虽乐而
不流於淫乱,有礼有乐,虽礼而不滞於呆板。因此,娱乐的价值,可以达成移风
易俗的目的。

  既然如此,我们佛教,怎么要教人“不歌舞倡伎”呢?其原因,是在向往出
世,既已向往出世,那还有闲情逸致来享受世间的娱乐呢?出世者的态度,决不
可仍以顺世的心来衡量,否则也就不成其为出世者的态度了。既求出世,不可再
以广度众生的理由来随顺世俗,若尚未证入圣果圣位,空言随顺世俗而广度众生
者,那你随俗而流,顺流以去,是真的;广度众生,则绝难做到!所以《瑜伽》
菩萨戒中,菩萨为度众生,可开七支罪,虽犯戒而有功德,但又明文规定:“出
家菩萨,为护声闻,圣所教诫,令不坏灭。”(大正三○·五一七下)《摄大乘
论》则说地上的菩萨,为度众生,可开十恶,虽犯十恶,仍多功德。《根本杂事》
卷三七中说,佛陀为度乐神善爱犍闼婆王,也去天上亲奏千弦琉璃箜篌。八关戒
斋既是出世戒(本质与出家戒一样),我们既然不是地上的圣位菩萨,为了解脱
生死,持斋之日,不作歌舞倡伎,不享声色娱乐,谁说不该?

  当然,佛陀并不禁止在家弟子的歌舞倡伎,为了供养三宝,俗人可以歌舞作
为奉献,这在大小乘经典中,均有记载。唯其应以赞扬三宝的功德为先决条件,
否则不得演奏於三宝之前(今人有以佛化电影、佛化歌曲、佛化戏剧来弘扬佛法
者,自是不违佛制的,但是出家人绝不可参与演出)。如在寺院中由俗人演奏歌
舞而属於赞扬三宝功德的,并且专为出家人演时,佛陀是准许看的,至於到以歌
舞倡伎为营业的娱乐场所去看,佛陀则绝对的禁止。我以为这有几点理由:(1)
娱乐场所的歌舞,好坏不等,以娱乐为商业的人,为了“票房价值”,迎合低级
趣味的色情演出,乃是极平常的事;(2)娱乐场所的观众,男女混杂,贤愚不
类;(3)出家人的生活,应以摄心闲静为职志,应以禅诵听教为要务;(4)出
家人的服饰形貌与俗人殊异,易受俗人的注目,易招俗人的讥谤。有这四点理由,
修道人是否应该进出於娱乐场所呢?受了八关戒斋的人,可能与第四点无关,与
前三点则是有著密切关系的。但我看到净海法师报道泰国的比丘生活,他们可以
看电视,也可以听收音机中的歌唱,根据佛制要求,他们看的电视,应该是有关
佛教化的节目,他们所听收音机的歌唱,也该是赞颂三宝的歌唱。泰国实情如何,
我则不得而知。

  关於“歌舞倡伎”的内容,《梵网》菩萨三十三轻垢戒说:“不得听吹贝、
鼓、角、琴、瑟、筝、笛、箜篌、歌叫、妓乐之声;不得樗蒲”(赌钱)、围棋、
波罗赛戏(象棋)、弹棋(汉宫人妆奁戏)、六博(即今双陆戏)、拍球(球戏
)、掷石、投壶(竟技用,如今之铅球、标枪、打靶等)、八道行城(西域以棋
子分八路进退游戏)、爪镜(圆光法)、蓍草(易卜)、杨枝(樟柳神)、钵盂
(搅水碗法)、髑髅(报耳法)而作卜筮。”(以上多分参照藕益《梵网合注》
括注,大正二四·一○○七中)

  藕益大师在《沙弥十戒威仪录要注释》中又说:“唱曲吟诗,名之为歌;掉
臂踯足,名之为舞;吹箫、弹琴、双陆、围棋、掷骰、赌钱、医、卜、星相、投
壶、射箭、驰马、试剑等,并名倡伎。”(续藏一○六·三四三B)从此可以
明白,不歌舞倡伎的内容,是包括了一切的歌舞技艺与杂耍了。

  “不故往观听”是说,只要不是存心蓄意去看去听,如果道经其前者,不为
犯戒,但也不得因为偶而道经其前,便驻足观听,或随逐观听——这要注意了,
争看街头巷间的热闹,也是不许可的。

  第七条、不坐卧高广大床。

  关於律中的“床”这样东西,中国人可能还不大明白,床在我们是专门用来
睡觉的,但在西域,床的含义较广,睡觉用的叫做床,起居用著坐的也叫床,床
有大小及高矮不等,有的高大得需要好多人来抬,有的卑小得可用一双手轻轻地
移动。因此,有的床可以二人乃至数人坐卧两用,有的床是只能坐不能卧的。故
在佛典中的床与座,往往通用或并用的,如说“身为床座偏大千”,这是说明愿
心之大,载德之厚,能以一己而广度大千众生的意思。经中常说佛陀“敷座而坐”,
但也有敷座而卧的,如《鼻奈耶》卷四中说:“时世尊四迭襞忧多僧(七条衣)
敷床(座)上,僧伽黎(大衣)著头前,右胁卧狮子座,累膝互屈申脚……。”
(大正二四·八六六上)又如西藏达赖与班禅喇嘛的“坐床大典”,实也即是“
升座大典”,所谓“金床”,也就是“宝座”。

  明白了床的含义之后,我们可以解释高广大床了。

  藕益大师《十戒威仪录要注释》称:“床足但高一尺六寸,坐时脚不挂空,
过此量者,即名为高;但可容身转侧,过此即名为广。既高且广,即名为大。”
(续藏一○六·三四三B)这是根据《四分》比丘戒单随法八十四条而来。

  唯有淡泊了物质的享受,才能提高精神的领域;唯有简单了物质的生活,才
能勇猛於道业的精进。既然向往出世的境界,自当放下感官的贪著了。资生的用
品越好越美,我们就越是会被资生的用品所役所转,甚至受护资生的用品要比爱
护自己的道心更为热切;资生的用品越高贵,我们的心也就越是因了资生用品的
高贵而现得高傲我慢起来,一有高傲我慢之心出现,道心也就走得无影无踪了。
所以唐代悟达国师,因受沈香宝座,一念名利心起,竟遭人面疮报。

  再说,床上刻画雕漆,绫罗绸帐,绣枕锦被等等,都算是高贵,如果再加床
身宽广高大,试问那对於一个修行的人是适合的吗?一个人睡在这样好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